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慎防食用野生蘑菇引發的食物中毒

2020-12-15 健康界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方微博消息,為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費警示:不隨意採食野生蘑菇,慎防食用野生蘑菇引發的食物中毒。

蘑菇的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蘑菇被歸為菌藻類,該類食物含有蛋白質、多糖、β-胡蘿蔔素及鐵、鋅和硒等礦物質。蘑菇分布的地域也非常廣,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都可以採到。

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

為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特做如下消費警示。

一、不隨意採食野生蘑菇

目前尚無簡易科學的方法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所以個人不要採食野生蘑菇。同時,也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野生蘑菇。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特別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輕易食用。

二、謹防誤食野生毒蘑菇

由於有毒蘑菇與普通食用蘑菇很難鑑別,僅依靠民間流傳下來的「經驗」並不能保證誤採有毒蘑菇,導致經常誤採誤食野生毒蘑菇發生中毒現象。

三、出現中毒症狀立即就醫

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狀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種類有,胃腸中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腸中毒型最為普遍。一般誤食毒蘑菇後,最短可以在10分鐘、最長6小時後發病。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中毒症狀,要立即催吐,並立即送醫。

四、生產經營者做到「三不」

生產經營者在加工、售賣野生蘑菇時,應做到不採摘、不加工、不經營不認識的蘑菇,要確保所加工、經營的蘑菇中未混入有毒蘑菇,以避免承擔相應的經濟與法律責任。

五、有關單位要警示風險

在野生蘑菇採食期,產菇和有採食野生蘑菇習慣地區的監管部門和有關單位,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和廣而告之公眾,不要隨意採摘、食用野生蘑菇。同時,根據各地誤食毒蘑菇中毒特點,結合氣溫、溼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進行預警預報,及時發布風險警示或消費提示。在發現過嚴重誤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議豎立警示牌。

