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鐵站進站之後就禁止飲食,連口香糖都不準吃。不過首爾地鐵就自由奔放許多,喝飲料當然可以,吃東西也沒關係,甚至還會有人在裡面擺地攤、叫賣。
雖然沒有規定不能吃東西,不過韓國人大多只會喝個飲料,像是拿在手上的咖啡。真的抓著食物大吃特吃的,其實不多。很多忙碌的上班族常常趕著上班,都是在進站前,在閘口旁邊的便利商店買了三角飯糰,就這樣站在車廂裡吃。
韓國在地鐵方面的法律有點曖昧不清。許多人會鑽此漏洞,在地鐵站內擺攤,或是在車廂內叫賣東西,甚或用奇怪的手法募捐。
韓國地鐵在站內及站外,都有設置一些商家的店位,讓人乘租、經營生意。大部分是小吃、咖啡、雜貨、衣服。有時候則會有短期的攤商,賣一些從工廠倒來的便宜小物,像是襪子、手機殼,質感很普通,但就是價格極廉。
這些有交店租的,屬於合法商家。另外有些人呢,是直接擺一塊布,在上面放上商品,把地鐵通道當作地攤在擺。這種沒交租金的,就是拚運氣,跟擺地攤躲警察一樣。
至於車廂內,則偶爾會有人出現,拖著一卡行李箱,叫賣一些便宜又神奇的小東西。我就看過世界地圖的海報、洗碗的鋼刷、野餐的墊子、清水管的工具…等。
還有那種發傳單的奇怪募款。有時滑著手機,就突然看見自己的膝頭上被放了一張寫滿字、縐巴巴的紙,上面述說著某某人的悲慘故事,希望各位大德掏錢救助。 這張紙,除了是宣傳文物,也是一份有價的禮物。一旦你把它收進了背包,就得掏出錢包。如果發傳單的人回頭發現你看了宣傳材料又不肯掏錢,那他可是會破口大罵的。所以遇到這種狀況,唯一的處理辦法, 就是靜靜坐著別動。在下一站到站之前,同一個人會來回收這份傳單。
對於首爾地鐵的這些亂象,有人認為「這些人也是為了生存啊!」,是不得已的選擇,何必嚴苛以對。也有人認為「在車廂內叫賣好吵」, 希望站務人員能積極處理。還有人認為「回家路上也可以順手買個東西,很方便啊」,各種意見都有,根本就是父子騎驢。
只能說,這個「地鐵內擺攤/叫賣/勸募」的行為,因為一開始未嚴加控管,一路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法律、站務人員人力配置、賣家的生存權…等考量所糾結在一起的複雜問題,很難有清爽明快各方都滿意的解決之道。算是個灰色地帶,「維持現狀」似乎是唯一的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