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裡吃東西,該不該禁?

2020-12-15 人民日報海外網

北京地鐵車廂網絡圖片

山東省濟南市地鐵車廂內。崔 健攝(人民視覺)

漫畫來自網絡

5月22日下午3時40分,北京地鐵10號線三元橋站,一名女士手拿著一份盒裝冰淇淋進入了地鐵車廂。旁邊的人看了她幾眼,都沒有說話。不遠處站著一名乘務管理員,向女士這邊瞅瞅也沒有說話。女士一直在吃,直到呼家樓站下車。而車廂內,拿著奶茶、飲料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乘客還時不時飲用。

5月15日,新修訂的《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和《關於對軌道交通不文明乘車行為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實施意見》同時開始實施。在《乘客守則》中明確規定,不得在地鐵車廂內飲食。同時在《實施意見》中明確,在地鐵車廂內飲食可能會被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這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能不能在地鐵上吃喝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認為可以吃,因為沒有影響到他人。但也有人認為不可以,因為地鐵是公共場所,一些味道比較大的食物影響了別人的乘車體驗,飲品的灑漏甚至還可能造成安全隱患。一些城市出臺規定禁止地鐵上飲食,很多人贊成,但也有人質疑。

禁食令 是否支持有分歧

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對是否支持地鐵禁食,受訪者都給予了肯定回答。然而,對禁食的條件和方式卻各有各的見解。

「以前覺得沒有必要限制在地鐵上吃東西。但是有一次見到有人吃豬肉大蔥包子,那個味道實在很大,那時就有點理解為什麼要在地鐵上禁食了。」在北京一家國企上班的小馬說。

小馬上班每天乘坐地鐵要2個小時,單程超過50分鐘。她的印象裡,在地鐵上吃東西的人很少,倒是不少人都在喝一些奶茶、咖啡等飲料,還有人上下班時會帶一些食物,雖然不吃但味道不小。

從不理解到理解,小馬對地鐵禁食的規定因為自身經歷有了轉變。與小馬不同的是,小林從一開始就支持地鐵禁止吃東西。小林在上海的一家國企工作,之前每天都是乘坐地鐵去上班。「上海地鐵裡面很少有人吃東西。即使有,也沒有造成特別差的印象,所以也記得不是很清楚。」小林說。

有的人也支持地鐵禁食,但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小靳在北京的一所高校工作,他每天乘坐地鐵的時間是110分鐘。當記者問他對在地鐵上飲食的看法時,小靳說:「上下班時,有時飢腸轆轆,看到別人吃我也想吃。」但據他觀察,在地鐵上吃東西的人確實很少。

小靳沒有明確支持地鐵上禁食,「吃,對我沒有什麼影響。不吃,對我依然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小靳也表示,如果因為在地鐵上飲食引起了公共衛生問題,那還是應該要禁止飲食。

小楊和小靳的想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小楊在深圳工作,每天也是要花費2個小時在地鐵上。據小楊描述,從他去深圳工作之後,沒有在深圳的地鐵上碰到吃東西的情況,「感覺深圳人還是比較自覺的。」

然而,對於能不能在地鐵上吃東西,小楊表示,只要不影響他人,吃與不吃並沒有什麼區別。「如果吃東西,味道不要太大,尖峰時段不要吃。」小楊說。

「對於地鐵是否禁食,我認為不要『一刀切』地回答是與否,而要考慮每個城市的特殊性。」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院長李志剛說。他表示,首先地鐵禁食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乘車環境,但在地鐵上飲食有可能是生活所迫,也有可能是生活習性使然。其次,如果實行禁食令,還需考慮這個城市是否有足夠的人力、物力確保規定執行。一方面,城市的公共安全資源不可能大量投入其中,禁食令面臨取證難、執行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一旦禁食令被確立,就不應該形同虛設。

執法難 特殊情況要考慮

記者在北京市的地鐵上隨機採訪了一些乘客,大家都表示了對出臺地鐵禁食令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也希望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對飲品的限制,對沒有刺激性食物的限制等。

