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扶貧故事多:螢火蟲「變」電燈,2886名牧民寫來感謝信……

2020-12-23 電網頭條

「家裡的螢火蟲飛走了,以前的煤油燈變成了燈芯向下的電燈,有了電,奶奶能看有人的戲匣子了。」在四川涼山金陽縣布拖村集中安置點,馬哈木日卓老人6歲的小孫女這樣講述有了電的日子。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5月21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始前的第一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中,面對記者關於「涼山脫貧致富信心和力量來源」的提問,全國政協委員、四川涼山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達久木甲這樣回答。

▲達久木甲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始前的第一場「委員通道」發言。

燈,意味著光明和希望,它為貧困山區群眾照亮前行的路。電力是脫貧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用「好電」創造更大價值

張風和是青海央隆鄉一家汽修店的老闆,在大電網接入前,央隆鄉居民只能依靠光伏電站供電,供電受天氣影響,質量不穩定。「以前光照好的時候,光伏發的電還勉強能帶動電焊機,光照不好的話只能坐著等,客人著急,自己更著急。有時候遇到連陰天,電焊機根本沒法使用,許多生意眼睜睜地就錯過了。」張風和這樣形容大電網接入前的日子。如今央隆鄉有了大電網的穩定供電,張風和的汽修店能夠隨時開工。開店11年來,張風和今年首次放棄春節回家過年,留守在門市裡打理生意。

電力扶貧,不僅是讓群眾用上電、用好電,更是要用「好電」創造更大的價值。

群眾的點讚是對扶貧工作最真實、最溫暖的鼓勵。今年3月,青海央隆鄉2886名牧民給國家電網公司寫來一封感謝信,感謝國家電網公司把大電網拉到央隆鄉,讓牧民用上了穩定電,徹底告別了點蠟燭照明、看天用電的日子。

▲3月15日,青海海北州祁連縣央隆鄉牧民角巴才讓正在陪同兒子上網課。

穩定的供電為脫貧致富注入強心劑。

2019年9月,西藏阿里聯網工程啟動,西藏實現主電網全覆蓋的美好願景近在眼前。阿里多牧區,牧民居住分散,當地牧民大多依靠功率小、容量有限的小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生產生活。西藏阿里聯網工程建成後,將覆蓋日喀則市西部及阿里地區9縣18萬人口,基本解決該地區無電和缺電的問題。

對於牧民,可靠供電不僅滿足了日常生活所需,還將大大改善肉類和奶製品存儲、加工的狀況,生活與生產的雙重保障使得脫貧致富產業得到良好發展。

電網建設不僅解決了基礎設施問題,同時可以帶動上下遊產業鏈發展、解決當地就業。

經濟發展向前走的同時,生態保護也不能落後。

青海瑪多縣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核心區,被譽為「中華水塔」。這裡海拔高、含氧量低,國家電網公司連續三年在當地實施清潔採暖幫扶項目,建成全國首個高海拔清潔採暖示範縣,給出了解決高海拔地區傳統燃煤取暖問題的「國網方案」。2018年1月22日,由國家電網公司與青海省委、省政府共同推進的瑪多縣城清潔取暖示範工程全面投運。

▲青海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的孩子們在溫暖整潔的電採暖教室上課。

瑪多縣清潔取暖項目的意義在於扶貧資金的精準投放,這是扶貧與生態建設充分結合的一個實例。既要扶貧,又要環保,二者缺一不可。

如今的瑪多縣,學校裡的孩子有了電採暖,冬天寫字不再凍手;牧民家裡有了電熱炕,既符合藏區農牧民生活習慣,又為他們省去了燒牛糞的麻煩。

做好行業扶貧「金名片」

2019年,國網遼寧電力定點駐村扶貧興隆山鎮老虎村,在這裡建設了「旭光」精準扶貧示範項目——牛棚頂光伏電站。「棚下養牛,棚上發電」是遼寧省扶貧工作中可複製、能推廣的典型經驗。

牛棚頂的光伏電站既綠色又能扶貧,是好事情。張旭很高興:「牛見牛,三年五個頭。按市場價2萬元一頭牛來算,有5頭牛的貧困戶今年就能走上致富道路了,大夥的好日子來了。」

