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 小病不治常惹大麻煩

2020-12-17 騰訊大申網

[摘要]慢性中耳炎由於中耳腔與外界直接相通,中耳會出現反覆感染,表現為長期流膿,藥物治療僅僅只能暫時性的控制炎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耳炎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以往很多人認為耳朵流點膿不要緊,滴幾天藥水就好了,但是反覆發作的中耳炎不僅會造成長期流膿,而且還可能導致聽力下降,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過去很多患者以為通過簡單的藥物治療可以獲得根治,而這正是中耳炎的治療誤區所在。

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慢性中耳炎由於中耳腔與外界直接相通,中耳會出現反覆感染,表現為長期流膿,藥物治療僅僅只能暫時性的控制炎症,並不能將慢性中耳炎治癒,長期慢性炎症會導致聽骨鏈的損傷,膿性液體的毒性會導致內耳功能損傷;這就是為什麼慢性中耳炎患者的聽力會逐漸下降的原因。

有些慢性中耳炎患者在聽力下降的同時還會伴有中耳膽脂瘤的形成,由於膽脂瘤對周圍骨質的侵蝕,嚴重者有可能導致顱內外併發症的發生,比如面癱、迷路炎(引起眩暈、噁心、嘔吐)甚至腦膜炎、腦膿腫等。在門診經常能碰到這樣的病人:耳朵反覆流膿,但從來沒有正規治療,症狀嚴重了就自己買些抗生素藥水滴耳,症狀好轉就自行停藥,反覆幾年似乎耳朵裡也不流水了,但家屬卻發現病人走路不太穩,輾轉多個科就診,通過腦部的核磁共振檢查終於發現了由原發病灶引起的顱內腦膿腫。經過及時手術,膽脂瘤及腦膿腫通常可以被清除,患者生命可以挽救,但此時通常要花幾個月才能完全康復,並且術後控制感染需不少費用。

另外,長期反覆發作的中耳炎還有引起面癱的可能,等到出現了嘴歪臉斜時不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即便醫生在術中同時對面神經進行了及時處理,術後面部功能的恢復情況仍未可知。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曾對近千例的慢性中耳炎患者進行臨床統計,由中耳炎引發面癱後再行手術治療的病人通常術後面神經功能恢復不佳。這些情況都說明對待慢性中耳炎千萬不可輕視,小病不治常常會惹出大麻煩。

慢性中耳炎為何要手術

通過藥物治療慢性中耳炎僅起到暫時緩解病情的作用,所謂治標不治本。實際上,只有通過現代耳顯微外科的處理才有希望徹底解決病因。

中耳炎的顯微手術目的有三點:首先,徹底清除病灶,獲得一個「幹耳」(而非長期流膿的耳朵);其次,防止一些中耳炎導致的嚴重併發症,比如面癱、腦膜炎甚至腦膿腫等;第三,期望通過手術恢復或者部分恢復受損的聽力。

具體的手術方法有鼓膜成形術、保留聽骨的完壁式鼓室成形術和採用人工聽骨的開放式鼓室成形術,其中鼓膜和聽骨的修復材料來自於自體或人造材料,修復受損的聽骨目前大多採用人工聽骨,從早期的高分子材料到近期的鈦金屬聽骨,根據術中所見聽骨破壞程度來選用不同型號的人工聽骨。有時病變非常嚴重而不得不分期進行。這一點,國內外的做法有所不同。為了儘量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和避免兩次手術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國內的做法是將清除病灶和重建聽力同時完成(一期手術),但有部分患者術後聽力恢復仍不太滿意,那就能等一年後再做二期手術。如果分兩期手術,聽力可能更好一些,但是患者需兩次住院,既增加經濟負擔又耽誤一些時間。通常醫生會在術前和患者做一些溝通工作,便於患者自己選擇手術方案。

慢性中耳炎的最佳手術時機

關於慢性中耳炎手術時機的選擇十分關鍵。對於偶發的中耳炎症通常可以採取保守的藥物治療並定期隨訪;對於聽力比較好、單純鼓膜穿孔,可選擇不流膿時鼓膜成形術。對於聽力下降比較明顯,同時伴有反覆感染、流膿,耳朵是難以「幹」的,不採取手術治療就很難徹底治癒,這時只要不是急性炎症期,沒有必要等待「幹耳」後再手術。

患者經常會問手術是否有風險?也有很多人擔心手術後出現面癱。其實,這種顯微手術在正規的醫院是非常安全的,風險可控,因為耳顯微外科醫生一般都經過嚴格的顳骨解剖訓練,對於面神經的解剖位置都非常熟悉,而且在術中神經監護儀等設備的「保駕護航」下,術中面神經損傷的機率幾乎為零。