記者在北京地鐵10號線車廂中採訪了一位地鐵乘務管理員。他告訴記者,在新修訂的《乘客守則》出臺之後,加強了對飲食方面的管理。但更多的是以勸告為主,而且主要是針對那些有刺激性的食物。一般的食物,如果不影響他人,就不會幹預。

此外,這位乘務管理員告訴記者,地鐵方面要求他們儘量柔性管理,不要和乘客起衝突。如果遇到不聽勸告的乘客,就使用隨身攜帶的攝像頭拍攝乘客的視頻,然後交到上級,由地鐵站管理層去處理。

目前,除北京之外,上海、南京、西安、廈門等城市都已經有了明確的禁止在地鐵上飲食的規定。南京、西安、廈門制定了詳細的處罰措施。

小張在南京就有過一次被處罰的經歷。根據《南京市軌道交通條例》規定,禁止在車廂內飲食,飲品僅限於瓶裝礦泉水和自帶茶水,瓶裝飲料等都禁止飲用。小張當時攜帶一杯奶茶進入地鐵站,並在車廂內飲用,結果被地鐵執法人員看到,當場給予警告並開出了罰單。

「罰款的錢數不多,更多是起到了宣傳的作用。尤其當時是假期,能有更好的效果。」小張向記者表示。

在大城市上班,許多上班族會面臨通勤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的情況。而對於一些體質虛弱或者患有疾病的人來說,及時補充一些食物或者水分就很有必要。這就與地鐵禁食令的規定產生了矛盾。

小馬在採訪中就表達出了同樣的疑問:「如果有低血糖症狀出現,在車廂裡面吃了一顆糖,那算不算違反規定?應該如何處罰?」

許多城市雖然有明確規定禁止飲食,但法外有情,對於病人、嬰幼兒等有特殊情況的乘客,地鐵方面也會給予照顧。

此外,較長的通勤時間會導致很多上班族選擇在路上吃早餐,有時著急在地鐵上吃東西就不可避免。小馬的公司提供早餐,所以她沒有在地鐵上吃早餐的需求。「出外勤時很想帶點東西在地鐵上吃,但想想還是忍住了,不給別人添麻煩。」結果就是不吃或者迎著風走在路上隨便吃兩口。

上班族的這些需求應該得到重視。「現在,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多元化。面向『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目標,人性化、精準化管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李志剛說。

多舉措 共創地鐵好環境

地鐵環境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執法力度的大小,更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讓乘客能夠主動遵守規定,與地鐵工作人員一道創造良好的乘車環境。

好政策取得好效果,離不開公眾參與,地鐵禁食令的實施必須讓公眾參與其中。南京市自2014年實施地鐵禁食令以來,不斷加強執法和宣傳,讓地鐵禁食的觀念深入人心。現在,南京地鐵上經常會出現乘客制止乘客飲食的行為,這說明公眾參與的重要性。

「公眾參與是推動地鐵禁食的最重要、最核心環節。」李志剛表示,尤其是否實行禁食令、哪些食物屬于禁食令範圍等,更需徵詢市民意見。前期方案的共同參與、共同制定,都有助于禁食令推行後的共同管理、共同維護。

網絡上的反應印證了這一點。對於新修訂的《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不少網友就指出,新的規定是「一刀切」。網友們對口香糖、巧克力等小零食被禁止以及喝水被禁止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疑問。

為此,小馬建議,應該細化執法的標準,把禁止的食物和飲品列出具體清單,「這樣一是有助於乘客更了解禁食的範圍,在乘車時避免攜帶;二是有助於執法人員執法,避免出現管多了被指責不人性化管理,管少了被認為不認真履職。」小馬說。

李志剛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包括在地鐵安檢環節實施「準入」原則,對榴槤等氣味較大的食物、對飲料和湯水等易潑濺食物實行禁入;設立「禁食車廂」與「可飲食車廂」,並張貼相關標誌,有助於不同需求的乘客自主選擇乘車空間;採取分時段策略,如在規定的高峰期內允許飲食;採取因人而異的群體差異策略,考慮老人、小孩、孕婦、特殊患者等群體的特定需求等。

