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師自創用上海話學習國際音標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1日 19: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22日,本報曾報導《上海話大詞典》將在今年8月問世,外國朋友屆時有望用國際音標學習上海話。昨天,上海一位有著十多年教學經驗的英語教師蘇聯飛聯繫本報,稱其自創一套用上海話學習國際音標的新方法,學習者最多只需3個月就能掌握音標。
九成音標能對應上海話
「t是脫帽子的"脫",v是無產階級的"無"……」昨天下午,記者見到蘇聯飛時,他正在用自創的上海話順口溜教一位學員學習國際音標。按照蘇老師的方法,學員很快記住了10多個音標的正確發音。
「其實,國際音標和上海話的發音有很多相似之處。」蘇老師告訴記者,他在教學研究中發現,有近90%的音標都能與上海話相對應。「像k、t、g這樣的輕輔音,完全就是滬語裡一些詞音的翻版。」
「現在部分學校教學生英語時,都不注意音標的重要性。由此造成很多國人都因為發音不標準不敢開口,變成了"啞巴英語"。」蘇老師對記者說,他發明這套音標學習法,正是為了讓學習者有膽量開口,今後能在「說英語」中,增加詞彙量。
蘇老師向記者介紹,他曾在鐵嶺路小學和四平老年大學試教過近500名學員,結果大多數人都在2至3個月裡掌握了音標。「有一個小學5年級的孩子,按照方法每天學習一小時,只用10天就會自己拼讀單詞了。」
「主要為增加學習興趣」
「但也不是所有的音標都能用上海話發音的。」蘇老師對記者說,碰到像ai、au這樣的雙元音,他還是會用慣常的方式教學生。「我發明這套學習法,主要是為了增加學習者對英語的興趣,方便其進行記憶。」
「很多學生在學英語時,都會在詞語和句子下面用漢語注音,比如thankyou,就會標「三克油」,其實這是不對的。」蘇老師說,無論是普通話還是上海話,都只能作為增強記憶的載體,而不應該被當成學習的工具。「一旦我的學生記住音標了,我就會要求他們拋開上海話,純粹用音標發音來拼讀單詞。」
「學語言應該儘量讓學習者感到簡單、靈活。」蘇聯飛告訴記者,等《上海話大詞典》出版了,他還準備向詞典的編者討教,尋找進一步改進音標教學的新方法。(石凱峰) (來源:上海青年報)
責編:陳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