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山縣光伏扶貧讓脫貧致富路更寬

2021-01-09 國際能源網

今秋十月,在地處鄂西北的竹山縣麻家渡鎮的牌樓村、澗溝梁村、黑虎村等地山崗上,排排整潔的光伏電池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秋日陽光的照射下,光伏的電流正進入國家電網,發電收益將按時分配到貧困戶帳戶上,並改變著他們的生活。

竹山縣位於秦巴山區,是國家深度貧困縣,經濟基礎差,自然條件惡劣,貧困戶多,村集體增收困難。但這裡太陽能資源豐富,屬於我國太陽能資源Ⅲ類可利用地區、湖北省太陽能資源一級可利用地區。新一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啟動實施後,縣委、縣政府在精準扶貧中充分利用這一豐富的綠色能源,把光伏扶貧項目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破解群眾致富難的「金鑰匙」。該縣大力招商引資,吸收光伏企業投資開發建設光伏扶貧項目,掀起光伏扶貧建設的熱潮。

2016年3月,經過科學考察後,通過招商引資,十堰市匯和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取「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等綜合利用模式,實行棚頂發電,棚下種植蔬菜,香菇,形成光伏現代農業綜合體,增強了貧困戶「造血」功能,帶動廣大貧困戶脫貧。

在實施光伏扶貧過程中採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戶參與,小型集中,對接到戶」的辦法,創新了「帶名入股建設光伏」的模式,即政府負責選址備地,提供適合光伏發電的荒地、荒山、灘涂等場地,貧困戶「帶山帶地帶名」入股,實現以資源入股分紅。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率先在深河鄉茅壩村建設86千瓦光伏發電扶貧示範點,及時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完成了土地平整,為落戶和施工創造了條件。同時積極宣傳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的好處,動員和引導更多農戶參與。到2016年9月底,茅壩村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正式上網發電。該村10多戶貧困戶將直接受益,按照每5000瓦幫扶1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可獲得純利2000元,村集體收益1000元,受益期達25年以上。隨後該鄉又啟動了茅壩村100千瓦和雙灣村300千瓦光伏扶貧發電項目,這些「光伏電站」的建成將成為該鄉新的經濟增長點,並為貧困戶帶來穩定可觀的收益。

十堰匯和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自2016年進駐竹山並成立分公司,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作為公司發展的宗旨,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序推進的原則,積極開發太陽能資源,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一年多來在縣發改局、扶貧辦、國網竹山分公司和各鄉鎮的支持下,各項建設工程順利推進。截止今年十月底,公司已先後與深河鄉、雙臺鄉、柳林鄉、文峰鄉、麻家渡鎮、擂鼓鎮等籤訂了光伏扶貧項目建設協議,目前已投資近2億元建設光伏扶貧電站15座,總裝機16579KW,對接23個貧困村,3315戶貧困戶。其中深河鄉茅壩村86kw、雙臺鄉界嶺村210kw、柳林鄉洪坪村150kw、屏峰村150kw、麻家渡鎮牌樓村500kw、黑虎村255kw已經併網投運。同時公司在深河鄉橫斷梁子村450KW、文峰鄉3000KW(10個村每個村建300KW)、麻家渡澗溝梁子村5000KW、麻家渡羅家坡村193KW、麻家渡雙堰村一個300KW一個150KW、麻家渡太山廟村600KW、擂鼓鎮棗園村5000KW、擂鼓鎮田埡村300KW等9個光伏扶貧電站正在建設中。

各鄉鎮在推進光伏扶貧項目中,與十堰市匯和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竹山分公司一起,積極創新開發利用模式,走「光伏+」之路,在「共享陽光,共享收益」讓陽光和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一是光伏+生態工業。以發展綠色生態工業為依託,精準實施「光伏助企」項目,實現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齊頭並進。二是光伏+特色農業。大力實施農光互補項目,推廣光伏發電和生態農業互補模式,通過「以租代徵」土地利用對光伏板下可利用土地進行生態產業開發與培育,實現光伏和農業的跨界融合。三是光伏+促農增收。圍繞經濟薄弱村轉化,重點實施「光伏助困」項目,通過採取整合經濟薄弱村轉化資金、扶貧資金及村自籌等方式,幫助農民增收、困難群眾脫貧致富。這種棚上進行光伏發電、棚下實行生態養殖、種植的綜合利用模式受到各級政府認可。文峰鄉立足鄉情,與十堰市匯和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在貧困村推進光伏發電項目,據了解,該鄉建設的3000千瓦光伏扶貧發電項目,涉及塘灣、滾子嶺等10個重點村,每村按300千瓦設計,帶動貧困戶60戶,建成後貧困戶每年可增收2000元,目前項目已基本完成,近期可併網發電。與此同時,該公司還向周邊縣市拓展,今年8月在竹谿縣向壩鄉開工建設的540千瓦光伏扶貧項目也已併網發電,解決了九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

