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物,臭百米,農民視為珍寶

2020-12-20 農咖小小君

大家好,我是農咖小小君,熱衷於農村裡的點點滴滴。農村雖落後,但遍地都是寶,今天小小君給大家說說在農村隨處可見的一寶,它臭百米使人避而遠之,又讓農民視為珍寶的一物,那就是大家討厭的便便。

在農村原來單一的以種植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民都新增加了收入方法,那就是養禽類牲畜。有的大規模的,然後外銷農產品。有的只是小規模的,只供自家食用。而養殖的對象,多以雞、鴨、鵝等禽類和豬、牛等畜類為主,而他們的糞便不會被扔掉,反而是統一留存,春耕時使用。農民們稱之為農家肥。

之前農民種地,大多使用化肥,而根據種植作物不同,用的肥也不同。因為每一種作物需要的元素是不同的。但化肥用久了之後,土地質地會變硬,這不利於作物的生長。而用糞便作為肥料則不同,因為其中含有有機物和微生物群,所以農民也俗稱其為有機肥。微生物可以使糞便分解成便於植物吸收的養分,所以,每年春季耕種或者秋收翻地之後,農民都會把糞便揚到田地裡當做肥料。

雖說可以當肥料使用,但是,不是所有糞便均可以的,可以當做肥料用在土地裡的必須是發酵好的糞便。在農村裡,沒有專門的用於發酵糞便的設備,而最普通的辦法就是堆放發酵,選擇一塊空地,挖成坑狀,不需要太深,然後將糞便堆放在一起,等到天氣暖和,糞便就是慢慢發酵,如果加入發酵菌類製劑,差不多20天左右就會發酵好了。如果是在室外自然發酵的情況下,大約需要30天到45天左右,溫度不同,發酵時間不同。

在發酵期間內,每隔3天到7天需要上下翻動一次,整體大約5次到10次左右就可以,根據室外溫度不同而有所調整。為了更好的發酵,防止太陽直射以及被雨水淋到影響發酵,可以在糞堆上面鋪上草或者植物莖葉,但不要太厚,一層就可以。發酵過程中,糞堆內溫度可達到60度至70度,這個溫度可以殺死一些雜草以及有害的蟲卵。

在農村使用這樣的農家肥主要用於蔬菜和瓜果種植為最常見,因為都是農民自己養殖,並不是大規模的,所以糞量有限,用於耕地的很少,有的話也是從大型養殖場購買回來的,並且,現在國家的政策是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大力推進有機肥的使用,所以在農村的耕地裡大多使用有機肥以及化肥。

在農村沒這種肥料使用很平凡,雖沒有標準化,但是在農民多年的使用過程中已經有自己的一番標準,以及使用方法。正常的使用很簡單,在春翻地或者秋翻地之前,講糞肥揚至土地之上,不可太厚,一般5至15釐米比較好,少了則量少,養分不夠,農民稱之為勁兒小,如果過了,則量大。然後進行翻地,量多的深翻一下,量少的稍微淺翻一下,以達到土壤和糞肥充分均勻的攪拌開,然後在經過10天或半月即可耕種了。

在農村,這種糞肥雖然很普遍使用,給農民帶來了益處,但也有很多因為使用不當,而受其損害的。比如農戶李家,家裡的家業比較大,有耕田,有養殖幾百隻蛋雞,並且今年又開始了大棚蔬菜的種植。去年開始就將雞糞留存發酵,今年3月末4月初開始種植,首先是在一米長的池子裡撒種出苗,待幼苗長到10釐米左右,發出4-5個葉子的時候,要一直蔬菜大棚裡,然後在室外溫度可以栽種的時候,直接種在菜地裡。

今年,本來菜季可以提前1個月,但是由於雞糞使用不當,李家將還在發酵的雞糞直接放置蔬菜棚裡,空氣不流通,導致發酵所釋放的氨氣等有毒氣體無法排放,2天之後,所有幼苗泛黃死亡,這使得李家原本提前一個月的菜季,延後了一個月。

起初還不知其原因,後來問過村裡的老農戶才知道,幼苗是因為雞糞的臭氣燻死的,也就是中毒死了,老農還說,如果雞糞放置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如果人待時間長了,也會出現頭暈等現象。

我曾經在農村就聞到過,只幾秒鐘,已然燻得我難以忍受了。臭氣裡是有毒的,動植物會有影響的。所以說,使用糞肥,尤其是雞糞,一定要施用在廣闊的空氣流通的地方,一定要發酵好,用量一定不要過大,否則不但無益,反而還有害的。這種糞肥雖然氣味難聞,並且有時還有弊端,但是用得當,仍然受益很大,這就是人們避而遠之,農民視為珍寶的有機糞肥。你們曉得麼?

