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2020-12-20 瀟湘晨報

11月25日,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據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

截至目前,

今年有將近8000人

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

導致74人死亡,

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最好不要製作和食用

自製酵米麵類食品

李寧同時表示,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深感痛心。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除了酸湯子,其他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酵米麵類食品,比如河粉、臭碴子等,特別容易在製作過程中被米酵菌酸汙染,因此製作這類食品時一定要注意。

首先,使用的食材要新鮮、沒有黴變,在製作過程中勤換水、勤攪拌,預防汙染,特別是針對一些學校和集體食堂,最好不要製作和食用這類自製酵米麵類食品。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導致74人死亡

什麼是毒蘑菇?

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

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後能造成人毒性反應的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其中大部分屬於擔子菌,少數屬於子囊菌。世界範圍內已報導的毒蘑菇約有1000種,我國目前已報導480種。

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一種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種毒素,對人體造成的損害也有所不同。

常見蘑菇中毒有7個臨床型,分別是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橫紋肌溶解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除此外還可造成其他系統臟器損傷。在實際的中毒案例中,還有患者食用了多種毒蘑菇,中毒症狀更為複雜。

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監測顯示

我國毒蘑菇中毒具有五大特徵:

①報告事件病死率高達20%;

②地域性強,以西南部雲南、貴州、四川等最為嚴重,近年湖南、浙江增加迅猛,其他地區均有發生;

③發生時間集中,主要發生在夏秋季69月份,其中以78月高發;

④毒物譜相對集中,在我國造成中毒的毒蘑菇種類主要集中在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紅菇屬、青褶傘屬、粉褶菌屬、樁菇屬、粉末牛肝菌屬等,致命的毒蘑菇主要包括可造成急性肝損害型的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及造成橫紋肌溶解型的亞稀褶紅菇。其中鵝膏屬的毒蘑菇和亞稀褶紅菇造成的中毒死亡人數佔我國毒蘑菇中毒死亡總人數的95%以上;

⑤家庭聚集性,80%的中毒發生在家庭,因毒蘑菇中毒家破人亡的案例不時見於媒體。

毒蘑菇中毒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毒蘑菇識別困難、中毒後果嚴重,杜絕食用毒蘑菇是毒蘑菇中毒防控的關鍵。

①預防為主,加強科普宣傳。針對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暴露人群、不同時間開展針對性科普宣傳。讓普通百姓知曉毒蘑菇危害的嚴重性,相信科學知識,做到不採食野生蘑菇,不購買來源不明、辨識不清種類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混雜的野生蘑菇等。

②監管部門加強管理。制定科學、可行、有效的管理措施,指導、監督銷售環節特別是農貿市場、流動攤販等售賣的野生蘑菇,發現種類不明、來源不清、疑似有毒的野生蘑菇應及時禁止銷售並收繳銷毀,以最大限度降低市售野生蘑菇的中毒風險。

③進食疑似毒蘑菇,及時就醫。如發現疑似毒蘑菇中毒,患者應及時就醫,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圖片或剩餘蘑菇樣品,請一併帶到醫院,可以幫助醫生準確判斷毒蘑菇種類和中毒類型並針對性實施救治。

目前,

還沒有能快速識別毒蘑菇的方法。

不盲目採食野生蘑菇,

才是預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關鍵!

