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走路晚,被指責智商低!關於寶寶走路,這幾點情況要注意

2020-12-23 萌孩控

作為父母,我們總會擔心孩子的成長發育是否達標,尤其是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但其實,每個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有他們各自的軌跡,可能有些孩子偏早有些孩子偏晚,為此父母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隨意判定孩子發育是好是壞。

一、寶寶學步晚=智商低?

一大早,小張推車帶著1歲兒子在小區散步,剛好碰到花園帶孩子玩鬧的孫阿姨。孫阿姨是小區出了名的「捧高踩低」,基本上在她眼裡自己孫子哪哪都是好的,而別人家的小孩吃個飯穿個衣都能被她說出問題來。

小張看到孫阿姨的身影本打算繞道走,結果孫阿姨一下就叫住了她,讓她過去坐坐。可剛坐下沒3分鐘,孫阿姨就對小張說:「你們家誠誠上個月不是剛辦了一歲生日宴嗎?怎麼1歲的孩子還要用車推呢,讓他學著走路啊,不然以後會影響智力的。」

小張一聽心裡就不大樂意,自家孩子明明才9個多月不會走很正常,再說了就小區地下這些鵝卵石路,真要讓孩子自己走可不得摔嘛!小張內心醞釀下對孫阿姨說:「專家說了,孩子晚些走路更好,不會影響智力的。」

沒想到孫阿姨一聽就不開心,拉下臉對小張說:「這你可不能信那些專家,你看看我們家樂樂才2歲多就能背詩數數,就是因為之前學步得早,不然要是像你們家寶寶這樣走路晚,以後還不知道成啥樣呢!」

話不投機半句多,小張看到孫阿姨大把年紀也沒想爭執什麼,於是推著兒子回了家。其實,像小張這樣的案例在生活中很常見,基本上大多數老人都以為孩子學步早和智力有較大關係,但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有數據顯示,處於1歲階段的寶寶學步約佔一半比例,大多數寶寶都是在10至15個月這一階段學會走路。而寶寶學步早晚與智力沒有關係,而是與寶寶的肌肉、平衡感還有體型有關。基本上那些體型瘦弱、肌肉力量足、平衡感好的寶寶走路會更早,反之寶寶就會學步更晚一些。

二、寶寶過早學步,或將出現這些不良後果

1、影響視力發育

對於寶寶來說,視力發育在1歲階段同樣脆弱,這時他們的視力還沒有完全成熟,只能看清楚近處的東西,而看不清遠處的東西。因此,寶寶在學步過程中會過度聚焦使用眼睛,從而影響視力正常發育。

2、變成羅圈腿

寶寶的骨骼比較脆弱,而且沒有力量,基本上站立都會顯得搖搖晃晃,這時稍不注意就會摔跤。而且因為寶寶站不穩,所以說他們的腿型會自動彎曲,出現羅圈腿的現象。所以說,過早的讓寶寶練習走路,只會加劇寶寶腿骨變形,長大後難以改正。

3、引發駝背

可能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駝背只會發生在老人身上,對於1歲左右的寶寶根本沒有影響,事實上這種想法大錯特錯。要知道,由於寶寶的骨骼發育不成熟,他們的骨頭屬於軟骨極容易變性,所以說過早的站立會加重身體壓迫,導致脊椎變性引發駝背。

4、身體協調能力差

眾所周知,孩子正確的學步順序應該是先學爬行再聯繫走路,如果兩者順序直接顛倒會破壞孩子身體的平衡性與協調性,這樣走路的時候就會更容易摔跤。而且,本身寶寶學習爬行的時候會開發肌肉訓練,幫助肌肉和骨骼囤積力量,這樣寶寶的身體才會更加強健。

三、孩子學步易患腳疾,這3類鞋千萬別穿

有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患腳疾,而患腳疾的重要原因是由於孩子學步是穿鞋不當所致。特別是一些父母考慮到孩子的腳部發育過快,於是給孩子買鞋要麼偏大要麼偏寬,殊不知正是這種想法害了孩子。

1、大一碼的鞋別穿

在寶寶3歲以前,他們的腳部軟骨發育比較脆弱,倘若經常穿大一碼的鞋子或不合腳的鞋子,很容易使得寶寶因找不到腳的著力點而摔跤。久而久之,孩子為了控制鞋子,就會用腳部用力摳著鞋子,那麼孩子腳就找不到著力點,這樣容易別著腳走路,很容易造成腳部畸形。

2、別人穿過的二手鞋別穿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流行給孩子穿舊鞋,也就是其他小孩穿過的二手鞋。但每個孩子的腳部發育都不是一樣的,可能別的孩子穿鞋時已經把鞋子穿變形,這時讓孩子再去穿可能就會有偏大或偏寬的情況,也會破壞孩子腳部的和智能車發育。

3、材質偏硬的皮鞋別穿

追求時尚好看,是現在辣媽的最高需求,因此她們會在孩子的穿衣打扮上給孩子用盡流行元素,比如說給孩子穿皮鞋基本上大多數媽媽都買過。但家長要知道的是,孩子穿的皮鞋除非材質偏軟,不然這種硬材質還容易磨壞孩子的腳部肌膚,讓孩子腳部意外受傷。

