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近近的山頭,風車的葉片呼啦啦地轉動。走進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的華潤西華山風電場,一個個身穿黃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為這裡漸綠的土地增添了更多的亮色。
    據工作人員介紹,風力發電機組有80米高,這裡共有150颱風力發電機組,平均一天可以發200多萬千瓦的電。
    
    工作人員正在記錄數據
    海原縣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山大溝深,乾旱少雨。西安鎮範臺村村民李成海回憶往昔,總不忘對當地山風進行一番描述:每年一入春,風沙漫天,常常關了家裡所有門窗,飯碗裡還能落下沙礫來。事實上,這「面目猙獰」的山風,如今已成為海原脫貧致富的重要來源。
    2014年起華潤集團定點幫扶海原縣,在這裡的首個投資扶貧項目,就是建設西華山風電場,把原本視為災害的風當作了寶貝,轉換成電。
    走進風電場二樓的操控間,十幾臺監測不同數據的電腦成一字型排開,花花綠綠的圖表不停的變換著數據,工作人員在一旁匆忙的記錄著。
    西華山風電項目建成後,較大程度地解決了當地用電困難的問題,促進了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就業。目前,已發電量20.96億千瓦時,繳納稅金1500多萬元,從2020年減半期開始,預計每年向海原縣繳稅1000多萬元,減半期後,預計每年繳稅2000多萬元。
    
    電場員工在開會
    「今天的天氣好,陽光充足,沒什麼風,我們風電場的人都『不喜歡』這樣的好天氣。要是風再大一點,我們能多發好多的電呢。」華潤電力寧夏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軍笑著說道,「我們扶貧,首先扶的是人心,是讓扶貧對象對華潤作為紅色央企改變民生的信賴,激發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信心。」
    截止目前,華潤電力在海原已獲取新能源建設指標容量79萬千瓦,全部投產後投資總額約 53億元。已投運的西華山風電項目裝機容量30萬千瓦,投資 19 億元;建成的範臺6萬千瓦和付套3萬千瓦光伏項目,2個項目投資總額約4億元;在建的呱呱山 20萬千瓦、尖尖山12萬千瓦和北山梁8萬千瓦風電項目,3個項目投資總額約30 億元。未來,將在海原縣規劃建設百萬千瓦基地。
    
    西華山風電場
    除風電項目外,華潤電力還根據當地情況,開展海原公益林、海原華潤希望小鎮、草畜一體化扶貧等項目。同時利用華潤集團的全產業鏈,實現定點幫扶可持續發展。
    在前往西華山風電場的路上,當地幹部介紹說:「風電場的落地不僅解決了我們地區的用電困難,而且對這裡的生態修復大有裨益。」記者了解到,每建成5萬千瓦的風電,就會捐資200萬元建設生態公益林,幫助牌路山森林公園建設了1500畝公益林。呱呱山項目配套建設800萬元公益林目前也正在內部申請階段,夏天再來海原轉一轉,山風吹遍,綠意盎然。
    華潤集團把根扎進海原大地,還充分發揮五豐品牌優勢及華潤萬家終端門店的規模優勢,開展農超對接,幫助海原特色農產品進入高端市場銷售。華潤萬家銷售海原縣馬鈴薯、優質西砂瓜、清牛羊肉和胡麻油等,有效解決了海原特色農產品銷售難題,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種養效益,加快了當地脫貧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