不同部位出血預示不同疾病 腫瘤最明顯的紅色信號為什麼被忽視

2020-12-20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鄭琪 本報通訊員 王屹峰 王家鈴 周素琴)從小到大,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身體出血的經歷吧,輕一點的像是鼻出血、牙齦出血,重一點的比如尿血、便血。一旦有出血,你會馬上就醫嗎?會不會因為以下原因而忽視了呢?比如不痛、不影響工作、身體沒有其他症狀、出血一兩次後來就沒有了……

  今年72歲的杭州陳大媽,在以往的30年間,因為忽視了那些不痛不癢的出血症狀,先後不幸被確診患上三種腫瘤: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以及直腸癌。

  如何科學對待身體的「紅色警報」,錢報記者先後採訪了結直腸腫瘤外科、婦瘤外科、泌尿腫瘤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的醫生,為大家疏理不同部位的出血會預示哪些不同的疾病,為預防疾病的惡化做好準備。

  便血

  有一次都要警惕

  浙江省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李德川主任說,陳大媽發病可能和20年前放療有關,當時放療水平有限,她放療後有多年放射性腸炎的病史。最近半年便血,檢查發現在直腸靠近肛門的位置有一個4cm左右的腫瘤。

  據悉,20年前的放療,是因為陳大媽陰道出血,被確診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

  先說便血,很多人馬上想到痔瘡,實際上,結直腸癌、結直腸炎、肛瘻、肛門部位的腫瘤、腸道息肉等都會引起便血。其中,最危險的當然是結直腸癌。

  據統計,浙江省腫瘤醫院2017年收治1600多例的結直腸癌患者,其中約七成有便血。病程越到後期,越容易便血,因為隨著腫瘤生長速度加快,血供跟不上,部分瘤體會壞死,瘤體組織脫落或者血管破裂,出現不同程度的便血。

  病變部位不同,便血顏色也不同,離肛門越遠,便血的顏色越暗,具體來說——

  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多呈黑色;

  結腸癌、結腸息肉、結腸炎等出血引起的便血,由於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長,常常呈棕褐色或暗紅色。

  直腸癌、直腸潰瘍、內外痔、肛瘻、肛裂等引起的出血往往是鮮血或伴有血凝塊。同時伴有肛門或者直腸的疼痛不適或排便異常。

  專家建議:如果出現便血、腹痛等症狀,要及早去醫院檢查,通過肛門指檢、腸鏡都可以發現病情,一旦發現有息肉或腫塊,最好儘快治療。

  陰道出血

  不要輕易當作月事不規律

  經量增多、月經淋漓不盡、陰道不規則出血,可能是陰道、子宮、輸卵管炎症及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陰道癌及少數子宮肉瘤等惡性腫瘤。

  2017年,浙江省腫瘤醫院宮頸癌住院4400人次、子宮內膜癌住院1400人次,從腫瘤引起陰道出血角度,浙江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病區主任陳雅卿主要講了講這兩種癌症。

  她提醒,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早期可以沒有症狀,也可表現為陰道接觸性出血(如同房後出血)、白帶增多色黃、白帶帶血絲、陰道流液、月經不規則等。

  前不久,一位年僅22歲的宮頸癌患者讓陳雅卿主任印象深刻。

  小姑娘16歲生子,最近六個月月經淋漓不盡,她以為是月經不規律,加上無其他症狀就沒重視,等到肚子痛了一查,發現宮頸裡有個8cm左右的腫塊,診斷為宮頸癌中期,並出現盆腔淋巴結轉移。

  陳雅卿主任很惋惜地說,如果患者及早重視陰道出血,情況可能不會這麼糟,「早期宮頸癌術後5年生存率達80%-90%,而且對於有生育欲望的年輕婦女,如果病變早期,還可保留子宮、卵巢等生育功能」。

  過去,宮頸癌的高發年齡是35~55歲,近年明顯年輕化,20多歲發病的也不少。一方面和性生活過早、性伴侶較多、吸菸有關,另一方面,已經明確HPV病毒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目前,子宮內膜癌病因不是很清楚,但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或者家裡有親屬得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的人,發病風險相對較高。

  專家建議:一般女性在有性生活兩年後,最好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定期接受宮頸細胞學/HPV檢查直至60歲。如有異常陰道出血、白帶異常,及時就醫,平日注意經期衛生。

  血尿

  有一次也要去做尿常規

  人的尿液在腎臟裡產生,經過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以上這些臟器出了毛病,都可能引起血尿。