通過手術提高聽力的方法

近年來,慢性中耳炎相關手術技術和應用材料迅速發展,慢性中耳炎的手術目的逐漸注重於恢復中耳腔的正常生理結構,提高術後聽力水平。在清除病灶的基礎上,修補鼓膜、重建聽骨鏈,恢復中耳生理功能。根據術中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人工聽骨材料修復聽骨鏈,重建聽力。手術後,封閉穿孔鼓膜,重建後聽骨鏈的活動性及連續性良好,使中耳生理、形態接近正常,手術後聽力會逐漸提高。現在經驗豐富的耳科醫師手術中很少採用完全毀損聽力的手術方法,對於病變非常廣泛的病例,即便不能一期聽力重建,也會在術中創造機會為二期聽力重建做準備。

對於病變嚴重及術前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患者,應用傳統的手術方式僅能清除病灶,難以恢復聽力。近年來,隨著聽覺植入裝置的發展,這部分患者的聽力也能通過手術恢復。目前的植入裝置主要有以下兩種:中耳植入式助聽設備——振動聲橋以及骨錨式助聽器(BAHA)。

專家簡介

楊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各類聽力障礙、眩暈、面神經疾病等診治。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特需專家門診:周二下午、周五下午

【健康攻略】秋老虎,毒如虎,小心熱症留下病根!

【深度報導】「自殺式」減肥後,真的瘦了還是離死不遠了?!

【食療養生】《如懿傳》裡的藥方藥膳,真能養生嗎?

【當令節氣】處暑|補氣血解秋乏,許你一季神清氣爽!

轉播到騰訊微博

歡迎關注大申網健康頻道微信(微信號:sh-jiankang)或掃描左側二維碼

回復「1」就可看到訪談預告:揪出沉默殺手,遠離卵巢癌!

回復「2」就可看到健康攻略:體檢查出脂肪肝,我該怎麼辦?

