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脫貧攻堅工作收官在即,打贏脫貧攻堅戰已迎來了最後的衝刺。在2020年歲末,作為一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央企,華潤電力也交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
華潤電力在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已實施的風電、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可發放用於扶貧的收益約3600萬元,按照每年每戶3000元計算,能夠解決約1.2萬戶貧困戶扶貧資金來源。多年來,華潤電力在不斷推動國家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也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努力。
新能源扶貧帶來「金山銀山」
「十三五」以來,為響應《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及《「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戰略部署,華潤電力集中力量開展精準扶貧,充分發揮自身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方面的優勢,通過參與華潤集團建設希望小鎮、在貧困地區投資建設新能源發電項目、因地制宜扶持地方特色產業、慈善捐贈等工作,為各地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綠水青山下,華潤電力為當地居民也帶來了金山銀山。
清遠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偏北,歷史悠久,境內森林、水力、礦產、旅遊資源豐富,然而,多年來卻未得到合理的開發規劃和企業投資。作為全國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當地有1個全國性扶貧縣、3個省級重點扶貧的特困縣和1個省級山區貧困縣。如何增加貧困縣經營性收入,改善經濟落後村莊面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是清遠市脫貧攻堅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此情況下,華潤電力與清遠市委、市政府,就能源投資、城市綠色發展、扶貧工作進行了多次會談。2018年,華潤電力華南大區與清遠市代管的縣級市連州市籤訂了《風電扶貧項目合作協議書》,共同出資成立了清遠市首個風電扶貧公司,其中地方政府以扶貧資金入股佔比17.5%,按照實際股比持續取得分紅用於扶貧工作,保障當地群眾長期獲益。為幫助貧困人口早日脫貧,華潤電力在項目投產運營前就開始進行預分紅,截至2020年3月,華潤電力連州風電項目已支出498萬元扶貧資金。
「清遠市正集中建設數個大型產業項目,電力需求將快速增長,華潤電力的到來為清遠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扶貧模式,是企業高度重視和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清遠市委書記郭鋒表示。
聚焦精準扶貧,鎖定長效可持續
華潤電力董事局主席王傳棟表示,「華潤電力將秉承只爭朝夕的精神,懷揣持之以恆的信念,貫徹可持續發展之路。」華潤電力堅持貫徹精準脫貧戰略,在貧困地區投資建設風電場、光伏電站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並將項目收益惠及周邊貧困人口,輔以幫扶農業牧業、捐建基礎設施等多種適宜的扶貧模式,帶動當地人口就業,提升教育水平,實現可持續的扶貧模式。同時,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在助學助教、關愛特殊群體、開展志願活動等方面積極行動,2019年捐款捐物約1.17億元,為中國扶貧成果的壯大與鞏固、社區的持續發展貢獻企業力量。
在湖北棗陽,華潤電力也一直在行動。2016年,華潤電力華中大區與棗陽市政府籤訂協議,合資成立華潤風電棗陽白鷺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運營棗陽白鷺風電扶貧項目。2018年,棗陽市人民政府向華潤風電棗陽白鷺有限公司增資1560萬元,並將風電扶貧的範圍由項目所在地鄉鎮擴大到全市。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華潤風電棗陽白鷺有限公司已向棗陽市人民政府分紅940.19萬元,為棗陽市77個貧困村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約12.2萬元,大幅加快了棗陽市貧困人口脫貧的步伐。另外,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需要長期資助的困難群眾,都可以通過投資收益得到長期穩定的救助。
變輸血為造血,新能源扶貧成果卓著
新能源扶貧作為一種具有穩定性、可持續性的扶貧模式,多年來已在我國大江南北「落地生根」。2019年,華潤電力印發《風電扶貧模式工作指引》,此後華潤電力各大區分公司積極推進風電扶貧業務工作。
僅華南大區,華潤電力在2018-2019兩年間先後在廣東、廣西共籤署9個風電扶貧協議,風電容量共計51萬千瓦。截至2019年底,累計發放扶貧資金1240萬元,每戶發放扶貧資金3000元/年,累計受益貧困戶達4133餘戶,幫扶貧困人口約12390人。
華潤電力在風電開發、建設過程中,引入政府或扶貧對象參股,項目運營盈利後,將部分收益用於政府扶貧。這一模式有效解決了農村缺乏平臺與投資的問題,華潤電力在保障股東收益率的同時,也在積極踐行著央企社會責任。
新能源扶貧暖人心,2015-2019年,華潤電力已在28個國家級貧困縣投資設立33家企業,投資總額達459.76億元,幫扶7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就業,貢獻稅收23.6億元。華潤電力始終積極推進風電和光伏扶貧項目,對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貧困人口生活改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李雯雯)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