李志剛表示,如果確實需要在地鐵上飲食,要選擇對其他乘客影響較少的食物種類,例如不食用氣味較大的食物、不食用易潑濺的食物等。此外,飲食者也要注意維護公共環境衛生,如自覺清掃食物殘渣、不亂扔垃圾等。

對於上班族的需求,小靳建議,加強地鐵沿線重點站點附近的小商業布局,解決「一口飯」的問題。「具體而言,就是在一些重要的地鐵站設立一些帶座位的食品店、便利店等,方便乘客能夠在上下車之後飲食。如果在上車之前或者下車之後能解決吃飯喝水的問題,那在地鐵上就沒有必要吃喝了。」小靳說。

延伸閱讀

香港

不得在地鐵內飲食

按照香港地鐵的有關規定,任何人不得在地鐵付費區內飲食,包括月臺和車廂等,否則處以定額罰款港幣2000元。但在實際執行中,港鐵工作人員主要通過懲罰和教育兩方面執行。初犯只是警告,再犯就要面臨罰款。

新加坡

地鐵上飲食最高罰500新加坡元

新加坡地鐵上嚴禁吃喝,就連開水、礦泉水、瓶裝飲料、含在嘴裡的糖、花生也不例外。根據快捷交通系統法令,初犯者可面對罰款30新加坡元,一旦被控上法庭,重犯者可被罰最高500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2500元)。

日本

允許地鐵飲食但這種現象很少

在日本東京的電車車廂內,吃東西和喝飲料是被允許的,不過東京人以有禮貌聞名,就算可以在車廂飲食,也不會真的有人大口吃喝香味四溢的食品來幹擾他人的「乘車空氣品質」。

本報記者 張一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5月27日 第 05 版)

