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導讀:近年來,受奶粉新政及新生兒人口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奶粉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各大乳企紛紛開始尋求突圍,向高端化、細分化、家庭化以及渠道下沉進軍,同時回歸產品本質、提升產品價值,有助於在新一輪競爭中取得話語權。母乳一直是乳企研究的對象,近幾年,研究成果也在不斷向外界輸出,尤其是「乳源」活性營養素。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奶粉營養變革
走進「乳源」活性因子
自嬰幼兒配方奶粉誕生以來,經歷了營養素的四大變革:
第一次:初期模仿母乳加入五大必需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第二次:配比研究,重點分析母乳中的營養配比,如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配比為60:40,模擬母乳中成熟乳中的蛋白配比;
第三次:在經歷了營養素含量、亞組分層面之後,添加以分子結構為核心的OPO結構脂;
第四次:gsMO(乳源神經節苷脂)、α-lac(α-乳清蛋白)以及HMO(母乳低聚糖)等活性營養素的研究發現,進入母乳研究的全新方向。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添加「母乳化」營養素不僅迎合了我國母乳率較低以及在疫情衝擊下,寶媽選奶粉的需求,而且對於乳企而言也是競爭卡位的關鍵。
「乳源」活性營養素
母乳研究新風向
目前,接近母乳的生物活性奶粉研究已經成為母乳研究新風向。專家表示,母乳中含有數百上千種不同的生物活性因子,為寶寶提供豐富且易消化吸收的營養。隨著母乳研究的深入,「乳源」活性營養素逐漸出現在奶粉配方中,如乳源二代OPO、乳源神經節苷脂(gsMO)、α-乳清蛋白、母乳低聚糖(HMO )等,更好地為奶粉「母乳化」賦能。
乳源二代OPO
OPO結構脂全稱1,3-二油酸-2-棕櫚酸甘油三酯,是一種模擬母乳脂質的結構化脂肪,通過酶促酯交換技術,來提高奶粉中sn-2位棕櫚酸的比例。SN-2 棕櫚酸是母乳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之一,能為嬰兒提供多種獨特的營養及健康好處。
據相關研究顯示,乳源二代OPO中SN-2棕櫚酸酯含量與一代OPO相比有較大的提升,更接近母乳70%的水平。SN-2棕櫚酸含量的增加,可以有效預防沉澱物鈣皂產生,防止便便變硬,讓寶寶排便更輕鬆;可以預防鈣等營養物質的流失,更有利於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發育;還能增加腸道有益菌群的數量,降低寶寶腸道炎症的風險,守護寶寶腸道健康。
有不少乳企的產品已經升級OPO配方,如伊利,是18年母乳研究以來,繼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組合、核苷酸專利後的又一突破,目前金領冠珍護和悠滋小羊的配方均添加了乳源二代OPO;如飛鶴,專注於中國寶寶體質研究,通過臨床餵養試驗,研發出新一代專利OPO,升級版星飛帆就採用新一代專利OPO。
乳源活性因子gsMO
gsMO,全稱乳源神經節苷脂,是母乳中擁有獨特雙重結構的生物活性因子,包含親水的低聚糖和親脂的神經醯胺結構,且每個神經節苷脂的低聚糖上至少含有一個唾液酸,這些特定的結構決定了神經節苷脂的生物學功能。
作為母乳中重要的乳源活性因子,gsMO可以作為「誘餌」吸附並帶走嬰幼兒腸道中的病原體,發揮直接抗病原體黏附功效,支持嬰幼兒免疫力從而增加保護力;作為一種活性營養因子,能促進神經突觸的生長及伸延,幫助寶寶認知發展以及增強探索力。
研究發現,母乳神經節苷脂的含量存在一定差異(1.66~28.44mg/L),但是母乳中的含量仍遠高於牛乳,且種類豐富[1,2],因此對於奶粉餵養的嬰幼兒,保障其獲得充足的神經節苷脂就變得至關重要。對此,惠氏一直堅持不懈地對母乳進行研究,其中核心單品藍鑽啟賦在添加OPO的基礎上,又創新加入乳源活性因子gsMO 和α-乳清蛋白;此外,今年8月正式上市的諾優能PRO,其配方含有乳源雙重活性因子gsMO2,由gsMO和gos組成。
α-乳清蛋白(α-lac)
α–乳清蛋白是母乳中的主導蛋白質,其含量佔乳汁中蛋白質的27%,是必需胺基酸和支鏈胺基酸的極好來源,也是唯一能與金屬元素和鈣元素結合的乳清蛋白成分。