  浙江省腫瘤醫院泌尿腫瘤外科主任朱紹興說,血尿伴隨疼痛,問題往往不大,多見於泌尿系統感染、結石或者炎症,相反,無痛性血尿威脅最大。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發病第一位的腫瘤,早期典型症狀正是無痛性血尿,臨床上,無痛性血尿患者70%~80%患有膀胱癌。

  朱紹興主任解釋,膀胱腫瘤往往血管壁比較薄,容易破,因此大多會尿血。2017年科室收治了800例左右的癌症患者,其中膀胱癌超過300例,它好發於中老年,吸菸,過多接觸某些化工製品與膀胱癌的發生關係密切,憋尿、反覆尿路感染、結石長期刺激也存在致癌風險。

  值得警惕的是,膀胱癌患者的血尿有些是持續的,有些是間歇的。

  朱紹興主任曾經遇到一位60多歲的大爺,膀胱裡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腫瘤,「其實身體很早給過提示,他兩年前出現過一兩次血尿,但不痛不癢,他就沒放心上」。

  除了膀胱癌,他指出,腎癌三大典型症狀包括腰痛、腹部腫塊及無痛性血尿。「有個18歲的男生尿血好幾個月沒在意,以為是經常打籃球跳上跳下引起的,直到爸媽知道再帶過來檢查,腫瘤已長到6cm,而且長的位置比較深,只能切除一側腎臟。」

  專家建議:一旦出現血尿,不必恐慌,但要重視,及時上醫院診治,尤其是出現無痛性血尿,要排除癌症的可能,建議先做個尿常規和泌尿系統B超,必要時再做CT和膀胱鏡。

  皮膚出血點

  做個血常規檢查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皮膚科金納副主任醫師說,皮膚出現出血點一般臨床上稱為紫癜,包括原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機械性紫癜等。

  過敏性紫癜發生時的出血點通常好發於下肢,病情嚴重的會侵犯到下腹部及前臂,甚至伴有關節痛、腹痛、便血及尿血。發現出血點後,最好做個血常規檢查,必要時查下凝血功能。

  「皮膚出現針尖大的紅點,持續不消退,也可能是比較小的血管瘤。一種是櫻桃樣血管痣,又叫老年性血管瘤,往往是皮膚老化的表現,問題不大;另一種是蜘蛛痣,紅點周圍會有細細的放射狀血管(蜘蛛腳)散開,中間紅點按壓後,蜘蛛腳消失,這時最好做個肝功能,排除肝臟疾病。」

  眼出血

  分清充血還是出血

  浙醫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玻璃體視網膜病科主任方肖雲教授說,眼出血分為眼球表面、眼球內部出血,前者包括眼瞼、眼球結膜出血,後者主要是前房、玻璃體和眼底出血。

  「眼睛表面出血自己是能看到的,眼瞼出血大多都是外傷引起的,眼球結膜出血(俗稱眼白出血)除外傷外,還可能是用眼疲勞造成的,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但如果視力不受影響,不用恐慌,一般1~4個星期內,眼白出血會被慢慢吸收。」方肖雲教授說,需指出的是,眼白髮紅有出血和充血兩個概念,出血是血管破裂引起,而充血是血管擴張,可能是眼球的各種炎症引起的,患者自己很難分辨病因,建議眼白變紅時,最好到醫院檢查。

  鼻出血與口腔出血

  回縮性鼻涕帶血需警惕

  邵逸夫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肖芒說,天氣乾燥引起的鼻出血往往是少量的、暫時的,多發生在鼻腔前部,擤鼻涕時發現。腫瘤引起的鼻出血通常是鮮紅的、持續的,有時會順著鼻腔往後流、從嘴裡出來,比如回縮性鼻涕帶血應警惕鼻咽癌。腫瘤發展到後期,鼻出血中還會帶有雜質。「出現反覆性、持續性鼻出血,建議做個鼻腔內窺鏡的檢查,沒發現異常的話,最好進一步做個鼻竇CT或磁共振,排除鼻竇或鼻黏膜下的腫瘤。」

