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收益20年,萊州光伏扶貧為貧困群眾帶來「陽光存摺」

2020-12-20 大眾日報

「我們村的光伏扶貧電站是萊州市首批光伏扶貧項目,已經運行4年了,有陽光就有收入,每年都能為村集體和貧困戶帶來6萬多元的收入,貧困戶每月都有錢可領,能夠穩定運行20年。」12月11日,煙臺萊州市平裡店鎮艾坡趙家村黨支部書記趙國洲介紹說。該村光伏電站容量41.3千瓦,投資30萬元,於2016年12月26日正式併網運行。

近年來,為幫助致富產業匱乏的貧困村莊儘快脫貧致富,國網萊州市供電公司積極推進光伏扶貧。2019年爭取國家電網陽光扶貧捐贈項目,投資10萬元建設完成城港路街道路宿鄭家村光伏電站,至今已結算上網電量 39035千瓦時,支付電費15414元,使全村325戶百姓從中獲益。與此同時,國網萊州市供電公司全力支持納入國家補助目錄光伏扶貧項目的萊州市鴻溢果蔬專業合作社、萊州市春耕種植專業合作社光伏電站建成併網,已為兩個扶貧項目累計結算上網電量402.76千千瓦時,支付電費15.77萬元。

截至目前,萊州市已有光伏扶貧項目5個,電站接入容量0.11萬千瓦,已累計發電468.34萬千瓦時,累計支付電費209.57萬元,轉付國家補貼26.12萬元,為貧困群眾送上了穩定收益的「陽光存摺」。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通訊員 趙冬 郎風翔 報導)

