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語文者得天下!學好語文10大習慣和5種方法

2020-09-16 現代與經典

得語文者得高考,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如何學好語文?小編

今天準備了語文學習的系統方法論,老師和家長感激轉給孩子吧!


-1-

語文學習十大習慣

一、熟讀、背誦的習慣。

二、閱讀優秀課外讀物的習慣。

三、推敲語言文字的習慣。

四、積累語言材料的習慣。

五、記日記的習慣。

六、規範地書寫的習慣。

七、專注地聽人說話的習慣。

八、說普通話、說話文明得體的習慣。

九、勤思考、愛質疑的習慣。

十、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2-

語文學習五種方法

1.大量閱讀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國心理學家克拉森的心理實驗研究表明,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作用,遠遠大於機械的寫作訓練。

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幾乎都是特別喜歡課外書。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構思、神奇的用詞,在閱讀理解方面有傑出的見地,在說話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總之,他們由於見多識廣而語文根底厚實。

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魯迅文集》,《讀者》雜誌對培養這些能力和素養都很有幫助。

博覽群書不但是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豐富的知識是創造力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也是見識增長、智慧來源的途徑之一。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不能遠離名著,培養孩子閱讀經典名著要從小引導,循序漸進。同時要注意不但要閱讀,而且要寫讀書筆記或者書評。

2.背誦經典

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基本功之一,中學畢業孩子如果能背誦150首古今詩詞、25首白話詩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麼他的語文功底應該是不錯的。

如果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間——16歲之前,讓孩子記誦大量的語言精華,那麼,這個孩子從小就奠定了堅實的語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們閱讀背誦的「童子功」季節引導他們走向閱讀的海闊天空,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打下沉實、厚重的文學素養、人文素養的基礎,將來孩子就很難成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創造性的現代人。

3.勤寫日記

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

寫日記的好處大大超過了我們的想像。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內容也不拘格,什麼都可以寫,想像的、現實的、國內的、國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聞必記、有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

但一定不能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哪怕一兩句也要寫上,寫得荒誕一點,不合常規也行,但必須要寫下去,目的是為了習慣的養成,終止了,就前功盡棄了。

只要老師與家長引導得當,一定能夠大幅提升孩子的寫作水平與語文水平。

4.開闊眼界

要孩子懂得: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只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語文學習還要在廣闊的天地中,引導孩子睜開驚奇的眼睛面對世界,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去逛書店、旅遊、看展覽、做採訪、搞調查、看焦點訪談;討論下崗分流、西部開發、腐敗現象、庸俗文化……

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世界裡,懂得我們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裡,生活在多變的信息社會中,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醜。

5.寫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靈性的,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世界各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例如美國從小學開始,寫作就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到博士畢業都是如此。

那麼怎麼樣才能寫好作文呢?我們提供建議如下:

-3-

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1.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

「我口表我心、我手寫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對寫作文的距離感和畏懼感。說的時候就是「話」,把它寫在紙上就是「文」,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寫。

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說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說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說法,所以每個人寫出來的文章都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秘訣。

2.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寫。

所謂作文就是讓真摯的思想感情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要給與過多的約束和限制,不要給予太多的標準,不能把大人自以為是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強加在他們頭上,最需要的是寬容。忠於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是打開作文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話,多用具體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採用描述性語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3.模仿中創新。

人類能藉助模仿而飛快地學習。特別是孩子,他們非常善於在模仿中學習,如果不許模仿,他們一定舉步維艱。

剛開始的所謂臨摹,可以以記人家的結構為主,猶如偷學了幾招花拳繡腿,當然,臨摹「結構」學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級功法。

臨摹「構思」和「角度」,學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級功法。臨摹人家的「思維方式」,學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級功法。

在模仿中要有創新,還應教會孩子像大師一樣思考。像大師一樣,並不困難,只要對生活的態度不粉飾、不矯情,坦誠地去表現、體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別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興趣表現的生活,就可以了。

讓孩子學會把自己的觀察思考整理整理寫下來。看、想、寫,往復運動,盤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帶動對生活的構思和表達。

4.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

宏湖是北京某報社的一位編輯,他向鄰居高二學生吳菲約稿,沒想到吳菲「作文在班裡較差」,但是因為稿源奇缺,他還是說服吳菲花了三天的時間寫了一篇稿子。後經他的「潤色」,文章登出來了,稿費也同時算出來,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費。

他想不管吳菲文章寫得好賴,畢竟耗時三天啊,25元稿費確實太少了,就自己又貼上15元,湊了個40元的整數給吳菲送去。

誰知從那以後,吳菲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拼命寫稿,不但是一個優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總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寫作文,不是因為他們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教育者缺少一顆寬容的心,缺少一顆發現優秀的心,缺少一顆善於激勵和欣賞的心!

