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不要這樣教育孩子,不然真的會毀了孩子

2020-08-27 李玫瑾育兒課


不少爸媽總喜歡在飯桌上詢問孩子的成績,斥責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結果就破壞了大家的好食慾和溫馨和諧的氛圍,既起不到教育效果,還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體成長。


飯桌上訓孩子的危害

☆情緒壓抑,食欲不振


很多家長平時工作都很忙,也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一天中也就吃飯的時候全家能聚在一起。


家長們的本意是好的,想著能抽點時間中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內容動不動就是「這次考多少分」 「人家孩子怎麼那麼聽話」 「你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怎麼可能有吃飯的欲望呢?


而且時間一久,孩子就會把「吃飯」和「挨訓」聯繫在一起,變得對吃飯比較排斥,嚴重者還會引發厭食。


☆消化不良


孩子被訓心情糟糕時,往往為了逃避壓抑的飯桌環境,草草吃幾口就離開了。這種情況下,孩子不能像平時那樣細嚼慢咽,甚至連口湯都不喝,肯定會影響正常消化。



有時候,家長訓斥地太嚴厲,直接就把孩子訓哭了。孩子一邊哭泣、抽噎,一邊吃飯,會有被飯粒、小骨頭卡住的風險。


飯桌上到底該教什麼

△參與意識


飯前讓孩子去分發筷子、勺子,飯後讓孩子幫忙撤盤子、擦桌子……這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務孩子完全可以勝任。


通過參與家務,慢慢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成員就要學會分擔,誰都沒權利隨便要求別人伺候自己!」


△進餐禮儀


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覽無餘。良好的進餐禮儀,對孩子的人際交往以及未來的成長發展都有莫大幫助。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把基本的禮貌告訴孩子


1

就餐前洗手並擦乾淨


2

避免用筷子或勺子在大盤碗中翻來翻去


為了要挑到最喜歡吃的菜,有些人甚至把他喜歡的東西從盤子裡全部挑走了,把剩下不好吃的東西留給別人吃。這是一個很自私又不為別人考慮的行動。


3

嘴巴裡有食物的時候不要講話


若要回應朋友的話,先用手來示意等你咽下食物後會和他講話,你的朋友會非常諒解和為之而欣賞你的。


4

喝飲料時要慢喝快咽


飲料不是可以在嘴裡迂迴的玩具,發出聲響、一飲而盡或者用吸管在你的杯裡吹泡泡,這些都是很粗魯和使人生厭的。


5

幫助清理飯桌、收拾食物或者幫助洗碗


飯後一起清理也是一段享受親情的好時光,它也是全家人在一起勞動和歡笑的時刻。


△時間觀念


做任何事情都有時間限度,一頓飯,堅決不能讓孩子無限制地吃下去。一個從小吃飯磨磨蹭蹭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容易遺留磨蹭、拖拉的毛病。


所以,吃飯的時候儘量關掉電視、手機,全家一塊專心地吃飯,講講開心的事,聊聊學校、公司的見聞,讓一頓飯氣氛輕鬆、時間適度。


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

☆表揚孩子,最好在飯前


既然孩子在準備吃飯的時候身心比較放鬆、愉悅,那就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想一些好玩的小遊戲吧。


孩子今天回答問題的時候被老師表揚了,那麼晚餐時間,就準備好幾個高腳杯,全家「以水代酒」舉杯慶祝一下,並對孩子的努力提出表揚。


☆小道理,一起做家務時說


「身教勝於言傳」,生活中的很多小道理,光靠給孩子講,孩子是不會理解的,必須要在具體的行動中演示給孩子看,孩子才會理解深刻、記憶長久。


你跟孩子一起遛狗時,可以趁機告訴孩子:「寶寶你看,小狗跟咱一塊出來多高興啊,它自己在家待了一天,肯定超級無聊、超級痛苦!小狗把你當成了最好的朋友,所以你要記得常陪它出來逛逛啊!」



☆批評的話,在孩子房間裡說


在責罰孩子這個問題上,有句老話叫「當眾不責」,就是說:教育、責罰孩子時,不要當著大家的面,要照顧到孩子的自尊。


孩子的內心敏感而脆弱,犯錯時當眾責罰,會極大地傷孩子的自尊,影響孩子的自信。


很多時候,孩子不願意承認錯誤,往往是覺得比較丟人而已。


當孩子在犯錯時,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間裡,態度冷靜、公平地跟孩子交流。


你會發現孩子少了一些顧慮,更願意打開心扉,向你說出自己的想法。



☆悄悄話,最好睡前說


孩子也有隱私,也有秘密,有些話總歸是不好意思說出口的。


比如:孩子確實偷了同桌的橡皮,但實在是不敢承認;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生了一些變化,而孩子自己難以啟齒……


有些秘密,讓孩子一直憋在心裡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家長一旦有所察覺,就要盡力幫孩子解決、疏導,睡覺前便是最佳的時機。


因為脫了衣服鑽進被窩的孩子,也便卸下了自己的心理防禦,更容易跟家長說一些心中困擾。


所以,如果你察覺孩子最近情緒不大對勁,可以在孩子躺下後,坐在孩子床頭,跟孩子談談心,試著給孩子一些暗示,幫孩子渡過難關。


爸爸媽媽們,飯桌是拉近跟孩子距離,培養溫馨和睦家庭氣氛的好時機,儘量多聊一些開心愉悅的事,這樣孩子才能更健康、更快樂!