▲遼寧阜新彰武縣興隆山鎮老虎村長青牧業合作社牛棚光伏電站。

2019年12月31日,老虎村脫貧摘帽,貧困戶人均年收入超過4500元。張旭對全國人大代表、國網遼寧電力董事長石玉東說:「電力幫助村裡脫貧所做的一切,俺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你能不能把老虎村的精準扶貧項目經驗帶到全國兩會上,也好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由地方政府、供電企業、農業合作社共同參與的「光伏發電—設施農業—貧困戶脫貧」的精準扶貧新模式已經形成了遼寧扶貧可複製、能推廣的特色經驗。

截至2019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在經營範圍內共捐贈的254座光伏扶貧電站,已累計產生發電收益1.86億元,惠及貧困人口36萬。

光伏扶貧不僅為當地居民直接增收,同時還增加了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讓貧困人口在得到收益的同時還能參與到電站的運維工作中。光伏扶貧電站真正成為了眾人的「陽光存摺」。

▲湖北恩施州巴東縣宋家梁子村級光伏電站。

時間邁入2020年,扶貧工作又有了新挑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面對疫情,各地的扶貧工作依舊不敢放鬆,力求做到防疫扶貧兩手抓。

楊曙光是湖北隨州廣水太平鎮貓子湖村的駐村幹部,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趕回村裡,駐村52天,和扶貧工作隊隊員一起上門為村民測量體溫,代購生活物資,每天日行萬步,守護著410戶村民的平安。隨著疫情的逐步向好變化,他抓緊時間把村裡的種養殖產業發展起來,做好大蒜產業深加工和對外銷售,完善好村級電商平臺,幫助村民渡過難關,防止返貧現象發生。

這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各處。

新疆和田烏喀迪村的麥提圖爾迪·阿卜力孜去年一口氣種了13畝山藥,可沒想到周邊山藥種植面積擴大,山藥價格下降,還賣不出去,只好存在冷庫裡。正當麥提圖爾迪為此發愁時,國網新疆電力駐烏喀迪村的第一書記何紅星找到了他,主動幫他牽線搭橋,賣完了他的山藥,收入6萬多元。何紅星說,去年村裡的山藥有三分之一被國網新疆電力所屬公司買下。今年,國網新疆電力繼續加大扶貧力度,計劃在該公司派駐策勒縣的12個村購買2000萬元的農副產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直接採購農副產品只是消費扶貧的一種方式,扶貧工作更重要的任務是為貧困群眾提供脫貧的「鑰匙」、開拓致富的「道路」。

直播帶貨之風在今年春天颳起。

「山水梁子湖,詩畫塗家堖。今天,我要『安利』給大家的是產自塗家堖鎮的瓜蔞籽,瓜蔞籽具有清熱化痰、潤燥滑腸等功效……」5月18日上午,鄂州太平村村委會門口,湖北鄂州市供電公司青年員工方翔和他的幾位搭檔一同化身網絡主播,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近幾個月,國家電網公司各級單位紛紛開展直播帶貨助力消費扶貧活動,直播賣貨感染力強、人人皆可參與,已經成為當下消費扶貧的又一「好幫手」。

▲湖北鄂州市供電公司員工方翔直播帶貨扶貧商品。

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的平臺建設也沒有落下。疫情發生後,由國家電網公司主導開發、建設運營的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上線運行,該平臺發揮集團優勢,組織公司系統56家單位採購中央企業174個定點貧困縣滯銷農產品總額達9761萬元,幫助貧困縣克服疫情影響、穩定脫貧成效。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勞永逸。

4月2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巴東縣和長陽縣等16個國家級貧困縣(市、區)脫貧摘帽。至此,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定點扶貧的湖北省巴東縣、長陽縣、秭歸縣、神農架林區和青海省瑪多縣「四縣一區」全部脫貧摘帽。

從湟河谷地到青海湖畔,從神農架林區三峽兩岸國家電網定點扶貧「四縣一區」的全面脫貧摘帽展現了「大國重器」的責任擔當。

當高原上的村寨用上穩定的大網電,當貧困村居民的光伏電站「陽光存摺」中獲得一筆又一筆的入帳,電力正在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改變著他們的生活。國網人正在用每一根電桿、每一塊光伏板、每一次支援與問候,為貧困戶走向全面小康鋪就亮亮堂堂的大道。

作者:金雨雙

協助單位:國網青海電力 國網遼寧電力 國網湖北電力(照片、部分文字素材)