  口腔出血原因有很多,刷牙時牙膏泡沫或漱口水帶血,大多是牙齦炎或牙結石;如果咳中帶血,可能是肺部或支氣管的毛病;口腔內持續、大量出血還伴有腫塊,當心口腔癌與舌癌。

相關焦點

  • 身體部位出血別忽視 可能預示著疾病到來
    從小到大,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身體出血的經歷吧,輕一點的像是鼻出血、牙齦出血,重一點的比如尿血、便血。一旦有出血,你會馬上就醫嗎?會不會因為以下原因而忽視了呢?比如不痛、不影響工作、身體沒有其他症狀、出血一兩次後來就沒有了……今年72歲的杭州陳大媽,在以往的30年間,因為忽視了那些不痛不癢的出血症狀,先後不幸被確診患上三種腫瘤: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以及直腸癌。
  • 身體不同部位「小疙瘩」,預示不同疾病!符合 7 點是惡性信號
    會不會是疾病徵兆? 要不要切除? 01 小疙瘩長的部位不同,預示疾病不同 我們口中的「小疙瘩」,其實是指人體淺表軟組織腫塊。
  • 出血是身體最後的吶喊!不同部位對應不同病
    病人隨身帶來當地醫院相隔兩個月拍的兩張胸部正位X線片子,從中確實看不出明顯病變。後又照一張側位胸片,證實為肺癌。   這個病例告訴我們,肺癌的早期信號就是痰中帶血。臨床資料顯示,男性、年齡在45歲以上,吸菸指數(每天吸菸支數與吸菸年數的乘積)超過400年支等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應高度提防。
  • 皮膚出現3種異常,或許是腫瘤信號,別忽視
    皮膚在最外面,為什麼還能感知到自己體內有癌症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疑問,其實自己的皮膚出現一些異常,也有可能是腫瘤的信號。皮膚病大家都知道,基本上很多人的皮膚都出現過疾病,但是在使用一些藥之後,身體的症狀很容易就會消失,如果自己的皮膚出現這3種異常,或許就是腫瘤的信號,千萬不要忽視。
  • 女性最易忽視九大腫瘤信號
    癌細胞在肆無忌憚地攻擊身體前,一定會有些信號提前報警,只不過當時沒有引起你的注意罷了。近日,美國癌症協會專家在「女性健康在線」上撰文提醒,女性對於以下症狀一定要倍加重視。  一側乳頭或者乳房有變化。乳腺癌的早期症狀包括乳房發紅髮脹、流出分泌物、凹陷、包塊、皺紋,有不規則斑點,或者出現乳頭扁平、內陷。
  • 身體這3個部位淋巴結腫大,或暗示不同疾病,可別忽視了
    因此,要了解淋巴系統發生病變身體有哪些特殊的表現,疾病來襲之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只有身體保持健康,生活質量才會提高。然而,很多人的淋巴系統卻功能異常,可能會讓全身都遭殃,而不同部位的淋巴變化暗示疾病也不同,需要及時檢查。
  • 教你從不同的凸起,判斷不同的疾病信號
    一般青筋比較明顯,多是身形偏瘦的人和皮膚白皙的人,她們的脂肪層薄,再加上血管比較突出,皮膚白皙,就會導致青筋明顯,還有一些手部長期不運動的人,手部血液不流暢導致青筋突出,或是一些運動過度的人,血管是會慢慢的變得粗大,所以青筋會比較明顯,通過手部不同的青筋突出的位置,也是可以看出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那我們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 不同顏色尿液是否預示不同疾病?
    關於不同顏色的尿液和疾病之間的關係,我先給出幾個觀點: 尿液顏色有異常不代表真的有疾病。 尿液顏色正常也不代表泌尿系統沒有疾病。 發現尿液有顏色變化應該及時收集尿液,去醫院做尿常規檢查。
  • 3個不同位置,暗示疾病也不同!勸你自檢下
    有害物質通過淋巴結時,淋巴細胞就會同它們作鬥爭,引發淋巴結出現腫大、疼痛、甚至潰爛等症狀,給我們發出疾病警示信號。 而不同位置淋巴結的異常所預示的疾病也是有所不同的,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 生活中的這些「信號」不可忽視!
    那是因為,人們往往會忽視掉癌症的早期信號,甚至把它們當做是小毛病,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所謂「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癌症同樣遵循這個道理。
  • 不同部位淋巴結異常提示不同疾病-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同樣,人體內也有許多對某些疾病特別敏感,並發出各種「警報信號」的「裝置」,淋巴結就是其中的一種。  淋巴結是淋巴管上無數大小不一的形如蠶豆的肌體,在我們的頸部、腋窩、腹股溝(指大腿)等處,淋巴結最多,併集結成群。  由於許多淋巴結位於人體的淺層,它的異常能輕易被人們發現,所以它對某種疾病的診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 為什麼後背疼痛,不單是肌肉勞損,後背不同的部位疼痛竟對應疾病