相關焦點

  • 吃飯時不要這樣教育孩子!不然會毀了孩子一生
    然而,很多父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教育孩子,比如詢問孩子的成績、斥責孩子的過錯、對孩子叨叨一堆道理,結果不僅破壞了大家的食慾和溫馨的家庭氛圍,還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更不利於孩子的身體成長。教育孩子是好的,但是,教育孩子的場合與時機很重要,不然會適得其反。「飯桌教育」不但不能讓孩子更聽話,反而會讓孩子更叛逆。
  • 吃飯時這樣教育孩子,不知不覺中,毀了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總喜歡在飯桌上和孩子講道理,比如一吃飯就詢問孩子的成績、斥責孩子哪裡做的不好,在吃飯上教育孩子真的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吃飯是一個愉悅輕鬆的過程,在飯桌上談論一些讓人高度緊張的事情,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會影響食慾也會破壞溫馨和諧的氛圍,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
  • 不要再這樣教育孩子了,會毀孩子一生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家庭教育中我們常常再用,卻又是毀害孩子的「7把刀」,看完希望都不要用在孩子身上了,不然無形中就這麼毀害孩子了。,給孩子帶去未來的煩躁。第2把刀【比較】:砍掉孩子的自信,逼迫孩子走向自卑。第3把刀【打】:直接搗毀滅掉搗碎孩子的自尊,把孩子逼向了自暴自棄。
  • 警惕「飯桌教育」,不然真的會毀了孩子一生,很多家長中招了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教育孩子有很多講究,要分場合分時間,但很多父母都是「飯桌教育」,在吃飯的時候,喜歡教育孩子,這樣是不對的,吃飯本應該是快樂輕鬆,父母應該利用這個時機,拉近和孩子的關係,如果此時教育孩子,不僅沒有效果,還會有很大的危害。
  • 如果孩子經常說這些話,我們該醒悟了,不然真的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剛好可以趁著這個時機把孩子的生活能力調整過來,父母和孩子在困難面前卻又一次做了逃兵,讓孩子失去了鍛鍊的機會。不捨得孩子吃一點苦,一直做孩子的「好心媽媽」,真的可以嗎?如果我們一直做孩子的「好心媽媽」,一直為孩子包辦一切,捨不得用孩子,不讓孩子幹一點活,不忍心讓孩子吃一點苦,最終會養成眼高手低的「低能兒」,孩子不但不會感恩,未來還會埋怨你毀了他。
  • 吃飯時,千萬不要這樣訓孩子!嚴重影響孩子長高
    教育孩子,場合與時機很重要,很多父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教育孩子,這是不對的。飯桌上,往往是營造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拉近親子關係的好時機,用來教育孩子,得不償失。2、消化不良孩子被訓心情糟糕時,往往為了逃避壓抑的飯桌環境,草草吃幾口就離開了。這種情況下,孩子不能像平時那樣細嚼慢咽,甚至連口湯都不喝,肯定會影響正常消化。有時候,家長訓斥地太嚴厲,直接就把孩子訓哭了。孩子一邊哭泣、抽噎著,一邊吃飯,會有被飯粒兒、小骨頭卡住的風險。飯桌上,我們如何引導孩子?
  • 家長不要太縱然孩子,不然吃虧的是孩子,容易後悔一生
    現在孩子有點太嬌生慣養了,不管吃飯、吃零食都要人家長幫忙,孩子在生活上更是一塌糊塗,朋友已經後悔把孩子交給長輩帶。這樣孩子就會找到一條捷徑,不需要太付出,就能得到。這樣的孩子會不合群,也不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
  •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將來難有出息
    這樣的孩子,就算長大了,往往也都很難有出息。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吃飯時,如果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要及時糾正才行。不然的話,孩子長大以後是很難有大出息的。不注重餐桌禮儀還有一些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從來都不注重餐桌禮儀,他們既不懂得等待長輩上桌再動筷子,也不懂得吃飯的時候控制好自己,不要發出聲音。這些孩子的舉動,就是沒素質的體現,也是一種不懂禮貌的體現。
  • 學會跟孩子說話,否則會毀了孩子一生!
    會使人不自覺地按照某種方式行動,或者下意識地接受某種信念和意見。所以呢,他每次吃飯的時候只吃肉。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被消極暗示所影響而沒察覺,尤其是在與孩子溝通中。從此,「翁格瑪麗效應」就成了教育心理學上的一個重要名詞。意思是對受教育者進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從而使受教育者認識自我,挖掘潛力,增強信心。在被表彰和嘉獎的情況下,受表揚者自然會不斷地追求進步,以更快地適應工作需要。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父母別拒絕,不然你的"吝嗇"會毀了娃