截止到今年10月,十堰市匯和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先後在竹山縣6個鄉鎮建設規模16.579MW的光伏扶貧項目,年發電達1823.69萬度,直接帶動3315戶貧困戶脫貧。通過光伏扶貧產業,既有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增收,又實現了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的目標,成為全縣精準扶貧的一張亮麗名片。

相關焦點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光伏扶貧惠民生 鋪就「陽光」致富路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光伏扶貧惠民生 鋪就「陽光」致富路 2020-12-17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竹山縣:搬出深山天地寬(組圖)
    湖北日報(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雲朝)3月15日,竹山縣竹坪鄉安河塘村吳善軍從該村偏遠的七寶寨搬到了集中安置點麂子灣,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們讚不絕口:「漂亮,周圍的環境好,用水用電等配套設施齊全,交通又方便,真是搬出深山天地寬啊!」
  • 光伏扶貧數位化 讓「陽光存摺」更閃亮
    整齊擺放在金寨縣山間一排排深藍色光伏面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成為大別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些光伏板頂著炎炎烈日,正在源源不斷地為當地困難群眾脫貧致富,送來一份份「陽光福利」。位於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是安徽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區庫區縣,也是全國實施光伏扶貧最早的縣之一。
  • 湖北竹山縣得勝鎮:易地扶貧搬遷推進文明村鎮創建
    湖北竹山縣得勝鎮:易地扶貧搬遷推進文明村鎮創建 發表時間:2017-02-21   來源:湖北竹山縣文明辦 近年來,湖北省竹山縣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並通過精準扶貧易地搬遷民生工程,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確保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建成一片、扮靚一片、完善一片、示範一片,大力改善鄉鎮基礎設施,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筆者走近鄂陝交界的竹山縣西部得勝鎮,得勝鎮據「西楚門戶」,扼「鄂陝咽喉」,是鄂西北著名的省際「口子重鎮」。
  • 宣城市郎溪縣新發鎮:消費扶貧 讓扶貧路更寬
    今年以來,郎溪縣新發鎮主動作為,搶抓政策機遇,依託多種模式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清掃、噴水、拌食、趕鵝……在郎溪縣新發鎮澗西村的鵝舍中,洪官寶正忙得不可開交,眼前這個中年漢子幹起活來很是賣力,但是行動並不算太利索…… 洪官寶是新發鎮澗西村2017年新識別的貧困戶,因殘致貧,跟年邁的母親居住,母子兩人生活一直較為窘迫。
  • 竹山縣林業生態扶貧——綠了山頭富了民
    近年來,竹山縣林業部門始終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 「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目標,將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走出一條 「百姓富、生態美、產業興」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
  • 湖北省資訊|湖北旅遊:竹山縣,古代的上庸縣
    在今天來看,旅遊可以說是非常普遍了,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一個旅遊地點--湖北竹山縣,它可是古代的上庸縣。對古上庸又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就請跟隨我,來看看這座古代上庸縣是如何瑰麗、又是如何引人入勝的吧!不知道初聞竹山與上庸這兩個名字,大家有沒有一丁點兒的好奇,有沒有想過它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說起竹山這個地方的起源,那可得追溯到春秋時期了。
  • ——藍田縣過風嶺村發展光伏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
    2019年7月19日,過風嶺村舉行首次光伏產業分紅活動,分紅共計2萬2千元。當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將年度光伏產業分紅資金交到各貧困戶手中時,過風嶺村51名貧困戶家庭成員實實在在感受到產業扶貧帶來的喜悅感和獲得感。想不到,光伏發電,讓過風嶺這樣的荒山嶺有了聚寶盆。
  • 竹山縣竹坪鄉修通金銅路 發展旅遊經濟促脫貧
    4月30日,筆者在竹山縣竹坪鄉金花村看到,從金花洞口到陝西省旬陽縣銅錢鄉棠梨樹埡的出省公路,毛路的路基已經處理完成,澆灌水泥路面的沙、石料、水泥等已經籌備到位。儘管還是毛路,但是很多陝西人沿著這條毛路,開著私家車或者是摩託車,前來旅遊觀光的人很多。
  • 「飛天鴨」飛出山區,鋪就脫貧致富路
