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縣竹坪鄉:香菇豐收了 貧困戶樂了

2020-12-19 荊楚網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雲朝、王勇)3月17日,竹山縣竹坪鄉小陽溝村的香菇基地裡,貧困戶正在採摘香菇。「今天已經採摘鮮菇200多斤,按照市場上鮮菇收購價5.5元每斤,收入到達1000多元。我今年發展香菇5000棒,收入在15000元以上。」貧困戶李秀芬一臉喜悅。

今年,該鄉堅持以茶葉產業為主導,以食用菌產業為重點,新發展食用菌160萬棒,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

為讓貧困戶有穩定的產業作為支柱,竹山縣竹坪鄉擬定利用該鄉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香菇產業,但是,技術難題成了制約瓶頸。

為了學習發展香菇產業技術,進一步拓寬精準扶貧的道路,讓更多的村民能夠通過發展香菇產業來實現發家致富,精準脫貧,2018年6月22日至23日,該鄉組織扶貧幹部、擬定發展香菇產業的村幹部、駐村第一書記、企業老闆等共計26人,先後深入到湖北省隨州市隨縣的洪山鎮、三裡崗鎮和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丁河鎮進行實地參觀考察。

考察團實地查看了當地香菇產業的發展規模、發展模式、運營方式,並且走訪當地百姓,請技術員介紹經驗等,虛心學習他們發展香菇的先進經驗,實地感受了香菇產業讓當地群眾實現城市有樓房、鄉村有別墅的富民成效,更加堅定了該鄉發展香菇產業的決心。

「規模經營、分散管理、公司加農戶的運作模式,是隨縣發展香菇產業成功的秘訣。」竹坪鄉仁和寨何慶祥參觀後說。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讓他找到了發展香菇產業、提高香菇品質的關鍵點,那就是培養香菇菌棒。而培養香菇菌棒的關鍵,就是掌控溫度和溼度。掌握了關鍵技術,加上勤勞,就能夠獲得豐厚的收益。

2018年冬,該鄉發動村民,紮實發展香菇產業。今春,先後有六合村、佛洞村、金花村、合興村、小楊溝林場等紛紛傳來香菇長勢旺、花菇品質好的喜訊,貧困戶樂了,穩定脫貧的信心更足了。

技術員正在管理長勢正旺的香菇。(通訊員  張雲朝 攝)

技術員在烘乾香菇。(通訊員  張雲朝  攝)

品質絕佳的花香菇。(通訊員  張雲朝   攝)

