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英樹於1995成立設計公司,1999年出版作品集《再生》,並於同年與坂本龍一、ShigeoGoto及NorikaSora一起成立「代碼」組合,曾經獲得藝術指導俱樂部5項金獎與7項銀獎、布爾諾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書籍類優秀設計獎、芝加哥雅典娜優秀設計獎等在內的一系列國際設計大獎。
8月22日~9月20日,「收藏—中島英樹」展將在深圳華美術館舉行。展覽將全面、立體地回顧和展示被視為日本當代最傑出的平面設計大師之一的中島英樹創作的海報設計、書籍、CD封套設計、產品設計等作品共359件。
展覽之後,一系列仿若「謎題」般的中島英樹重要設計作品將被美術館收藏。
禪宗式設計師 將「裁縫」手法融入設計在平面設計界,很多人視中島英樹為一位富有禪宗精神的設計師,有人指出:「中島喜歡指出他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什麼要特別說明的。相反,他一直聲稱自己僅是希望獲得一種特定的視覺效果,即他的作品只是作為一種催化劑去激發觀者的個人反應。中島的作品更像是一種令人深思內省的禪宗式的謎語」。
中島的工匠式的、熱衷於大量體力勞動和對絕對完美主義的追求創作理念和方式多少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他的祖父是日本皇室的裁縫。他記得祖父坐在用四塊拉直的、完全阻隔了外面人視線的白布圍成的空間裡,精心地縫製衣服。中島一再談起過祖父的工作,祖父在縫紉中是如何運用最合適的「針腳」縫製出一件完美的和服。
在此次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中島英樹創作的大量巧妙的視覺遊戲,例如特殊紙張的選擇,多種印刷方法的使用,多層次的色彩和明暗,空間的運用,排版的處理,以及對新技術和方法的實驗。在有些作品中,他將手工藝元素融合其中,以增添一種「不完美性」,比如在一系列經過極其複雜和漫長的印製過程才得以完成的海報上分別打上隨意的孔洞。還有一些作品則是他在排版設計時僅僅依靠自己的直覺處理角度、大小、空間關係、字母行數等設計要素,直至達成「特別的視像」。
中島英樹在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逐漸發揮出一種獨有的,充滿著夢幻色彩的個人設計風格。在他的手中,平面設計作品往往給人以一種脫離了二維平面的驚人空間感。他巧妙地利用人們的視覺和空間背景的關聯,營造出亦真亦幻的設計效果。著名設計師、也是展覽策展人之一的王序回憶,在一次國際設計師研討會上,中島英樹請求關掉會場的燈光,在微弱的光線中舉起一本書,書脊上閃爍著超自然的光芒——它是用一種會發光的油墨印刷的——隨即,「一陣狂熱的歡呼在會場上爆發出來」。
中島作品中隱藏的視覺元素以多種形式呈現出來。例如書籍裝訂上刻意不規則的縫線;只有在多年後海報上的油墨褪色後才會顯現出來的隱藏的語句;顏色相同但印刷方法不同顯現出來的差異初看上去並不明顯,色階的輕微改變在人們碰觸時才會覺察到;海報上的一塊汙跡在放大鏡下觀察時原來是暗藏的字跡;書籍中隱藏的一頁只有仔細檢視時才能找到;只有將紙張對著陽光照射時才能發現的一段隱藏的信息,「對那些願意花費時間探索中島作品的人來說,以上種種都是等待被他們發現的視覺喜悅」。
為大音樂家坂本龍一設計CD封套在中國,音樂愛好者或許是最早接觸中島英樹作品的人群。這是因為他為坂本龍一這位偉大的日本作曲家及演奏家所設計的CD封套是音樂家和設計師合作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這兩人之間的特殊關係由一件簡單美麗的作品——「生命樣本」CD封套盒上可見一斑。與坂本龍一的合作關係被中島英樹視為自己美學生活的中心,如他所說:「我首次與坂本龍一合作是為了他的攝影集N/Y(是/不是)。從那以後我就為他設計唱片封套……我們都愛好簡約主義,並且渴望除去位於音樂與設計之間的障礙。」(專題採寫記者 卜松竹通訊員 劉陽)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