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柱式和伏地挺身有什麼區別?

2020-12-11 騰訊網

瑜伽裡的四柱式也叫鱷魚式,它是拜日式裡的基本體式,教你如何找到核心並激活手臂和大腿的平衡。但是很多人只是把這個體式當作串聯用的過場體式,呼氣和吸氣迅速做過,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單獨練習。其實,四柱式是非常重要的體式,是手支撐類體式的基礎。它本身難度並不小,而且很容易被錯誤練習。

常見的錯誤是把四柱式與伏地挺身混淆,以為它是靜態伏地挺身。兩者大體形態看起來類似,其實兩者細節與發力存在較大區別。先說說兩者形態上的區別:

1、常規的伏地挺身中,大臂與軀幹分開,讓胸肌有更大的收縮和伸展空間,胸肌和手臂肌肉會有非常強烈的發力感。

四柱式的大臂與軀幹卻是夾緊,胸肌並沒有很大的伸展幅度,主要靠手臂、核心、背部力量維持平衡穩定。

2、伏地挺身下落的時候,為了更好地刺激胸肌,手肘一般會高於身體。四柱式不同,它更多需要背部力量和核心力量,手肘不會超過軀幹。

了解了四柱式和伏地挺身的區別,你對四柱式就會有個大概的認識,它不是靜態的伏地挺身,兩者的發力和細節不一樣。下面我們重點看看四柱式的一些細節和發力:

從解剖圖上看,四柱式啟動了非常多的肌肉群,從頸部肌肉一直延伸到小腿。上面沒有標明的還有我們的手掌和腳掌,竟然還有人忽視四柱式的練習。它可以加強全身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感,為一些高難度的體式(鶴禪式、倒立)打下基礎。

這裡我要重點強調背部肌群,它是維持四柱式穩定的重要基石。如果背部肌肉薄弱,或者啟動錯誤,你可能會過度藉助肩膀和胸小肌的力量,出現聳肩的情況,長期練習可能引發肩部靠近腋窩處的疼痛。想要把四柱式做好,你應該要調用背部的菱形肌和斜方肌,這兩塊肌肉很大,有著非常好的力量性。

他們同時發力可以讓你的肩胛骨穩定下來,不會被掀起,肩關節也就穩固下來。這意味著身體的重量被更多地從肩膀轉移到了背部的這些相對比較大塊的肌肉上。

了解了四柱式的發力細節和要點,接下來就是練習,如果你的力量不夠,你可以用瑜伽磚進行下面的練習,從斜板式開始:

從斜板式開始,身體從頭到腳一條直線,不要踏腰翹臀,收緊核心部位,保持身體斜板的姿勢不變,慢慢的屈手肘向下,大小臂成90度,大臂夾胸腔與地面平行,進入到四柱式。不用急於進入標準的四柱式,在練習過程中,你相關的肌肉得到增強,只要你身體健康,完成標準的四柱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利用瑜伽磚承重一部分身體重量之外,我們還可以先從半四柱式練習,微微屈雙膝,屈手肘慢慢向下:

每個體式都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因為細節才是瑜伽的奧秘。通過關注細節,我們變得專注和更有感知力。