可選購人工栽培蘑菇食用,

若要食用野生蘑菇,

可到正規的市場購買熟悉的品種。

素材來源:央視財經、健康中國

【來源:人民旅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來認識一下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應以預防為主。那麼,如何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如何處置?
  • 我國今年已近8000人吃毒蘑菇中毒 致74人死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發布會上提醒消費者,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除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之外,近日,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引發全國廣泛關注。李寧稱,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今天(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李寧同時表示,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我們深感痛心。
  • 我國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74人死亡
    近期,黑龍江發生的食用酸湯子的中毒事件造成9名中毒者死亡,多起採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也引發關注。冬季如何預防食物中毒?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介紹,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我們深感痛心,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2020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2020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 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 這幾類食物也要注意
    今天(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 別再採食野生蘑菇!我國今年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中毒
    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造成了74人死亡。  根據今年最新的食物中毒監測數據,野生毒蘑菇中毒是導致我國死亡人數比較多的一類食物中毒。今年在我省,目前也發生了9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多因私自採摘並誤食而引發悲劇。   江蘇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與評價所主管醫師宗雯琦表示,我們國家現在報導出來的毒蘑菇大概有400多種,網上有很多判斷毒蘑菇的方法,從顏色形態判斷並不是準確的,有些像顏色不是特別鮮豔的,像白色致命鵝膏,都是劇毒的毒蘑菇,有些顏色鮮豔的像雞油菌、紅菇類,其實是可以食用的。
  • 廣州一乘客遺失劇毒蘑菇!誤食毒蘑菇,這幾個急救方法要牢記
    近日,廣州一位事主尋找警察緊急救助,該事主表示自己在黃花崗地鐵站B出口人行道臺階上遺失了一個裝有蘑菇的透明自封袋,其中的幾包蘑菇有劇毒,希望能趕緊找回,以免無辜人誤食,危害生命健康。菌類食物鮮美可口,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食物之一,特別是在廣州,很多人在煲湯的時候都會加入一些菌類的食材,來保證湯水的鮮美,但是並不是每一種菌類都可以進食。從外觀上看,毒菌菇和食用菌菇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所以常常發生有人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的時間。
  • 記者調查丨@湘潭人,路邊的蘑菇不要採,謹防中毒!
    湘潭在線6月1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津津)最近一段時間,我省相繼出現了多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究其原因,還是有少部分市民為了嘗「鮮」,到野外採摘蘑菇食用,導致中毒。中毒事故多發市一醫院急診科負責人介紹,自6月7日起,醫院已接診5例蘑菇中毒病例。據患者家屬口述,患者均因誤採誤食野生蘑菇導致中毒。來自湘潭縣中路鋪的鐘女士便是如此,在和朋友一起採食野生蘑菇後,兩家人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立即送往醫院救治。「蘑菇是靠孢子和風傳播,同一地區很可能繁殖不同品種的蘑菇。」
  • 河北滄州發蘑菇中毒預警 誤食毒蘑菇已死亡2人
    本報訊(記者趙強、劉紅)近期,我省滄州市陸續發生因誤食自採野生蘑菇引起多人中毒,已造成2人死亡。當前正是毒蘑菇適宜生長時期,再加上近階段我省持續多雨天氣,毒蘑菇極易繁殖生長,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為此,省衛生廳於10日發出通告提醒廣大群眾,不要採集和食用野生蘑菇,防止誤食有毒蘑菇中毒。
  • 野生蘑菇中毒頻發 長春人公園採蘑菇得小心(圖)
    在公園內採蘑菇的男子。  每年的七八月份,雨水偏多,是野生蘑菇生長的旺季,也是食用蘑菇中毒的高發季。28日,一名男子在友誼公園裡採摘野生蘑菇欲食用,這些蘑菇真能吃得安心嗎?  公園裡採蘑菇想過「嘴癮」  很多長春人都還記得去年8月份,吉林市一家7口人吃野生蘑菇中毒入院,一人死亡兩人病危的新聞。
  • 毒蘑菇又惹禍!2019年全國22起因蘑菇中毒死亡 採食野蘑菇有經驗者...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 9月6日中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截止到9月7日15:00,已有1095人在山東省血液中心各獻血點捐獻血液共計356400毫升,其中AB型獻血者491人,共計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男童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在感受眾人緊急救援的溫暖之外,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誤食毒蘑菇事件屢有發生。
  • 注意!廣東毒蘑菇頭號殺手「白毒傘」現身白雲山
    白雲山發現近10株致命白毒傘上午10時許,記者跟隨李泰輝及其團隊登上白雲山,尋找致命白毒傘。致命白毒傘有個學名,叫致命鵝膏,是廣東毒蘑菇頭號殺手。「白毒傘」則是幾種白色毒蘑菇的統稱。李泰輝,一位與毒蘑菇打交道的專家,又被稱為「嶺南毒蘑王」。
  • 2020食品安全熱點二:提防毒蘑菇!專家:不採不吃陌生野生菌
    針對每年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採食野生毒蘑菇致死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解讀中表示,民間流傳的所謂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經驗並不可靠,消費者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根本方法是「不採、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蘑菇是人們日常普遍食用的一種食材。可是近日,朋友圈內流傳著一則17人因食用蘑菇不當中毒去世的傳言。文中還指出,蘑菇不可和茄子、小米、大黃米等食物同吃,否則會產生毒素。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闢謠:毒蘑菇才會中毒
    本報訊(記者 鄔秀君 通訊員 李琪彬)四月的廈門潮溼無比,這種讓人難受的氣候卻成了菌菇類瘋長的好時節,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往郊區或公園採摘蘑菇。於是,一條關於蘑菇和其他食物不能一起食用的「緊急通知」在朋友圈被瘋傳。
  • 注意!野生蘑菇別亂吃
    注意!什麼是毒蘑菇?毒蘑菇又稱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後出現中毒症狀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國已報導的野生毒蘑菇有400多種。由於毒蘑菇的形態多種多樣,部分毒蘑菇與食用蘑菇極其相似,菌類專家都很難肉眼辨認,老百姓更是很難根據其形態來鑑別是否有毒,因此每年全國各地都有因誤採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發生。毒蘑菇食用中毒通常早期表現為嘔吐腹瀉等胃腸道激惹症狀,其後根據臨床症狀,主要分為四種類型:1.胃腸炎型;2.神經精神型;3.溶血型;4.中毒性肝炎型。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所有桂陽人 請不要採食野生蘑菇,謹防中毒!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中毒症狀,中毒者要立即催吐,並儘可能攜帶剩餘蘑菇儘快就醫。2018年7月,西安一名保潔員在清掃垃圾時,發現草地裡的野蘑菇和小時候吃過的很像,採摘回家和兩個女兒一起食用,3人中毒,9歲小女兒不幸身亡。據《瀟湘晨報》報導,2019年,湖南省除張家界以外市州均有野生蘑菇相關中毒事件報告,截至7月7日,共收到報告88起,307人中毒,死亡10人。
  • 警惕丨寧夏女子唐徠渠邊採食蘑菇,中毒病危全身血液過濾數遍!
    野生蘑菇雖好吃但自行採摘一不小心就會中毒最近唐徠渠的野蘑菇就把人放倒了!近日,因吃從唐徠渠邊採的野蘑菇,銀川市民馬女士中毒了,肝功能嚴重受損,住進了重症監護室,全身的血液過濾了數遍!唐徠渠邊發現野蘑菇 爆炒下飯中了毒57歲的馬女士家住銀川市金鳳區,離唐徠渠非常近,經常在唐徠渠岸邊鍛鍊、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