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發蘑菇中毒預警 誤食毒蘑菇已死亡2人

2020-12-20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趙強、劉紅)近期,我省滄州市陸續發生因誤食自採野生蘑菇引起多人中毒,已造成2人死亡。當前正是毒蘑菇適宜生長時期,再加上近階段我省持續多雨天氣,毒蘑菇極易繁殖生長,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為此,省衛生廳於10日發出通告提醒廣大群眾,不要採集和食用野生蘑菇,防止誤食有毒蘑菇中毒。

  ■小常識

  毒蘑菇的危害及預防

  毒蘑菇,又稱毒蕈,我國約有100種毒蘑菇,常見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餘種,如褐鱗小傘、肉褐鱗小傘、白毒傘、褐柄白毒傘、毒傘、殘託斑毒傘、毒粉褶蕈、秋生盔孢傘、包腳黑褶傘、鹿花蕈、鵝膏菌毒蘑菇等。毒蘑菇多生長在潮溼低洼、溼度大、陰涼的地方。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複雜,經烹調加工或者曬乾都不能消除。毒蘑菇中毒後,可導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以及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幻覺等症狀,另外對臟器損害最大,甚至可導致死亡。

  目前還沒有簡單易行的毒蘑菇鑑別方法,民間流傳的一些識別方法不可靠。來源不明的蘑菇,尤其是自己不認識的野蘑菇,絕不要輕易食用,避免給自己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如果誤食毒蘑菇中毒,應立即採取刺激口咽催吐等措施,同時儘快到醫療機構救治,並報告當地衛生部門。