相關焦點

  • 巧用瑜伽磚讓瑜伽四柱支撐體式不再那麼難
    瑜伽四柱支撐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體式,原因就是身體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撐,包括胸腔的力量,肩膀的穩定,手臂的力量和核心的力量,給大家提供一個瑜伽磚輔助練習四柱的方法,看圖吧!需要用到兩塊瑜伽磚,第二種方式是一塊放在大腿前側,另外一塊放於胸腔下面。第三個圖片把瑜伽磚放於肩膀下面,重點是你要感受你身體的重量有多少放在瑜伽磚上。拿出瑜伽磚練起來吧!如果練習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歡迎大家討論哦。
  • 瑜伽四柱式,如何掌握到細節的精髓?正確建立全身力量,塑形瘦身
    大家好,今天帶大家了解瑜伽中的四柱式,也稱為四柱支撐,這個體式做到標準要結合的力量非常多,因為整個身體是懸空的狀態,只有手掌和腳趾在推地板,所以,不知道如何收緊身體,或則不知道到底收緊哪裡?就很容易有塌腰翹臀的現象,難免會對腰部產生壓力。那有的朋友會說,我沒有感哪裡不舒服,但是如果你錯誤的體式反覆做,時間長了對身體的傷害只會越來越重。
  • 瑜伽四柱支撐,為何一趴下就翻車?8個體式:排序+要點,缺一不可
    手臂成直角時,請注意上臂的頭部處於山式位置。5.四柱支撐,之瑜伽帶輔助要在四柱支撐中找到安全的肩膀對齊方式,請使肩帶環。然後,進入瑜伽帶輔助的四柱支撐。6.四柱支撐,之瑜伽磚輔助在這種姿勢下找到安全對準和增強強度的另一種方法是使用一對瑜伽塊。
  • 正確練習四柱支撐,不用蠻力的幾個技巧,一定要知道
    瑜伽四柱支撐比較有挑戰性,可以讓你增長力量,在阿斯湯加瑜伽與流瑜伽中出現頻率非常高通常是在返回下犬式的途中所做的「vinyasa」或「流」的一部分。它也是在高階的拜日式中的一個串聯。這是一個過渡姿勢,但這個姿勢不是普通的伏地挺身......
  • 瑜伽四柱支撐,你做對了嗎?
    四柱支撐在瑜伽課中很常見,特別是阿斯湯加瑜伽和流瑜伽中。今天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名稱:低板式,四柱支撐目標:肩部,上身,核心級別:初學者四柱支撐是瑜伽中最具挑戰性的姿勢之一,但我們經常沒好好了解就開始練習
  • 初學者練習過程中,「伸直」與「超伸」的區別在哪裡?
    這幾個瑜伽體式容易超伸,你會做但是你不知道對喜愛瑜伽或舞蹈的你來說, 腿「伸直」,手臂「伸直」這些詞,是不是瑜伽或舞蹈練習中經常聽到教練喊的詞呢?可你的腿和手臂是真的伸直了?還是超伸了?你真的有注意到嗎?你真的理解「伸直」的含義嗎?也許你以為的「伸直」明明就是「超伸」呢?▎01 「伸直」與「超伸」有什麼區別呢?
  • 零基礎想練習倒立,可以從瑜伽鶴禪式開始
    我們接著來看手臂支撐式,昨天講的四柱和側板和今天的這三個體式雖然都是手臂支撐類的體式,但是他們的區別卻很大,簡直可以分為兩類。到底區別在哪?我們接著向下看。大家在練習的時候去感受一下,你在這兩個體式裡分別收緊和略微收緊臀大肌,去感受身體,特別是腰椎、腹股溝、大腿內側的區別。2、和我們上一篇中說的四柱和斜板相比較。
  • 瑜伽四柱式咬破牙都起不來,是手臂無力?錯!把握這個要點做四柱
    瑜伽體式中的雙臂支撐姿勢板式——四柱式起不來,你是不是覺得是雙臂力量不夠?本來想瘦手臂,選擇練習手臂支撐姿勢,結果不僅起不來,雙肩越來越厚,大臂還越來越粗了?壓根兒就不是你的手臂沒力量,而是你沒用對力量,而讓肩膀和手臂過度支撐了。今天我們就分享四柱式如何更穩定地支撐起你的身體?
  • 修身養性的瑜伽拜日十二式
    對於喜靜的人來說,居家練習瑜伽是很好的鍛鍊方式。練習瑜伽可有效改善人們生理、心理和精神,達到身體、心靈的和諧統一。國家體育總局今天特別推薦了一套瑜伽入門練習方法——瑜伽拜日十二式,供大家學習。第一式,合十冥想式。
  • 瑜伽眼鏡蛇式8個解剖要點和修改,第六點初學者尤其要注意啦!
    雖然瑜伽可以幫助緩解因不同情況所遭受的慢性疼痛。但是要注意,瑜伽不能代替醫生的建議和物理治療。因為生理構造問題,背部大幅度彎曲可能對僵硬的你來說很危險,但你可以隨時調整姿勢來適應你的獨一無二的身體結構!這就是瑜伽的最美之處。今天我們來對一個瑜伽後彎體式-眼鏡蛇式進行精煉的修改!目的是讓它做得更舒適安全和方便!
