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
老婆,我想吃涮羊肉
你剛做完手術要忌口,羊肉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小張妻子
不只是羊肉,海鮮、豬肝、蔥姜蒜都不能碰,這一段時間只能吃五穀雜糧!
小張媽媽
我們也是為你好,你就別吃了!
小張奶奶
何為 「 發物 」 ?
百度上是這樣說的
在鄭州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醫院創傷顯微外科住院的小張,前段時間由於事故砸斷了腿,王飛雲主任幫他把腿接上後,正在病區養傷。
這好不容易「找回來」的腿,恢復起來可不能出差錯,小張妻子、媽媽輪流,每天24小時照顧他,連80歲的奶奶都來了!
一家人不知道從哪弄來一張「發物」一覽表,存在手機裡天天對照,看哪個能吃,那哪個不能吃:
其實,這種情況不止小張一家
在外科,醫護人員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不是 「這個病的愈後如何?」
更不是 「下一步如何做康復鍛鍊?」
而是——
「醫生!我能不能吃魚、吃蝦、吃羊肉?」
醫生:「當然可以吃,只要不過敏,什麼時候都能吃!」
「可那是發物啊,吃了傷口會不會長得慢!」
「發物」的概念到底是什麼?
那些「忌口」食物到底能吃嗎?
「發物」這一概念在中醫及養生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耐人尋味的是,中醫對「發物」並沒有明確清晰的定義及概念。
王飛雲
創傷顯微外科主任
只要不是口腔、消化道、肛門疾病,自身沒有代謝疾病的手術患者,請循序漸進地、放心地吃任何你以前就吃了、並不會過敏的食物,包括海鮮、魚肉、牛羊肉等。
所謂「發物」能引發疾病是因為它可使人體過敏,現代醫學的概念表達其實就是「過敏源」。
隨著現代醫學知識和檢驗技術普及,近現代中醫對於「發物」的定義也逐漸集中傾向類似「過敏原」的概念。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會有那麼多東西被列入發物範疇,而且被提到的多數都是容易引起過敏的海鮮、魚、牛羊肉等含豐富異體蛋白的食物。
王飛雲
創傷顯微外科主任
這些其實都是對傷口癒合恢復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類食物,其營養價值要遠遠高於那些傳說中極有營養,卻其實只有脂肪、嘌呤和調味品的魚湯、雞湯、鴿子湯、排骨湯!
多吃肉肉少喝湯
既有營養又不發胖!
當然,如果患病或手術前患者本身對這些食物過敏,或者吃了不舒服,自然就不要繼續嘗試去吃了。
其實生病了、受傷了,只要遵循醫囑,適度加強蛋白等營養攝入、保持好心情就好!
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就是為了讓各位
放心吃、大膽吃、開心吃!
微信號:zzszxyywx
24小時服務熱線:96595
喜歡,就點一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