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菌季,中毒專家教您如何識別毒蘑菇

2020-12-20 紅網健康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公布的十大最毒蘑菇

紅網時刻4月9日訊(通訊員 文娜)肉厚彈脆,吃一口唇齒留香,讓人意猶未盡!這味食材便是以其鮮美的味道、豐富的營養備受人們喜愛的菌菇。然而這些菌菇並不都是大自然的恩物,其中不少還「暗藏殺機」。

隨著雨量逐漸增多,氣溫回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尤其集中在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和湖南等地區。「當前正是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峰期,要引起高度重視。」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任賴燕強調。每到春夏季,關於食用菌菇的安全問題都會被提及,但醫院仍會接診到不少蘑菇中毒患者。

2019年湖南蘑菇中毒事件數量全國排第三,相關報導指出湖南省蘑菇中毒事件的一些患者,表示曾經多次吃過「同樣」的蘑菇而不會中毒。事實上它們並不一樣,因為部分有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長相非常相似,其鑑定需要豐富的專業生物分類學知識,即使有採摘食用習慣的人員往往也很難識別,有時連專家也需要藉助顯微鏡等工具才能準確辨別。而大部分的民眾缺少對毒蘑菇的鑑別能力,誤食中毒的情況常有發生。

「根據傳統的個別簡單、特定經驗和方法來識別不同地方複雜多樣的毒菌和食用菌正是造成誤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賴燕說,相關調查顯示,在湖南地區,有毒蘑菇種類達30多種,發生的誤食毒蘑菇而中毒死亡的事件中,90%是由劇毒鵝膏所致。賴燕提醒,毒蘑菇的辨別特徵並不絕對,不少民間流傳有誤!

注意五大誤區

誤區一。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無毒。根據顏色與形狀並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比如雞油菌、褶孔牛肝菌顏色鮮豔,卻美味可食用;「長相平平」的灰花紋鵝膏菌則有劇毒。

誤區二。長在潮溼地方的蘑菇有毒,長在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其實不然,有些長在松林中的鵝膏菌、口蘑、紅菇也是有毒蘑菇。

誤區三。蟲咬過的蘑菇無毒。專家表示一些有毒蘑菇成熟後同樣會長蟲。

誤區四。用銀器可試出毒蘑菇。箇中緣由是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因而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

誤區五。高溫煮熟就沒有毒了。由於毒蘑菇的毒素穩定耐熱,專家表示一般烹調方法無法消除毒性。

消費者不要隨意採食和購買野生蘑菇

對於野生蘑菇,目前尚未形成消費者可以用來鑑別其是否有毒的簡易科學方法。賴燕表示,防範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要採食野生蘑菇,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野生蘑菇。她建議,有食用野生蘑菇習慣的消費者,採購食用菌必須到正規市場,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野生蘑菇。對於沒有吃過的或不認識的品種,要果斷「錯過」,不可僥倖,否則後果堪憂。

中毒後如何就診

賴燕提醒,蘑菇種類不同,所含的毒素也不相同,食用後很多有毒蘑菇的毒素會潛伏在體內,發作後還會出現反覆,重者危及生命。若市民不慎誤食毒蘑菇中毒,要儘快催吐,儘早、就近就醫,同時保留好剩餘蘑菇樣品,由專家進行毒物檢測,鑑定有毒蘑菇種類,從而實現對食用致死性蘑菇中毒患者的儘早診斷,使患者儘早得到有效治療。

