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師自創用上海話學習國際音標法

2020-12-27 央視網

滬教師自創用上海話學習國際音標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1日 19: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22日,本報曾報導《上海話大詞典》將在今年8月問世,外國朋友屆時有望用國際音標學習上海話。昨天,上海一位有著十多年教學經驗的英語教師蘇聯飛聯繫本報,稱其自創一套用上海話學習國際音標的新方法,學習者最多只需3個月就能掌握音標。

  九成音標能對應上海話

  「t是脫帽子的"脫",v是無產階級的"無"……」昨天下午,記者見到蘇聯飛時,他正在用自創的上海話順口溜教一位學員學習國際音標。按照蘇老師的方法,學員很快記住了10多個音標的正確發音。

  「其實,國際音標和上海話的發音有很多相似之處。」蘇老師告訴記者,他在教學研究中發現,有近90%的音標都能與上海話相對應。「像k、t、g這樣的輕輔音,完全就是滬語裡一些詞音的翻版。」

  「現在部分學校教學生英語時,都不注意音標的重要性。由此造成很多國人都因為發音不標準不敢開口,變成了"啞巴英語"。」蘇老師對記者說,他發明這套音標學習法,正是為了讓學習者有膽量開口,今後能在「說英語」中,增加詞彙量。

  蘇老師向記者介紹,他曾在鐵嶺路小學和四平老年大學試教過近500名學員,結果大多數人都在2至3個月裡掌握了音標。「有一個小學5年級的孩子,按照方法每天學習一小時,只用10天就會自己拼讀單詞了。」

  「主要為增加學習興趣」

  「但也不是所有的音標都能用上海話發音的。」蘇老師對記者說,碰到像ai、au這樣的雙元音,他還是會用慣常的方式教學生。「我發明這套學習法,主要是為了增加學習者對英語的興趣,方便其進行記憶。」

  「很多學生在學英語時,都會在詞語和句子下面用漢語注音,比如thankyou,就會標「三克油」,其實這是不對的。」蘇老師說,無論是普通話還是上海話,都只能作為增強記憶的載體,而不應該被當成學習的工具。「一旦我的學生記住音標了,我就會要求他們拋開上海話,純粹用音標發音來拼讀單詞。」

  「學語言應該儘量讓學習者感到簡單、靈活。」蘇聯飛告訴記者,等《上海話大詞典》出版了,他還準備向詞典的編者討教,尋找進一步改進音標教學的新方法。(石凱峰) (來源:上海青年報)