相關焦點

  • 鬥笠山鎮開展謹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宣傳活動
    紅網漣源市分站5月22日訊(通訊員 曾向陽 邱治國)夏季來臨,是野生蘑菇生長上市的旺季。為預防和減少野生蘑菇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20日,鬥笠山鎮積極開展野生蘑菇食物中毒防範宣傳活動。
  •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提醒:拒絕野生蘑菇,不採摘、不購買、不食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梅雨季節,最是野生蘑菇歡快生長的時間,容易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為有效預防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確保公眾飲食安全,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生命安全,勿採勿賣勿買勿食不明品種、不明來源野生蘑菇!
  • @所有人,請不要自行採摘、食用、製售野生蘑菇等菌類
    由於廣州地區氣候潮溼溫熱、地處珠江出海口,適合菌類生長,為防止因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
  • 野生蘑菇集中上市採收食用需小心
    與此同時,美味後面也潛著「殺手」,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不止,直接間接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近日上午,記者在二馬路市場看到,有不少攤販在出售野生蘑菇,以松油蘑和榛蘑為主,按新鮮程度進行分類出售,價格不等,因這些蘑菇都是剛採摘新鮮上市,鮮嫩可口,營養豐富,吸引了不少市民搶「鮮」購買。
  • 野生蘑菇中毒風險提示
    近期,由於氣溫高、雨水多,野生蘑菇生長旺盛,農民素有採摘、食用野生菌類的習慣,而毒菌類混淆其中,誤食後會導致嚴重中毒,危及生命。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中毒症狀,要立即催吐,並儘快就醫。3、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提示各類餐飲單位、食堂等要加強自我管理,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進貨渠道要正規,並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帳;嚴禁採摘、採購野生蘑菇,嚴禁使用野生蘑菇作為食品原料;對可食用的蘑菇要嚴格挑選
  • 蘑菇鮮美不要亂吃 毒蘑菇害死54人
    6月7日,記者從「預防夏秋季食物中毒新聞通氣會暨2016年食品安全宣傳周部署會」上了解到,貴州省將於6月13日—6月27日舉行「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5年發生155起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死亡54人據介紹,夏秋季是食物中毒高發期,野生毒蘑菇中毒、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已經成為貴州食物中毒的主要類型。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 消委君提醒: 為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 請廣大群眾 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等菌類
  • 國家食藥監總局:消費者應遠離「鮮」銀耳 以防食物中毒
    (原標題:國家食藥監總局:消費者應遠離「鮮」銀耳 以防食物中毒)
  • 別再採食野生蘑菇!我國今年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中毒
    /a/20201126/e4eb7bf4248a466c8bec3baa089193be.shtml   日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了一組數據,我國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
  • 毒蘑菇有哪些特徵?如何識別野生毒蘑菇?(圖解)
    >>山路溼滑  救援人員3小時才抵達山頂  長安區灤鎮街道派出所民警趙招兵當日值班,下午6時多,110指揮中心來指令,說觀音山上有一位老人食物中毒,讓他們趕快上山救援。醫院大夫說,老人屬食物中毒,因為搶救及時,已無生命危險。  據民警介紹,3名遊客在下山途中已出現中毒跡象,山下景區管理人員趕緊幫他們叫了一輛車,緊急送往醫院救治,但具體情況還不是很了解。
  •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多發 憑經驗辨毒不可靠
    隨著天氣炎熱,降雨的增多,野生蘑菇也進入生長旺盛期。近日,全國多地報導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入夏以來,江蘇地區已經陸續接到近10起省內各地毒蘑菇中毒病例的會診,包括南京、蘇州、淮安、宿遷等地。不要隨意採食野生蘑菇我國野生蘑菇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毒蘑菇有48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種。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規定》
    市場監管總局為進一步規範市場監管部門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工作,2020年11月30日印發《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規定》;以下全文:《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規定》為進一步規範市場監管部門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工作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印發《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規定》的通知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印發《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規定》的通知國市監食檢〔2020〕18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為進一步規範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工作市場監管總局 2020年11月30日 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規定為進一步規範市場監管部門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現就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作出以下規定:
  • 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全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規範管理現場會
    11月14日—15日,全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規範管理現場會在福州召開,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出席會議並講話。天津、浙江、山東、廣東、重慶、福建等6省市市場監管局和農產品批發市場負責人代表在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參會代表現場觀摩了批發市場、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管理情況。
  •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醒:中秋國慶長假期,飲食安全莫大意
    野生蘑菇難以分辨有毒或無毒,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徵難以辨別。在野外,無毒的蘑菇往往與有毒的蘑菇混生,無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無毒蘑菇種類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無毒品種的蘑菇,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來認識一下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紅網時刻記者 黃河 整理報導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野生毒蘑菇中毒是中國導致死亡人數比較多的一類食物中毒。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應以預防為主。那麼,如何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如何處置?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規定》,適用於...
    12月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為進一步規範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行政規範性文件《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和核查處置規定》。委託抽樣的,應當不少於2名監管人員參與現場抽樣。第二條 現場抽樣時,應檢查食用農產品銷售者是否有進貨查驗記錄、合法進貨憑證等。食用農產品銷售者無法提供進貨查驗記錄、合法進貨憑證或產品真實合法來源的,市場監管部門應當依法予以查處。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印發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必備知識...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強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必備知識普及,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總局組織編寫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必備知識參考題庫》(以下簡稱《題庫》,見附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市場監管總局將通過總局網站公開
  • 野生「當歸」煮雞蛋,夫妻2人食物中毒先後入院!
    近日,就有夫妻2人中招 先後就診於湖南泰和醫院 誤將曼陀羅根噹噹歸 夫妻兩人中毒先後入院 近日,長沙望城一對夫妻拿朋友送的野生「當歸」來煮蛋。
  • 食菌季,中毒專家教您如何識別毒蘑菇
    隨著雨量逐漸增多,氣溫回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尤其集中在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和湖南等地區。「當前正是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峰期,要引起高度重視。」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任賴燕強調。每到春夏季,關於食用菌菇的安全問題都會被提及,但醫院仍會接診到不少蘑菇中毒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