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只讀了兩年書的他,提筆給東莞扶貧幹部寫了一封感謝信

2021-01-08 瀟湘晨報

一封不到30字的感謝信,儘管錯別字就有5個,但樸素的字裡行間,貧困戶對扶貧幹部、黨和政府的謝意滿溢——

這封信,是寫給東莞橋頭鎮駐揭西縣鳳南村駐村隊長、第一書記賴浩華的,來自村裡的獨居貧困戶楊惠存。

只念過兩年書的楊惠存,短短二三十字寫得很吃力。樸實真摯的情感,卻深深感動了賴浩華,戲稱是駐村4年多來收到的第一封「情信」,將珍藏一輩子。

這封「情信」,不僅道出了賴浩華對鳳南村4年多的幫扶情,也是東莞對口幫扶成效的生動註腳——鳳南村已在2020年6月達到脫貧出列標準,95戶370人貧困人口已全部退出。

貧困戶從枕頭下掏出一封信

至今說起幾個月前收到感謝信的場景,賴浩華依然感動,「意外、驚喜,真沒想到他會寫信。」

當天,賴浩華像往日一樣到楊惠存家裡拉家常,剛坐下,楊惠存說有東西要給他,轉身到枕頭底下掏了起來。

「我當時想,他是不是拿證件,讓我幫忙辦什麼手續。」賴浩華印象裡,獨居的楊惠存,枕頭底下放的都是存摺、身份證、低保證等「寶貝」。

不一會,楊惠存掏出一個信封,顫抖著雙手遞了過來,幾個黑色大字映入眼帘——「感謝信」「送給隊長」「您好」。

感謝信?不敢相信的賴浩華愣了一下。

「賴隊,多謝你,一直關心我,沒什麼可以報答你,寫幾個字送你。」楊惠存有點哽咽,眼眶溼潤。

賴浩華雙手接過信封,打開發現,感謝信的信封,用的是橋頭鎮政府以前給楊惠存發放慰問金的信封,信紙是從筆記本上撕下的一張紙。開頭稱呼就把尊敬寫成了「遵敬」,正文寫著「黨政(黨和政府)給我關心,隊長、主任給我雪中送灰(炭),多謝!」

「太感動了,他沒念過兩年書,不認識幾個字,竟然用寫信的方式感謝我。」意外又驚喜的賴浩華現場連聲說了幾句「謝謝」。

在賴浩華看來,他為楊惠存做的事,是一位扶貧幹部應該做的本職工作,沒想到楊惠存一直念著。

「我要寫信感謝他」

「扶貧隊來了後,經常來家裡看我,幫我申請低保,我心內(內心)感激,所以我要寫信感謝他,感謝黨和政府!」說到寫這封感謝信,楊惠存一句樸實的話,給出了答案。

只念過兩年書的楊惠存,寫起這封感謝信很是吃力,但信裡的錯別字和語病,絲毫不影響他表達對黨的扶貧政策、對扶貧幹部賴浩華的深深謝意。

來自橋頭的賴浩華,2016年被選派到揭西縣鳳江鎮鳳南村開展對口幫扶工作,一上任就逐家逐戶上門,了解貧困戶家庭情況,幾年來都是貧困戶家中的常客。

楊惠存今年59歲,2015年勞動時受傷,失去了勞動力,與老父親相依為命,沒什麼收入,成了貧困戶,2019年父親去世後一直獨居。

賴浩華駐村後,幫楊惠存和其父親申請了低保。在楊惠存父親去世後,賴浩華到楊惠存家裡更勤了,幫他換燈泡、安裝自來水、補辦低保證……

半年前,得知楊惠存低保證丟了,賴浩華第一時間給他聯繫照相館、自己掏錢帶他去拍照,幫他完成所有補辦手續,還把辦好的證件送到他家裡。

楊惠存說,政府的好政策(低保、扶貧慰問等)給了他好生活,扶貧幹部的關心讓他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他感激、感謝。儘管識字不多,還是萌發了寫信的想法,堅持用文字表達對賴浩華的謝意。