相關焦點

  • 光伏扶貧數位化 讓「陽光存摺」更閃亮
    「在國家電網公司定點扶貧的「四縣一區」裡,目前一個村集體光伏發電年均收益20萬元左右,每個貧困戶能分到3000元以上。貧困戶特別是弱勞動力還可參與光伏扶貧公益性崗位,月收入少則500-600元,多則800-1000元。今年下半年碳排放交易還會增加一部分收益,分攤給貧困戶也有幾百元。」
  • 「光伏+」扶貧情暖壩上張北縣貧困群眾
    村頭的草灘上,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這是今年7月份建成的400千瓦德勝村村級光伏電站,併網發電後,一個月將有五六萬元左右的發電收入。」億利資源集團張北扶貧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德勝村是張北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村之一,全村現住人口258戶,其中貧困人口76戶、121人。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光伏扶貧惠民生 鋪就「陽光」致富路
    起伏連綿的荒坡之間,一排排整齊的藍色光伏電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它們為當地村民帶來了「陽光收入」,照亮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有了「陽光存摺」 家家戶戶笑開顏「我腿腳不利索,不能下地幹活,以前靠低保生活。自打村裡的荒坡上裝了光伏板子,有了公益崗位,我每年都能有固定的收入。」12月14日,臨夏永靖縣大地坪村村民蘇雲利談起「陽光存摺」高興地說道。
  • 山西光伏扶貧實現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 累計結算收益34.35億元
    據悉,在山西光伏扶貧讓「靠天吃飯」有了新註解,扶貧效應正在全面顯現:一是開闢了產業扶貧新業態。發揮山西省貧困地區光照資源豐富、荒山荒坡廣闊優勢,光伏扶貧彌補資源匱乏的短板,打破「種養加」傳統農業產業格局,擺脫市場風險、自然風險羈絆,收益持久穩定,逐漸成為產業扶貧新業態,貧困群眾增收新亮點。
  • 累計結算收益34.35億元 山西光伏扶貧實現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
    發揮山西省貧困地區光照資源豐富、荒山荒坡廣闊優勢,光伏扶貧彌補資源匱乏的短板,打破「種養加」傳統農業產業格局,擺脫市場風險、自然風險羈絆,收益持久穩定,逐漸成為產業扶貧新業態,貧困群眾增收新亮點。截至2020年10月31日,山西全省光伏扶貧項目累計結算收益34.35億元,分配到村金額30.5億元,惠及9823個村(6547個貧困村、3276個非貧困村)。貧困村集體經濟年均至少獲益20萬元以上,且有20餘年收益存續期。
  • 「新春走基層」有了「陽光存摺」 這個年要美美地過
    大傢伙都知道,這本「陽光存摺」便是來自於這家「陽光銀行」。楊家山村300千瓦扶貧光伏電站電力人員查隱患保障光伏電站穩定運行這個年有盼頭在村委會廣場上,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這本存摺。「有了這筆錢,咱這個年可以好好過一下嘍!」鄉親們邊聊邊看著手中的銀行卡,不時地發出陣陣歡笑聲。村民楊金有揣著剛領到的「陽光存摺」,笑著往家裡走去,腳步都比平常輕快了幾分。他說,這一切都得益於村子裡的光伏扶貧電站。
  • 安徽光伏扶貧,為村民送去光和熱
    近日,界首市光武鎮扶貧辦公示了黃寨、郭寨、新楊寨、徐寺4個貧困村9月份光伏電站收益分配清冊名單,黃永清、郭洪飛、楊建全、徐公海等80戶貧困戶,每戶可以領到780元至861元的光伏扶貧收入。「現在的政策太好啦!光伏電站分紅,一年3000多元,加上『護河』『護林』(公益崗位)工資,養羊獎勵(特色種養業補助),今年摘掉貧困戶帽子不成問題。
  • 河北故城「六大扶貧工程」趟出一條貧困群眾穩定可持續增收之路
    圖為故城縣一企業車間。 供圖  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6日電 (崔志平 沈佳旭 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故城縣緊緊抓住「穩定增收」這個關鍵,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企業搭臺、群眾唱戲,「內力」「外力」結合,「扶智」「扶志」並重,實施產業、就業、消費、金融、科技、文旅六大扶貧工程,趟出了一條貧困群眾穩定可持續增收之路。
  • 墾利區郝家鎮:光伏發電照亮群眾致富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小傑 通訊員 秦志敏走進墾利區郝家鎮薛家村,村民正忙碌著給葡萄修剪枝葉,遠處一排排整齊的光伏發電板映入眼帘,在陽光下熠熠閃耀,給這座村莊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共有貧困戶20戶,26人。今年來,村兩委幹部緊盯脫貧致富目標,積極謀劃,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照亮群眾致富路。該項目總投資50萬元,在薛家村村委辦公樓樓頂、村委活動大院平房房頂建設117.5kw光伏發電項目,採用分布式併網的設計方案,將117.5kw的併網發電系統,通過併網逆變器接入國家電網,實現併網發電,預計每年實現收益6萬餘元。
  • 光伏電站為產業扶貧和集體發展打下基礎
    而作為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的光伏發電產業,在蓬溪縣脫貧攻堅的前沿陣地上發揮的作用日趨顯現,照亮了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路。享受「伏」利助力精準脫貧「柏師傅,你們又來巡查了?」「2019年,我們用光伏發電掙的錢和平時攢的錢購買了雞苗、水牛等,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幸福橋村貧困戶潘玉華說,光伏發電給她一家人脫貧增收帶來了希望。
