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困難的時候,是黨和國家、政府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是孫德垣書記和網格員趙青姐給我們的關心關懷和幫助,讓我家的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日子也慢慢地變好了。我們一家一定常懷感恩之心,勤奮共進。我們幾姊妹也會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叫趙青,2019年初,在組織的信任下,我有幸成為了劍河縣太擁鎮展模村的一名網格員。當我負責網格內的貧困戶交給我這封感謝信時,那一刻,心裡暖暖的,眼淚一下控制不住地在眼眶裡打轉。 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恩,以及由此激發改善生活來的奮進之心。我想,這就是扶貧最好的「答卷」。
寫這封感謝信的叫石代香,是我的幫扶貧困戶石磊的女兒。石磊一家5口人,三個孩子,一人讀大學,兩人讀初中。因家庭貧困,教育負擔重,石磊夫妻二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務工。因為常年在外,與村幹們交流很少,夫妻倆在生活重壓下對村幹們頗有怨氣,遇事愛與村乾唱反調,也不支持村裡集體事業的發展。同時,因缺乏陪伴和溝通,孩子們與他們之間也很淡漠,五口之家不僅生活困難,家庭氣氛也很緊張。 了解情況後我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改善這一家的生活,並調和氣氛,我主動與夫妻二人交談。得知二人有回縣內就業的想法後,我找到了勞動部門向工作人員了解縣內就業情況,並把情況反饋給他們,在多方的幫助下,石磊成為了展模村的護林員,因其妻加入村裡的工程隊,農閒之餘在家附近務工,還能照顧孩子。 與此同時,我幫助石磊申請了「特惠貸」5萬元,發展養豬產業。還為減輕其教育負擔,幫助申請助學貸款5500元。今年他家人均純收入達到5035元,收入穩定達標。 工作的穩定讓夫妻二人心中大石落下,對我們幫扶幹部以及村幹都充滿了感激,但與孩子們的相處又成為了他們的心病。為了讓這個家庭溫暖和諧起來,我一方面邀請學校心理輔導師上門給夫婦二人講授相處之道,鼓勵他們多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另一方面,我當起溝通的「橋梁」,經常和孩子們聊天,講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故事和相處之道,聆聽孩子們的心聲,並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同時給孩子與父母製造互動的機會。在我的不斷努力下,石磊夫婦與孩子們都敞開了心扉,相處日益融洽,家庭歡笑聲多了。
如今,石磊夫婦開朗了不少。石磊還經常與村幹一起討論產業發展的事,他還偷偷告訴我今年他要參加村裡選舉,爭取能當上村組長,為村裡事業發展出一份力。石磊的孩子們臉上笑容多了,學習也更努力了。看到這一家的蛻變,我也由衷的高興,扶貧幫扶路上,有汗水,有艱辛,但也有歡樂,有收穫。 【人物資料】 趙青,今年34歲,2009年畢業於湖南同德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2014年來到劍河縣水務局太擁片區水務站任職至今。2014年至2018年兼任半溪村駐村幹部。2019-2020年兼任展模村網格員。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丹 歐陽章傑
編輯 張婷
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