相關焦點

  • 經常在地鐵裡吃東西?小心被罰款,最高2500元!
    自從成都開通地鐵以來,由於速度快、定時、定點、不堵車等優勢成了大家最熱衷的公共運輸工具之一。在地鐵車廂內吃東西,遺落的食物殘渣易招老鼠,極易造成老鼠啃食電纜。如:運行區間的通信光纜、地鐵專用光纜等,從而影響地鐵運營安全。另外,地鐵車廂是封閉空間,吃東西尤其是氣味大的食物,刺鼻氣味會影響車廂空氣,影響其他乘客。特別是對咱們這種吃貨來說,看著別人吃那麼香,要是口水流下來了怎麼辦?
  • 火影忍者:科學忍具該不該禁?必須禁!我們的現狀就是例子!
    在博人傳中,如果要說最新鮮的東西,那麼過於現代化的科技了,就像我們現實世界中的科技發展一樣,博人傳的世界觀裡也漸漸擁有了雷車、雷腦等高科技了,甚至高級到連忍術都能製作出來,普通人都可以使用。博人參加中忍就使用過,科學忍具使一個下忍使出了紫電的招式,就算是卡卡西剛當上上忍的時候也還不會紫電吧。
  • 七成受訪者對乘客在地鐵內吃東西喝水表示理解
    第21條,他說「飲食、吸菸、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等等這樣的行為都是不文明行為,違者由相關部門責令清理處理,並處以200元的罰款」。而這個規定之所以引起了話題,主要是因為頭一些詞,你看,飲食,它都是不文明行為,要處以200元的罰款,意味著今後你在深圳地鐵裡吃一個麵包,喝一瓶礦泉水都有可能被罰200元。
  • 公交車上女子不戴口罩吃榴槤,公交車是否該禁吃東西?
    公交車應該禁吃東西,很多地方的公交車都已經明文規定不允許乘客在公交車內吃東西。再試想一下,如果你在吃東西用竹籤、吸管等工具時,一個急剎車很可能會讓你丟失性命,還會對旁邊其他乘客造成生命威脅。想要吃東西,馬路上不行嗎?或者飯店小吃店不好嗎?這些地方空間大、人少、景色優美,幹嘛非得上公交車上吃呢?
  • 成都地鐵禁吃東西 違者最高罰200元
    (資料圖)  一位乘客手裡拿著兩個包子匆匆跨進車廂,待站穩後,開始大口吃起來,一股濃濃的面香味在車廂裡四處瀰漫,久久不能消散。這是3月27日早上,成都市民小朱乘坐地鐵1號線時遇到的情景,她幾度想制止這位乘客,卻又提不起勇氣。  「地鐵車廂裡到底允不允許吃東西?」小朱的疑問,現在終於有了答案。3月29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條例》對不少爭議已久的問題作出明確規定,比如地鐵車廂裡禁吃東西等。  乘車環境如何保證?
  • 中國人不知道的韓國地鐵文化:車廂裡面可以吃東西,甚至可以擺攤
    中國的地鐵站進站之後就禁止飲食,連口香糖都不準吃。不過首爾地鐵就自由奔放許多,喝飲料當然可以,吃東西也沒關係,甚至還會有人在裡面擺地攤、叫賣。雖然沒有規定不能吃東西,不過韓國人大多只會喝個飲料,像是拿在手上的咖啡。
  • 臺灣規定明確:地鐵吃東西會被罰款
    大陸主要城市近年來掀起地鐵建設熱,一條條的地鐵在短短數年內以驚人速度完成,但乘坐地鐵應遵守什麼規定?一下子進入地鐵時代的居民多半霧煞煞。而各級政府的要求也莫衷一是,以「地鐵內可否飲食」為例,目前大陸中央建設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所列禁止乘客行為中並未包括飲食,而是由地方政府於其《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辦法》或《乘客守則》中自行決定。
  • 臺北地鐵推便當盒 「地鐵不能吃東西」引起酸文大戰
    原標題:臺北地鐵推便當盒 「地鐵不能吃東西」引起酸文大戰華夏經緯網 2016-12-21 11:15:19 臺北車站地鐵商品館今天推出主題商品「臺北地鐵304便當盒」卻遭網友酸。圖/臺北地鐵公司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12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車站地鐵商品館今天推出主題商品「臺北地鐵304便當盒」卻遭網友酸「臺北地鐵不能吃東西,賣便當差不多就像少林寺賣保險套」;臺北地鐵公司響應,很感謝網友提出意見,推出便當盒的目的是響應環保,減少使用免洗餐具,不是要購買者在車上食用便當。
  • 西安地鐵吃東西要罰錢,對韭菜味說拜拜,這些行為也被禁止
    不知不覺西安已經有三條地鐵了,每天上班下很多的人願意選擇它們,畢竟不會堵車,而且速度也快,真的是一個方便、快速的選擇。只要你坐過地鐵,肯定會遇到一些吃東西的乘客,包子、火腿、臭豆腐、韭菜盒子等等,地鐵的永久的空間,加上各種食物的味道一下子讓大家有苦說不出。
