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秋玲:對農業一線科研人員考核,不能單憑論文

2021-01-12 澎湃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王秋玲:對農業一線科研人員考核,不能單憑論文

2020-05-26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決勝2020,聚焦全國兩會。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

26日舉行小組會議,

來聽聽代表們都說了啥↓

全國人大代表王秋玲:

對農業一線科研人員考核不能單憑論文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菏澤市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所長王秋玲在發言中建議放寬對農業科研人員,特別是農業一線科研人員的考核機制。

考慮到農業一線科研人員主要是跟農民和土地打交道,沒有時間和精力寫論文,所以單憑論文、成果、專利等方面考核不公平。此外,農村「土專家」有經驗、熱情高漲,並且很有敬業精神,也肯鑽研,農業發展要充分發揮這部分人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高明芹:

建議疾控中心人員平時去醫院兼職,戰時回歸本位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鳶都英合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主任高明芹在發言中提出了關於疾控中心建設的建議。她表示,疾控中心應該人員配備足夠、設施配備足夠,下一步肯定是一個趨勢。

另外,「咱們疾控中心好像平時和戰時工作相差太大了,戰時忙死,平時閒死,能不能考慮一種兼職的形式,疾控中心的一般都是學醫的,能不能把他們平時考慮到醫院去兼職?並且他也做疾控防控的工作,真正有傳染病發生就趕緊回歸本位。」

高明芹還建議,疾控中心從上到下可考慮實行垂直管理,一是便於人才的流動,也便於信息的上下及時貫通。再一個就是設立跨省區的大疾控中心,便於交流分享信息,整合力量,應對突發疾病。

全國人大代表王新傑:

建議加大我國人群基因信息保護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濰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副大隊長王新傑在發言中建議,要加大對我國人群基因信息的保護力度。