責編:陳曦霞

相關焦點

  • 上海教師創「海派英語學習法」 用方言學國際音標
    日前,自從看到《世博雙語指南》用漢語標註發音被批「雷人」的帖子後,本市一位英語老師蘇聯飛再也坐不住了,聯繫本報表示:「其實,用上海話說音標才是最正宗的,48個音標中除了[藜:]和[r]外,都可以用上海話學! 」他不僅自創了一套「海派英語學習法」,且最新的海派音標研究成果也即將出版。不過,對於這套另類學習法,有人力挺有人擔憂。
  • 教師稱用上海話說音標最正宗 創海派學習法
    日前,自從看到《世博雙語指南》用漢語標註發音被批「雷人」的帖子後,本市一位英語老師蘇聯飛再也坐不住了,聯繫本報表示:「其實,用上海話說音標才是最正宗的,48個音標中除了[藜:]和[r]外,都可以用上海話學!」他不僅自創了一套「海派英語學習法」,且最新的海派音標研究成果也即將出版。不過,對於這套另類學習法,有人力挺有人擔憂。
  • 在場|老教師張民信:自創辦法教學生寫作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在場|老教師張民信
  •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滬港學校(耀華國際教育臨港校區)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滬港學校(上海耀華臨港校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臨港新城。學校佔地約60畝,建築面積約為20000平方米。學校擁有充足、先進的教學及生活設施,提供配套設施完善的學生公寓,並配備中外籍宿舍老師負責學生的管理及照顧。臨港校區所開設的小學及初中課程以中國國家課程為基礎和核心,引進海外先進教學資源。
  • 滬臺學前教育論壇在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發布上海宣言
    11月24日至25日,由臺灣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共同主辦的「2016年滬臺學前教育發展論壇」在滬舉行。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出席開幕式。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陳永亮,臺灣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吳政達,特約國家督學、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董事長陳偉志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論壇期間,來自臺灣教育界十多所大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以及上海、浙江、山東、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市的學前教育研究專家,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幼兒園、機構負責人和教師代表一起,為強化兩岸學前教育交流、優化學前教育發展環境展開深入研討。
  • 國際學校學費每年20萬 七成在滬港人覺得太貴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了解到,為了解在滬港人對子女的教育需求,研究香港人才在滬港兩地相互流動時相關的教育銜接問題,2016年1—2月,上海香港聯會以問卷形式訪問了205位在滬生活的港人家長,而這份報告即是調查的結果。
  • 上海滬師律所今日重磅推出文章:滬師律師是律師,也是「老師」
    他們,陪伴實習律師不斷試錯; 他們,見證著年輕人的成長; 他們,幫助每一位「小白」找尋自己的方向,用獨特的人格魅力讓實習律師瘋狂「爆燈」…… 這個教師節,讓我們跟隨5位實習律師,看看他們眼中的「師父」究竟擁有何種魅力?
  • 沐齋在滬「說蘭話戲」 籤售《勾闌醉》、《蘭花旨》
    人民網上海6月3日電 (記者 曹玲娟) 海上博雅講壇近日在位於上海福州路的古籍書店藝術書坊舉辦一場名為「風乎舞雩—沐齋說蘭話戲」的講座,聞名京杭兩地的文化人沐齋與滬上文化名人王悅陽展開一場關於蘭花與戲曲相同之處的對談,並邀請上海崑劇團表演藝術家吳雙、錢寅現場獻藝,穿插沐齋的現場書法,蘭與戲與書畫巧妙結合,獻上一席豐富藝術盛筵。
  • 上海最貴國際學校排名曝光!揭秘滬上最貴「名媛」國際學校!
    後,有不少家長給學習君反饋說想看滬上「名媛」級別學校,這不,學習君這就給大家來一一來盤點!全球頂級財富管理公司St. James's Place發布了一份報告,為上海所有國際學校按照學費從高到低進行了排名,揭秘了滬上那些最貴的私立學校。根據這份排名,三所來自英國的學校牢牢佔據了榜單的前三位,成了上海最貴的私立學校。
  • 上海德申國際俱樂部成立慶典在滬隆重舉行
    2018年5月20日,全球商務社交平臺——上海德申國際俱樂部成立慶典暨上海德申國際第2至20俱樂部成立大會在上海南翔佳日酒店隆重舉行。出席本次活動的特邀嘉賓有上海東北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齊路通將軍,全球CEO財富俱樂部會長、上海龍灣商會會長葉宏獻先生,上海弘信資本、匯垠浦通基金董事長高建明先生,哈爾濱滬辦前主任陳慧先生,瀋陽滬辦主任劉帥先生,貴州滬辦領導朱國娟,成都滬辦領導邵銘,銀川滬辦領導朱少龍,蘭州滬辦領導國利,濟南滬辦領導於慶利,福州滬辦領導葛根旺,青島滬辦領導王躍忠,武漢滬辦領導陳偉華,德申國際俱樂部創始人會長許武順先生
