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鬥機可不是人人都能幹的,飛行員一般都要承受9G的重力加速度。自由落體的重力加速度一般身體健康的人都能承受,而飛行員所說的過載G卻比較危險,沒受過專業訓練的身體健康的普通人最多4G是安全的。受過訓練的飛行員能承受9G的過載,瞬間有時候能達到11G多,這個是意識清醒的極限了,再大由於供血不足或大量血液湧向大腦,就會造成意識喪失而昏迷。
美軍飛行員
過載G對臟器有很大的負荷,這就是為何心臟病人不能乘坐過山車的原因,因為坐過山車瞬間俯衝時候,也有人會流鼻血,甚至短暫昏迷,這是因為這個時候血液會向上半身或者下半身移動。而飛行員的身體素質比一般人強一些,而且平時也有針對性的訓練,所以可以承受高G值,大約可以瞬間承受9-10G,而且會穿戴抗荷服,也能減緩一些傷害。所有說,有句話叫做飛行員比飛機還重要,是因為培養一名飛行員花的代價實在太高。
鷹獅戰機
不論是二戰前的螺旋槳戰鬥機,還是現在的噴氣式戰鬥機,普通人只能夠承受平穩的飛行動作和緩和的飛行技巧。準確來說,在雙翼飛機的時代,飛行員並不需要經受多少針對性的體能訓練,以適應飛行時的負荷;這就意味著對於普通人來說,雙翼飛機飛行時產生的重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這是因為雙翼飛機的速度較慢,能夠做出的機動也大多較為平緩,所以對人體的加速度有限。
隨著世界上第一款下單翼戰鬥機伊-16的出現,飛機的速度與機動性開始庫爾約到了新的時代。從此時開始,為了使飛行員適應速度不斷變快和機動性不斷變強的戰機,多種針對性訓練被開發出來,並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就是從此時開始,普通人不再能夠輕易承受飛行員的負荷。這時,飛行員需要承受的最大負荷已經達到了持續2-3G,最大5-7G,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才能夠在這種條件下保持清醒,正常操縱飛機。
飛行員必須承受9G重力加速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噴氣式飛機開始進入一些國家軍隊服役;這些飛機的飛行員將要承受前輩從來無法想像的負荷,因為從他們開始,他們的座機的速度將從亞音速一路成長至三倍音速,機動性也將重新開始成長,一直到現在能使飛機跳空中芭蕾。此時,他們將承受持續5-6G的重力,最大甚至達到9-10G;顯然肉體是難以承擔如此龐大的重力了,只有靠抗荷服才行。
當然,只有戰鬥機飛行員和攻擊機飛行員需要承受如此巨大的重力,運輸機和客機的飛行員普通人只要學會了飛行的技術完全可以直接上手,不需要訓練體能。此外,直升機飛行員也是普通人學會技術技巧後就能直接擔任的。
普通人最多4G,受過訓練能承受6G的過載,航天第一人,前蘇聯的尤裡加加林能硬抗12G過載。再高就不行了,人會失去意識甚至死亡。(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