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前有這三個行為,說明缺乏安全感,家長要重視

2020-09-05 木棉之城

文丨木棉媽媽

0-3歲是幫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黃金時期,而孩子的安全感會讓孩子受益終生,小時候有足夠安全感的孩子將來長大後幸福感會更高。

如果孩子睡覺前經常有這三個小動作,那說明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家長要重視起來,並且及時幹預了。

01、開燈睡覺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其實是不怕黑的,因為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已經習慣了黑暗,但隨著孩子的出生長大,慢慢習慣了白晝和黑夜,孩子習慣了白天視線好,夜晚視線弱。

如果孩子睡覺時一定要開燈,可能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或者內心害怕黑暗,那麼家長就需要多留意了。

開燈睡覺有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也有可能是孩子後期害怕黑暗,如果是後者通常會發生孩子分房睡以後,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可以陪孩子睡覺,直到孩子入睡後睡平穩後,幫孩子蓋好被子,然後關掉燈。

02、睡覺易驚醒

孩子睡覺時候容易驚醒,一方面可能是孩子長得快缺鈣,一方面就有可能是孩子百年受到過驚嚇。

記得寶寶小時候每次打針回來,晚上睡眠都不太好,容易驚醒,就是因為白天打針的時候害怕,受了驚嚇。

如果白天並沒有發生什麼特殊情況,而孩子睡覺容易驚醒,那麼家長也要多留意,是不是孩子跟小朋友有矛盾了?尤其是上學的孩子,要注意是不是孩子在學校有被同學欺負的情況。

父母的大意,可能就是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03、喜歡吃手或者摸著媽媽入睡

幾個月的孩子吃手屬於正常現象,那是因為孩子用自己的身體來感知這個世界,吃手就屬於觸覺。

但如果孩子已經兩歲多甚至三歲以後還在吃手,那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小時候有個玩伴經常吃手,後來我聽媽媽講才知她的成長經歷,她是家裡二妮,她媽媽想要再生個兒子,於是把她給了她姑姑養,可是後來一直沒懷上,就又把她接回來,但那時候她再回家就總感覺自己像個外人,雖然她是妹妹,可家裡的家務活總是她做得比較多。

大孩子吃手大多數都跟內心缺乏安全感有關,所以如果孩子總是吃手,那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另外如果孩子睡覺前喜歡摸著媽媽某一部位睡覺,比如肚子、胸部、頭髮、手臂等等,可能說明孩子是那種比較敏感的性格,家長在跟孩子相處時就要多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的安全感很重要,在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父母要多點耐心,切不可認為孩子是膽小,取笑孩子,或者放任孩子不管。

在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父母的陪伴有何意義呢?我們經常會在電影或者電視劇裡看到這樣的場景,在主角遇到非常大的困難或者變故的時候,在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回憶起小時候父母的陪伴、安慰和鼓勵,然後突然渾身充滿力量,所以呢,父母的少點抱怨,多點耐心,對於孩子來說,那就是以後的力量和支撐。

