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讀考上大學,畢業後應該從事什麼行業?在傳統的觀念中,可能考公務員、進入事業單位、當教師才是正途;或者從業金融、廣告、網際網路等熱門行業,也頗為體面。
然而,在山東章丘,就有這樣一位不走尋常路的大學生。她放棄了都市白領的工作,選擇回家操刀做起「豬肉西施」。四年多來,憑藉賣烤豬肉的收入,她在當地買了兩套房。
寧靜,受訪者供圖
走進「豬肉西施」家的店面,身穿圍裙,手持刀具,寧靜正一上一下熟練地為整頭豬割劃刀。
她邊操作邊介紹說,割開的每塊肉約兩指寬,能更好地入味。店內每天能烤制五、六頭豬,豬肉由批發商提供,一般選擇兩三百斤的毛豬,整頭豬去除內臟和骨架後,剩餘50斤-80斤肉上烤架。
孫宏瑗 攝
傳統烤豬肉以五香口味為主,為滿足不同群體的偏好,寧靜家的烤肉還增加了麻辣、薰香等口味。
乾料配以獨家秘制的醃料,用古法碳烤豬肉,剛出爐的烤肉發出「滋啦滋啦」肉質炸開的聲音,冒著熱氣騰騰,咬上一口,皮黃酥脆,外焦裡嫩,肥而不膩,齒頰之間瀰漫肉香。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最初,寧靜接下家中的烤肉生意,父親堅決反對,他深知這個行業的苦與累,不忍女兒也幹自己的老行當。但看女兒如此堅持和要強,還憑藉自己的努力把技藝越做越好,把生意越做越火,他才逐漸轉變了想法,選擇站在女兒的身後,支持她的事業。
除了寧靜,還有一些大學畢業生,選擇了不被傳統觀念認可的職業。很多人感到詫異,認為文憑與職業性質有巨大的落差。然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018年,在河南鄭州,大學生馮晗在畢業後沒有出去找工作,而是留在學校賣糖葫蘆。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在畢業前夕,女朋友嫌棄他沒實力離開了他。於是他決定自己創業,闖出一番事業。馮晗做的糖葫蘆都是他精心設計的,有夾心還有造型。其實糖葫蘆銷量很好,但是他賣的太便宜,一天反而會賠五六十元。馮晗說:「沒辦法,學弟學妹喜歡吃,我不會漲價的,賠錢也要賣!」
周楠,一位90後女孩,2013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設計系,之後進入設計師行業,經過一年的打拼,周楠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月薪輕鬆過萬。然而,每天面對著設計文稿,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讓周楠覺得很沒創意。2014年年底,周楠毅然辭職,開始著手自己的烤冷麵美食事業。現在,周楠每天凌晨4點半就開始工作,為了做好烤冷麵,周楠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從當初的天之驕女變成眼下與油煙打交道的小廚娘,她卻樂在其中。
周楠,圖片來源:半島晨報
重慶人賀東偉,多年前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專業,在錯過一次工作機會後,就一直以給人送貨的「棒棒」為業。賀東偉說,他曾嘗試找其他的工作,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功,如今他也安於做棒棒,覺得這是一份和他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賀東偉,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譚超是延邊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生,8年間,他利用自創的快遞編號法,送出了80萬件快遞,年入30萬左右。這期間,也有老師指責譚超:「高學歷搶低學歷飯碗,腦子有病。」譚超不認同這種說法:「這是通過學歷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我討厭他那種鄙夷的神情。不管一個人是做學術、送快遞,還是說相聲,只要能推動生產力發展,就是一個好博士。」
譚超,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遊戲行業的知名女主播「女流」,曾是2006年內蒙古地區理科高考狀元,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在北京大學深造。經過媒體的報導,她的職業選擇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質疑。但是,她說:「建築師和遊戲主播是兩份職業,我個人沒有認為孰高孰低,貴賤在自身,高低靠用心。」
「女流」微博截圖
談及大學生就業的話題,繞不開的還有北大才子陸步軒。當年,北大畢業生陸步軒賣豬肉的故事,曾引發無數人唏噓感慨。但後來陸步軒創業成功,還作為優秀校友登上北大的演講臺,又讓人們看到知識的光芒。北大老校長許智宏評價說:「北大學生可以做科學家,也可以賣豬肉。「
在象牙塔裡時,每個人都曾懷揣夢想,但很多人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卻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如今,在成熟的多元化社會裡,一個人在何種領域從事怎樣的工作,並不必然取決於學歷和文憑。三百六十行,無論幹哪一行都離不開知識,只要知識發揮了價值,教育的意義就在。
與其再為大學畢業生的職業選擇置喙,不如追問一句,他們有沒有發揮知識的價值,有沒有恰當把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去?不管在哪個行業,讓知識充分發光發熱,才能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編輯:吳明澤 責任編輯:盧孟夏
來源: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