  • 非滬籍學生,恭喜!你們備考上海國際學校,有優勢了
    上海有中國最好的國際學校每年全國各地都有學生來滬學習有些家長擔心孩子非滬籍,會不會沒優勢但事實恰恰相反從某些角度,非滬籍學生更有優勢!外地學生的優勢!因此,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國際學校的入學考試,也可以選擇用一個月至兩個月的時間脫產進行學習和培訓,進行快速突破。這樣想要考入一所優質國際學校,是非常有把握的。
  • [國際] 上實劍橋國際高中部:滬上雙A(A-Level、AP)課程國際教育...
    [國際] 上實劍橋國際高中部:滬上雙A(A-Level、AP)課程國際教育領跑者時間:2017/12/13 17:24:29 來源:東方網教育頻道    作者:夏荔 樓麗莎    選稿:陳樂
  • 學習工作生活在上海 滬上「老外」的5個圈子
    據統計,常住上海半年以上的外國人早已超過10萬人;而每年出入上海的「老外」,人數更多。上海的地鐵車廂內,不但能聽到上海話,還能聽到普通話、英語、法語和德語。  生活在上海的「老外」們是怎樣在上海過日子的?近日,記者走近一些在上海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
  • 滬港少青舞臺藝術團成立:用藝術平臺助力在滬港人融入上海
    上海市政協港區常委、滬港經濟發展協會副會長麥德銓說。8月7日,「2020滬港少青舞臺藝術夏令營閉幕匯演暨滬港少青舞臺藝術團揭牌儀式」在上海話劇中心舉行。滬港兩地相關領導、在滬港人組織代表及夏令營營員家長等應邀出席,見證孩子們6天密集式培訓的成果。
  • 家門口國際資源讓上海教師與外籍教師「合作雙贏」-上海,研修,外籍...
    借力家門口的國際教育資源,推進上海教育發展  據了解,上海自2014年開展赴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夥伴研修項目以來,共有49所中方學校和8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參與,搭建了不出國門的國際交流平臺。中方學校由1名校級領導和2名骨幹教師組成一個團隊,赴一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開展夥伴研修,與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形成「如影隨形」的夥伴關係。
  • 上海市民普通話好於上海話 15%市民會北方方言
    東方網2月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市統計局昨天發布的《2013年上海市民語言應用能力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市民的普通話好於上海話,97%的市民表示「會/會一些」普通話,81.4%的市民表示「會/會一些」上海話。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出生的市民中,13-20歲市民上海話「聽說」能力均為各年齡段最低。
  • 上海國際學校簡介: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
    上海國際學校簡介: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  特色: 接收幼託班至高中年級學生的雙語學校。  師資: 以新加坡教師為主,同時還有歐美和中方教師。  學校簡介:上海海新加坡國際學校創辦於1996年9月。學校建立了閔行和徐匯兩個校舍,是一座接收幼託班至高中年級學生的雙語學校。
  • 非滬籍也可以入讀的上海國際學校,入學要求匯總
    上海的國際學校已經不僅僅是上海地區學生的學校了,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國際學校有了新的認知,不再將「高考作為孩子唯一的出路」,而上海又是中國國際學校的領頭羊,於是乎,非滬籍的學生就讀上海國際學校越來越趨於普遍,而讀國際學校又有諸多要求,所以,我們整理了以下一些常見的問題及學校,希望能給到各位家長幫助。
  • 退休教師稱英語教學有缺陷 自創「胡氏發音法」
    退休教師稱英語教學有缺陷 自創「胡氏發音法」 武漢科技大學退休英語教師胡兆鈞認為,國際音標教學存在缺陷。他由此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自創了一套「胡氏發音法」。昨日,記者來到胡兆鈞的家中,這位87歲高齡的老者仍在親自帶學生。  退休教師:音標教不好中國人發音  雖已是耄耋之年,但胡兆鈞老人思維敏捷。「打開電視,聽著那些英語頻道主播的發音就覺得憂心。」
  • 上海簡稱滬或申,車牌第一個字,為啥用滬,而不用申?
    我們都知道,上海有兩個簡稱,一個是滬,一個是申。但是,奇怪的是,上海的車牌則是以「滬」開頭,比如滬A*****等等,這是為什麼呢?(漁網)上海,還有一個別稱,叫做「滬」。「滬」,是一種捕魚的工具,系用繩編結的一排竹柵,插在河中,以攔捕魚蟹,即江浙一帶人所稱的「魚籪」。唐陸龜蒙 《漁具詩》序:「列竹於海澨曰『滬』,吳之『滬瀆』是也。」因為上海是由漁村發展的城市,所以人們習慣上也用」滬「來代表上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申和滬是並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