責編:金雨雙 韓煦

相關焦點

  • 《螢火蟲姐弟歷險記》首演 科普、扶貧故事也可以這麼講
    一部融入了科普、環保甚至精準扶貧等概念的兒童劇,12月19日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這部名為《螢火蟲姐弟歷險記》的作品,帶著奇幻的氣質和國際化的表達,營造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舞臺,將孩子們難以理解的概念融入到美麗故事和光影效果中,用當代視覺語言打造出一個現實題材兒童劇的範本。
  • 「我的扶貧故事」這封貧困戶感謝信 是扶貧最好的「答卷」|劍河縣...
    「在我們困難的時候,是黨和國家、政府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是孫德垣書記和網格員趙青姐給我們的關心關懷和幫助,讓我家的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日子也慢慢地變好了。我們一家一定常懷感恩之心,勤奮共進。我們幾姊妹也會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達州:電力扶貧 詮釋初心使命
    「扶真貧、真扶貧」為己任,聚焦脫貧攻堅,踐行國企擔當,穩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和如期脫貧,確保電力扶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達川區百節鎮南新橋村村民 唐仕碧:以前我們反正是多惱火,吃飯都沒有,晚上用電燈也沒有電
  • 「家裡的螢火蟲飛走嘍!」——四川涼山懸崖村通電記
    新華社成都12月29日電(記者魏兆陽、李力可)「屋裡的電燈好像螢火蟲。」11歲的吉爾史洛小聲地說。上二年級的她已經追著「螢火蟲」寫了兩年作業。這裡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的阿土列爾村,它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懸崖村。800多米的扶梯是村民通往外界唯一的路。
  • 新春走基層∣只讀了兩年書的他,提筆給東莞扶貧幹部寫了一封感謝信
    一封不到30字的感謝信,儘管錯別字就有5個,但樸素的字裡行間,貧困戶對扶貧幹部、黨和政府的謝意滿溢——這封信,是寫給東莞橋頭鎮駐揭西縣鳳南村駐村隊長、第一書記賴浩華的,來自村裡的獨居貧困戶楊惠存。只念過兩年書的楊惠存,短短二三十字寫得很吃力。樸實真摯的情感,卻深深感動了賴浩華,戲稱是駐村4年多來收到的第一封「情信」,將珍藏一輩子。
  • 上訪信變感謝信
    懷化新聞網訊 7月10日,湖南省會同縣金竹鎮石旗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縣紀委監委幹部明光福收到一封感謝信。這封信來自以貧困戶向彥錕為代表的石旗村村民。為什麼村民給明光福送感謝信?故事要從2019年5月說起。
  • 醴陵:真情幫扶暖人心 貧困戶寫來感謝信
    紅網時刻3月18日訊(醴陵融媒記者 邱紅 張逸鳴)日前,醴陵市板杉鎮寨下村的扶貧工作隊收到了一封感謝信。平日裡不愛多說話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羅金秋通過這樣的方式,衷心表達全家人發自內心的感謝。羅金秋寫下的感謝信。
  •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並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
  • 從煤氣燈到電燈:那些關於夜上海的故事
    1887年矗立在上海外白渡橋上的一盞電弧燈 然而,電燈比煤氣燈明亮而且使用方便,其優越性被越來越多的中外人士認識。 老上海的「停電」記憶 上海的電力工業發展起來之後,普通人家家裡用電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雖然冰箱、空調之類還未成為必備品,但收音機(很多老上海稱呼它半導體)、電視機、電風扇等進入了許多家庭的考慮項目。 不過從用電來說,照明還是首要的。
  • 扶貧更扶人心,一封來自貧困戶的感謝信……
    一封簡單樸素的感謝信,代表了兩個貧困家庭的真情扶貧故事,一位普通的扶貧幫扶幹部,拉近了貧困家庭與政府的距離。最近,一封來自源泉鎮北崮山村貧困戶焦方英和郭本英的感謝信,送到了博山區疾控中心領導李仲利的手裡。
  • 遺書變感謝信:復工後的南川金佛山中醫院迎來腫瘤患者「重生」
    咋像變了一個人哦!」王峰微笑著摘下口罩,病友陳昌蓉驚奇地呼喊出聲,病友和護士們也都驚呆了。24年前,家中突遭變故,哥哥王峰主動輟學下苦力,用肩上的竹背簍換來弟弟王官維的學費;24年後,哥哥身患肝癌,弟弟辭去外地的工作,帶著全家四處奔走,為哥哥尋醫問藥,讓幾乎喪失活下去勇氣的哥哥振作起來……上遊新聞2019年12月的首次報導,讓王峰在南川金佛山中醫院成了「名人」。
  • 來自米蘭的感謝信,講述青田與義大利的跨國戰「疫」故事
    「這是一封寄自義大利米蘭的《感謝信》!」範蕭藝說,是一封用義大利語書寫的信件,經過翻譯得知,寫信人是義大利米蘭警察總部綜合預防(防疫)辦事處執行長薩爾瓦多·阿尼亞。青田電力與義大利警察,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為何他們要寫來《感謝信》?這還得從3月初說起。
  • 華潤電力:新能源扶貧暖人心
