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0-3歲是幫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黃金時期,而孩子的安全感會讓孩子受益終生,小時候有足夠安全感的孩子將來長大後幸福感會更高。
如果孩子睡覺前經常有這三個小動作,那說明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家長要重視起來,並且及時幹預了。
01、開燈睡覺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其實是不怕黑的,因為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已經習慣了黑暗,但隨著孩子的出生長大,慢慢習慣了白晝和黑夜,孩子習慣了白天視線好,夜晚視線弱。
如果孩子睡覺時一定要開燈,可能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或者內心害怕黑暗,那麼家長就需要多留意了。
開燈睡覺有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也有可能是孩子後期害怕黑暗,如果是後者通常會發生孩子分房睡以後,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可以陪孩子睡覺,直到孩子入睡後睡平穩後,幫孩子蓋好被子,然後關掉燈。
02、睡覺易驚醒
孩子睡覺時候容易驚醒,一方面可能是孩子長得快缺鈣,一方面就有可能是孩子百年受到過驚嚇。
記得寶寶小時候每次打針回來,晚上睡眠都不太好,容易驚醒,就是因為白天打針的時候害怕,受了驚嚇。
如果白天並沒有發生什麼特殊情況,而孩子睡覺容易驚醒,那麼家長也要多留意,是不是孩子跟小朋友有矛盾了?尤其是上學的孩子,要注意是不是孩子在學校有被同學欺負的情況。
父母的大意,可能就是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03、喜歡吃手或者摸著媽媽入睡
幾個月的孩子吃手屬於正常現象,那是因為孩子用自己的身體來感知這個世界,吃手就屬於觸覺。
但如果孩子已經兩歲多甚至三歲以後還在吃手,那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小時候有個玩伴經常吃手,後來我聽媽媽講才知她的成長經歷,她是家裡二妮,她媽媽想要再生個兒子,於是把她給了她姑姑養,可是後來一直沒懷上,就又把她接回來,但那時候她再回家就總感覺自己像個外人,雖然她是妹妹,可家裡的家務活總是她做得比較多。
大孩子吃手大多數都跟內心缺乏安全感有關,所以如果孩子總是吃手,那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另外如果孩子睡覺前喜歡摸著媽媽某一部位睡覺,比如肚子、胸部、頭髮、手臂等等,可能說明孩子是那種比較敏感的性格,家長在跟孩子相處時就要多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的安全感很重要,在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父母要多點耐心,切不可認為孩子是膽小,取笑孩子,或者放任孩子不管。
在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父母的陪伴有何意義呢?我們經常會在電影或者電視劇裡看到這樣的場景,在主角遇到非常大的困難或者變故的時候,在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回憶起小時候父母的陪伴、安慰和鼓勵,然後突然渾身充滿力量,所以呢,父母的少點抱怨,多點耐心,對於孩子來說,那就是以後的力量和支撐。
在孩子未來無助的時候,在孩子必須一個人穿越黑洞洞的雨夜的時候,小時候來自父母的陪伴和鼓勵就是孩子的力量來源。
所以作為父母,任何時候都要耐心,你的耐心將來就是孩子的支撐。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