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北二百裡,曰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山海經·北山經》
文石,意為返璞歸真,抱山守性。非石非玉,自是一類,乃瑪瑙也。
文石,本名文小明,字峙,別署果證軒主,一九六三年生於陝西省耀縣,現居西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從事書法藝術,初入顏楷,於漢魏六朝碑版築基,參以摩崖造像、磚文、簡櫝,以求變通。尤其醉痴於甲骨文那蒼然高古和王鐸書法藝術語言的崇高壯美。近年因緣,有幸參閱佛家經論,諸善知識,開顯淨土深義,使心靈無限光明。回觀藝術之道,亦復如是:自謂學書首要品格潔淨,爾後讀書養氣,化之於書,砥磨中明心見性,身心自在,更復何求!
結良師益友、看古帖、讀奇書,竊以餘生許之。懷揣誠信,以拙作奉與諸方,廣結善緣。
美術評論家範載陽偶評:
文石,陝西耀州人氏,一九六三年六月生人。其人誠厚信實,惜良蓄正,奉德濟困,唯書法古石是仰。其終日臨池,仿摹上流,據古法而求勢韻,依土石而行文章,有峻骨端持,久視而赫赫然之謂。其不附世俗,不趨潮末,是以善美而坐愛書法之人也。
觀文石老師書法作品,善書行草和甲骨,筆力雄健,內蘊豐厚,頗具古人遺風。他的大幅作品氣勢磅礴、筆走龍蛇、瀟灑飄逸、渾然天成,而小幅的作品則樸拙簡潔、清新雅致,自成一片天地。從文石老師的作品中能夠清楚的欣賞到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根脈,亦能深切地感受到其中蘊藏的漢魏風骨。更難得的是,從他對字的行筆中,所張揚的已不僅僅是章法和技法,而是他對所寫的感知和理解,是他內心深處情感的外化。
那麼文石老師內心深處又有怎樣特殊的文人情懷呢?
長安梅香文石出 筆墨清新君子傳
文石老師平生喜四君子,尤於梅甚。他對梅的感情在文章裡這樣寫到:
「前曾養一極品臘梅多年,其盛開時之嬌媚雍容和君臨天下的氣度傾倒眾多親友,並為其吟詩作對無數。去歲不知何故遽然枯萎,心下傷感頗久,也令眾友人惋惜不已。
後遍尋其品種,無果。便日夜思之,一晚梅託夢於我道:「吾雖身去,卻感君多年細心呵護,無以報之,君可畫吾以作念,吾當以神付之。」於是自此日始畫梅,至今孜孜不覺其累。」
踏遍秦嶺萬千山,善畫筆下一枝梅!
背書:心清風如詩 氣靜泉似琴
素,是指淡雅而不華麗的;馨,是指香氣;沁,是指滲入、浸潤。
此扇以臘梅為題,散發淡雅的馨香,乃清新典雅收藏佳作。
背書:梅香如夢
正書:飛紅點點落枝開,縷縷幽香馳遠懷。
文石擅畫梅,其梅清幽獨立,鮮芳自開
背書: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此作乃文石老師取材明代著名詩人道源詩詞,讚美了梅花不畏嚴寒、傲立枝頭的高貴品質。
正書:根老香全古 花疏格轉清
語出宋代張道洽 《池州和同官詠梅花》詩集。張道洽喜茶愛梅,才華橫溢,詠梅三百餘首。
文石《疏影橫斜水清淺》摺扇
正書: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背書: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此作將梅花寫得超凡脫俗、俏麗可人,寫照傳神、言近旨遠,提升了梅的品格,豐實了作品的境界,讀來口齒噙香,令人讚嘆。
鑑賞:
《七律·第一枝》
陌上梅英弄雪姿,凌寒綻放報芳期。
清風萬裡不知遠,明月千尋總覺遲。
寂寞紅塵空遺夢,逍遙俗世共言詩。
依然傲立朝天笑,獨佔春光第一枝。
此作凸顯梅花傲然盛開、獨佔春光之姿。雖嚴寒之中,亦盛開自賞,逍遙自得,乃文石老師畫梅代表之作。
腹有詩書氣自華 釋道兼修隱山林
李白唯一的傳世書法作品《上陽臺帖》以草書一蹴而成,曰: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
天高地炯,大千世界千姿百態,清奇百變,造化萬千,不是語言所能窮盡的。
文石訪遍天下名山大川,或拜訪名剎古寺,或隱居終南道觀,辟穀參道,逍遙自在。常以王維、陶淵明、藍道等名士之詩詞為題,揮毫潑墨,筆走龍蛇,以最瀟灑的草書詠唱流傳千古的清雅名句。
他勤學苦練、心無旁騖、淡泊名利,靈魂深處的那份閒情逸趣,生活中尚古的追尋和神往自然的天性。渴望的是回歸自然時的精神放飛,追逐的是在物慾桎梏中解脫的心靈自由。
鑑賞: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這幅由小溪、白石、鮮豔的紅葉、山間小路、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於詩情畫意,沒有一絲一毫的蕭瑟枯寂。全詩意境空濛,如夢如幻,寫法從一般見特殊,達到新穎獨特的效果,詩風清新明快。
鑑賞:
暗水流花徑,清風滿竹林。
此乃集句聯。上聯出自杜甫《夜宴左氏莊》之頷聯,「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而下聯則是唐人崔峒《送薛良史往越州謁從叔》之尾聯「遙想蘭亭下,清風滿竹林。」此聯對仗工整,雅致清新,頗有王摩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之味。
鑑賞: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此詩寫隱者的閒適生活以及情趣,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閒生活,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表現了清幽寧靜、高雅絕俗的境界。
今觀文石老師草書佳作,或如雲捲雲舒,或如江河奔騰;或如雄峰矗立,或如織女飛天。唯一不變的,可能就是文石老師心中對大好山河的嚮往之情吧。
多年以來,文石先生在書畫領域勤奮耕耘,著有《閒庭逸墨—文石書法散集》。他說:用感恩的心臻愛一切,你會品到生活的美好;用真誠的心對話自然,你才得知能量的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