  • 成都地鐵禁吃東西香港臺灣等地飲食罰款上千元
    成都地鐵禁吃東西【成都地鐵禁吃東西】一位乘客手裡拿著兩個包子匆匆跨進車廂,待站穩後,開始大口吃起來,一股濃濃的面香味在車廂裡四處瀰漫,久久不能消散。這是3月27日早上,成都市民小朱乘坐地鐵1號線時遇到的情景,她幾度想制止這位乘客,卻又提不起勇氣。「地鐵車廂裡到底允不允許吃東西?」小朱的疑問,現在終於有了答案。
  • 上海地鐵「鳳爪女」在首都地鐵吃沙琪瑪遭刑拘:以後再也不敢了
    很多人出行都是乘坐地鐵,在地鐵上也有醒目的提示,禁止在地鐵上吃東西。然而有一些人對於這樣的提示卻是視而不見,一再的挑戰素質下線。3年前上海地鐵一王姓女子在地鐵上啃鳳爪,別隨口將鳳爪骨頭吐在車廂內,被網友們戲稱「鳳爪女」。
  • 在地鐵裡丟了東西怎麼辦?這幾點很重要
    自從有了手機很多人都成了低頭族在地鐵車廂裡放眼望去大多數人都在玩手機然而,這是有風險的!因為不專心乘地鐵容易丟東西!@廣州地鐵 官博5日也發了微博提醒節日期間車站客流較大容易發生丟東西事件哪條線乘客丟東西最多?
  • 地鐵上,一個小男孩在吃東西,看媽媽自己做……
    一次到外地出差,途中需乘坐地鐵,上車後,我閒來無事,無聊之時但在翻看手機信息。不遠的坐位,一個小男孩估計是餓了,正在津津有味的吃著自己手裡的美食,搞得我也一時有飢餓。這時,卻聽到了這對母子這樣的對話:媽媽說:兒子,媽媽考考你,如果在地鐵上有三隻羊,中途來一隻狼,那麼到最後還有幾隻羊呢?
  • 2018年12月英語四級作文範文:禁止在地鐵裡吃東西
    對於禁止在地鐵和公交車上吃東西,有人表示贊成  2. 有人則表示反對  3. 你的看法  參考範文:  Should Food Be Banned on the Subway?
  • 月子期間吃什麼好?
    由於各地方習俗的不同,坐月子期間「不能吃」的東西很多,民間有很多禁忌。其實,坐月子期間,飲食習慣一般不需要改變,最好是順從自己之前的飲食習慣。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之前吃什麼,現在還是吃什麼。哪些該禁,哪些不該禁,順便的寫在這裡。遺漏之處,請大家補充。首先,在吃的問題上飲食需要均衡。對於母乳餵養的孕媽媽們來說,吃進去的東西,不僅要供給自己,還要通過乳汁供給寶寶營養。
  • 乘坐太原地鐵出行,這麼多行為不能做,禁止外放聲音吃東西帶貓狗
    為了趕早班乘車去上班不遲到,許多上班族經常習慣自帶食物邊坐車邊吃食物,乘坐公交車時,規定不能吃帶皮核、散發異味的食物,讓濃烈味道和果皮包裝袋充斥車廂,影響公共空間環境,但沒有異味、不產生皮核的食品,還是允許在車上邊走邊吃的。在乘坐地鐵時,不能在車廂內吃任何食品,包括煎餅油條餅乾瓜子花生。也就是說,想利用坐地鐵時間邊走邊吃的乘客,還是斷了這個念頭吧。
  • 懷孕了,哪些東西最不該吃?
    懷孕了,哪些東西最不該吃?2008-11-03 09:35 作者:佚名 來源: 錄入:liujingsi   收藏本文導讀:相信很多準媽都處於來自親朋好友的種種告誡之中,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碰。什麼東西該吃? 什麼東西不該吃? 吃什麼對胎兒好? 吃什麼會影響胎兒健康? 如果這些問題讓妳的頭好大!請看以下14個關於孕期飲食的疑問與回答。
  • 晚上10 點鐘餓了,該不該吃東西呢?
    晚上 10 點鐘餓了,該不該吃東西呢?因此,你並不需要補充額外卡路裡,完全沒有必要再豁出去吃夜宵。你想大吃一頓,並不是因為餓,而是嘴巴寂寞:特無聊,手邊有零食不知不覺就抓過來吃了,可能自己都沒注意;有壓力,在社交場合多少有些壓力和不自在,吃掉面前擺放著的食品/飲料,是最舒服的方式;心情差,想靠食物驅趕負面情緒,就是很常見的壓力大了就狂吃東西。
  • 在地鐵上直播睡覺、吃東西?廣州警方:為主播送出兩副手銬
    近日,廣州市公安局公共運輸分局接報稱,有一男子鋪草蓆橫躺在地鐵車廂內直播,影響其他乘客正常出行。在某視頻中發現一男子,鋪著草蓆、蓋著被子,橫躺在地鐵車廂內睡覺和吃東西,引來周圍乘客的側目和厭惡目光。該視頻短時間內點擊量升至700萬,評論多達2萬餘條,其中不乏有質疑。
  • 懷孕期間,啥東西該吃啥東西不該吃?
    孕期到底哪些是應該或者是必須吃的,哪些是需要避免的呢,網上的信息魚龍混雜,有些甚至荒謬之極。比如,不可以吃黑木耳,因為寒性滑利,不可以吃螃蟹是因為螃蟹性偏寒涼,活血祛瘀會至流產。這些信息參雜一起,讓對民間說法將信將疑,又對正確知識不太了解的孕婦們無所適從,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