    廣州番禺警方幫扶五華縣華安村脫貧工作「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還有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的對口幫扶,現在我走上了養殖路、致富路,實現了脫貧,自己也要自立自強,努力奔小康。」在幫扶單位番禺區公安分局和駐村第一書記的精心幫扶下,顏鏡清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決心依靠扶貧政策和自己勤勞的雙手來脫貧致富,連續養了幾批番鴨,產銷兩旺,他們家庭人均年收入15700多元,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如今已成村裡脫貧致富的典型。賴宇朋顏鏡清一家成功脫貧致富只是華安村扶貧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 穩定收益20年,萊州光伏扶貧為貧困群眾帶來「陽光存摺」
    「我們村的光伏扶貧電站是萊州市首批光伏扶貧項目,已經運行4年了,有陽光就有收入,每年都能為村集體和貧困戶帶來6萬多元的收入,貧困戶每月都有錢可領,能夠穩定運行20年。」12月11日,煙臺萊州市平裡店鎮艾坡趙家村黨支部書記趙國洲介紹說。
  • 墾利區郝家鎮:光伏發電照亮群眾致富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小傑 通訊員 秦志敏走進墾利區郝家鎮薛家村,村民正忙碌著給葡萄修剪枝葉,遠處一排排整齊的光伏發電板映入眼帘,在陽光下熠熠閃耀,給這座村莊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來,村兩委幹部緊盯脫貧致富目標,積極謀劃,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照亮群眾致富路。該項目總投資50萬元,在薛家村村委辦公樓樓頂、村委活動大院平房房頂建設117.5kw光伏發電項目,採用分布式併網的設計方案,將117.5kw的併網發電系統,通過併網逆變器接入國家電網,實現併網發電,預計每年實現收益6萬餘元。
  • 安徽光伏扶貧,為村民送去光和熱
    近日,界首市光武鎮扶貧辦公示了黃寨、郭寨、新楊寨、徐寺4個貧困村9月份光伏電站收益分配清冊名單,黃永清、郭洪飛、楊建全、徐公海等80戶貧困戶,每戶可以領到780元至861元的光伏扶貧收入。「現在的政策太好啦!光伏電站分紅,一年3000多元,加上『護河』『護林』(公益崗位)工資,養羊獎勵(特色種養業補助),今年摘掉貧困戶帽子不成問題。
  • 光伏電站為產業扶貧和集體發展打下基礎
    而作為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的光伏發電產業,在蓬溪縣脫貧攻堅的前沿陣地上發揮的作用日趨顯現,照亮了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路。享受「伏」利助力精準脫貧「柏師傅,你們又來巡查了?」5月11日,在蓬溪縣任隆鎮幸福橋村村級光伏電站,村民羅登財看見國網遂寧供電公司任隆供電所員工柏宏福和何鵬巡查用電情況,熱情地打招呼。「設備和線路正常。我們還要檢查下逆變器和匯流箱。」柏宏福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內,檢查逆變器和匯流箱,確認其聲音、指示燈和數據都正常。
  • 湖北省竹谿縣、竹山縣、房縣積極探索縣級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的...
    湖北省竹溪、竹山、房縣三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秦巴山區,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財政基礎相對薄弱,發展任務艱巨。近年來,三個縣充分認識到整合國有資源、加強國有資產集中統一運營在促進本地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作用,勇於創新,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建設大國資、打造大平臺、配置大資源的新路子。
  • 河北南網光伏扶貧電站發電量3.4億千瓦時
    自從有了光伏扶貧電站,我每月有340元固定分紅收入。」近日,在淶源縣十八盤村,貧困戶張記年表示,自2018年10月起,通過光伏扶貧電站,他已經累計獲得6800元「陽光收益」。為推進光伏扶貧項目,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發揮電網企業技術和專業優勢,優先安排光伏接網工程項目投資、配套電網建設、併網服務等,近三年累計投資2.39億元,新建10千伏及以上線路405.43公裡,安裝變壓器1288臺,確保光伏扶貧電站全部順利併網發電。
  • [網絡問政]竹山至官渡新路何時完工? 竹山縣交通運輸局:路面工程...
    一、竹山至官渡新路何時完工? 竹山縣交通運輸局:路面工程計劃明年啟動帖文連結:http://bbs.cnhubei.com/thread-4661382-1-1.html7月31日,網友在《民生熱線》平臺上發帖稱:竹山到官渡修路修了2年,遲遲無法通行。新路什麼時間能開通?
  • 湖北武漢第一批90個光伏扶貧項目上網電價公示:每千瓦時0.98元、0...
    湖北武漢第一批90個光伏扶貧項目上網電價公示:每千瓦時0.98元、0.85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有序推進全省光伏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鄂政辦發〔2017〕85號)精神,省物價局組織武漢市發展改革委按照省能源局省扶貧辦省財政廳《關於請儘快撥付光伏扶貧項目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函
  • 電力扶貧故事多:螢火蟲「變」電燈,2886名牧民寫來感謝信……
    燈,意味著光明和希望,它為貧困山區群眾照亮前行的路。電力是脫貧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用「好電」創造更大價值張風和是青海央隆鄉一家汽修店的老闆,在大電網接入前,央隆鄉居民只能依靠光伏電站供電,供電受天氣影響,質量不穩定。「以前光照好的時候,光伏發的電還勉強能帶動電焊機,光照不好的話只能坐著等,客人著急,自己更著急。
  • 朱一龍曙光希望小學擬援建湖北省竹山縣竹坪鄉寬坪小學
    朱一龍曙光希望小學援建項目進展:擬援建湖北省竹山縣竹坪鄉寬坪小學。寬坪小學位於竹坪鄉寬坪村3組,23個村民小組,轄區總人口4192人。學校佔地面積4159㎡,校舍建築面積1071㎡。寬坪小學現有的教學用房因建設年代久遠,教室面積狹小,無法滿足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