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豬肉、賣小吃、送快遞,大學生畢業做這些工作合適嗎?

2021-02-17 央視網評

十年寒窗苦讀考上大學,畢業後應該從事什麼行業?在傳統的觀念中,可能考公務員、進入事業單位、當教師才是正途;或者從業金融、廣告、網際網路等熱門行業,也頗為體面。

然而,在山東章丘,就有這樣一位不走尋常路的大學生。她放棄了都市白領的工作,選擇回家操刀做起「豬肉西施」。四年多來,憑藉賣烤豬肉的收入,她在當地買了兩套房。

寧靜,受訪者供圖

走進「豬肉西施」家的店面,身穿圍裙,手持刀具,寧靜正一上一下熟練地為整頭豬割劃刀。

她邊操作邊介紹說,割開的每塊肉約兩指寬,能更好地入味。店內每天能烤制五、六頭豬,豬肉由批發商提供,一般選擇兩三百斤的毛豬,整頭豬去除內臟和骨架後,剩餘50斤-80斤肉上烤架。

孫宏瑗 攝


傳統烤豬肉以五香口味為主,為滿足不同群體的偏好,寧靜家的烤肉還增加了麻辣、薰香等口味。

乾料配以獨家秘制的醃料,用古法碳烤豬肉,剛出爐的烤肉發出「滋啦滋啦」肉質炸開的聲音,冒著熱氣騰騰,咬上一口,皮黃酥脆,外焦裡嫩,肥而不膩,齒頰之間瀰漫肉香。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最初,寧靜接下家中的烤肉生意,父親堅決反對,他深知這個行業的苦與累,不忍女兒也幹自己的老行當。但看女兒如此堅持和要強,還憑藉自己的努力把技藝越做越好,把生意越做越火,他才逐漸轉變了想法,選擇站在女兒的身後,支持她的事業。

除了寧靜,還有一些大學畢業生,選擇了不被傳統觀念認可的職業。很多人感到詫異,認為文憑與職業性質有巨大的落差。然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018年,在河南鄭州,大學生馮晗在畢業後沒有出去找工作,而是留在學校賣糖葫蘆。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在畢業前夕,女朋友嫌棄他沒實力離開了他。於是他決定自己創業,闖出一番事業。馮晗做的糖葫蘆都是他精心設計的,有夾心還有造型。其實糖葫蘆銷量很好,但是他賣的太便宜,一天反而會賠五六十元。馮晗說:「沒辦法,學弟學妹喜歡吃,我不會漲價的,賠錢也要賣!」

周楠,一位90後女孩,2013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設計系,之後進入設計師行業,經過一年的打拼,周楠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月薪輕鬆過萬。然而,每天面對著設計文稿,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讓周楠覺得很沒創意。2014年年底,周楠毅然辭職,開始著手自己的烤冷麵美食事業。現在,周楠每天凌晨4點半就開始工作,為了做好烤冷麵,周楠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從當初的天之驕女變成眼下與油煙打交道的小廚娘,她卻樂在其中。

周楠,圖片來源:半島晨報

重慶人賀東偉,多年前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專業,在錯過一次工作機會後,就一直以給人送貨的「棒棒」為業。賀東偉說,他曾嘗試找其他的工作,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功,如今他也安於做棒棒,覺得這是一份和他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賀東偉,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譚超是延邊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生,8年間,他利用自創的快遞編號法,送出了80萬件快遞,年入30萬左右。這期間,也有老師指責譚超:「高學歷搶低學歷飯碗,腦子有病。」譚超不認同這種說法:「這是通過學歷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我討厭他那種鄙夷的神情。不管一個人是做學術、送快遞,還是說相聲,只要能推動生產力發展,就是一個好博士。」

譚超,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遊戲行業的知名女主播「女流」,曾是2006年內蒙古地區理科高考狀元,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在北京大學深造。經過媒體的報導,她的職業選擇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質疑。但是,她說:「建築師和遊戲主播是兩份職業,我個人沒有認為孰高孰低,貴賤在自身,高低靠用心。」

「女流」微博截圖

談及大學生就業的話題,繞不開的還有北大才子陸步軒。當年,北大畢業生陸步軒賣豬肉的故事,曾引發無數人唏噓感慨。但後來陸步軒創業成功,還作為優秀校友登上北大的演講臺,又讓人們看到知識的光芒。北大老校長許智宏評價說:「北大學生可以做科學家,也可以賣豬肉。「

在象牙塔裡時,每個人都曾懷揣夢想,但很多人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卻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如今,在成熟的多元化社會裡,一個人在何種領域從事怎樣的工作,並不必然取決於學歷和文憑。三百六十行,無論幹哪一行都離不開知識,只要知識發揮了價值,教育的意義就在。

