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河北檢察
公眾號ID:hbsjcy
用身份證辦張手機卡出售,就能賺到500元;用身份證再辦張銀行卡出售,就能賺到1000元.....
遇到這種「好事」你心動嗎?
CUT!
▲目前正在開展的「斷卡」行動,嚴厲打擊此類違法行為,銀行卡、手機卡賣不得。
什麼是「斷卡」行動?
「斷卡」行動就是嚴厲打擊非法買賣銀行卡、手機卡「兩卡」違法犯罪行為,主要採取打擊、整治、懲戒三大舉措,斬斷手機卡、銀行卡的買賣鏈條,從源頭上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
為何開展「斷卡」行動?
當前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騙子的行騙手段也開始「與時俱進」,電信網絡詐騙取代了傳統行騙手段,成為了新型主流的詐騙方式,對人們的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而任何一宗電信網絡詐騙都離不開信息流和資金流這兩個要素,騙子利用電話、簡訊、網絡等方式實施詐騙,再通過銀行卡、第三方支付進行轉帳,而其最重要的載體就是手機卡和銀行卡。
「實名不實人」的手機卡,不僅會被犯罪分子用來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還會用來進行網絡販毒、網絡賭博,而這些錢大部分都是通過買賣的銀行卡走帳,難以追查打擊。每年因詐騙、網賭而上演的家庭悲劇不計其數,對我國社會治安和家庭幸福造成嚴重威脅。有鑑於此,國家開展「斷卡」行動。
「斷卡」行動中的「卡」是指哪些卡?
手機卡:包括平時所用的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卡、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
銀行卡:包括個人銀行卡、對公帳戶、結算卡、非銀行支付機構帳戶,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
「斷卡」行動打擊對象有哪些?
「斷卡」行動打擊「兩卡」買賣鏈條上的所有人。重點打擊以下四類團夥:
開卡團夥:在各地運營商、企業營業廳開辦手機卡、銀行卡的人員。
帶卡團夥:在各類QQ群、微信群等發布收購手機卡、銀行卡信息,與開卡團夥交易,支付費用收取手機卡、銀行卡,交給收卡團夥的人員。
收卡團夥:發布信息招募帶隊團夥,接收各帶隊團夥的手機卡及銀行卡後,送交販卡團夥的人員。
販卡團夥:接收販賣全國各地手機卡、銀行卡團夥。
出售銀行卡和手機卡有什麼危害?
我國的銀行卡和手機卡屬於實名制,卡內存儲了很多個人信息,如果貪圖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銀行卡和手機卡,一方面有可能被「回收人」用於洗錢、電信網絡詐騙、逃稅和跨境網絡賭博等行為, 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擾亂公平誠信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甚至承擔刑事責任,而且可能會面臨5年內暫停其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支付帳戶所有業務,並不得新開立帳戶等懲戒措施,導致個人信用受損,今後的經濟活動將受到嚴重影響,辦理貸款等業務將變得極其艱難。
最高法、最高檢2019年聯合發布的 《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出售、出租、出借銀行卡或支付帳戶為犯罪分子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提供幫助, 可能以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追究責任。若情節嚴重,如為三個以上對象提供幫助的、支付結算金額20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的等,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如邯鄲魏縣檢察院今年辦理的姜某、徐某、馬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犯罪嫌疑人馬某明知收卡團夥欲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在告知犯罪嫌疑人徐某銀行卡用途的情況,讓徐某自己或找他人辦理綁定U盾和手機號的銀行卡,徐某將自己及其家人名下的五張銀行卡以及綁定的U盾、手機卡交給馬某。徐某又找到犯罪嫌疑人姜某,在告知姜某銀行卡用途的情況下,姜某將自己的一張綁定有U盾、手機卡的銀行卡交給徐某,後徐某將該銀行卡以及綁定的U盾、手機卡交給馬某,馬某將銀行卡以及綁定的U盾、手機卡交給收卡團夥後給了徐某5000元錢,徐某給了姜某500元錢,最終姜某的銀行卡被詐騙團夥利用導致被害人損失35萬餘元。公安機關將姜某、徐某和馬某抓獲後移送魏縣檢察院審查逮捕、起訴,魏縣檢察院以其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起訴至魏縣人民法院,魏縣人民法院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馬某、徐某、姜某有期徒刑6個月等刑罰。
「斷卡」行動,檢察官告訴您應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出借或出售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風險極大,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信用,不為了蠅頭小利而被騙子利用。一旦被相關部門發現有出租、出售銀行卡、手機卡的行為將受到嚴懲。個人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支付寶帳戶,一旦遺失要及時進行掛失,補辦之後也要記得更改密碼。
其次,警惕電信網絡詐騙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對於陌生電話的奇怪要求、突如其來的中獎消息等各類詐騙套路都應略知一二,才能更好地做到知己知彼,以免上當。
最後,一旦發現非法買賣身份證件、銀行卡、U盾、手機卡等違法行為,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配合公安機關或發卡銀行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共同維護公平誠信的良好社會秩序。
原標題:《「斷卡」行動!檢察官給您提個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