由於前幾年對生物信息保護的不到位,導致我國人群的部分生物信息遭到了洩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我國人群的許多生物樣本被販賣到了國外,二是我們進行疾病檢測的一些數據,通過資料庫和網絡,也流到了國外。這些數據和樣本,一定程度上能暴露我們的一些基因弱點,容易造成對我們的基因攻擊。」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王秋玲:對農業一線科研人員考核,不能單憑論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家大豆區域試驗先進個人、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王秋玲
    王秋玲於1964年生於牡丹區沙土鎮的一個農民家庭。1987年畢業於山東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後,被分配到菏澤地區農科所(市農科院前身)工作,師從全國勞模、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所培育躍進五號大豆獲國家發明二等獎的大豆育種專家馬善倫。從此,她便與大豆結下了不解之緣。
  • 關注科研考核:不再「數論文」,應當怎麼改?—新聞—科學網
    做法一: 實行分類考核 「拿鐵鍬的」和「拿筆桿子的」分開考核 「過去我們研究所跟大學幾乎一樣,就拿SCI論文一項來考核,大家都趴在桌上寫論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張泓說。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大豆研究團隊學科帶頭人韓天富清楚地記得,他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導師王金陵教授要求學生們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要能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用流利的英語與外國同行進行交流,還要能扛起鐵鍬教農民種地。 實際上,「唯論文」的考核機制在農科院這樣實踐性極強的院所裡,已經無法作為人才選拔、評獎評優的唯一標尺。
  • ...全國人大代表史浩飛:建議精簡以論文數量為代表的科研成果評價...
    特派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3日10時51分訊(特派北京記者 佘振芳 徐焱)今(3)日上午,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重慶代表團「我當代表這一年」專題記者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微納製造與系統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飛直言,現在很多評價體系促使年輕人追求虛的、浮誇的成果和獎勵,需要進行改變。
  • 海報有約丨張永明代表:建議改進碩博畢業考核方式 多看科研成果少...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東嶽集團首席科學家張永明就提出了與科技創新相關的建議。他建議企業多與高校合作搞科研,同時建議各大高校在學生培養方面,少看發表的論文,多看做出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東嶽集團首席科學家張永明&nbsp&nbsp&nbsp&nbsp張永明代表說,當下各大高校很多碩士、博士研究的終點止於發論文,因為能不能畢業與發表的論文有很大關係
  • 人大代表戰「疫」時刻顯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在內的260多萬各級人大代表,牢記初心和使命,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線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履職盡責,擔當奉獻,展現了新時代人大代表風採。各地復工復產之際,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廣平縣南陽堡鎮後南堡村鄉村醫生劉貴芳仍堅守自己的崗位,每天都在一線開展義診活動,宣傳防疫知識。不久前,劉貴芳的親戚想請她給外出打工的丈夫出個證明,卻被告知必須本人到場測體溫、問明情況才能辦,誰也不能破例。「村醫是鄉村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必須守好!」劉貴芳說,「我也是人大代表,要對得起代表的稱號和人民的信任。」
  • 武大院長女兒三年級發表腫瘤論文,科研界:這是對科研人員的侮辱
    階段一:網民群眾與武大院長進行輿論戰在昆明小學生獲獎醫學論文被指出涉嫌造假後,有網友發現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五年級和三年級的 「李X怡」 和 「李X卿」 也因一項 「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 獲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 ...對疫情防控一線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科研攻關人員實施職稱傾斜...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6日訊 記者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天下午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了《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工作的通知》,對疫情防控一線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科研攻關人員等實施職稱傾斜措施。
  • 江蘇人大代表中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為何這麼多?
    1.5億元,積極推動商業領域的立法及法律完善的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填;有「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湖南省人大代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雷光華……江蘇今年當選的125位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其中有27人擔任各級人大代表,他們人選廣泛覆蓋各行業,有工人、農民、企業負責人,有科教人員、管理人員、機關工作人員,有非公有制經濟人士
  • 醫護人員為何易成「代寫代發論文」受騙群體
    「代發代寫」論文的商家盯上醫護人員去年5月,王女士通過網絡搜索,搜到不少「代寫代發表論文」的「商家」。隨後,她選擇其中一家「機構」做了簡單諮詢,並添加對方提供的微信號建立聯繫。「代發代寫論文」的生意很紅火「代寫、代發表論文本身就是不光彩的事,很多人收到的代寫論文質量很差,不能發表,發現被騙後,還是選擇了『沉默』,犯罪團夥很聰明,他們正是利用了這一心理實施詐騙。」孫喬說。
  • 戰「疫」一線擔當盡責,凝智聚力寫新篇章——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
    這一年,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把國家繁榮發展和民生焦點難點放在心上;春天裡,代表們在抗擊疫情一線履職擔當,帶著沉甸甸的責任,為國家奮進貢獻力量。    在這場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們全情投入。「郵政系統開通了對捐贈物資的免費寄送通道,春節期間人員緊張,我和上海站分中心的同事們連續十個晚上在上海王港郵件處理中心協助捐贈物資的轉運。」柴閃閃代表是湖北襄陽籍,沒有回老家過年的這個春節,他在上海把精力放在了抗擊疫情上:「哪裡有需要,我們就上前,只要能幫上忙。」
  • 醫護人員評職稱難 易成「代寫代發論文」受騙群體
    醫護人員為何易成「代寫代發論文」受騙群體今年41歲的王女士是江蘇省泰州市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因為評職稱,她需要在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年不執筆的王女士聽朋友介紹,網絡上有「槍手」專做「代寫代發表論文」的生意,便有些動心。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女士遇到了騙子。
  • 全國人大代表郭素萍:李保國想幹的事沒幹完,我接著幹
    全國人大代表、63歲的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研究員郭素萍說。郭素萍習慣稱丈夫李保國為李老師。李保國同樣來自河北農業大學,生前是一位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的農業教授,30多年如一日,通過科技助農,帶動超過10萬農民脫貧致富,被稱為「太行新愚公」。2016年4月,因病離世。作為李保國團隊的核心成員,郭素萍毅然選擇接力前行,轉眼已將近5年。
  • 市人大代表劉佳音建議支持高端農業裝備發展
      市人大代表劉佳音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報導  半島都市報1月10日訊 繼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海水稻測產後,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重點提到了海水稻測產這一重大科研成果。這種重視程度讓市人大代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劉佳音感到十分振奮。
  • 全國人大代表「西瓜皇后」林燚:我關心農業
    人物:  林燚,全國人大代表、溫嶺市農林局農技推廣站副站長。  簡介:  她被稱為「西瓜皇后」,培育的溫嶺「玉麟」西瓜在浙滬一帶乃至全國都耳熟能詳。  作為連任兩屆的全國人大代表,這次到北京開會,我最關心的,還是農業話題。  我和農民打了30多年的交道,我自己也是一個農民。我知道他們的生活不容易,因此,跟他們最有感情。  跟你說一個例子,去年,在辦公室的走廊上,我遇到一個種糧大戶,她種植了將近800畝的西蘭花。她正和其他人在說,等價格漲到4塊錢一斤的時候,再把西蘭花賣掉。
  • 青島市人大代表劉佳音:建設國家級數字農業創新中心
    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劉佳音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5月17日(記者 王熠 孫秀青)5月16日,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十六屆四次會議召開,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劉佳音建議,青島申請國家級數字農業創新中心,從根本上突破數字農業農村的核心技術問題,提升青島市在數字農業農村建設上的核心競爭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好我國「三農」問題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科研評價以論文「論英雄」 為何改不動?
    回顧幾年來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某國家級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王宏宇十分感慨。「拋棄原有的『論文數數』,設計新的方案就用了半年多時間,真要實施了還要做大量說服、解釋工作,嘴皮子都磨破了。」王宏宇回憶,為了避免激發矛盾,所裡設計了緩慢過渡方案,頭年論文仍是重要指標,第二年開始逐漸淡化;考核結果一開始只公示,等大家適應新評價標準後,再與相關利益掛鈎。
  • 0701農業科研系列(2020.8.24)
    2020年8月24日(此件主動公開)(聯繫單位:人才評價開發處)河南省農業科學研究人員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試行)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客觀、公正地評價農業科研人員的學術造詣、業務水平、創新能力和工作業績,調動和激發農業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建設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 科研人員點讚「三評」改革:學術圈不能搞成足球俱樂部轉會
    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克林認為,這個導向十分必要。以德國馬普學會為例,穩定的經費支持佔90%,只有10%是競爭性科研經費。而中科院目前穩定經費支持和競爭性科研經費大體各佔一半。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注重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沒有『帽子』、沒有獎項就好像低人一等,這挫傷了很多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研究員劉靜無奈地說,「確實需要從制度上進行頂層設計,糾正這些不合理現象。」 程曉認為,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可以抑制論文「灌水」,鼓勵科研人員出一些大文章。
  • 【履職一年間】在蘇全國人大代表:在「大戰大考」中凝心聚力
    全國人大代表、泰州市泰興郵政局平江路支局支局長何健忠說:「大家好,我是何健忠,我是現在來到分界鎮滕興村牛心菜種植基地,我們這個牛心菜,它是有機食品味道特別好……」   前兩天,全國人大代表何健忠在泰興滕興村為當地牛心甘藍菜當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