    在2020年歲末,作為一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央企,華潤電力也交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華潤電力在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已實施的風電、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可發放用於扶貧的收益約3600萬元,按照每年每戶3000元計算,能夠解決約1.2萬戶貧困戶扶貧資金來源。多年來,華潤電力在不斷推動國家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也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努力。
  • 貧困戶脫貧後寫感謝信「曬」帳單
    新田新聞網(通訊員 樂劍平)「尊敬的上級領導:我們是新田縣金盆鎮徐家村2組的貧困戶徐英動、蔣長青夫婦,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我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實現了脫貧致富,現在寫信對黨和政府表示真心的感謝……」8月4日,新田縣公安局扶貧工作隊員謝新華收到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徐英動
  • 十八洞村來了感謝信:自來水入戶了,村寨變美了……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記者 李慧芳)「自來水入戶了,村寨變美了,產業變大了,遊客增多了,人氣變旺了,群眾變富了……」這是日前湖南省水利廳收到的一封來自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支兩委代表全體村民的感謝信。信中說:「省水利廳認真貫徹落實『精準扶貧』重要指示精神,講政治講大局,實施十八洞村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新建備用水源和管網,安裝消毒淨化設施,安裝流量計及水錶,對農戶進戶管網進行改造,確保百姓喝上安全的放心水。
  • 【感謝信】如何寫感謝信
    感謝信的格式  感謝信是為表示感謝而寫的一種專用書信。受信者和寫信者均可是個人或單位。感謝信可以直接寄送給對方單位或個人,也可公開張貼或送報社、電臺。  感謝信格式:  ①標題: 空一行正中寫「感謝信」三字;  ②頂格寫被感謝的單位名稱或個人姓名、稱呼,後加冒號;  ③正文:寫感謝的內容,敘述先進事跡,讚揚好的品德作風以及產生的效果;  ④結尾:寫表示感謝、敬意的話;  ⑤署名:寫單位名稱或個人姓名、日期。
  • 嶽謙厚 張國華||新記電燈公司與近代太原電力照明事業
    在官辦工業的帶動和社會革新的輿論引導下,省會太原具備了創辦電燈公司、發展電力事業的條件。1908年,劉篤敬在太原市南肖牆10號創立太原電燈公司,安裝了一臺英制60千瓦蒸汽引擎帶動的直流發電機,供給附近商店、官邸及街道照明。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三明市泰寧縣杉城鎮南會村從事農家樂的江一民介紹,如今,村裡原本密密麻麻的「分割線」變得整齊,環境變美了,來村裡旅遊觀光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江一民表示,過去,一年的收入在40000元左右,現在,年收入能超200000元。  據悉,三明供電公司組建電力扶貧隊,制定專項方案,推進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切實把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村到戶到人。
  • 新能源扶貧暖人心--華潤電力推進風電光伏扶貧項目紀實
    在2020年歲末,作為一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央企,華潤電力也交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  華潤電力在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已實施的風電、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可發放用於扶貧的收益約3600萬元,按照每年每戶3000元計算,能夠解決約1.2萬戶貧困戶扶貧資金來源。多年來,華潤電力在不斷推動國家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也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努力。
  • 【感謝信】怎樣寫感謝信範文格式
    感謝信是為表示感謝而寫的一種專用書信。受信者和寫信者均可是個人或單位。感謝信可以直接寄送給對方單位或個人,也可公開張貼或送報社、電臺。  感謝信格式:  ①標題: 空一行正中寫「感謝信」三字;  ②頂格寫被感謝的單位名稱或個人姓名、稱呼,後加冒號;  ③正文:寫感謝的內容,敘述先進事跡,讚揚好的品德作風以及產生的效果;  ④結尾:寫表示感謝、敬意的話;  ⑤署名:寫單位名稱或個人姓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