相關焦點

  • 農村的「臭大姐」比糧食還貴,一斤賣上百元,農民卻一臉嫌棄
    在農村裡就有很多的稀奇事,這不一直以來讓農民討厭的害蟲——臭大姐,如今也是身價暴漲了。過去農民看到這種蟲子,往往都是避之不及。可是現在它非常吃香,有人專門去農村裡收購它,而且價格比糧食還要貴,便宜的100多塊錢一斤,貴的要兩百多。「臭大姐」在小編的家鄉這邊的土話就是叫「臭蟲」,這是一種遇到危險會釋放一種臭味其他的小蟲子。就像是人放屁一樣,臭味難聞。
  • 此物被日本人視為珍寶,為其取名「亞洲人參」,在中國是餵豬專用!
    此物被日本人視為珍寶,為其取名「亞洲人參」,在中國是餵豬專用!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島國,四面環海的日本島讓日本人一直十分擔憂,總有人提出日本會沉島的事實,他們也因此一直想要殖民到別的大陸上。甲午戰爭失敗後,日本不僅要求中國割地賠款,還有一件東西被大量送到日本,這個東西不是什麼稀世珍寶!
  • 農村一種植物,葉子很臭,農民卻當寶貝,揉碎能做出「神仙豆腐」
    農村是一塊天然野生植物生長的寶地,不管農村的哪個角落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生長著,這些野生植物看似對生長環境毫無挑剔,其實也是極會挑剔的,農村的環境沒有汙染,空氣土地都很純淨,因此農村的環境才是它們肆意生長的好土地,因此野生植物在農村的生長是極多的,但它們的生長也不是全然無用,它們除了可以給農民披上更美的一層景色
  • 這種魚中國人都不吃,可有個國家卻把它視為「珍寶」,這是什麼魚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美食農村行推薦語:中國人獨有的飲食方式讓老外覺得,好吃的中國人無所不能吃,但是沒想到的是,有一種魚中國人並不稀罕吃它,在國外卻倍受歡迎。這種魚中國人都不吃,可有個國家卻把它視為「珍寶」,這是什麼魚
  • 此藤生命力強,莖葉有雞屎味,南方用來煲湯,農民:聞著臭吃著香
    導讀:此藤生命力強,莖葉有雞屎味,南方用來煲湯,農民:聞著臭吃著香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老一輩人都喜歡養幾隻雞鴨,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糧食的浪費,而且還有雞蛋家裡有雞鴨,地上到處都是雞鴨屎,不光是看著很噁心,而且聞起來也臭不可聞。年輕人都很講究衛生,所以就不愛養了。而在農村卻有一種臭藤,它的生命力很頑強,而且莖葉用手一搓也有雞屎味,可是卻成為了極品的野菜,在南方的民間常用它來煲湯。老農民還說:聞著臭吃著香,越臭越好吃。有雞屎味的臭藤為何物?
  • 「稀世珍寶」命運坎坷,差點被農民當柴燒掉
    中國歷史悠久,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明,這當然不是信口胡說,而是有古籍文獻、歷史文物為證;說起歷史文物,它們本身並無太大價值,而其最珍貴的乃是帶有的時代符號,與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興衰,其代表的意義,有時候並不能以金錢衡量;那些被估價的文物,只是民間為了方便收藏、交易,給出的價錢而已
  • 臭水溝有種野生植物,渾身都是刺,以前農民不重視現在卻很喜歡
    文/隨風飄散臭水溝有種野生植物,渾身都是刺,以前農民不重視現在卻很喜歡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大夫為人們看病時所使用的藥材大部分都是從農村找到的吧,所以從這裡來看,我們就知道農村的寶貝是非常多的,雖然它們的長相都是非常普通,但是價值卻是非常珍貴的,但是因為很多農民都不了解它,所以導致有不少珍貴的植物都被忽視了。
  • 農村人人厭惡的「臭大姐」,竟然也這樣值錢?
    打開度娘一查,著實嚇了我一大跳,原來這個所謂的九香蟲就是我們農村人人都厭惡的「臭大姐」啊! 「臭大姐」在農村是及其普遍的一種蟲,有翅膀會飛,並且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難以言表的臭味,如果人們一不小心踩到了或者碰到了,保你身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散發著同樣的臭味,功效堪比香水
  • 農村1植物,氣味很臭,卻價值150元,尤其是葉片,跟臭豆腐有一拼
    在現在的農村,最常見的是什麼,恐怕就是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了。不同的野生植物,它的作用不一樣,所以人們面對它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雖然說好像大部分的野生植物在農村的受歡迎程度都好像一般般,但是也妨礙有那麼一些能夠憑藉自己的獨特之處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歡迎。
  • 《老農民》迎大結局 當代農村劇:農民去哪兒了?
    在不久前的《老農民》研討會上,他說,這部電視劇,感動、親切,「一看就想起了我小時候許多事!」   李準把六十集電視劇中熟悉的細節,一筆一筆記在了紙上,密密麻麻,至少有幾十個。劇中的細節從紙上到口中,變成了歷歷在目的往事,「牛三鞭子已經不能動了,臨終前還讓兒子把他背到祖墳旁拉屎,擦屁股用的是土疙瘩。我小時候在農村就是這麼過來的,那時一泡屎都要拉在自己地裡,沒有手紙,連個樹葉都沒有。