菌菇佳餚雖好,千萬別誤吃。我們倡導 " 科學識菌,科學食菌"。食菌季,要吃的美味,更要吃的安心。

來源:紅網

作者:文娜

編輯:易銳華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4/09/7005560.html

相關焦點

  • 毒蘑菇有哪些特徵?如何識別野生毒蘑菇?(圖解)
    60多歲的劉興梅老人在山頂誤食毒蘑菇中毒,幸好民警、消防隊員還有120等及時上山救援。劉興梅老人說:「有這麼多好人幫,才讓我撿回來一條命。」  西安市食藥監局發布公告  農家樂嚴禁加工野蘑菇  近期西安降水多、氣溫高、溼度大,是野生蘑菇生長旺季,也是誤食毒蘑菇的多發期,西安市食藥監局發布公告,提醒市民勿購勿採勿食有毒蘑菇,農家樂嚴禁加工製售野生蘑菇。
  • 毒蘑菇預警:已死6人 湖南公布10大最毒蘑菇
    近期雨水多,正值有毒野生蘑菇的生長季節,也是蘑菇中毒高發期。僅5-6月,湖南就至少發生10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死亡6人。那麼,有哪些常見的野生毒蘑菇?如何識別有毒蘑菇與無毒蘑菇?誤食野生毒蘑菇後的症狀一般是怎樣?  7月3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發布毒蘑菇中毒預警提示,同時發布10大毒蘑菇名稱及照片,提醒市民謹慎採食野生蘑菇。
  • 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如何區分?專家:很難區分,不採不食最安全
    但要注意,「食菌季」同時也是蘑菇中毒的高發季。6月9日,湖南省食安委通報了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工作情況。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收到毒蘑菇相關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報告831起,發病2818人,死亡53人。今年截至6月7日,全省已上報25起該類事件,其中長沙有4起,全省共發病76人,死亡1人。
  • 怎樣識別自然界中的毒蘑菇
    據專家介紹,如今,夏季高溫潮溼,是毒蘑菇生長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菜市場上是不是有出售的野生蘑菇,因其味道特別鮮美,頗受大家喜愛,但據媒體披露,因誤食野生蘑菇而釀成悲劇的事故每年都有發生。現在教你五招識別毒蘑菇,避免毒蘑菇食物中毒。
  • 這些蘑菇都有毒!這份杭州毒蘑菇實圖請收好
    每年6-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在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統計中,毒蘑菇牢牢佔據著頭把交椅。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杭州是一個森林資源豐富的城市,生長的野生菌非常豐富。哪些常見蘑菇是有毒的?如何防止「禍從口入」?誤食後如何開展自救?
  • 野生蘑菇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正確「食菌」
    然而,在食菌季,誤食野生毒蘑菇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雲南、四川、貴州、廣東等地。究其原因,除了誤採,還有錯誤的烹飪方法所致。羊城晚報記者聯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專家,和大家一起學習如何區分毒蘑菇,以及如何學做安全有營養的廣式蘑菇菜。
  • 蘑菇的食與毒
    蘑菇學名蕈菌(mushroom),又稱大型真菌(macro fungi),泛指肉眼可見、徒手可採的真菌。中國古籍中將生長在樹木上的蘑菇稱為蕈,生長在地面上的蘑菇稱為菌。估計地球上的蘑菇約16萬種,被命名的約1.6萬種,僅佔10%。我國至少有10萬種蘑菇,已知的不到1萬種。蘑菇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只要能生長綠色植物的地方幾乎都能見到其身影,尤以山野、草原、樹林地帶最為多見。同一種蕈菌的生長是有季節性的,須具備一定溫度和溼度才能生長,我國每年的6-9月是蘑菇生長的高峰期。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目前正處於蘑菇中毒「高峰期」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急診醫學教授、知名專家鄧躍林在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介紹,蘑菇中毒在臨床上分為七種類型,包括胃腸炎型、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和光敏性皮炎型。
  • 預防毒蘑菇中毒,這些事你該知道
    一、什麼是毒蘑菇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後能造成人毒性反應的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其中大部分屬於擔子菌,少數屬於子囊菌。世界範圍內已報導的毒蘑菇約有1000種,我國目前已報導480種。在我國造成中毒的毒蘑菇種類主要集中在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紅菇屬、青褶傘屬、粉褶菌屬、樁菇屬、粉末牛肝菌屬等,致命的毒蘑菇主要包括可造成急性肝損害型的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及造成橫紋肌溶解型的亞稀褶紅菇。
  • 四人疑食蘑菇中毒 盤點20種有毒蘑菇
