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千禧寶寶」成為西北師大新生
15歲的洪蓉(右)報到後領取軍訓服裝。本報記者黨運攝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魏娟)當「80」後集體致青春、「90」後沉浸在小時代時,剛剛15歲的首批「00」後們已經不甘示弱,出現在了大學校園,成為學校最小的一批新生。8月25日,西北師範大學新生報到第一天,就迎來了10多名2000年出生的大學生,本該是讀初中的年級,現在一躍成為了大一新生。時光飛逝,這些曾被稱為「千禧寶寶」的孩子們,忽然之間就上大學了!
A.教師之家女兒和母親成校友
25日一早,來自會寧縣的洪蓉和父母帶著行李來到了西北師大報名。說起這個15歲的女兒,父親洪子江每句話都充滿了驕傲:「姑娘特別乖、懂事,上大學我絕對放心。」父母陪著她,一起報名、註冊、領軍訓服,她站在學生中,文文靜靜、稚氣未脫。
洪蓉的父母都是會寧縣郭城農業中學的教師,母親教英語,父親教農學。在她3歲開始,母親就教她識字、背古詩,到4歲半時,她認識的字就達到了二年級水平,直接入讀了當地的學前班。一年級上完之後,算術、語文都學得不錯,又跳到三年級開始學習。「她也沒啥特別的,就是記憶力好,從小很自覺,」父親說,女兒學習他們也沒太操心過,受家庭的影響,女兒愛看書、愛學習,12歲參加中考時,以639分的成績考到了會寧二中。
上了高中後,洪蓉開始住校生活,自己覺得學習還比較輕鬆,成績一直穩定在班裡10名左右。由於學的是文科,父親和女兒商量好,填報了西北師大的法學專業。父親說:「現在講建設法治社會,從各方面來看,我覺得中國的法律都在不斷加強和完善,在不遠的將來,法律人才肯定會有所發展。」父母又擔心女兒太小,離家遠怕照顧不到,就選擇了西北師大。
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洪蓉的母親也是西北師大英語專業畢業,對母校有著深厚的感情。父親則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父母都是上世紀90年代的本科畢業生,家庭氛圍很好,現在,她12歲的弟弟正讀初二,也是班裡前三名的學生。
與大多數家長不同的是,洪蓉的父親沒有給女兒固定每月給多少生活費,他說:「在我們經濟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滿足孩子。現在不會花錢,將來也賺不來錢。」當然,這份自信來源於女兒的懂事,上高中時,他給女兒的生活費,大多都被用來買書了,高中畢業搬回來的書籍之多讓父母驚訝。洪蓉也覺得自己完全能夠適應大學的生活,並且早早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標——考研。
B.跳級上學從小坐在第一排
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的新生張志強出生於2000年8月,剛剛過完15歲生日的他就已經成為了一名大一新生。早上8時,他和父母坐上康樂縣發放蘭州的班車,10時30分就到了蘭州。初次來到西北師大,張志強充滿了好奇,來報名的學生很多,超乎他的想像。
張志強也是4歲上學,中途跳了一級,但是哪個年級沒讀,他已經想不起來了:「就感覺周圍的同學都不見了,又到了一個新的班級。」與洪蓉不同,張志強的母親是農民,父親是公務員,並沒有在上學之前教過他多少知識。但上小學之後,老師們普遍誇讚他反應快、聰明,學習一直都不錯。
「小時候,我站隊總是在第一排,上課也坐第一排。」張志強一直是班裡最小的學生,個子也小。不過上高中之後,他個子長了一大截,現在已經1米7了,不用總是站在第一排了。張志強的家就住在康樂縣城,上學一直是走讀,高三時,他想體驗一下宿舍生活,就在宿舍住了一學期。現在,他對大學的集體生活有期待、又有些擔心:「今天已經有點想家了,自己慢慢適應吧。」
C.一視同仁學校將更多關注
今年,西北師範大學共有5040名本科新生入學。其中,「00」後共有17人,男生4人,女生13人;舞蹈和音樂專業的學生有9人,普通文理類的學生有8人。記者採訪發現,這些學生中,有些是三四歲就上了小學,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優秀,一路順利地升入了大學。有些則是美術、舞蹈等藝術類學生,藝術中專畢業後升入大學就讀,年齡自然比較小。還有個別學生則是戶口註冊失誤,造成身份證上的生日與實際生日不符。
對於這些低齡學生,西北師大表示,學校將對他們一視同仁,不會在生活和學習上特殊對待,但帶班的輔導員肯定會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上更關注他們,多與他們溝通,如有困難及時幫助解決,使他們儘快順利融入大學生活。
訂閱與聯繫
❶新人員回文章頂部,點「網上會寧」進行關注
❷搜號碼:wshn666或搜索「網上會寧」關注
➌合作/訂閱/新聞/廣告/視頻/等.加微信號:wshn99
點下面藍色「閱讀原文」進入會寧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