  • 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
    劉阿姨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作者:劉阿姨【首發百家、原創獨家作品】插圖:由圖庫提供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提到農村,可能在不少城裡人以及一些專家的印象裡,仍然還停留在「髒、亂、差、臭」的階段。尤其在農村還存在著一些建設在居民區附近的養殖場,也會散發出令人難聞的臭味。但這一情況,隨著農村環保禁養的實施,拆除了大量養殖場。
  • 田邊一種「魚草」,農民不在意,卻是頂級料理,大酒店視它若珍寶
    歡迎來到「家居花草閣」的百家號,小編每天會分享農村植物的價值、用處,喜歡農村植物的朋友可別錯過啦。古時候的人們追求的是食物最本真的味道,也就是不放任何的調料直接吃,這種最天然的食物沒有一絲添加成分,是對我們身體健康的最大保證。而到了後來,調料品逐漸多了起來,大家開始不滿足淡淡的口味,不斷不遺餘力的開發美味菜品,也因此衍生出各種口味,有吃甜的,有吃辣的,有吃酸的,這就是我們中國菜系文化的開端。
  • 農村有一種蟲子,聞起來特別臭,當地人還吃的很開心
    所以農村裡的人都會喜歡自己製作美食來吃,在農村野外到處尋找。比如前不久小巫就知道了在農村裡有一種奇醜無比的蟲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那味道簡直可以說比屁還要臭。
  • 農村這種自帶「臭」氣的蟲子,可是被農民恨之入骨,你認識麼?
    小編才剛說完它賊臭,怎麼名字卻有個香字呢,這只是學名啦,農村人稱之為「臭屁蟲」。不得不說的是,這臭屁蟲一旦不留心碰到它,它就會散發出一種極其臭很難聞的氣體,讓我們很想逃離它,可謂的避而遠之啊,不過這氣體並不是武器,只是臭屁蟲保護自己,防止被敵人傷害的一種方式,從中可以逃走。臭屁蟲它的形狀也很搞笑,身上就像長了一個小盾牌一樣,還真以為能防劍什麼嗎?
  • 農村旱廁被改成水衝,那糞便是怎麼處理的呢?
    過去,農村地區使用的是又髒又臭的旱廁所,上廁所根本就不想在裡面呆太久。尤其是在夏天,蚊子太多了,就更不想多呆下去了。現在,隨著新農村的建設,農村的旱廁也進行了改造,可以改為衝廁。農民也使用乾淨的廁所。那麼農村廁所翻修時如何處理糞便呢?
  • 過時的、淘汰的,都放在這裡,有人視若珍寶;有人視為垃圾
    據說這是廈門人民心中的獨家記憶,裡面收藏了各種過時的物件,有些網友將其稱為「破爛」,有些則把它們視為珍寶,是否值得專程跑一趟呢?廈門舊物倉的前身是一個破舊的制煙廠房,後經過翻修,保留了原始的框架,成了時尚文藝的標籤。據說舊物倉的主人是一個在廈門「撿破爛」的畢業大學生楊函憬。
  • 這種樹木質堅硬,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農民卻用來燒炭
    這種樹木質堅硬,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農民卻用來燒炭大自然孕育無盡的珍寶,雖然它們不像黃金白銀,翡翠玉石那樣價值連成,但是它們卻是大自然中必不可少的寶藏,對於人類來說,這些珍寶才是生活中少不了的存在但是在農村,人們依然還延續著用木頭蓋房子的老傳統,實際上現在用來買木材的資金已經是足夠蓋一間水泥房了,但農民們還是比較喜歡傳統的老房子。
  • 加大農村防疫力度 提升農民防護意識
    面對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廣大鄉村必須高度重視、有效防控,通過立體式、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民提高疫情防控意識,自覺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生產生活方式改革,從而科學有效地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在農村的傳播途徑。
  • 這野物,根可吸收黃金,五元一克很珍貴,卻被農民視為「肉中釘」
    今天咱們來說一種野物,它的根可以吸收黃金,市場上5元一克很珍貴,卻被農民視為肉中釘。這野物就是問荊,它是一種小型的蕨類植物,不同於一般的蕨類植物,它的孢子生長在莖上,看上去更加的像種子一樣。它的分布特別的廣,從沿海地區到高海拔的西藏都有分布,在農村的各個角落裡都可以看到它,特別是在一些農田裡面,經常出沒。
  • 農村廁改,蹲便改坐便,為何農民不適應?
    農村廁改,蹲便改坐便,為何農民不願意?近來想必很多人都聽說農村廁所改造的事情, 這本來對於農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之前農村的廁所是髒亂差的代表,只要到農村,你只要聞見臭味不是豬圈就是廁所了。在以前農民生活條件有限,把房子蓋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到了廁所著就這想隨便整整能用就行。一般就是咱們常見的,一條溝壑,下面是糞池,用積攢的糞水肥田,環保還健康就是味道有點大,不過家家戶戶都這樣,味道都散出去了,也還好。再者廁所能有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