相關焦點

  • 竹山縣竹坪鄉修通金銅路 發展旅遊經濟促脫貧
    4月30日,筆者在竹山縣竹坪鄉金花村看到,從金花洞口到陝西省旬陽縣銅錢鄉棠梨樹埡的出省公路,毛路的路基已經處理完成,澆灌水泥路面的沙、石料、水泥等已經籌備到位。儘管還是毛路,但是很多陝西人沿著這條毛路,開著私家車或者是摩託車,前來旅遊觀光的人很多。
  • 竹山縣:凝心聚力 抱團發展——竹山縣竹坪鄉商會成立
    12月11日,竹山縣竹坪鄉商會成立並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旨在進一步加強竹坪鄉非公經濟人士間的聯繫,整合資源抱團發展,打造交流溝通平臺,實現合作共贏。會議審議並通過了《竹坪鄉商會選舉辦法》、《竹坪鄉商會商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隨後召開的第一次會員大會上,選舉產生了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
  • 竹山縣:搬出深山天地寬(組圖)
    為了推進扶貧攻堅工作,讓貧困戶能夠挪窮窩,發展有產業,創業有基地,竹山縣採取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相結合,自建房與統歸統建相結合的辦法,有效的解決了貧困戶住房問題,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竹山縣竹坪鄉安河塘集中安置點幸福的居民
  • 竹山縣竹坪鄉傾力保護文物老宅高家花屋(圖)
    高家花屋,位於竹山縣竹坪鄉解家溝村白馬山上,興建於清朝年間,耗時33年才建成,整個民宅為宮殿式建築,前後有三進院落,佔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現存房屋50餘間,氣勢恢宏,金碧輝煌,令人嘆為觀止。2014年被省文物部門納入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現有住戶12戶。
  • 竹山縣竹坪鄉多措並舉呵護一河清水(圖)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雲朝、張基煒)6月17日,兩名工人正在竹山縣竹坪鄉周家灣村的無性系茶園邊沿,開挖、安放汙水引流管道
  • 竹山縣竹坪鄉大力實施「綠滿荊楚」工程 引來珍稀野生動物生息繁衍...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雲朝)4月21日夕陽西下時分,竹山縣竹坪鄉一輛綠化灑水車正在給沿河大堤兩邊新栽植的香樟、桂花、四季紅等樹木澆水,幾隻白鷺、喜鵲沿著河道盤旋飛翔。  「現在環境好了,像白鷺這樣的珍稀野生動物,我們這裡到處都有了。」正在澆水的工作人員一邊欣賞著白鷺一邊介紹說。
  • 朱一龍曙光希望小學擬援建湖北省竹山縣竹坪鄉寬坪小學
    朱一龍曙光希望小學援建項目進展:擬援建湖北省竹山縣竹坪鄉寬坪小學。寬坪小學位於竹坪鄉寬坪村3組,23個村民小組,轄區總人口4192人。學校佔地面積4159㎡,校舍建築面積1071㎡。(室內牆體開裂)
  • 竹山縣竹坪鄉:冰凌冰掛如夢如幻(圖)
    夢幻冰凌(通訊員 張雲朝 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雲朝)1月1日,雪後初晴,竹山縣竹坪鄉六合村公路沿線,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冰凌冰掛。
  • 竹山縣竹坪鄉:林海雪原風光美 雄渾蒼茫水墨香(圖)
    (通訊員 張雲朝 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雲朝)近日的一場大雪,讓竹山縣竹坪鄉的山川、河流、村莊、樹木被大雪覆蓋,到處銀裝素裹,茫茫林海變成了雪原,呈現出黑白灰等色彩,淡然靜謐,宛如一幅絕妙的水墨畫卷。    12月31日,雪後初晴,登山遠眺,近處雪原,遠處林海,顯示出不同濃淡的黑、白、灰層次。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分外妖嬈。
  • 2019年度竹山縣「十大電商帶頭人」名單揭曉 看有哪些人
    10月15日上午,2019年度竹山縣「十大電商帶頭人」名單正式揭曉。按照《竹山縣「十大電商帶頭人」評選活動方案》的有關程序,經過該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授予明道坤、吳雲、張磊、羅晶晶、譚珍珍、孫長慶、王麗、李虎、任行財、鄭龍正共10位同志為2019年度竹山縣「十大電商帶頭人」榮譽稱號。
  • 仁化縣長江鎮香菇大豐收
    裡周村菇農喜豐收,曾春蓮攝 筆者日前走進長江鎮的學堂垇村,看到田野裡立著一個個大棚,空氣中飄著濃濃的菇香,菇農們忙碌著採摘分揀、裝筐上稱。
  • 桐柏縣安棚鎮:小香菇大產業 助力脫貧致富
    桐柏縣安棚鎮:小香菇大產業 助力脫貧致富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趙顯志 徐瑞璞2021年初之際,桐柏縣安棚鎮嶺東村,一陣陣歡聲笑語從溫室大棚裡傳出,村民們正忙著採摘香菇。「我家摘的前兩茬,已經收益6萬元,還是黨的政策好,今年豐收能突破3.5萬袋呢。」
  • 中藥材產業基地迎豐收 吸納貧困戶就近就業
    70餘名當地群眾辛勤地挖丹參、種芍藥,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有的是附近村民、有的是精準貧困戶,有的務工返鄉人員。該中藥材種植基地創建於2018年,流轉土地300餘畝用於種植丹參、芍藥等中藥材。長期在外務工的貧困戶蔣小軍得知基地在招工時,在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今年受疫情影響至今未出門打工,我正愁著到附近找一份工作呢,每天耍著心裡不是滋味,沒想到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真是太好了!」大柏山村黨書記劉世泉累並快樂著。
  • 竹山:竹坪鄉中心學校模擬演練 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
    )班教室門前,將「體溫異常」的學生帶到臨時隔離室,用體溫計再次測量體溫,發現確實「體溫異常」時,立馬撥打了120救護車,三分鐘後,救護車趕到校園,兩名穿著防護服的專業醫生走下救護車,將「體溫異常」的學生接上救護車……這是12月17日上午在竹山縣竹坪中學模擬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現場中上演的一幕
  • 竹山縣寶豐鎮:農民運動會慶豐收、迎國慶,「趣」味樂翻天
    在十堰市竹山縣寶豐鎮龍井村文化廣場,人聲鼎沸,一場農民趣味運動會正在舉行,啦啦隊員們一邊高呼加油,一邊助跑助威。9月19日,以「鄉村振興 團結奮進 喜迎國慶」為主題的農民趣味運動會在此精彩上演。農民變成運動員,以搬運南瓜、抬化肥接力、拔河等方式迎豐收、慶豐收、享豐收。農民運動會,「趣」味樂翻天。
  • 湖北省竹山縣光伏扶貧讓脫貧致富路更寬
    今秋十月,在地處鄂西北的竹山縣麻家渡鎮的牌樓村、澗溝梁村、黑虎村等地山崗上,排排整潔的光伏電池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秋日陽光的照射下,光伏的電流正進入國家電網,發電收益將按時分配到貧困戶帳戶上,並改變著他們的生活。竹山縣位於秦巴山區,是國家深度貧困縣,經濟基礎差,自然條件惡劣,貧困戶多,村集體增收困難。
  • 竹山縣洪瑞礦業有限公司徐家溝重晶石礦年產3萬噸重晶石擴建項目...
    一、項目情況:竹山縣洪瑞礦業有限公司徐家溝礦區重晶石礦位於湖北省竹山縣竹坪鄉合興村三組。礦區面積0.4978平方公裡,礦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9°42′41"~43′16",北緯32°31′23"~32°31′59",開採深度由1200米至800米標高。
  • 竹山縣林業生態扶貧——綠了山頭富了民
    近年來,竹山縣林業部門始終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 「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目標,將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走出一條 「百姓富、生態美、產業興」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
  • 湖北竹山縣得勝鎮:易地扶貧搬遷推進文明村鎮創建
    湖北竹山縣文明辦 近年來,湖北省竹山縣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並通過精準扶貧易地搬遷民生工程,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確保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建成一片、扮靚一片、完善一片、示範一片,大力改善鄉鎮基礎設施,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筆者走近鄂陝交界的竹山縣西部得勝鎮,得勝鎮據「西楚門戶」,扼「鄂陝咽喉」,是鄂西北著名的省際「口子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