在一定意義上教育者不應該把力量都放在「指導」孩子如何寫作文上,而應該研究如何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即研究如何「發表」這些作文。

「發表」是廣義的,哪怕只是當眾念一念,「製作精品作文集」、「內部出版」等都是發表。

「發表」——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是最強勁的推動力。只要公開發表過一次作文,從此就會改變孩子對作文的態度。

作文的持續熱情和靈感,很大部分是靠「發表」運轉起來的。

5.多練多改。

巴金說:「只有寫,才能寫出好文章。」魯迅說:「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修改是寫作文最後一個步驟,並且非常重要。文學巨匠託爾斯泰一部《復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6.素材積累。

引導和促使孩子通過觀察、調查、訪談、上網、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

寫作成功秘訣在於寫熟悉的事,寫具體的事,寫感動自己的事,寫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體驗嘗試實踐過的事。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多讀名家之言,多欣賞名篇做積累是根本。

作文素材積累途徑概括為以下三點:觀察,閱讀,體驗。

7.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做萬件事。概括起來說,要寫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點:


①玩中豐富自己的人生實踐證明。


會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的發明,都和玩有關係哦。愛玩瓶瓶罐罐的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終身玩炸藥的諾貝爾成了大化學家。


而那些文學家、大詩人呢,似乎個個都是旅行家,遊山玩水,寫出了精美的散文、遊記。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一秘訣——會玩。玩的豐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閉門不出好得多了。


②讀中豐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讀書上青雲。愛讀書的孩子,沒有壞孩子。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二秘訣——多讀。


精讀與泛讀像結合,深度與廣度相結合,變他人所知為自己所知,充實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情感。


③思中激發創造的靈感。


魯迅先生說過:「一味只讀,就變成了書櫥。」這就是孔子警示我們的「學而不思則罔」。


只有在經歷了、閱讀了之後深入地思考,才會不斷激發創作的靈感,使自己文思泉湧。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三秘訣——會思。


④寫好表達自己的情感。


「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清朝唐彪寫過《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穩重強調了多做文章的妙處:「多讀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實求己功夫,其益相去遠矣。」


由此可見,多寫,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才能鍛鍊出良好的表達能力。


寫好作文的最大秘訣——多寫。玩的、讀的、想的,如實地記下來,加以真情的抒發,就是好作文吧。語文素養與能力的培養,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例如:美國的教育就非常注重孩子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這兩方面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特別是批判性思考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關焦點