與其再為大學畢業生的職業選擇置喙,不如追問一句,他們有沒有發揮知識的價值,有沒有恰當把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去?不管在哪個行業,讓知識充分發光發熱,才能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編輯:吳明澤 責任編輯:盧孟夏

來源:中國新聞社

相關焦點

  • 烤豬肉、賣小吃、送快遞,大學生畢業做這些工作,你認同嗎?
    然而,在山東章丘,就有這樣一位不走尋常路的大學生。她放棄了都市白領的工作,選擇回家操刀做起「豬肉西施」。四年多來,憑藉賣烤豬肉的收入,她在當地買了兩套房。寧靜。受訪者供圖。走進「豬肉西施」家的店面,身穿圍裙,手持刀具,寧靜正一上一下熟練地為整頭豬割劃刀。
  • 女大學生畢業賣烤豬肉!一天要烤5頭豬,四年買兩套房!
    女大學生畢業賣烤豬肉!一天要烤5頭豬,四年買兩套房!每年的六月份除了高考季之外就是大學生的畢業季了,每年這個時候媒體都會以「史上最難就業季「」畢業就是失業「等詞彙作為新聞的標題!寧靜但是還是會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會就業,找到一個生存的工作!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位優秀的女大學生,她是1991年出生的,來自山東濟南的寧靜!
  • 大學生組成「快遞隊」,有人放棄國企工作參加,專為師生送快遞
    在河南鄭州,有著這麼奇怪的隊伍,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4歲,而且學歷還不低,都是大學生,甚至還有重點大學畢業的。他們的大學專業也是各式各樣,既有土木工程的,也有工商管理。按理說這些不同專業的人平時生活應該沒有接觸才對,但是現在他們組成了一直「快遞隊伍」,專門為轄區內的十萬師生送快遞。
  • 女大學生創業賣烤豬肉 四年買了兩套房
    回放 女大學生創業賣烤豬肉 四年買了兩套房
  • 大學本科畢業去順豐當快遞員,累死累活的送快遞,丟人嗎?
    今日話題:大學本科畢業去順豐當快遞員,累死累活的送快遞,丟人嗎?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說起網購,當然就少不了快遞公司了。說起這快遞公司啊,大大小小十來個,最讓人記憶深刻還是順豐了。
  • 數學系大學生畢業做快遞員,收入超過很多大學同學
    其實,由於現在的大學生數量非常多,而對應的崗位有限,所以大學生們在就業方面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有的學生一直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有的學生更是因為無法找到合適的崗位而被迫轉行。不過,也有學生在自己的崗位做得很出色。
  • 鄭州15名大學生 為何組團送快遞?
    導語河南鄭州鄭開大道附近的職教園內,有一支大學生快遞隊,15位快遞員都是大學生。他們畢業於省內多個高校,來自工商管理、語文教育、土木工程等多個專業,畢業後不約而同選擇送快遞,為周邊10所高校10萬師生服務。邁出校園,他們為何放棄大學所學專業,從事快遞行業?是對目前就業形勢的「妥協」,還是有著自己的「價值追求」?
  • 211博士送快遞,碩士做家政,家長還有必要大力投資孩子的教育嗎
    「為什麼做快遞員?」譚超是這樣回答的:「八年前因為要考研究生,就想找個學習、工作兩不耽誤的工作,所以就選擇了快遞。」在這8年中,很多人指責譚超,其中甚至有老師說:「這麼高的學歷的人送快遞,這是不是腦袋有病?」
  • 不坐實驗室做快遞,工作半年買新車,武昌有一群大學生「包裹俠」
    楚天都市報3月24日訊(記者郝曉燕 實習生朱子悅)快遞員見過不少,但一支以95後大學生為主的快遞員團隊你見過嗎?武昌忠孝門的菜鳥裹裹楚漢站點,就這麼一群年輕的「包裹俠」。團隊12個人,其中8個都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
  • 河南15人快遞隊都是大學生!大學畢業當快遞員,是不是浪費人才?
    快遞現在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不過,很少人關注送快遞隊伍的人員組成,甚至認為這一行業是低學歷的集中地。然而,河南鄭州有一支大學生快遞隊出現在了人們視野之中,其中15位快遞員都是大學生。這15人畢業後,不約而同選擇了做快遞,從隊員性別來看,女大學生較少,該快遞隊伍目前為轄區內10萬師生提供服務。
  • 馬雲欣賞年輕人送快遞:年輕人放下架子送快遞,這沒什麼不好