相關焦點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最好不要製作和食用自製酵米麵類食品李寧同時表示,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深感痛心。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來認識一下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應以預防為主。那麼,如何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如何處置?
  • 毒蘑菇又惹禍!2019年全國22起因蘑菇中毒死亡 採食野蘑菇有經驗者...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 9月6日中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截止到9月7日15:00,已有1095人在山東省血液中心各獻血點捐獻血液共計356400毫升,其中AB型獻血者491人,共計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男童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在感受眾人緊急救援的溫暖之外,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誤食毒蘑菇事件屢有發生。
  • 河北衡水連發誤食毒蘑菇事件 致4人死亡9人中毒
    中新社衡水九月三日電(記者崔志平) 河北省衡水市衛生部門今日通報,該市饒陽、武邑、阜城三縣近期連續發生誤食蘑菇中毒事件,目前已致四人死亡九人中毒。該市衛生系統已召開多次緊急調度會,正在針對易發生食物中毒的領域進行重點宣傳和監督檢查。
  • 野生蘑菇中毒頻發 長春人公園採蘑菇得小心(圖)
    在公園內採蘑菇的男子。  每年的七八月份,雨水偏多,是野生蘑菇生長的旺季,也是食用蘑菇中毒的高發季。28日,一名男子在友誼公園裡採摘野生蘑菇欲食用,這些蘑菇真能吃得安心嗎?  公園裡採蘑菇想過「嘴癮」  很多長春人都還記得去年8月份,吉林市一家7口人吃野生蘑菇中毒入院,一人死亡兩人病危的新聞。
  • 我國今年已近8000人吃毒蘑菇中毒 致74人死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發布會上提醒消費者,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除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之外,近日,黑龍江雞西市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酵米麵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引發全國廣泛關注。李寧稱,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我國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74人死亡
    近期,黑龍江發生的食用酸湯子的中毒事件造成9名中毒者死亡,多起採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也引發關注。冬季如何預防食物中毒?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介紹,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我們深感痛心,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蘑菇是人們日常普遍食用的一種食材。可是近日,朋友圈內流傳著一則17人因食用蘑菇不當中毒去世的傳言。文中還指出,蘑菇不可和茄子、小米、大黃米等食物同吃,否則會產生毒素。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廣州一乘客遺失劇毒蘑菇!誤食毒蘑菇,這幾個急救方法要牢記
    近日,廣州一位事主尋找警察緊急救助,該事主表示自己在黃花崗地鐵站B出口人行道臺階上遺失了一個裝有蘑菇的透明自封袋,其中的幾包蘑菇有劇毒,希望能趕緊找回,以免無辜人誤食,危害生命健康。菌類食物鮮美可口,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食物之一,特別是在廣州,很多人在煲湯的時候都會加入一些菌類的食材,來保證湯水的鮮美,但是並不是每一種菌類都可以進食。從外觀上看,毒菌菇和食用菌菇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所以常常發生有人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的時間。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半島記者 徐軍近日,青島一位老年人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送到醫院後,老人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進展迅速,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把毒蘑菇引發了一起悲劇。專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國內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
  • 痛心,誤食毒蘑菇7歲男孩不幸去世,曾牽動無數人的心
    不到兩天時間,就有425人捐獻AB型全血15.2萬毫升。9月7日下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公告,圓圓所需的AB型血液庫存已達高預警線,請愛心人士暫緩兩周獻血。【】匯聚濟南的這場愛心接力,讓大家感動,也贏得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媒體的點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這種蘑菇極毒,含鵝膏毒肽。中毒後,發病初期為胃腸炎症狀,然後肝、腎受害、煩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根據媒體公開報導,近年來,山東、湖南、寧夏、雲南等全國多地曝出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山東省2018年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2人,2019年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死亡的有5人。毒蘑菇到底有多少種?長什麼樣?
  • 寧夏近2年內18人食用毒蘑菇中毒 1人死亡
    8月6日,本報刊發了銀川一位市民因誤食從公園裡採摘的野蘑菇中毒造成肝臟損害,最終通過血液透析才得以轉危為安的報導。其實,在寧夏誤食野蘑菇中毒事件每年都有發生,但仍有市民抱有僥倖心理,不以為然。8月10日,記者採訪了我區專門從事中毒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置方面的專家——寧夏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徐飛博士。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闢謠:毒蘑菇才會中毒
    「通知」是這麼說的:「醫大已經死17人,友情提醒:最近醫院急診的患者比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豐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消息來源則稱,是來自青島市立醫院原院長孫玉安。「通知」所說的內容靠譜嗎?
  • 山東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愛心人士不到兩天獻滿AB型血庫
    9月6日—7日14:00,已有989人在山東省血液中心各獻血點捐獻血液共計322200毫升,其中425位AB型獻血者捐獻血液152200毫升。感謝每一位獻血英雄的真情大愛、無私奉獻。目前,山東省血液中心AB型血液庫存已達到高預警線,可以保障臨床用血需要,由於紅細胞保存期最長為35天,請AB型血愛心人士暫緩兩周後獻血。
  • 記者調查丨@湘潭人,路邊的蘑菇不要採,謹防中毒!
    湘潭在線6月1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津津)最近一段時間,我省相繼出現了多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究其原因,還是有少部分市民為了嘗「鮮」,到野外採摘蘑菇食用,導致中毒。中毒事故多發市一醫院急診科負責人介紹,自6月7日起,醫院已接診5例蘑菇中毒病例。據患者家屬口述,患者均因誤採誤食野生蘑菇導致中毒。來自湘潭縣中路鋪的鐘女士便是如此,在和朋友一起採食野生蘑菇後,兩家人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立即送往醫院救治。「蘑菇是靠孢子和風傳播,同一地區很可能繁殖不同品種的蘑菇。」
  • 2020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2020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 河北人,誤食野生毒蘑菇事件頻發,這些誤區要認清!
    狗尿苔又稱「致幻蘑菇」,中毒後一般無胃腸道反應,發病較快,主要表現為精神異常、跳舞唱歌、狂笑、產生幻視,有的人會出現昏睡或說話困難症狀。 毒紅菇食後主要會引起胃腸炎型中毒症狀,一般發病快,病程短,除發生劇烈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外,嚴重者還會出現面部肌肉抽搐、脈搏加速、體溫上升或下降,有些人可因心臟衰弱或血液循環衰竭而引起死亡
  • 2020食品安全熱點二:提防毒蘑菇!專家:不採不吃陌生野生菌
    針對每年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採食野生毒蘑菇致死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解讀中表示,民間流傳的所謂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經驗並不可靠,消費者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根本方法是「不採、不買、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
  • 澳地區出現劇毒蘑菇 如何預防蘑菇中毒
    蘑菇是屬於野生的食物,很多人在野外看到蘑菇都會摘回家食用。因此一旦蘑菇盛開的季節都會出現不少誤食毒蘑菇的情況。下面就教教大家毒蘑菇中毒如何急救。  據了解,5月就有來自德國的遊客在塔州朗塞斯頓的城市公園發現了「死亡之帽」,這名遊客將其拍了下來後傳給塔州大學的真菌學家蓋茨(genevieve gates)。當蓋茨確定遊客看到的是致命毒蘑菇後,立即致電提醒市議會。  蓋茨說,食用「死亡之帽」會引起慢性疼痛性死亡。近8毫克的攝入量就能毒死一名體重80公斤的人,且過程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