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主要領導帶隊赴上海市楊浦區學習考察,推動兩地在科技創新、產業協同、民生幸福等方面的合作。幾天前,浙江台州市也與楊浦區共同啟動人才服務「一卡通」,兩地在區域人才互認、服務共享、待遇同城方面邁出了新步伐。
為什麼處於上海市區「腹地」的楊浦區,能吸引到如此多地區跨省前來交流合作,促進一體化發展?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兩年後,楊浦已經走出了自己的一條創新路。
上海楊浦區
上海「腹地」楊浦,成為一體化「中心區域」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深入推進,近期各地相繼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當中,都把「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當作一項重要工作寫入其中。蘇浙皖各地市,如何做到「接軌大上海」,處於上海市中心的楊浦區成為了一體化的熱門區域。
從地理位置而言,楊浦區並沒有直接與蘇浙皖三省交界,與江蘇省隔著嘉定區、金山區與崇明區,與浙江又夾著青浦區、松江區與奉賢區。為什麼各地最終將楊浦選作落腳點呢?
當天的會議上,南湖區委書記朱苗提到,目前楊浦區重點打造在線新經濟等三大千億產業集群,與南湖區正在全力推進的「1341」產業體系、微電子千億產業集群,可以合作構建產業協同鏈,打造新增長極。
楊浦區主要領導與嘉興南湖區黨政代表團舉行了工作交流會議 圖片:南湖發布
當前,楊浦區提出要奮力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的增長極、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的創新源。
作為全國首批、上海唯一的「科創中國」試點城區,楊浦區的「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對各地而言是不折不扣的「香餑餑」。楊浦的不少科技園區,成立之初依靠大學而建,但到生態圈成熟後,地域優勢已不再明顯。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來,四通八達的交通讓蘇浙皖各地進入上海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成為了長三角各地市搶佔楊浦區外溢人才、科創資源的有利條件。
在這一點上,江蘇南通已經把握先機。如今一大批位於上海楊浦區的高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及其部分科研院紛紛與南通共同組建各類產學研合作平臺,成為上海優質項目、資本及高級人才創新創業的優選地。南通更是將「學習上海、依託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寫入自身發展規劃,著力打造一個上海高端產業配套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高層次人才創業基地。
「資深好友」,從產業協同到共建民生幸福圈
12月16日在上海舉行的楊浦區與南湖區工作交流會並不是首次舉行。2019年夏天,南湖區黨政代表團一行14人就曾赴楊浦,與楊浦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交流長三角一體化工作。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南湖區與楊浦區的關係就越來越「親密」。
2017年籤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後,南湖區又與楊浦區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雙創示範基地聯盟。如今,楊浦區與南湖區不僅在集成電路產業、科技創新券通兌通用這些產業協同方面深度融合,還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機制。
縱觀長三角各地一體化的步伐, 都是先從產業融合慢慢深入到民生的方方面面。
楊浦區還有另一位「資深好友」,在浙江的台州市,兩地的融合也讓老百姓享受到了切身的便利。在上海楊浦區居住的欽先生說:「我的父親長期定居在台州天台縣,今年他去世後我申請繼承遺產,過去需要我親自去台州檔案局調取證明,來回可能需要跑一個月,如今我在上海,不出楊浦區半小時就能辦好。」
2019年,時任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調任台州市委書記,也讓兩地從民間的頻繁往來,上升到政府合作層面。
今年5月,楊浦區委書記帶隊到台州考察;7月,李躍旗又帶隊「回」楊浦開會交流。雙方的頻繁接觸,也讓一項項政策落地,惠及老百姓。今年10月,楊浦區行政服務中心、公安局與公證處分別於與台州市對口部門籤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公安戶籍遷移便民服務合作協議》、《公證服務合作協議》,實現政務服務專窗雙向互通。
12月12日,楊浦區與浙江台州、寧波共同啟動人才服務「一卡通」項目,以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度合作樣板為目標,籤訂人才戰略合作協議。
今年,楊浦區還與台州市提出共同目標,攜手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合作示範樣板,共同譜寫一體化發展「雙城記」。當然,一體化融合,不僅是楊浦區與台州市的共同目標,也是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努力的方向。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