α–乳清蛋白能夠提供最佳的胺基酸組合,提高了蛋白質的生物利用率,為寶寶生長發育提供了必需胺基酸,適應嬰兒的腎負荷;相較於蛋白質中的酪蛋白而言,α-乳清蛋白更易於消化吸收,促進鐵、鋅等吸收;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活性肽,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長,調節寶寶機體免疫功能,維護寶寶的腸道健康[3]。
牛乳中乳清蛋白的含量很低,因此分離乳清蛋白對奶粉行業而言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市面上的奶粉都含有相應含量的α-乳清蛋白,但在嬰兒配方奶粉中通常採用添加提高a-乳清蛋白的辦法,使蛋白質組成接近人乳酶,如惠氏啟賦、惠氏鉑臻幼兒樂、伊利金領冠系列、雅士利瑞哺恩菁珀、合生元派星等。
母乳低聚糖(HMO)
母乳低聚糖(HMO)是在媽媽乳汁中第三豐富的成分,含量僅次於脂肪和乳糖。據資料顯示:初乳中HMO含量為22~23g/L,成熟乳中為12~13g/L[4],目前已鑑定出超過200種不同的母乳低聚糖,基本單體有D-葡萄糖(Glc)、D-半乳糖(Gal)、N-乙醯葡萄胺(GlcNAc)、L-巖藻糖(Fuc)、唾液酸(Sia),這些單糖以不同的方式結合,其生物活性功能主要包括:
可以調節免疫,腸道內的益生菌提供養分,幫助促進有益菌生長,有助增加防禦力;
在腸道表面構建防禦屏障,減少有害菌在腸道的黏附;與有害菌結合併排出體外,幫助減少有害菌侵襲,讓寶寶建立自身的腸道菌群平衡。人體的免疫系統大多都存在於腸道中,腸道健康寶寶免疫力自然好。研究表明,母乳中HMO含量為5-15g/L,而牛乳中僅含有約0.05g/L[5],奶粉中添加HMO,HMO可以幫助縮小傳統奶粉營養缺口,給寶寶更多保護力。
「母乳研究」是眾多乳企努力的方向,雀巢BEBA至尊版,突破性地添加了兩種母乳低聚糖HMO 2『FL+LNnT,且安全性得到權威機構FDA、EFSA認證;達能紐迪希亞在益生元低聚糖領域有很強大的專利積累和臨床證明,Aptamil Essensis 愛他美奇蹟系列就是見證;此外,啟賦HMO+、德國愛他美白金版、雅培心美力等都含有HMO。
「乳源」創新先行者
致敬母乳勇開拓
隨著「乳源」營養素逐漸深入奶粉配方,我們從中感受到了消費需求的逐漸轉變,從關注營養素數量添加到對營養素的含量及類型要求,父母對於模擬母乳相似營養成分的好感度不斷上升,因此這對於乳企而言既是挑戰亦是機遇,尤其是疫情下的今年,堅持母乳研究,創新推動「乳源」活性因子,使之成為驅動企業業務持續增長的源動力,這才是乳企之根本,推動配方戰之核心。
對此,我們也能感受到乳企對於母乳研究的重視,比如伊利、飛鶴、惠氏、雀巢、愛他美、蒙牛、澳優、聖元優博、達能等也加緊開展創新研究,加大對母乳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研究力度,為立足市場,勇敢衝鋒在母乳研究的前端。
「不創新,無未來」,母乳研究的發展,為配方奶粉的進步帶來了更多、更好的可能。以中國寶寶的健康為己任,堅持母乳研究,用科技為產品賦能,用產品守護中國寶寶健康,這是大乳企在奶粉行業不斷深耕的目標,更是向母乳致敬的舉措!
參考文獻:
[1]Giuffrida F, Cruz-Hernandez C, Bertschy E, et al. Temporal Changes of Human Breast Milk Lipids of Chinese Mothers[J]. Nutrients. 2016, 8(11).
[2]Puente R, Garcia-Pardo L A, Hueso P. Gangliosides in bovine milk. Changes in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 ganglioside levels during lactation[J]. Biol Chem Hoppe Seyler. 1992, 373(5): 283-288.
[3]黃彬華, 鍾春英, 謝靜. 母乳中蛋白成分的營養與生理意義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6): 297-298.
[4]王豔豔,彭詠梅.人乳低聚糖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09,24(11):882-884.人乳低聚糖研究進展.
[5]Bode 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every baby needs a sugar mama[J]. Glycobiology, 2012, 22(9): 1147-1162.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如果您對如何選奶粉還有疑問,可以在文末給我們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