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軍精神,打造立根樹人溫馨校園」——邛崍市高何鎮中心小學校入選國家級鄉村溫馨校園

2021-02-22 邛崍市教育局

近年來,學校以「傳承紅軍精神,打造立根樹人品牌」為主線,以建設溫馨校園為抓手,成立「建設鄉村溫馨校園」活動領導小組,深挖紅色資源,積極探索實踐紅軍精神融入教育教學常規的有效途徑,注重師生校園生活體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先後被評為中國藝術教育百佳名校、四川省無煙校園、成都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在「喜迎十九大,共築中國夢」成都創意大賽、成都市第12屆藝術節中榮獲優秀組織獎;在全國首屆「紅星杯」足球邀請賽中榮獲第四名;2020年5月學校教師團隊推薦為四川最美教師團隊。

學校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分步實施紅色教育,按照紅軍文化魂的六個方面,每個年級以其中一面作為重點教育內容,比如一年級 「紅軍故事潤心靈」,六年級「紅軍精神鑄信念」,通過六年的逐步鞏固強化,完善紅軍文化魂教育,奠定學生堅實的愛國主義信念。

承紅色文化,繪時代華章。學校傳承紅色文化精髓,深化紅色文化內涵,通過邀請老紅軍講述抗戰故事、組織師生「重走長徵路」、開展「唱紅歌」、「做紅色小傳人」活動,將「樂於吃苦,勇於戰鬥,善於團結」的紅軍精神有效融入了學校「立根樹人」教育。學校集體創編的《英雄王二小》《閃閃紅星》《中華少年》《夢憶紅色》……等經典紅色節目,再現了當年紅軍的革命情景,傳承和發揚了紅軍精神。

2016年9月,學校師生應邀到北京與老紅軍後代一起參與了中央電視臺《回聲嘹亮》欄目組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特別節目《光輝的足跡》錄製,展示了學校紅色教育的成果,受到了全國紅軍小學理事會領導的高度讚揚。

學校以紅色活動為載體,與愛心企業積極開展關心關愛活動,通過表彰優秀學生、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積極進行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規範孩子行為,整個校園,充滿歡歌笑語,猶如一個團結奮進的溫馨之「家」,促進了學生健康人格的積極形成和不斷完善。

根果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另一個重要載體,與紅色文化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學校以「立根樹人」為校訓,寓意「扎牢人生成長的根基」,小學是人生中的根,根系發達,才能枝繁葉茂,才能傳承紅軍精神,做一代新人。