相關焦點

  • 寶寶走路晚=智商低?家長存在這些誤區,你家寶寶幾歲會走路?
    不過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會不一樣,並不是一定按照這個規律成長才是正確的,不是寶寶會走路的時間比較晚就證明寶寶智商低。我孫子八九個月就會走路了,你家孩子估計是缺鈣,骨頭髮育慢,的給孩子補補鈣,多曬曬太陽啊!不然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就不好了。」我就懵了,難不成孩子走路晚就是智商低不成?
  • 寶寶走路早晚就代表著智商高低?寶寶多大會走路呢?
    要知道學會兩腳走路是作為人類的一大進步,同時也是每個寶寶要經歷的。而每個寶寶會走路的時候都不一樣,有些早一點在11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走路了,而有時晚的,到了15個月的時候走路還是不太穩。對此就有一些寶媽擔心起寶寶晚走路這個問題了。
  • 寶寶越早走路智商越高?那最晚應該什麼時候會走路?
    文|秘籍君在一些老一輩人的嘴裡流傳著一句話:越說話早,走路早的孩子智商越高。所以有些家長把這句話奉為至理名言,從而演變成父母之間的競賽。一、孩子越早走路智商越高的錯誤認知:孩子走路是自然而然的事,當寶寶的平衡能力達到,四肢力量達到的時候他就會走路了。而這個過程,每個孩子的發育又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八九個月就會走路了,有的孩子一歲多了才開始走路,有些孩子甚至兩歲了才會走路。但是有關研究表明:走路早的孩子在日後的發展中也並不比那些走路晚的孩子有優勢。
  • 寶寶越早開始走路"智商越高嗎?"關於寶寶學走路,爸媽一定要看
    可是等到寶寶一歲了甚至一歲半了,咦,怎麼還不開始走路呀?這可是急死我們了,買了學步車,寶寶也不會用,腿沒有絲毫可以走的跡象。這可怎麼辦?難道是孩子缺鈣還是智商發育不良?我們很擔心,那麼關於孩子走路,今天我們結合兒童康復學來具體地說一說。
  • 寶寶走路的早晚和智商發育有關?你家寶寶是幾歲會走路呢?
    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走路真的太晚了?是否這種這麼晚才學會走路的孩子,在以後真的會不夠聰明?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就會很晚呢,我們的孩子正常多大才應該學會走路呢?第1, 寶寶到底長到多大,學會走路才是正常?不得不說的是,做了父母的我們,往往就會有一個通病,關心則亂。
  • 寶寶走路早晚代表著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貌似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們就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與三姑六婆、小區大媽鬥智鬥勇的勵志徵程。這不,媽媽們就帶著寶寶去小區裡溜達一會兒的功夫,一場成長大賽悄然拉開了序幕......唉呀呀,你家孩子都1歲多了吧,怎麼還成天抱在手上?隔壁老王家的孩子9個月大就開始走路咯~聽說走路早的寶寶比較聰明,走路比較晚的就...要不給你家孩子補補鈣吧!
  • 走路早的寶寶和走路晚的寶寶,哪個聰明?答案已揭曉
    小麗的女兒囡囡十個月就學會走路了,小麗覺得囡囡很聰明,所以很開心,但是卻聽到有人說起如果寶寶走太早,腿骨頭可能會變形,以後會出現八字腿等等!小雲家情況相反,兒子超超比別的孩子先學會爬,但是都12個月了,其他寶寶早已經能走幾步了,而超超卻還不會走?小雲很擔心這是不是說明寶寶不聰明?走路的早晚和孩子智商有關嗎?孩子走路的早晚,其實和智商聰明是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的。
  •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走路才正常?寶寶走路晚怎麼辦?
    未知是對爸爸媽媽而言,寶寶的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你不知道Ta們什麼時候會降臨、什麼時候開口說話、什麼時候學會走路……上次我們給爸爸媽媽們分享了關於「寶寶開口說話比較晚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確的引導」的文章。孩子開口晚,家長要怎麼引導?連結奉上,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們可以了解一下今天,我們要來揭秘一下寶寶為什麼走路晚?以及對寶寶有什麼影響?以及爸爸媽媽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 寶寶走路晚就是發育有問題?瞎扯!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做詳細分析:01.走路晚就是發育有問題?像上面所說,很多寶寶滿一周歲了,還沒有學會走路,這就讓媽媽們很著急,有的寶媽甚至會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但是檢查結果卻一切正常,這是為什麼呢?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通常情況下,影響寶寶走路快慢的因素有以下幾點:性格:通常情況下,活潑寶寶的孩子大運動發展水平要高於一般寶寶,這類寶寶身上似乎有無限的精力,在家裡翻箱倒櫃,大人也跟著受累,而相比活潑的寶寶,性格拘謹的寶寶,通常走路會遲些,因為他們做任何事都會很小心,三思而後行。
  • 孩子走路早晚,預示「智商高低」?家長如何幫助寶寶學習走路呢?
    朋友小麗的女兒已經一歲3個月了,還不會走路。小麗很是慌張的帶女兒去醫院檢查,結果沒發現女兒有什麼問題,但就是不會走路。而小麗鄰居家的兒子滿11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走路了。街坊鄰居私下討論說,走路早的寶寶智商一定高,將來一定會有出息。聽了街坊鄰居的話,小麗心裡很不是滋味。