  • 得語文者得天下!學好語文4大習慣
    得語文者得天下!但是,學好語文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孩子語文成績有所提高,以下4個習慣,孩子必須養成。所以說,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培養閱讀習慣是關鍵,只有書讀的多了,才能積累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增強理解能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從家長做起。
  • 【板泉中小·學習園地】得語文者得天下!學好語文10大習慣和5種方法
    得語文者得高考,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如何學好語文? -2- 語文學習五種方法 1.大量閱讀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
  • 得語文者得天下!學好語文5大方法和寫好作文的7大習慣
    得語文者得高考,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如何學好語文?小編今天準備了語文學習的系統方法論,老師和家長看完趕緊轉給孩子吧!
  • 學法指導 | 得語文者得天下!學好語文的10大習慣和5種方法
    02語文學習五種方法 1.大量閱讀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2.背誦經典 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基本功之一,中學畢業孩子如果能背誦150首古今詩詞、25首白話詩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麼他的語文功底應該是不錯的。
  • 得語文者得天下!學好語文的三大法寶——練字、閱讀、積累
    復旦大學校長說:「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希望第一堂課考語文,不合格者,以下的其他科目就不需要再考了。語文你都學不好,別的學科就更不用說了。」語文,從小學開始,就是孩子的重要科目,如果在小學階段不打好基礎,後續的語文學習將會越來越難。學好語文,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與前提,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
  • 得語文者得天下!學好語文5大方法和寫好作文的7大習慣
    今天準備了語文學習的系統方法論,老師和家長看完趕緊轉給孩子吧!1語文學習五種方法 1.大量閱讀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
  • 新版語文教材改革,家長:得語文者得天下
    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 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裡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 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 那中考是什麼情況呢?
  • 大語文時代:得語文者的天下,你的孩子還不會閱讀?
    大語文時代:得語文者的天下,你的孩子還不會閱讀? 說起語文,有的家長就認為語文嘛,稍微用點心就能學好,數理化才是關鍵,畢竟有句話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我不怕」。可是,家長們注意了!
  • 得語文者得天下!小學一年級學生邁好第一步,要掌握語文學習方法
    得語文者得天下!小學一年級學生邁好第一步,要掌握語文學習方法語文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基礎課,又是其他所有科目的基礎,是基礎當中的基礎。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和學習工具,如果語文學不好,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大受影響。
  • 得語文者得天下 | 創意魔法獅作文助力學員語文能力成長
    大語文課改不管是對家長還是教培機構都是一次歷史性的變革,一方面引起了家長對語文學科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打開了教育市場的新藍海。當大家都開始投身大語文教育行業的「淘金熱」時,對於家長來說,如何選擇正確、有實力的教育機構顯得尤為重要。
  • 湖北理科狀元語文146分,「得語文者得天下」已是不爭的事實了
    以前,我們都以為「得語文者得天下」只是一句口號,如今事實證明了大語文時代到來那麼,為什麼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呢?我們怎麼樣才能幫助孩子學好語文呢?這是很多家長尤為關係的問題。、理解能力,靠的是孩子平時的點滴積累,學好語文要從娃娃抓起!
  • 學好語文的十大學習習慣和方法
    我們常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可見學好語文的重要性。語文是基礎學科,是學好其他各門功課的基礎,語文學好了,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其他學科的大意,做對題目。但是學好語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語文首先要養成閱讀的習慣,現在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閱讀,有的孩子已經把名著讀了個遍,這樣的孩子知識面比較寬,思維比較活躍,學起語文來不是很吃力,當然學習語文不能光靠閱讀,還要養成查字典的習慣,字典要隨堂攜帶,有疑問隨時查一下。不能上百度,在網上草草一搜了事,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仔細學下來,你會發現,中國的漢字,詞語,句子都有很深的內涵在裡面。
  • 得語文者得天下
    ​我個人極力反對這樣一種淡漠對待語文學科的態度,我甚至認為——得語文者得天下!我曾經不只一次的表達過我的觀點——語文是高手之間過招的殺手鐧,是一流選手勝敗的關鍵!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進入中學後,許多同學的主要精力和大把時間都放在了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所謂的拉分科目上了。所以,大部分認真學習的孩子們,他們在這些科目上的成績差距其實不大。我常常見到數理化接近滿分的同學,另外和他差不多的同學也就是扣分三分之內。這又叫什麼差距呢?何況一流成績的選手個個都是數理化的尖子,除語文外分數都是不相上下的。
  • 「得語文者得天下」?抱歉,我很難同意這個說法
    但這時候,有一個「意外」發生了: 網課並沒有讓學生的學習水平「均衡地下降一點」,而是加速了兩極分化:有自律精神和良好習慣的,基本能維持在校上課的效率,只要卷子簡單一點,他們的分數就非常高;同樣,缺乏良好習慣的,哪怕卷子簡單,新知識對他們來說也格外艱難,分數就特別低。
  • 「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難道語文就真的那麼重要嗎
    隨著新一輪高考改革的逐步進行,大語文時代悄然來臨,「得語文者得天下」逐漸成為共識,語文正在成為最重要最容易拉分的學科。閱讀,又是語文學科中最重要的一環,「得閱讀者得語文」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為什麼閱讀非常重要?
  • 中小學改革:下學期教材有這3大變化!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
    在本月,教育部新聞辦針對中小學生教材改革發布了最新通知,通知中涉及了除普通中小學之外的特殊學校、體育教材等,在這裡篇幅有限暫按不表,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分析一下與大部分孩子密切相關的改革部分:中小學改革:有這3大變化!
  • 得語文者得天下!寒假裡語文學習最需要做的事情——練字、閱讀、積累(轉給家長)
    語文你都學不好,別的學科就更不用說了。」語文,從小學開始,就是孩子的重要科目,如果在小學階段不打好基礎,後續的語文學習將會越來越難。學好語文,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與前提,得語文者得天下。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講,學好語文的關鍵有三點:練字、閱讀、積累!
  • 得語文者得天下,你家的孩子輸在閱讀上了嗎?會閱讀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但是如何才能提升語文成績呢?很多媽媽也很頭疼,得語文者得天下,所以學好語文的關鍵點,還是要大量閱讀!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閱讀呢?其實粵讀的話,從小抓起,每天從堅持十分鐘開始,到堅持一個小時,這樣的話,循序漸進的話,會對孩子有特別大的深遠的幫助,最開始可以選擇一些孩子喜歡的,一些課外書,漫畫書閱讀一些繪本,開始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主,在後面就是擴大知識量,然後以閱讀為主。
  • 「得語文者得天下」的新高考時代,名師傳授提分秘籍
    廣東省語文特級教師、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術委員黃德初老師表示,明年高考變化主要體現在考試科目組合和招生錄取模式。以考試科目為例,一是考試科目組合有變化。現行高考的考試招生分為文、理科兩大類,科目設置為「3+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3」為語文、數學、外語,數學分文、理科;文科綜合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
  • 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成「拉分王」
    唯獨,語文最大分差高達21分。語文,已經成為學霸間的拉分科目,更有衡水某中學老師表示:「得語文者得天下!」既然語文學科如此重要,學生要從哪些方面展開,提高語文成績呢?雖然語文屬於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科目,但拉分容易提分難!得語文者得高考一點都不過分!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小學不抓,中高考就會後悔,到時候想抓也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