    很多人都會採野生蘑菇回家食用,但是你知道哪些蘑菇有毒嗎?有毒的魔術容易造成中毒事件,下面介紹20種有毒的蘑菇。事發前,楊某某一家食用過自己從山上採摘的野生蘑菇。楊某某等四人入院後,得到了醫院全力救治。但兩名孫女在市級醫院治療期間,終因搶救無效,先後不幸去世。目前,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即開展工作,宜賓縣警方和食藥監部門正就此事展開調查。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導致74人死亡什麼是毒蘑菇?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後能造成人毒性反應的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其中大部分屬於擔子菌,少數屬於子囊菌。69月份,其中以78月高發;④毒物譜相對集中,在我國造成中毒的毒蘑菇種類主要集中在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紅菇屬、青褶傘屬、粉褶菌屬、樁菇屬、粉末牛肝菌屬等,致命的毒蘑菇主要包括可造成急性肝損害型的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及造成橫紋肌溶解型的亞稀褶紅菇。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闢謠:毒蘑菇才會中毒
    「通知」是這麼說的:「醫大已經死17人,友情提醒:最近醫院急診的患者比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豐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消息來源則稱,是來自青島市立醫院原院長孫玉安。「通知」所說的內容靠譜嗎?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本期導讀:每年6月梅雨季節,是大量野生蘑菇上市的季節,更是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很多野生蘑菇含有劇毒。本文將介紹3種常見毒蘑菇,讓您在追求味道鮮美同時,也能增加防範漲知識!每年6月,在我們湖南,就正式進入梅雨季節了。
  • 毒蘑菇出沒 請收好這份重慶毒蘑菇圖鑑
    第1眼消息,數據顯示,我國的蘑菇種類達400餘種,毒蘑菇約有100餘種,分布廣泛,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鵝膏菌是一類真菌的總稱,該屬中有些種是美味食用菌,如紅黃鵝膏;而大多數則是劇毒蘑菇。蘑菇中毒事件大多數是由鵝膏引起的。
  • 怎樣識別毒蘑菇?這裡有幾招
    識別毒蘑菇,Genebox基因寶這裡有幾招~同學們,我是你們的「基因寶生活研究所副所長」,上面的注音,是雲南同學對蘑菇的叫法。我國雲南約有250種野生菌:雞樅、青頭菌、見手青等等,有些菌處理不好很容易中毒。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野生蘑菇中毒風險提示
    為此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出以下風險提示:1、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噁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害等,嚴重者可死亡。2、對消費者的提示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專業機構和人員幫助,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鑑別方法,民間流傳著一些識別方法經證明並不可靠,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採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蘑菇
  • @所有桂陽人 請不要採食野生蘑菇,謹防中毒!
    2018年7月,西安一名保潔員在清掃垃圾時,發現草地裡的野蘑菇和小時候吃過的很像,採摘回家和兩個女兒一起食用,3人中毒,9歲小女兒不幸身亡。據《瀟湘晨報》報導,2019年,湖南省除張家界以外市州均有野生蘑菇相關中毒事件報告,截至7月7日,共收到報告88起,307人中毒,死亡10人。
  • 野生毒菇致命,勿採勿賣勿買勿食野生蘑菇
    又稱綠帽菌、鬼筆鵝膏、蒜葉菌、高把菌、毒傘。子實體一般中等大。此菌有時生長在栽培草菇的堆積物上,與草菇爭養分,甚至抑制其菌絲的生長。該蘑菇含有石碳酸等胃腸道刺激物,還含有腺嘌呤、膽鹼、精胺、酪胺和色胺等多種生物鹼以及甾醇脂等。食後可能引起中毒,與酒類如啤酒同吃容易引起中毒。
  • 毒蘑菇又惹禍!2019年全國22起因蘑菇中毒死亡 採食野蘑菇有經驗者...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 9月6日中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男童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在感受眾人緊急救援的溫暖之外,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誤食毒蘑菇事件屢有發生。根據山東省疾控中心開展的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2018年山東省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2人,2019年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