  • 到底是走路早的寶寶智商高,還是走路晚的孩子更聰明?答案已揭曉
    如果孩子骨頭軟肌肉沒勁兒,就是到了年齡也不適合走路。如果腿部的骨骼和肌肉發育比較早,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支撐起來身體行走,那麼孩子學會走路也會更早。而如果骨骼肌肉發育比較晚,或者是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鍛鍊,也會導致孩子走路比較晚。這一方面是和後天的鍛鍊有關,一方面是和骨骼肌肉的發育有關,和智商沒有關係。
  • 寶寶走路時間早晚,能判斷孩子智商高低?你家寶寶多大開始走路?
    孩子一般在什麼時間學會走路呢?孩子什麼時候學會走路是根據每個孩子的身體情況來的,不同孩子走路時間不同,有的孩子自主學習走路的時間比較早,有的則比較晚。一般來說孩子最初學會走路的時間應該大於十個月,這個時候寶寶在扶著東西時就可以站立起來,但是切不可以為孩子學會走路就開始天天帶著孩子走路,這對於孩子的身體來說時不好的。一般在一歲半時,寶寶就可以扶著東西走路了,兩歲多一點的孩子就能夠在大人的帶領下上樓梯了。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學走路,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走路早甚至被看作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寶稍微晚走一點或姿勢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就會引發各種擔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每個寶寶的生長節奏都不一樣就像有的寶寶出牙晚、說話晚而有的會相對早一點學走路這件事,也是一樣!什麼情況要提高警惕?
  • 寶寶走路比同齡人晚怎麼辦?媽媽一定要知道這幾點
    一直以來,關於寶寶大運動發展的問題,爸爸媽媽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常常會收到不少家長們焦灼的留言!「都14個月了,還只會爬,不會有什麼問題吧」「隔壁的10個多月就走了,我們明顯落後了」「老人說早走路的孩子更聰明,真的有直接影響嗎?」
  • 寶寶走路早晚可以反應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麗麗最近正因為孩子走路的問題頭疼不已,別人家的孩子都能緩緩的走路了,自己家孩子已經一歲半了還不能獨自走路,是不是孩子智力發育出現什麼問題了?糾結了一個星期,麗麗還是帶著孩子去醫院詢問了醫生。醫生表示,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不一樣,走路早晚也不同,你家孩子很聰明,不用擔心。一.孩子多大會走路算正常?
  • 為啥有的寶寶走路時間晚?孩子學習走路階段,家長們要做好這4點
    如果一個小區裡有好幾個跟自家孩子差不多大的寶寶,那這幾個媽媽可有話聊了。而且聊的話題無關乎都是孩子,有時候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才9個多月就學會走路了,但自己家的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走,寶媽們心裏面別提多著急了。
  • 寶寶走路時間早晚,關係到智商?樹袋寶寶和你一探究竟
    第一次翻身,代表著寶寶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第一次爬行,說明了寶寶已經想要去探索周圍的環境;而第一次走路,則標誌著寶寶正式邁開了獨自探索這個世界的腳步。但是很多新手爸媽不清楚寶寶的每一次成長的時間而過於擔心,甚至有寶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走路晚,就覺得自己家的寶寶智商可能有問題,究竟是這樣嗎?
  • 寶寶10個月就會走路,智商真的更高嗎?
    其實隨著育兒理念的提升,很多寶媽都開始意識到這點。提早學會走路的孩子,由於雙腿還沒辦法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所以很可能導致腿部骨骼變形或者脊柱損傷。所以很多寶媽在孩子學走路上都會儘量推遲孩子會走的時間。那這類寶媽的做法真的是可取的嗎?孩子走路早還是走路晚好?
  • 寶寶學習走路要注意這些事。你做到了嗎?學習走路注意事項
    隨著寶寶的不斷成長,走路是寶寶必經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寶寶1周歲後就可以試著學習走路了。但因每個寶寶的成長發育不一樣,走路的時期也不一樣,不要在寶寶不適合的情況下學習走路。這個時期的寶寶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寶寶在初學走路跌倒時,家長要及時的安慰並鼓勵繼續走路,不要讓寶寶產生怕跌倒,不想在試著走路的情況,這樣會延長寶寶學習走路的時間。寶寶走路初期家長要細心陪伴寶寶剛學會走路時,會喜歡不斷地走來走去。
  • 寶寶走路不穩,是否智商過低?應先觀察娃是否「感覺統合失調」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快快長大,讓自己可以省點心,但是有些孩子卻面臨走路過晚或者走路走不穩的情況。甚至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走路不穩、走路過晚的情況是因為智商過低所造成的。但實際上,孩子學習走路的情況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早有的晚,跟智商的關係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