相關焦點

  • 慢性中耳炎吃什麼好的快?
    1、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炎症,常與慢性乳突炎合併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時治療,或病情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2、慢性中耳炎感染髮作緩慢,但破壞性很大,能夠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 慢性中耳炎可危害聽力
    然而,記者最近遇到的一個病例卻恰恰受慢性中耳炎之害,造成突然的聽力下降——   趙大爺自訴:在年輕時右耳就曾經得過中耳炎,當時隨便吃了點藥,以後耳朵不時流膿,也沒再管,後來耳朵時不時就分泌些白色物,偶爾會有些耳鳴。直到最近,聽力竟日漸下降,有天突然打電話似乎怎麼都聽不清了,才開始正視右耳的問題。  經醫生檢查:趙大爺患的是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一種。
  • 孩子耳朵疼,聽力下降,明明是中耳炎,醫生卻用治鼻子的藥!
    「醫生,我孩子得的是中耳炎,你怎麼給開了治鼻子的藥?」耳鼻喉科門診室裡,一位年輕的媽媽焦急地問醫生,手裡拿著鼻淵通竅顆粒等治鼻子的藥,身邊的孩子看上去只有3歲左右,模樣長得乖巧,但上嘴唇稍微外翻,還老是用手捂著耳朵。
  • 中耳炎症狀與治療 這樣治療中耳炎效果好
    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2、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3、間發性耳聾中耳炎會導致耳聾,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出現間發性的耳聾那就要注意了,因為這和中耳炎有很大的關係。
  • 中耳炎拖著不治 可導致耳聾
    耳朵經常流液,還發出異味,不能下水遊泳,甚至交流需要特別大聲……這些都是中耳炎常見的表現。專家指出,很多人都發生過急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可能演變成慢性中耳炎,稍不注意就會急性發作,甚至造成聽力下降、耳聾等更嚴重的後果。
  • 西安中大耳鼻喉醫院介紹, 如何鑑別診斷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指的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症。它的症狀有耳內流膿、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等等,甚至還會引起顱內、顱外的嚴重併發症。下面跟著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醫院耳鼻喉科專家一起來深入了解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吧。
  • 問答|孩子對人不理不睬,可能是中耳炎惹的禍?
    幼兒園體檢後,很多家長被告知孩子「聽力」有問題,需到醫院就診,經過檢查,一部分兒童被診斷為「分泌性中耳炎」,需要藥物治療,有的甚至要手術治療。很多家長會有疑惑說,我家孩子聽力很好,平時交流沒有發覺聽力有問題,平時耳朵也沒有進水或者也沒有喊過耳朵疼,怎麼會得這個病呢?
  • 孩子感冒鼻塞流涕不治,小心拖成慢性鼻炎,遠離鼻炎注意3點
    孩子抵抗力差,寶寶自身身體原因1、寶寶鼻腔有一些疾病:一些鼻腔疾病久病不治會引起鼻炎,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變態反應性鼻炎、鼻腔異物等。2、小兒鼻炎多數是過敏性鼻炎,可能是吸入過敏原和食入式過敏原。
  • 「惹上大麻煩」英語怎麼說?
    get into big trouble:惹上大麻煩。如果你闖了紅燈,可能會引起交通事故,你會惹上大麻煩。You also can get into big trouble,if you are caught using cell phone when driving.
  • 得了慢性肥厚性咽喉炎是不是治不好
    核心提示:北京得了慢性肥厚性咽喉炎是不是治不好?你能夠留心一下本身的狀況,許多鼻炎病人會發現自個的嗓子很簡略發炎,而有些咽炎病人會發現自個的鼻子常常不通,噴嚏許多。疑問就在於鼻炎和咽炎是相互影響的,中耳炎病人通常也會有鼻炎或咽炎病史。
  • 不走尋常路的「分泌性中耳炎」 耳朵不舒服卻要治鼻子
    而發生分泌性中耳炎時,鼓膜是完整的,所以就要考慮另外一個通路———咽鼓管。這個地道的一頭通向耳朵,道路盡頭有個封閉的小房間叫做「中耳腔」。(咽鼓管是它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另一頭通向鼻子,如果咽鼓管在鼻腔的開口被堵塞,就相當於堵住了中耳腔「唯一」的通氣口,造成中耳腔內的壓力低於外面的大氣壓力。
  • 衛星"小鍋蓋"會惹大麻煩
    發布:2014-07-21 10:45:42 來源: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 作者:吳劍鋒 瀏覽:0次 【大 中 小】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省城電子市場不少商家公開售賣衛星鍋。對此,有關專家表示,私售、私裝衛星鍋不僅違法,而且在夏季雷雨多發期,「小鍋蓋」還會惹大麻煩。   住戶在陽臺外私裝衛星鍋   近日,家住省城衛東花園三期的張先生向本報反映稱,小區裡有些住戶在陽臺外私自安裝衛星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租客,他們在附近的集貿市場上花100多元就可購置到這種能接收至少幾十個頻道的衛星鍋。
  • 小兒急性中耳炎要怎麼治療
    河北讀者馬先生問:我是一名4歲孩子的家長,最近孩子耳朵疼得哭,經檢查是急性中耳炎,醫生給開的藥是醋酸潑尼松片、克拉黴素分散片、複方福爾可定口服液及西替利嗪滴劑。吃了幾天,想請問一下,這個病嚴重嗎,要複查嗎,是否易復發?另外,老人說的「將人奶滴進耳朵裡就能治」可行嗎?   北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宋海濤解答:中耳炎是耳科最常見的疾病。
  • 擤鼻涕方法不正確也會患中耳炎(圖)
    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林虹教授說,中耳炎的發病原因很多,像傷風感冒啊、遊泳啊都可能引發中耳炎,就連擤鼻涕的方法如果不正確,也會讓中耳炎找上我們!  症狀  耳鳴耳痛耳內悶脹  「中耳炎一般多發在春秋兩季,有急性與慢性、化膿性與分泌性之分。最近,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中不少人都是來看中耳炎的。」林教授說。大人、兒童都會得中耳炎。
  • 小朋友耳朵痛,不一定是中耳炎惹的禍
    『這次耳朵痛是這個嘴破引起的轉移痛,不是中耳炎!』我解釋檢查的結果。看到屏幕上那乾淨透亮的耳膜,小佑媽媽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醫生,嘴破也會讓他耳朵痛?不過好險不是中耳炎,上次吃了一個多禮拜的藥』。在耳鼻喉科門診常看到中耳炎的小孩,而許多爸媽一發現家裡小寶貝喊耳朵痛,也是第一直覺就想到這個疾病。不過,這篇文章要告訴您的重點是,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小朋友耳朵痛,並非只有中耳炎而已。在本文中,特別整理可能造成小朋友耳朵不舒服的原因,希望能讓您快速掌握到小寶貝耳朵痛的重點。
  • 中耳炎的五大症狀,早看早知道
    最近耳朵經常有痛感,一查百度得出的結論竟是中耳炎,真是把我嚇得夠嗆。周末掛了號,找醫生診治之後才發現只是其他病症而已,並不是中耳炎。   中耳炎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等,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 中耳炎與外耳道炎的區別
    中耳炎和外耳炎都是常見的耳部疾病,都可以使患者的聽力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那麼,中耳炎和外耳炎有什麼區別呢? 1、聽力影響程度不同 中耳在耳膜之內,包括三個精緻的耳骨。外耳指的是耳和耳道。
  • 中耳炎是什麼 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方法有哪些
    而耳科疾病最常見的就是中耳炎,中耳炎的危害特別大,幾乎是遍布全身的,如果患有中耳炎,您一定要重視。但是我們並不了解中耳炎到底是什麼?它的症狀是什麼?又有哪些治療和預防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帶您去了解一些關於中耳炎的知識。中耳炎是什麼中耳炎,屬於耳科疾病,是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耳科疾病。它主要是耳朵的內部炎症病變,主要包括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然後累及中耳。
  • 慢性中耳炎不會自愈 拖久了可能導致永久耳聾
    有位李大爺,他的慢性中耳炎時好時壞,多年不見好轉。
  • 耳朵不流膿 也是中耳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病,常發生於8歲以下兒童,它經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發的疼痛併發症。通常中耳炎又分為急性與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及時就醫的話,可以痊癒並不再復發,但慢性中耳炎無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