    她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借著吃飯的機會問女兒是不是討厭自己,為什麼?孩子這3個&34;父母不要拒絕,否則你的&34;會毀了孩子但是很多家長第一時間會給孩子訓斥一番,根本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更不會給孩子改正的機會。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也喪失了改正的信心。
  • 帶孩子再辛苦,也別說這3句話,真的會「毀」掉孩子
    文|文兒家裡有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想教育好孩子,卻是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事情。閨蜜生氣我能理解,但是說不要孩子的話,並把孩子關在門外,很容易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我勸說了好久,閨蜜才同意打開門讓孩子進來。帶孩子辛苦我們都知道,但是有些話卻不能說,真的會「毀」掉孩子。「別白費力氣了,你不可能做到」這種否定孩子的話,在無形中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 這樣養孩子,會毀了她!
    育兒真的是個「技術活」稍不注意,可能就掉坑裡了。經常有家長說「我家孩子鬧起來真沒辦法!打不得,罵不得。還只能哄著她!」這樣可以讓孩子學習控制,再者偶爾吃點零食可以解解饞。2、總是追著孩子餵飯這個是最常見的,很多家長或者長輩怕孩子餓肚子。會跟在孩子的屁股後面,追著孩子餵飯。
  • 心理學碩士強調:這幾句經常讓孩子聽,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如果有別小朋友來找他搭話,強強總是會含羞的不知道怎麼回答,一直都低著頭。在課堂上,強強也從來不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偶爾被老師點名時,會非常的緊張,支支吾吾的根本說不出完整的話。看到這樣的強強,班主任非常擔心,於是還多次家訪,和強強的父母溝通,告訴他們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非常內向,很不自信,希望家長能好好引導孩子。
  • 「要對你的孩子大方點」,專家:不然孩子會自卑到骨子裡,很難改
    文|西紅柿媽媽關於孩子的教育,一直以來人們都是各抒己見,層出不窮的教育理論讓人眼花繚亂。其中,「窮養孩子」的觀點,一直備受人們的推崇。父母擔心孩子從小錦衣玉食,養成虛榮、自大、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於是對孩子「苛刻」以待。但窮養長大後的孩子,未來真的會成為精英嗎?
  • 不要讓快樂教育毀了孩子
    不要讓快樂教育毀了孩子 文/閆書英 今天下午放學,我正準備推車回家,接到了昔日同事的電話。你再在課堂上批評俺孩子不寫作業,俺孩子到家都不快樂了……』」 同事說著說著在電話那頭氣笑了,問我這學生還有「救」嗎? 我也笑了,這樣的家長罕見,但是鼓吹快樂教育的家長卻不少。 尤其在小學這個對孩子未來充滿美好憧憬的階段,卻很少有家長為「好夢成真」採取有實際價值的行動。
  • 《大衛,不可以》:「懲罰教育」只會毀了孩子,「傾聽」才是關鍵
    導讀:《大衛,不可以》:「懲罰教育」只會毀了孩子,「傾聽」才是關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大衛,不可以》:「懲罰教育」只會毀了孩子,「傾聽」才是關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遇上這樣逗娃的老人,子女再孝順也要站出來阻止,不然毀的是孩子
    導讀:遇上這樣逗娃的老人,子女再孝順也要站出來阻止,不然毀的是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遇上這樣逗娃的老人,子女再孝順也要站出來阻止,不然毀的是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千萬不要在錯誤的時間批評孩子,否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犯了錯,需要你教育引導,那可以當時當地溫和提醒,然後回家再教育。如果總是在飯桌上被父母數落,長期這樣,孩子甚至會變得不敢坐桌子上吃飯。長大後,跟其他人一起吃飯,也總是會不敢夾菜,生怕有人對自己不滿。
  • 動手打孩子在所難免,但父母要記住「4不要」,不然孩子會怨恨你
    導讀:動手打孩子在所難免,但父母要記住「4不要」,不然孩子會怨恨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動手打孩子在所難免,但父母要記住「4不要」,不然孩子會怨恨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樣的行為不是「愛」孩子,溺愛只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親們把他們的孩子銘刻在基因裡,這是自然生長的法則,也是人類的天性。但是過猶不及,給孩子太多的愛反而會傷害孩子的一生。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錯呢?」愛是沒有錯的,錯在哪裡?月滿則虧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愛情也是如此。要以理性的方式去愛孩子,所謂愛子,就是要有遠見,要有長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