在孩子未來無助的時候,在孩子必須一個人穿越黑洞洞的雨夜的時候,小時候來自父母的陪伴和鼓勵就是孩子的力量來源。

所以作為父母,任何時候都要耐心,你的耐心將來就是孩子的支撐。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孩子睡前有這三個小動作,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及時幹預
    童年時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階段,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更易養成自信、樂觀、熱情等性格,生活幸福指數比較高;相反,如果孩子在童年沒有獲得充足的安全感,那他就更易養成自卑、敏感、不信任他人的性格,幸福指數比較低。那家長要如何看出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呢?其實從孩子睡前的一些小細節就能觀察出來。入如果你家孩子睡前有這些小動作,那就說明他內心缺乏安全感,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這5個表現,家長不重視,後悔都來不及
    小笨熊 文/朵朵麻麻 寶媽多多是個全職媽媽,最近她很苦惱,孩子現在2歲了,特別黏人,一點都離不開她。而且很怕生,家裡除了她和她老公,只要有外人去她家孩子就會哭。就連多多的爸爸媽媽來家裡,孩子見了也害怕不肯讓抱。她很自責怎麼就把孩子帶成這樣了......其實孩子黏著媽媽、認生的表現,是寶寶在發出自己缺乏安全感的信號。
  • 孩子睡前這些小動作,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及時彌補
    導讀:孩子睡前這些小動作,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及時彌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睡前這些小動作,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及時彌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若孩子有這6種行為表現,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父母應引起重視
    所以在孩子的精神教育上,要多花點心思,留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家長連滿足孩子的安全感都做不到,那麼這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導致性格發育不健全,降低幸福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基石,能幫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這與父母的教養方式關係密切。
  • 若孩子出現這種「特殊行為」,家長要重視,可能是缺乏安全感表現
    如此看來,也是事有起因。(二)每個孩子的行為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糾正表面的行為不如了解背後的心理。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喜歡抱著枕頭或者布娃娃睡覺是缺乏心理安全感的表現,有可能小時候受過一次較大的情緒波動或者心理創傷。
  • 孩子如果在睡前有這三個小動作,家長要制止,別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其實父母只需要多關注寶寶的日常行為,與玩伴之間的交流相處,還有對一些事情的反應就會看得出來,寶寶在童年的時候如果內心比較積極開朗,陽光向上就會有個快樂的童年,相反,如果缺乏安全感的寶寶,就會在心裏面不願意與別人溝通,慢慢就會比較自卑和自閉。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注意
    吸手指寶寶在小的時候,通常都比較喜歡吸手指,可能孩子在吸手指的時候通常是在思考問題,這是正常行為。但如果孩子兩歲以後,還經常吸手指,家長就需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寶寶極度缺少安全感了。通常在平時生活中,孩子被什麼嚇到過或者遇見事情緊張時,他都會通過吸手指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幸運的人一生都會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童年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34;,童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童年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出現以下3個動作家長就要注意了:1、喜歡蜷縮著身子睡覺,這其實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 #家長必看,孩子有這種行為,家長一定要特別重視
    作為家長的我們,很多時候因為孩子在成長中有些特別的怪癖行為,讓我們的生活感到很苦惱,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在一定時期,也就是4-6歲時,會有一個奇怪的愛好,咬著被子睡覺,抱著布娃娃,摸耳朵等怪癖的行為,很多家長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孩子在這個年齡會有這種行為呢?是不是每個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會有這種行為呢?
  • 娃這4個表現說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別大意