    8月10日,馬雲在央視直播中表示,自己特別欣賞這些年輕人放下架子,選擇進入快遞業,讓這個行業變得有意義,這沒什麼問題。「前幾年有人說,北大畢業了去賣豬肉,這怎麼了?」馬雲認為,敢於放下身段,敢於改變自己,敢於從賣豬肉裡學到東西,那才是真正的北大精神。
  • 211畢業做快遞小哥,雙語女碩士做保姆,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211畢業的大學生做快遞小哥,杭州雙語女碩士做保姆!行行出狀元,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人生!為什麼現在高學歷的人也願意去做基礎的普通工作了?張進畢業於211高校北京林業大學化工專業,在快遞員隊伍裡算是高學歷,大學畢業後回到老家宜昌就業。出於對物流行業前景的看好,2019年9月,他來到京東物流成為一名基層快遞員。
  • 211名牌大學畢業生去送快遞,值不值?閱讀量超11萬,網友們吵翻了
    近日,19樓網友@禾二柒發帖稱:給自己送快遞的小哥居然畢業於211名牌大學,不禁感慨,太不值得了……網友感慨:名校畢業送快遞,大材小用太不值@禾二柒說,昨天她下樓拿快遞,看到快遞小哥是一個戴眼鏡、說話客氣、外表斯文的小夥子,跟別的快遞員的外形還挺不一樣的。
  • 北京「211大學」博士送8年快遞:做快遞員,同樣能夠實現自我價值
    「做快遞員,同樣能實現自我價值!」湖北的一名快遞小哥張進對著鏡頭笑道,然而不了解張進的人,絕不會想到這個快遞小哥畢業於211高校北京林業大學。不知何時,當人們開始接受「北大屠夫」這樣的人生價值,北京林業大學畢業的學生送快遞,也就似乎沒有什麼值得驚訝
  • 大學生個人創業項目,通過信息差賣二手書賺錢
    到20%的差價,也就是說你可以從這個平臺把書收回來,然後再到另外一個平臺把書賣出去,從中賺錢差價,雖然這個項目也有不少人在做,但是我覺得在校的大學生可以依靠在校學生的優勢低價收到大量的書,比起一些社會上的商家還是有那麼一點優勢的。
  • 男大學生街邊賣「稀罕糖葫蘆」,沒畢業月收入過萬,惹同學羨慕
    這不很多的想要創業的大學生也是選擇了街邊小吃,很多人都是不願意相信,也是很不理解,為什麼高學歷的人也要做這比較低級普通的工作呢,那告訴你,這一定是有街邊小吃的優勢,現在大學生創業學校都是給與鼓勵的,國家也是很支持的,學校裡也是有大學生創業基金的。
  • 大學生:如果你無一技之長,畢業後如何找工作?
    可臨近畢業,各公司、機構都青睞有一技所長、某個領域能力突出的人,自己卻乏善可陳,就業十分艱難。可是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境況中,人也不該喪失對自己的信心。小編為這類迷茫的人提幾個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一、不要急著否定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分,你感覺自己一無所長,只是因為你的天分沒被挖掘出來。
  • 35歲博士送快遞曾被導師指責:中年人的崩潰,都是從缺錢開始的
    聽慣了「北大學生賣豬肉」、「浙大學生賣麵包」,最近,因為兩份騎手調研報告的公布,又衍生出了一個新的網絡熱詞:「大學生送快遞...」很快,關於「 大學生送快遞,是人才浪費還是鍛鍊自我?」的爭議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碩士、博士、教授,轉行做「快遞員」01今天看到一則新聞,211畢業的快遞小哥獲快遞行業職稱認定:很自豪,行行出狀元。張進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化工專業,2019年跳槽做一名基層快遞員。
  • 大學生畢業後做銷售丟人嗎?
    大學生畢業後做銷售完全不丟人 有些人提起銷售,就覺得工作是要點頭哈腰陪喝酒配按摩,甚至更嚴重的要出賣自己的尊嚴,擺脫,現在的銷售沒不意味著這些好麼,你說銷售要喝酒,那是以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還不夠,很多時候要考慮人的因素,現在的市場面前,絕大多數時候喝酒不喝酒和你能不能接單沒有啥必然聯繫,不過就是有很多人酒喝到高出更容易深入交流而已
  • 博士生送快遞!很多人說浪費學歷?他懟回去了……
    自創了快遞編號法,效率翻倍,卻飽受質疑,甚至被老師說成腦子有病。「為什麼選擇了做快遞員?」譚超是這麼回答的: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啊,你沒錢不得想盡一切辦法去賺錢嗎?你還有工夫管你是不是本科畢業嗎?他說,剛畢業那會自己身上一分錢都沒有,同學結婚自己都沒有合適的衣服穿,找工作也只幹日結的,如果工資不日結,自己第二天就沒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