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
第二分公司邀請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鯤
為大家開展陽光心態專題講座。
《折射人性之光》為題的講課乾貨滿滿,
張總結合豐富的從業經歷和行業特點,
深入淺出地為大家剖析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境,
引導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和思維看待事物,
並傳授給大家獲得幸福心態的四個訣竅。
兩個小時的講座大家聽得意猶未盡,
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講座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
共有80餘名職工參加。
活動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進行測溫、登記。
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張總分享了哪些精彩的「乾貨」吧!
咱公交人,日復一日伴著朝陽與晚霞,
駛過同樣的線路,工作看似簡單而平凡。
然而,小方向盤下轉出大乾坤,
每一次的操作都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
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枯燥,
永遠保持對行車的嚴謹和熱情,
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
保證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辛苦和勞累始終伴隨著我們,
我們為社會正常運轉和人們日常生活
提供公共運輸服務,
是這個行業的服務者,
同時,
我們也享受到了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
提供給我們的服務。
醫護人員為我們提供醫療服務、
警察為我們提供安全和諧的生活秩序、
清潔工提供給我們乾淨清新的生活環境.
我們是給予者,也是受益者,
社會需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
我們身處其中創造價值、享受回報,
平穩安然地生活也是一種幸福。
更何況,我們還有以下福利呢
國有企業,工資絕不會遲到,
工裝福利,精神抖擻惹人羨,
微笑服務,一聲點讚心情爽,
再加把油,年底評先上層樓!
換個角度想想,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悲喜只在一瞬間。
摒棄雜念,保持本心,
努力工作,認真生活,
不虛度年華,生命會給予你回報。
十米車廂就是一個「微型」社會,
每天上演人情世故,呈現世間百態。
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有些人帶給我們溫暖和善意,
有些人發洩給我們憤怒和恐懼。
你對什麼做出回應,就會接收到什麼。
幸福與否取決於
你選擇接收事情的哪一面。
聰明人會及時辨別對方的善惡,
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遠離「情緒垃圾人」;
愚蠢的人則會和惡意較真,
將矛盾擴大,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人生在世,大部分時候都是看客,
做一個清醒的旁觀者,看世間百態,
取溫暖和善意滋養自己,
將欺侮和惡意拒之門外。
每個人都是別人的鏡子,
別人如何反射你,
取決於你用人性的哪一面去照耀對方。
感恩: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沒有的斤斤計較,
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慾膨脹。
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
感謝生活對你的饋贈,
這樣你才會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原諒:幸福是一種能力,寬容是一種選擇。
寬容自己,就是給自己一片成長的空間。
寬容他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對他人予以體諒和理解。
生活中遇到不順時總是有人抱怨,
可仔細想想看,抱怨是沒有用的,
該來的還是要來,
不如換一個角度去思考,
去反思,凝聚精力解決問題,
給自己一片寬闊的天地。
相信:漫漫人生路,要聽好多話,
遇見好多人,經歷好多事,
傳言和誤解混跡其中,
欺騙和隱瞞如影隨形。
把人往好處想,把事情往好處想,
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用熱情去呵護夢想,
用豁達去接受挫折,
用信念告慰靈魂。
即使這條行途跋山涉水,坎坷荊棘,
也要持一份堅定,微笑面對,從容走過。
學習:世界飛速發展,
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
保持與社會進步同節奏,
做一個與時俱進的人,
擁抱變化,樂於分享,
不斷地充實和更新自己。
我們在工作中,要注意學什麼呢?
①真情付出:不是制度約束下的委曲求全;
②關注細節:不是流程規範裡的統一標準;
③掌握技巧—→第一印象很重要,
得體的著裝,和善的表情 —→ 會打招呼嗎?
④學會算帳—→一問二想三行動四反思
根據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
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握的,
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握的。
保持良好的心態,停止抱怨,
積極地去做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那麼就一定能突破困難,
繼續向追求的目標前進。
關注什麼,就吸引什麼。
就是當你的精神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
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吸引而來。
正心、正念、正言、正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
從容過生活。
和大家分享金日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