    後背不同部位的疼痛可能對應著身體不同的疾病。下面讓亮健好藥網上藥店給大家娓娓道來。我們的後背可以分為很多部位,針對不同部位的疼痛,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一些身體疾病的端倪。側背、肩胛部的疼痛呼吸系統類疾病。經常會有側背、肩胛部疼痛的朋友可能患有呼吸系統相關的疾病。例如胸膜粘連、肺癌、結核等呼吸系統疾病,這些疾病在給呼吸帶來不便的同時也會引起側背以及肩胛部的疼痛。經常出現側背以及肩胛痛的朋友要注意了。脊椎疼痛強直性脊柱炎。
  • 辨別這些現象,或預示不同疾病的情況
    當這些器官出現疾病後,也會導致大便發生變化,特別是以下五種情況,預示著不同疾病:1、黑便信號尤為嚴重正常情況下大便以黃色類型為主,當我們吃了帶有色素的食物之後,大便顏色也會發生改變,但是下次大便又會恢復正常。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腫瘤專家們給出了三種原因:第一:「諱疾忌醫」的心理,不願意麻煩去醫院,結果過小病拖成癌;第二:不少癌症的早期症狀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容易被忽視;第三:體檢、做檢查時方法不對。原因二:防——忽視癌症早期預警信號發現癌症早期症狀也是治療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早期的症狀,都被大家忽視了。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腫瘤專家們給出了三種原因:第一:「諱疾忌醫」的心理,不願意麻煩去醫院,結果過小病拖成癌;第二:不少癌症的早期症狀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容易被忽視;第三:體檢、做檢查時方法不對。原因二:防——忽視癌症早期預警信號發現癌症早期症狀也是治療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早期的症狀,都被大家忽視了。
  • 子宮內膜癌:一種常見但又易被忽視的癌症!早期的4個信號別忽視
    子宮是女性孕育生命的搖籃,它十分的脆弱,很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侵擾,子宮內膜癌就是其中之一。子宮內膜癌是發生在子宮中的一種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每年大概有二十萬的女性會患有這個疾病。導致子宮內膜癌的原因很多,通常情況下,與體內的激素分泌異常有關,在患者早期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許多患者在出現異常時,再去檢查已經到了晚期。這是一種極為常見但又容易被忽視的癌症,奪去了很多女性的生命。
  • 婦科腫瘤的早期信號
    「我肚子也不疼,也不出血,怎麼就長腫瘤啦?」,王阿姨今年61歲,平時身體挺好,帶孩子、幹家務、跳廣場舞樣樣行,武漢疫情平穩後閨女給安排了個體檢,結果發現卵巢上長了個大瘤子,還有腹水,做完手術竟然是卵巢癌III期。其實疾病早有徵兆:最近半年,王阿姨腰圍變大了,褲子變緊了,吃完飯總有點胃脹。
  • 皮膚瘙癢竟暗藏腫瘤!這些可能是疾病的信號要當心
    去醫院檢查發現,這種皮膚瘙癢,竟是由腫瘤引起的!黃奶奶是由於胰腺腫瘤導致黃疸,而黃疸刺激皮膚,從而導致經久不愈的瘙癢,遺憾的是,已經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黃疸為什麼會引起皮膚癢糖尿病——腋下或腹股溝癢很多糖尿病病人明顯會出現腋下和大腿根兒瘙癢,尤其是如果比較肥胖,腋窩、腹股溝和大腿根兒等部位容易出汗,且不易蒸發,特別容易發生感染,細菌和真菌容易在這些部位繁殖
  • 辨別這5種現象,或預示不同疾病的情況
    當這些器官出現疾病後,也會導致大便發生變化,特別是以下五種情況,預示著不同疾病: 1、黑便信號尤為嚴重 如果最近一周都出現了黑色大便,那就需要提高警惕,這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導致的,是胃癌、腸癌的重要信號; 血液在腸道中被破壞,血紅蛋白中的鐵和硫化物相互作用,從而變成了硫化鐵,導致大便呈現出異常的黑色。同時,由於硫化鐵的刺激,不僅大便顏色發黑,表面還呈現出類似柏油一樣的狀態。
  • 宮頸癌來臨未必靜悄悄,身體可能會有這些變化,紅色信號最多見!
    宮頸癌,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展中國家發病率比較高,我們國家每年新發病例大約11萬人,佔到全球1/3左右。由於大力開展篩查以及疫苗注射,未來宮頸癌發病人數有望越來越少!宮頸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