在學校展示大廳和學生手工教室,擺著幾千件學生根藝作品,這些作品是同學們來自生活的發現和創造,成為學校最好的文化。這些飽含真情的根藝作品,通過網絡傳遍了大江南北,感染了上海、廣州、成都等國內大城市的老師、家長和同齡孩子們,還吸引了歐美、新加坡等地的師生前來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如何打造獨具特色的溫馨鄉村教育?這幾所川內學校這樣幹
    近日,教育部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進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遴選推薦,確定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四川有4所學校榮譽上榜!讓我們來看看這幾所鄉村校園溫馨亮點吧。
  • 海南3所學校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
    把鄉村學校校園校舍等「硬環境」與精神文化等「軟環境」結合起來,建設小而美、小而優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環境優美、安全舒適的鄉鎮寄宿制學校……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進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日,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遴選推薦,教育部確定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海南3所學校入選其中
  • 福建14所學校入選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
    廈門網訊 據福建教育微言報導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我省有3所學校入選
  • 教育部頒發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 莊河市鞍子山鄉中心...
    2020年12月3日,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進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工作的通知》(教基廳 [2020]2號)要求,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遴選推薦,教育部確定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遼寧省共有3所學校入選,其中莊河市鞍子山鄉中心小學成為大連市唯一入選學校。
  • 教育丨德州東城小學打造溫馨校園 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鄉村振興成為當今時代的重要課題,並上升到現階段重要的國家戰略。鄉村振興的基礎在教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優先發展鄉村教育事業。近日,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全國共100所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德州東城小學作為德州唯一的一所鄉村小學成功入選。
  • 象山這所學校入選「全國鄉村溫馨校園」
    象山這所學校入選「全國鄉村溫馨校園」 2020-12-18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武岡:泉塘中學入選省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
    中國新報訊(特約記者 劉大華 通訊員 唐文華 劉和平)近日,湖南省教育廳公示全省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名單,邵陽地區僅有三所學校入選,湖南武岡市灣頭橋鎮泉塘中學名列其中。該校綠樹成蔭,環境美麗溫馨。學校場地寬敞、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分區合理。2016年泉塘中學被劃為新薄改項目重點建設學校,該校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新增土地27畝,新建或維修改造樓房、道路、添置各種設備設施,改建矽膠運動場,修建標準化足球場,全面打造校園文化,學校辦學條件躋身一流水平,教育教學質量綜合排位名列全市農村學校前茅。
  • 創新管理彰顯特色 喬莊鎮中心學校打造鄉村溫馨校園
    喬莊鎮中心學校全體教職工會議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通訊員 高洪青 劉景新 濱州報導沒有標語,沒有話筒,沒有ppt,學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工團團圍坐……近日,在博興縣喬莊鎮中心學校小會議室裡新學期伊始,喬莊鎮中心學校將為師生創設舒適工作學習環境為目標,積極創新管理方式,多點發力,努力打造鄉村溫馨校園。學校著力改善住宿、就餐、交通條件,開展形式多樣的工會活動,努力為師生創設舒適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同時,充分發揮名師帶動效應,切實提高教研實效,完善集體備課制度。
  • 六枝特區木崗鎮中學入選教育部第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名單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公布第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暨啟動第二批鄉村溫馨校園推薦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名單,同時啟動第二批鄉村溫馨校園推薦工作。貴州3所學校上榜:赤水市旺隆小學、從江縣丙妹鎮大歹小學、六枝特區木崗鎮中學。
  • 教育部命名第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案例學校 廣元市利州區大石小學...
    近日,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進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遴選推薦,教育部確定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廣元市利州區大石小學榜上有名。在全省4所獲得此殊榮的學校中,大石小學為廣元市唯一一所入選的學校。
  • 象山百年老校入選「全國鄉村溫馨校園」
    百年老校獲殊榮教育部辦公廳最近公布了第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象山牆頭學校上榜,是寧波唯一入圍的學校。牆頭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有117年辦學歷史,學校前身創辦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先後獲評省美麗校園、市美麗校園、市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該校有古今交融的建築群:不僅有教學樓、體育館、實驗樓等現代建築,還有歷史饋贈的歐家祠堂(老校舍)、歐式義塾校門(老校門)等四大古建築。
  • 教育部公布首批鄉村溫馨校園茶陵這所小學榜上有名
    ▲學校課間活動豐富多彩,圖為學生在跳竹竿舞 通訊員 供圖本報訊(記者 何春林 通訊員 蔣軍生)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茶陵縣舲舫中心小學榜上有名。記者了解到,此次遴選的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是由各個學校自薦,再經過各個地州市和省教育部門層層考核、評選和推薦出來的。公布的100所學校中,湖南地區只有三所,包括茶陵縣舲舫中心小學、嶽陽任弼時紅軍中學、冷水江市第五中學。茶陵縣舲舫中心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現有學生671人,教職工49人。
  • 德州東城小學鄉村溫馨校園建設獲教育部支持
    近日,德州東城小學獲教育部五萬元資金支持,用於建設鄉村溫馨校園,這是該校繼獲評山東省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優秀案例之後的又一喜訊。     德州東城小學以「辦一所充滿快樂的學校」為理念,將「立德樹人」工作放在首位,鑄就
  • 茶陵縣一鄉村小學獲教育部首批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
    中國新報訊(通訊員 蔣軍生) 12月7日,從湖南省教育廳獲悉,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評選結果日前揭曉,確定了100所鄉村學校為教育部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湖南省確定了3所鄉村學校為教育部的典型案例學校。
  • 平順縣北社小學打造立德樹人新模式
    走進平順縣北社小學,乾淨整潔的校園,完備的教學標配,徹底顛覆了人們對鄉村學校「小而差」「小而弱」的刻板印象。北社鄉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九天聖母廟,集宋、元、明、清四朝建築於一體,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沿襲了近千年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獨轅四景車大賽會,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社村的曹家大院是北方乃至整個中國鄉村極少具有西方建築風格的民宅
  • 全國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公布
    近日,經全國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遴選推薦,教育部確定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紅旗中學、寧安市東京城鎮林業局第二小學和泰來縣大興鎮中心學校榜上有名。如何讓「留下」的孩子和「走不起」的學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 舲舫中心小學 入圍教育部首批溫馨校園 建設典型案例學校
    蔣軍生 供圖株洲日報通訊員/蔣軍生株洲日報訊 近日,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評選結果揭曉,確定了100所鄉村學校為教育部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湖南省共有3所鄉村學校入圍,其中茶陵縣舲舫中心小學是我市唯一一所入圍的學校。
  • 東至縣葛公中學:傳承紅色文化,打造三美校園
    安青網訊東至縣葛公中學大力推動紅色教育,打造三美校園,以黨建促教育改革,提升辦學品位,創建特色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強立德樹人教育,培養師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持續提高該校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整體水平。
  • 立德樹人打造「工匠搖籃」——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文明校園...
    立德樹人打造「工匠搖籃」——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紀實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建於1956年的石油部蘭州石油學校和化工部蘭州化工學校以及蘭煉職工大學、蘭化職工大學。  在全國高職院校率先成立工業文化研究中心及勞動教育研究中心,學校是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責任關懷院校工作組長單位,2019年成功舉辦全國首屆工業文化節,邀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一線工人代表走進學校,用生動事例和切身經歷給學生講述了工業文化,使學生在工業生產現場感受工業文化,在弘揚工業文化中傳承工匠精神。
  • 學校文化建設計劃:打造優美、溫馨的校園
    為了全面展示學校文化底蘊和教育理念,顯現教師和學生的精神風貌,為全體師生打造溫馨、舒適的校園環境,實現環境薰陶人、感染人、教育人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特制訂本計劃。具體內容如下:一、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領導及工作職責1.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