  • 湖北省竹山縣光伏扶貧讓脫貧致富路更寬
    今秋十月,在地處鄂西北的竹山縣麻家渡鎮的牌樓村、澗溝梁村、黑虎村等地山崗上,排排整潔的光伏電池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秋日陽光的照射下,光伏的電流正進入國家電網,發電收益將按時分配到貧困戶帳戶上,並改變著他們的生活。竹山縣位於秦巴山區,是國家深度貧困縣,經濟基礎差,自然條件惡劣,貧困戶多,村集體增收困難。
  • 屋頂上的「陽光存摺」
    脫貧攻堅以來,中國聯通與當地政府緊密合作,拓寬扶貧領域,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紮實推進光伏產業扶貧,探索出一條立體化的「陽光扶貧」之路,讓貧困戶享受「陽光紅利」。  處長地村安置點解決了周邊10個空心村共計172戶278人的集中安置。
  • 河北南網光伏扶貧電站發電量3.4億千瓦時
    自從有了光伏扶貧電站,我每月有340元固定分紅收入。」近日,在淶源縣十八盤村,貧困戶張記年表示,自2018年10月起,通過光伏扶貧電站,他已經累計獲得6800元「陽光收益」。為推進光伏扶貧項目,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發揮電網企業技術和專業優勢,優先安排光伏接網工程項目投資、配套電網建設、併網服務等,近三年累計投資2.39億元,新建10千伏及以上線路405.43公裡,安裝變壓器1288臺,確保光伏扶貧電站全部順利併網發電。
  • 為何要主推村級光伏扶貧電站?
    河南省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通知》,最重點是透露「2017年國家將進一步優化光伏扶貧工程布局,將集中下達未來三年光伏扶貧指導規模並優先建設300千瓦以下的村級電站,光伏扶貧集中式電站須國家批覆以後方可實施。」
  • 「金屋頂」成村民「陽光存摺」
    八橋鎮人大主席、慈善分會會長姚永洪介紹,揚中光伏產業發達,如果給袁明芳這樣的建檔立卡戶裝上「金屋頂」,既可以保護環境,又給了他們一個「陽光存摺」。2017年,揚中市慈善總會、市殘聯、八橋鎮政府共同出資,為20戶殘疾人建檔立卡戶安裝每戶5000瓦的光伏發電站,後期運營維護由專業人員上門服務,袁明芳們不用費神。「『光伏扶貧』目前在全市推廣,300多建檔立卡戶每年能獲得3000元左右的『陽光收益』。」
  • 廣東陽山:光伏扶貧照亮好日子
    2016年,廣州市黃埔區扶貧工作組來到陽山,在一番周密調研後,確定了「光伏扶貧」的路子。確定方向後,扶貧工作組快馬加鞭落地落實項目,選擇小江村龍廟自然村一個佔地22.6畝的養殖場作為首個光伏扶貧電站建設用地,按照「農光互補」模式精準設計,上面是800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下面則用於飼養家禽。2017年4月23日,小江村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 新能源扶貧暖人心--華潤電力推進風電光伏扶貧項目紀實
    在2020年歲末,作為一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央企,華潤電力也交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  華潤電力在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已實施的風電、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可發放用於扶貧的收益約3600萬元,按照每年每戶3000元計算,能夠解決約1.2萬戶貧困戶扶貧資金來源。多年來,華潤電力在不斷推動國家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也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努力。
  • 「陽光存摺」讓貧困村產生「造血」機能
    □白林 楊朝紅 張承存 「縣農行正在為我們村安裝一組10千瓦光伏太陽能,每年可有1萬元收入,並且連續收入可達20年,我們村馬上就有一份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陽光存摺』了」。寧晉縣北魚鄉黃趙臺村黨支部書記王現華高興地說。
  • 田東│光伏電板變身「存錢罐」,「陽光收入」點亮貧困戶新生活
    李玲口中的右江魚梁庫區裡拉溝水面光伏扶貧項目,是廣西第一個開工建設的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其中由深圳扶貧協作幫扶資金1000萬元入股,每年獲得保底紅利180萬元,並通過篩選直接分到600戶貧困戶和貧困村當中,讓貧困戶享受光伏發電帶來的長期「陽光收益」。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中新網福建三明10月19日電 (葉秋雲 傅淑婷 唐偉)10月19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吳山鎮梓溪村沿河而建的千米光伏發電長廊,一排排整齊的多晶矽板為山間鄉村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作為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陽光」收益也讓梓溪村的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