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世界語言,已經成為走出中國邁入世界的門檻,但不得不說對於很多學生來說,英語除了在考試中能派上用場,對畢業後的工作和生活並沒有幫助。甚至有些學生因為英語水平不高,高考落榜或影響考研。
2004年,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丹青憤然辭職移居美國,網友十分好奇,是什麼原因讓這位曾經放棄美國的榮華富貴毅然回國發展的教授做出如此決定呢?幾年後,面對記者的採訪,陳丹青說:我難以認同這麼刻板的教育制度,會畫畫的人因為不會英語,不能成為我的研究生,會說英語的人又不會畫畫,我教不了。
當年陳丹青教授高考的英語成績只有零分,當年他作為知青,從農村回到上海,正好趕上高考制度恢復,他之前學的一直是俄語,面對英語試卷,他寫了八個字:我是知青,不懂英文。沒想到還是以英語零分的成績被「中央美術學院」錄取了。
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很多「人才」因為英語分數,無緣更高學府,所以近幾年,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現在答案來了。
近日,教育部門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英語不會被「踢出」高考,但是會考慮適當降低分數。這消息一出,眾多網友回覆:早該這樣做。最開心的還是那些英語成績不高的學生們,雖然英語並沒有從高考中踢出,但降低分數還是可以減輕不少學習負擔的。很期待之後英語在考研中所佔分量也能輕一些。
俗話說的話「技不壓身」,學得多肯定是有好處的,誰也不能保證一輩子用不到英語,與其「書到用時方很少」,還不如多學一些知識,有備無患。
全世界都在學英語,我們中國人肯定也不能落後,如果想要和外國人交朋友或者去外國發展學習,那會說英語是最基本的條件。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蘊,除了從書上看從新聞裡聽,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他們的語言,有不少國際友人,就是出於對中國文化的喜愛,而愛上了中文。
現在很多企業和國外都有業務往來,工作難免會收到英文郵件或者接待國外貴賓,所以會說一口流利英語的人,更能受到HR的關注。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旅遊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出國旅遊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假期選擇,但是當你到了國外,當你發現自己不會說英文時,會很尷尬的。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你們覺得英語應該在高考中佔多少分值呢?
在這裡,你能看到積極向上、有觀點、有邏輯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