楊惠存今年將滿60周歲,賴浩華又開始奔走幫他申請「五保戶」補助。

「膠己人」連續4年在村裡過春節

4年多的駐村,4年多的真心幫扶,在楊惠存等貧困戶心裡,東莞來的「賴隊」早就是「膠己人」(潮汕話:自己人)。

在鳳南村,村民親切地喊賴浩華「小賴」,「找小賴」「找賴隊」成了貧困戶掛在嘴邊的話,「小賴」還常常主動找上門來。

考慮到村民白天外出務農務工,賴浩華經常晚上「出勤」入戶,深入了解貧困戶情況,主動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問題。

賴浩華(中)在貧困戶家中

「小賴一直都記掛著我們家,我們家變化這麼大,全靠小賴的幫助,要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村裡的貧困戶楊麗華這樣稱讚著賴浩華。

原來,楊麗華一家7口人,她患有腦出血後遺症,行動不便,四個年幼的孫子、孫女上學,兒子兒媳收入不高,家庭困難。賴浩華連線幫扶單位解決孩子的生活費用,通過產業幫扶為家庭帶來穩定收入,還為楊麗華的兒子和兒媳聯繫推薦深圳的企業上班,薪酬收入從原來的2500元變成9000元。

在鳳南村,諸如此類的「稱讚」和「感謝」還有很多。

讓村民感動的是,過去4年,每年春節,賴浩華都在村裡過,帶著年貨到貧困戶家中串門。

今年春節將至,賴浩華也打算把家人接到鳳南村,與村民一起歡度春節。

文字:鄧文燕

攝影:受訪者供圖

編輯:鍾彥亮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一封來自古都洛陽的感謝信
    資料圖日前,記者來到義烏市來料加工聯合會會長周偉力的辦公室時,他使勁地把記者往電腦前拽,「你看,前幾天剛剛從河南洛陽發來一封感謝信。」電腦顯示的是洛陽市委市政府的一封感謝函。去年4月,借「來料加工萬裡行」活動進洛陽之機,義烏與洛陽結成精準扶貧合作單位。此後,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來料加工聯合會積極協調,組織義烏企業全力支持當地貧困地區開展來料加工業務。義烏市來料加工聯合會與洛陽籤訂了4年26億元的來料加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當地建立箱包加工基地和打底褲加工基地,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 感恩有「你」—— 一封來自貧困戶大學生的感謝信
    感恩有「你」—— 一封來自貧困戶大學生的感謝信 2021-01-07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封來自群眾的感謝信,只因基層幹部的「舉手之勞」
    萬分感謝貴單位城管隊隊長張盾同志對我87歲老父親的幫助,特懷著無比感恩的心寫下這封感謝信······」4月3日,密雲區高嶺鎮城管執法隊副隊長張盾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封來自受助村民女兒的感謝信,感謝他對自己父親的見義勇為。4月2日10時左右,村民馬振瑞在鎮社區醫院就醫回家途中,突感身體不適,暈倒在馬路上,意識模糊。
  • 扶貧更扶人心,一封來自貧困戶的感謝信……
    一封簡單樸素的感謝信,代表了兩個貧困家庭的真情扶貧故事,一位普通的扶貧幫扶幹部,拉近了貧困家庭與政府的距離。最近,一封來自源泉鎮北崮山村貧困戶焦方英和郭本英的感謝信,送到了博山區疾控中心領導李仲利的手裡。
  • 農發行萬載縣支行:一封感謝信,濃濃扶貧情
    近日,農發行萬載縣支行收到了一封來自該行定點扶貧村的感謝信。「精準扶貧擔重任,定點幫扶顯真情。貴單位為我村順利脫貧所做的各項工作,有效增強了我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提升了我們生活的幸福感。」一直以來,產業問題都是貧困地區問題的總癥結、總根源,在了解到該村實際情況後,該行因地制宜、因時施策,幫助該村理清發展思路,想辦法、找路子,三年來該行累計吸引社會資金3萬餘元,幫扶幹部多次走訪慰問,共同支持新田村發展建設。此外,該行還積極向當地縣政府爭取,由政府組織,村委會配合落實,成立了新田村友農種養合作社,增加了貧困戶和村民的收入,為該村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 一封來自日本的感謝信:謝謝東莞石碣公安民警
