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性中耳炎由於中耳腔與外界直接相通,中耳會出現反覆感染,表現為長期流膿,藥物治療僅僅只能暫時性的控制炎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耳炎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以往很多人認為耳朵流點膿不要緊,滴幾天藥水就好了,但是反覆發作的中耳炎不僅會造成長期流膿,而且還可能導致聽力下降,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過去很多患者以為通過簡單的藥物治療可以獲得根治,而這正是中耳炎的治療誤區所在。
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慢性中耳炎由於中耳腔與外界直接相通,中耳會出現反覆感染,表現為長期流膿,藥物治療僅僅只能暫時性的控制炎症,並不能將慢性中耳炎治癒,長期慢性炎症會導致聽骨鏈的損傷,膿性液體的毒性會導致內耳功能損傷;這就是為什麼慢性中耳炎患者的聽力會逐漸下降的原因。
有些慢性中耳炎患者在聽力下降的同時還會伴有中耳膽脂瘤的形成,由於膽脂瘤對周圍骨質的侵蝕,嚴重者有可能導致顱內外併發症的發生,比如面癱、迷路炎(引起眩暈、噁心、嘔吐)甚至腦膜炎、腦膿腫等。在門診經常能碰到這樣的病人:耳朵反覆流膿,但從來沒有正規治療,症狀嚴重了就自己買些抗生素藥水滴耳,症狀好轉就自行停藥,反覆幾年似乎耳朵裡也不流水了,但家屬卻發現病人走路不太穩,輾轉多個科就診,通過腦部的核磁共振檢查終於發現了由原發病灶引起的顱內腦膿腫。經過及時手術,膽脂瘤及腦膿腫通常可以被清除,患者生命可以挽救,但此時通常要花幾個月才能完全康復,並且術後控制感染需不少費用。
另外,長期反覆發作的中耳炎還有引起面癱的可能,等到出現了嘴歪臉斜時不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即便醫生在術中同時對面神經進行了及時處理,術後面部功能的恢復情況仍未可知。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曾對近千例的慢性中耳炎患者進行臨床統計,由中耳炎引發面癱後再行手術治療的病人通常術後面神經功能恢復不佳。這些情況都說明對待慢性中耳炎千萬不可輕視,小病不治常常會惹出大麻煩。
慢性中耳炎為何要手術
通過藥物治療慢性中耳炎僅起到暫時緩解病情的作用,所謂治標不治本。實際上,只有通過現代耳顯微外科的處理才有希望徹底解決病因。
中耳炎的顯微手術目的有三點:首先,徹底清除病灶,獲得一個「幹耳」(而非長期流膿的耳朵);其次,防止一些中耳炎導致的嚴重併發症,比如面癱、腦膜炎甚至腦膿腫等;第三,期望通過手術恢復或者部分恢復受損的聽力。
具體的手術方法有鼓膜成形術、保留聽骨的完壁式鼓室成形術和採用人工聽骨的開放式鼓室成形術,其中鼓膜和聽骨的修復材料來自於自體或人造材料,修復受損的聽骨目前大多採用人工聽骨,從早期的高分子材料到近期的鈦金屬聽骨,根據術中所見聽骨破壞程度來選用不同型號的人工聽骨。有時病變非常嚴重而不得不分期進行。這一點,國內外的做法有所不同。為了儘量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和避免兩次手術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國內的做法是將清除病灶和重建聽力同時完成(一期手術),但有部分患者術後聽力恢復仍不太滿意,那就能等一年後再做二期手術。如果分兩期手術,聽力可能更好一些,但是患者需兩次住院,既增加經濟負擔又耽誤一些時間。通常醫生會在術前和患者做一些溝通工作,便於患者自己選擇手術方案。
慢性中耳炎的最佳手術時機
關於慢性中耳炎手術時機的選擇十分關鍵。對於偶發的中耳炎症通常可以採取保守的藥物治療並定期隨訪;對於聽力比較好、單純鼓膜穿孔,可選擇不流膿時鼓膜成形術。對於聽力下降比較明顯,同時伴有反覆感染、流膿,耳朵是難以「幹」的,不採取手術治療就很難徹底治癒,這時只要不是急性炎症期,沒有必要等待「幹耳」後再手術。
患者經常會問手術是否有風險?也有很多人擔心手術後出現面癱。其實,這種顯微手術在正規的醫院是非常安全的,風險可控,因為耳顯微外科醫生一般都經過嚴格的顳骨解剖訓練,對於面神經的解剖位置都非常熟悉,而且在術中神經監護儀等設備的「保駕護航」下,術中面神經損傷的機率幾乎為零。
通過手術提高聽力的方法
近年來,慢性中耳炎相關手術技術和應用材料迅速發展,慢性中耳炎的手術目的逐漸注重於恢復中耳腔的正常生理結構,提高術後聽力水平。在清除病灶的基礎上,修補鼓膜、重建聽骨鏈,恢復中耳生理功能。根據術中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人工聽骨材料修復聽骨鏈,重建聽力。手術後,封閉穿孔鼓膜,重建後聽骨鏈的活動性及連續性良好,使中耳生理、形態接近正常,手術後聽力會逐漸提高。現在經驗豐富的耳科醫師手術中很少採用完全毀損聽力的手術方法,對於病變非常廣泛的病例,即便不能一期聽力重建,也會在術中創造機會為二期聽力重建做準備。
對於病變嚴重及術前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患者,應用傳統的手術方式僅能清除病灶,難以恢復聽力。近年來,隨著聽覺植入裝置的發展,這部分患者的聽力也能通過手術恢復。目前的植入裝置主要有以下兩種:中耳植入式助聽設備——振動聲橋以及骨錨式助聽器(BAHA)。
專家簡介
楊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各類聽力障礙、眩暈、面神經疾病等診治。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特需專家門診:周二下午、周五下午
【健康攻略】秋老虎,毒如虎,小心熱症留下病根!
【深度報導】「自殺式」減肥後,真的瘦了還是離死不遠了?!
【食療養生】《如懿傳》裡的藥方藥膳,真能養生嗎?
【當令節氣】處暑|補氣血解秋乏,許你一季神清氣爽!
轉播到騰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