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從1967年出版以來,已經被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
很多朋友在翻開書的時候,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
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仍然讓人覺得震驚:
茅盾獎獲得者麥家曾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作者馬爾克斯憑藉《百年孤獨》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很多我們熟悉的作家,餘華,莫言等等,也都非常崇拜這本書。
很多人都說:《百年孤獨》是一生至少要讀一次的書。
所以說 ,我們明確的知道這是一本好書,對書中的內容也很好奇,但是卻並不覺得自己能夠看懂,所以沒有勇氣買一本可能會壓箱底的書。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馬爾克斯構建了一個宏大的時空,將時間延長到百年,將空間延伸到拉丁美洲,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神奇的世界,描述了一種絕世的孤獨。
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寫進了人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
這裡面包括了人類一切可以抵抗孤獨的辦法
我經常可以聽到,我是多麼渴望生活呀,但生活卻連看也不看我一眼,我被禁錮在羊皮紙裡,因為我很孤獨;因為我很孤獨,所以我只能去那個地方……
我現在即使有興趣也會裝做「平常心」的樣子,只是為了滿足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覺得我這個人比較可靠。
激情永遠不能放在口頭上,放在口頭上就是悶騷——馬上就給你扣帽子。你必須「一個巴掌上去,給人看到五根手指頭」,他們才覺得你和他們一樣。
一樣了,接下去才可以交流。不一樣就要培養,培養不出,就是你領不清——人生除了物慾和強迫之外,幾乎一無所有。
即便如此,還要相互誤讀、有時夾帶了各種自嘲與挖苦。
這是一本沒有愛情卻非常浪漫的書。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參加革命也好,反覆地做手工活也好,沉迷於情慾也好,讀書翻譯也好……這裡面包括了人類一切可以抵抗孤獨的辦法。
但在爾克斯看來,生命又註定是一場悲劇,因為在龐大的輪迴面前,每個人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我們其實自始至終都無法和這個世界產生任何聯繫,我們一無所有地到來又一無所有地離開,其間製造過的所有輝煌其實都從未真正屬於自己。
當一切都成為泡影,竟然只有孤獨永恆。
當你讀完這本書書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環境,唯有孤獨永恆,反而擁有祥和和平靜。
如果你的覺孤獨,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與孤獨和平相處,那就看看《百年孤獨》
別怕自己會更加孤獨,因為我們總要自己去承受,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解決,生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到最後,還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人生於世,其實很多人都在重複地做著看似徒勞無益的事情。
於是很多人跟奧雷裡亞諾一樣,逃避現實,把自己關在堡壘中,仿佛這樣就能輕易的欺騙自己可以隨著眾人熱鬧歡喜。
但最終,我們還是要獨自面對與所有的壞情緒,握手言和。
最後,希望我們都生而為人,不會感到抱歉。
50周年紀念版珍藏版精裝《百年孤獨》,只要49元,一本書可以帶給你新的人生感悟,在這個複雜而又疲憊的社會中,我們要學會妥協以及與孤獨握手言和。
如果你覺得這個星球上書太平庸了,那就去看《百年孤獨》吧。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