    國際信件對東莞石碣公安表達了感謝「感謝石碣公安分局的警察在2019年12月14日的事件處理中,安排警官同行並協力幫忙完成了對應手續,在此特別表示感謝。近日,石碣公安分局石碣派出所的民警收到一封意外收到一封從日本國群馬縣寄來的國際信件,拆開一看原來這是一封跨國感謝信,信中對石碣派出所民警細心溫情的照顧與幫助表示衷心感謝。
  • 巴中恩陽:一封感謝信 一段幫扶情
    「自脫貧攻堅工作以來,你們自始至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政策,每月數次到家中開展幫扶工作,讓我感激不盡……」近日,家住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雙勝鎮鼓樓埡村的貧困群眾朱永武,專門給恩陽區市場監管局全體同志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對他的幫助。
  • @濟南,您收到一封來自湘西的感謝信
    1月29日,濟南市委辦公廳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湘西州委、州政府發來的《致濟南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感謝信》。信中總結了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濟南市和湘西州兩地的扶貧協作舉措和成果,對濟南市委、市政府及泉城人民的援助和幫扶表示感謝,並為泉城人民送上了新年的祝福。
  • 一個公益崗 讓硬漢「重生」 一封感謝信 道不盡幫扶情
    日前 , 新快報記者跟隨東莞扶貧幹部走進揭陽貧困戶家中 , 採訪到許多令人動容的溫馨故事。1 黨員的初心 : 給鄉親帶來 " 甜蜜 " 收入走進揭西縣灰寨鎮後聯村 , 一股香甜的氣味撲面而來 , 這是從村裡的就業扶貧基地糖果廠飄出來的。糖果廠提供了 60 多個就業崗位 , 給鄉親們帶來了 " 甜蜜 " 的收入。
  • 【新春走基層】扶貧掛職幹部袁聖凱下鄉報到記
    開車的人,有扶貧掛職幹部,有市派第一書記,到區委組織部集中報到後,他們將分赴各自掛職單位和任職所在鎮村對接工作。最終目的地雖不同,但扛著同樣的責任———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我生在農村,但並不了解農村。」途中,袁聖凱說起掛職扶貧的初衷。精準脫貧,是我們黨自上而下打響的一場攻堅戰。
  • 一封感謝信透出濃濃扶貧情,合浦這個駐村工作隊收到暖心禮物
    前不久,北海合浦縣曲樟鄉璋嘉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收到一份暖心禮物:一封來自貧困戶的感謝信。感謝信是璋嘉村貧困戶陳潤林從廣東惠州通過微信傳來的。陳潤林家有6口人,4個小孩在上學。妻子鄒嘉欣患有腎病綜合症,體質虛弱,家庭的重擔全壓在陳潤林一個人身上,一度讓他對生活失去信心。
  • 東莞:一封感謝信,揭開一段愛心接力故事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通訊員 虎宣2020年12月13日下午,東莞虎門威遠炮臺收到了一封滿滿5頁的手書感謝信和一面印著「助人為樂 情滿人間」字樣的錦旗,從而揭開一段愛心救助遊客的暖心故事。
  • 十堰愛爾眼科醫院開展新春走基層扶貧慰問活動
    ■文、圖/記者齊海燕通訊員劉旭東 本報訊春節將至,十堰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暨新春走基層扶貧慰問活動。1月18日,十堰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副書記劉旭東帶領眼科專家龐良欽、市場部的陳丹、彭曉宇等來到丹江口市看望了在該院做過白內障手術的三位患者,並送去了節日的慰問。