    如果家長忙於工作,關愛和陪伴寶寶的時間少,寶寶就會缺乏安全感,這很不利於寶寶心理健康成長。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了以下4個表現,家長就要注意了,說明寶寶缺乏安全感,別大意。【1.害怕黑暗】好多家長以為寶寶怕黑是正常現象,尤其在晚上睡覺前,一定要開著燈睡覺。但事實可不是這樣。開燈睡覺不僅會影響寶寶睡眠,還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
  • 小孩子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安全感極度缺乏,家長可要警惕了
    所以為了讓孩子在人前以及家裡邊兒的性格表現一樣,家長最首要的就是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為了做到這一點,家長首先就要了解到看看寶寶是否有安全感,可以從以下這些事情來判斷。1、總是喜歡低頭咬手指玩:大人在心情低落的時候老喜歡咬自己的手指,小孩子也是這樣的。
  • 寶寶的哪些行為,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呢?父母要明白
    01.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安全感需求是特別重要的,孩子稍微受點委屈就會缺乏安全感父母若是不注意嚴重的會阻礙孩子後期的成長孩子的哪些行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呢?1. 孩子喜歡突然發脾氣大多數家長覺得孩子喜歡發脾氣是無理取鬧,是不聽話的表現。
  • 寶寶缺乏安全感影響心理髮育,當孩子有這4個不安表現時,要重視
    妹妹心裡非常煩惱,寶寶小的時候哭鬧是要吃要喝,可是現在即使吃飽喝足,還是離不開媽媽。每天上班出門前都要上演「生死離別」的一幕,女兒死死抓住她的衣角不放,任憑她如何保證一下班就回來也不管用,那撕心裂肺的哭,實在無法忍受。妹妹徹底無語了,覺得自己的女兒就是屬於愛哭鬧的那種類型。沒有辦法,只能等她慢慢長大,希望能有好轉。
  • 孩子睡覺前喜歡抱媽媽脖子?這些習慣說明他缺乏安全感,該幹預了
    文丨福林媽咪昨天一個姐妹約吃飯,一直在家帶娃的她快要憋瘋了,讓婆婆帶著孩子,她出來吃一頓火鍋。結果我們走的晚了點,吃到八點半她就要接到婆婆和老公的電話,孩子睡覺前找媽媽哭得不行,要她趕緊回去。走的時候無奈的說,生了娃就沒有自由了,尤其是每天晚上,孩子不見媽媽不睡覺,所以帶娃這事兒誰都替不了她。為啥孩子在晚上睡覺前都特別敏感,抓著媽媽不撒手呢?黑夜會帶給孩子恐懼感,而睡前又是孩子一天當中意志力最薄弱的時候,所以孩子會特別需要安全感。而能夠帶給孩子安全感的,首先就是媽媽。
  • 孩子如果有這幾個動作說明缺乏安全感,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但是,孩子2歲以後,仍然存在吮手指的現象,這時,父母就需要注意,如果孩子由於缺鋅而有這種習慣,則意味著孩子可能沒有安全感,父母應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髮育。在很大程度上,孩子會過於興奮或不舒服,但其中一些原因是孩子的不安全感和恐懼引起的,例如,一些孩子害怕黑暗,會用毛絨玩具入睡,縮著睡覺,這些都是孩子不安全感的具體體現,抱著毛絨玩具並打開燈睡覺也是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它將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感到安全。
  • 孩子睡覺,若常用3種睡姿,說明內心孤獨缺乏安全感,父母需關心
    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心頭肉,如果孩子出現問題,家長會非常難過。孩子的日常狀態會通過一些行為表現出來,「睡姿」就是其中之一,孩子的內心如果比較孤單,缺乏安全感,「睡姿」也會和平常有所不同。朋友的女兒樂樂的睡姿變化很大,以前很隨意,呈現「大」字,最近一段時間卻總是蜷縮在一起。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其實許多時候,孩子在缺乏安全感時,是會有相應的表現的,只要家長們多加注意就能夠及時的發現。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是需要重視的。情緒不穩定許多家長都不知道,如果孩子的情緒總是非常的不穩定,那麼這就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可能是受到了一些驚嚇,情緒才會變得非常不穩定。當然,有時候孩子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也會故意鬧情緒,不過,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導致的。
  • 寶寶睡覺有這幾種行為,說明他們身體不舒服了,家長要及時去醫院
    正常情況下,小寶寶的睡眠要以深度睡眠為準,才是對身體發育最有利的,但如果寶寶在睡覺時頻繁地做表情和動作,那麼就說明寶寶遲遲停留在淺度睡眠階段,進不到深度睡眠中去。寶寶睡覺時有這幾種行為,說明他們身體不舒服了1)寶寶睡覺不老實,總是翻身如果是在身體無異常的情況下,寶寶通常都會睡得很沉,儘管會有幾次夜醒,但睡眠質量也是較好的。如果寶寶總是翻來覆去得,那麼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寶寶身體不舒服了。
  • 以下類型的孩子乖巧懂事,卻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應重視
    倘若一直如此,對孩子的將來沒好處,家長應該重視。今天就來為大家總結一下,孩子的這些表現都代表缺乏安全感,一起看一下吧。而過分順從、過分乖巧懂事的孩子,就是這樣的人,從小缺乏安全感,就會想方設法攥住一切可以獲得的好感。③青春期容易自卑,容易走極端十個自卑的孩子裡,八個都會是因為童年缺乏安全感。對於她們來說,從小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從小沒有「避風港」,孩子面對外界時會覺得自己是一葉孤舟,隨著風雨而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