  • 一封「寫在餐巾紙上的感謝信」
    餐巾紙上的感謝信,是隊員在武漢奮戰「 滿月」最好的禮物。受訪者供圖人民網重慶3月14日電(彭國威、陳琦)3月13日23時許,還差不到1個小時,重醫附一院胸心外科醫生王小文到武漢就「滿月」了。忙完所有的事情回到駐地酒店,他情不自禁地翻起手機裡保存下來的戰「疫」照片,三張「寫在餐巾紙上的感謝信」,讓他來回看了又看。「這是我們奮戰『 滿月 』最好的禮物了。」他把這句話和這份寫在餐巾紙上的感謝信發給了羅夢玲護士。冷清的夜色中,王小文看著窗外心中百感交集,過去的每一天還記憶猶新,遂提筆寫下自己的第15篇戰「役」日記《滿月記》。
  • 扶危濟困,情同家人——記扶貧幹部李義
    寒冷的冬天,一封來自禾豐村貧困戶李樹林的感謝信溫暖了大家的心,300多字,信裡的每個字都代表了他的心聲,每一段話都飽含他對扶貧幹部的萬般感謝和崇高敬意。簡單卻飽含真情,一句感謝,真摯誠懇。信中所提的扶貧幹部李義,是長沙市生態環境局望城分局的一名普通幹部,自精準扶貧攻堅戰以來,該同志立足崗位,主動作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把對黨的忠誠和工作的敬業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處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風採,始終堅守了一名基層幹部的敬業精神,對一對一幫扶對象生活上關心,精神上鼓勵,政治上關懷,讓扶貧對象深切感受到黨的扶貧政策帶來的溫暖。
  • 「他不是幫扶人,是我的親人」——一封來自貧困戶的感謝信
    近日,憑祥市住建局扶貧幫扶人王江橋收到一封感謝信,寫信的是一名叫農錫奇的貧困戶老人。農錫奇是憑祥市上石鎮油隘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已經79歲了,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寫起信來比較費力,但還是洋洋灑灑的寫了四頁紙,「十頁紙都寫不完我們對他的感激之情,他對我們家的幫助太多了」,老人如是說道。
  • 他帶著父親的遺願 給醫院送去一封感謝信
    摘要:日前,樊先生早早地來到溫州市中心醫院雙嶼院區,他帶著父親的遺願,將一封匯聚了全家感激之情的、沉甸甸的感謝信,送到雙嶼院區血液透析中心的醫護人員手中:「是你們血透室的全體醫護…… 日前,樊先生早早地來到溫州市中心醫院雙嶼院區,他帶著父親的遺願,將一封匯聚了全家感激之情的、沉甸甸的感謝信
  • 老人的拜年禮物:一封感謝信
    老人的拜年禮物:一封感謝信 2016-02-23 10:35:11 來源: 新疆網原創 郝玉    2月22日,78
  • 人民日報新春走基層 雙腳丈量時代筆墨記錄變遷
    原標題:雙腳丈量時代 筆墨記錄變遷(新春走基層·特別報導)   海 南   沉下去,共享脫貧後的喜悅   本報記者 丁 汀   農曆臘月初二,新春走基層活動中,記者赴海南瓊海採訪扶貧情況。   瓊海博鰲作為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貧困人口,尤其是少數民族貧困人口數量仍然比較多。
  • 「眾志成城抗疫情」三都:一封來自貧困戶對黨的感謝信
    潘志傑向包保幹部王賢蘭同志送來的感謝信「我要把這封感謝信送給黨,送給我的包保幹部王賢蘭同志」。2月1日,新陽村村委會門口來了一位「特殊的貧困戶」,手上拿著幾張紅色的信封紙,上面赫然寫著「感謝信」幾個大字,他說他要把對黨的感恩之情寫成一封信,送給駐村工作隊、送給他的包保幹部王賢蘭,感謝駐村工作隊以及王賢蘭同志一年多來的幫扶,讓他在人生低谷又重新燃起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我特別感謝駐村工作隊,感謝王賢蘭同志,在生活上、孩子教育上給了我們大力的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