  • 瑜伽老師的忠告:準備沒做足之前,不要練後彎!特別是柔韌的人!
    瑜伽後彎:還真不是你想練就能練得,特別是身體柔韌的人!上面我們用兩篇的時間說了《艾揚格瑜伽入門教程》中關於體式的分類,以及練習順序。我覺得後彎這一塊有必要單獨的拿出來說一說,這一篇我們就來專門說後彎,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也讓大家重新審視自己的練習和心態。
  • 瑜伽解剖學,了解脊柱周圍的肌肉群,以及如何正確鍛鍊和拉伸?
    胸椎我們之前也講了這四塊肌肉,也是同樣通過這樣的一個思路學講解的,那首先大家想想練習到這七塊兒肌肉的一些瑜伽動作有哪些?這個是我給大家一些例子就是伸展頸部的,比如說大家看這個8圖,我們看到頭部向這個方向,你可以想到瑜伽的動作中,哪些是讓頭部往這個方向扭轉的,是不是我們扭轉體式大部分都會這個樣子,一般來說,在瑜伽練習之前,我們會有一個坐姿的頸部活動。
  • 你不該跳過的瑜伽拜日式,簡單的序列重複練習,效果超出你想像
    流暢的序列為平衡和瑜伽練習奠定了基礎。太陽致敬式通常用作熱身,因為它會在體內產生熱量。拜日式Sun Salutations是瑜伽練習的基礎。Vinyasa(串聯)可以定義為在連續流動中將呼吸與運動聯繫起來。在您練習的這一瑜伽系列時,每次運動都會連接一次呼吸。例如,吸氣抬起你的手臂(向上敬禮)並呼氣向前摺疊(Uttanasana)。
  • 最美「瑜伽拜日式」入門經典,每天晨起練 5 遍!
    拜日是瑜伽中的根基和熱身瑜伽拜日式的好處疏通全身經絡,加速血液循環作為熱身練習,放鬆肌肉和關節打好基礎,鍛鍊你的耐力消除疲勞,使人精力飽滿和心情愉悅緩解腰背等不適,身心都會得到柔軟1.四柱式呼氣,屈手肘身體向下降到一半進入四柱式7.
  • 20個開掛的瑜伽體式,瑜伽達人你能做到幾個?
    雖然說,瑜伽練習不在於體式,但是,如果一直停留在自己可以做到的體式,不去進一步挑戰,這會妨礙你對身心的進一步探索哦。  小編一直覺得,每個體式都有進步的空間,但不是為了進步而進步,是在身體準備好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進入下一步,水到渠成才是最好的方式。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20個體式,難度不是一般般大,很考驗身體的柔韌性、力量、平衡和穩定。圖片大家就可以看到,這些體式給人極致而穩定的感覺。
  • 如何擺脫瑜伽練習時手臂「力量不足」?
    針對這種需求,可以選擇鑽石伏地挺身作為前期訓練,該動作可以有效地鍛鍊到胸部,肩部,肱三頭肌以及核心。斜板式/四柱式首先撐起自己的身體,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在胸下呈菱形。然後核心用力,慢慢彎曲肘部,使下巴和胸部朝地面靠近。然後重新伸展手臂,回到起始位置。
  • 練習瑜伽時,推薦你用蝗蟲式代替上犬式的四個原因!
    除了形成駝背的姿勢外,這種不平衡還會在雙手負重時造成肩部關節的過度磨損,這在串聯瑜伽中很常見。所有的開胸腔體式都是為了給肺部和腹部重新創造空間。4.上身力量從表面上看,仰面朝上的上犬式似乎比蝗蟲式更有力,因為身體靠在地板上的部分更少。但這種表象可能具有欺騙性。請記住,從「蝗蟲」向「向下犬」轉變的唯一方法是是伏地挺身-用胸部和手臂抬起身體離開地面。伏地挺身是最流行的身體重量鍛鍊之一。
  • 伏地挺身,一個黃金健身動作,幫你提高肌肉含量,強壯體能
    我們可以來看看這位小哥堅持每天都完成300個伏地挺身,1個月下來對自己的胸部肌肉有哪些改變。本身小哥身材就保持得不錯,不過堅持做1個月的伏地挺身之後,每天300個伏地挺身是足夠撐大的你胸部肌肉,還能夠募集到更多的核心肌肉群,從而讓你的上半身更為強壯,肌肉也越來越大和結實。
  • 練瑜伽,做這些體式手腕痛該怎麼練習?
    瑜伽導致的手腕疼痛是目前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在傳統的瑜伽練習中,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在手腕上!像流瑜伽,阿斯湯加和哈達瑜伽中有很多的負重姿勢,比如下犬式,四柱支撐和板式。在沒有足夠支撐的情況下練習這些瑜伽姿勢可能會使您的手腕受傷。或者如果開始練習時手腕(及其支撐的肌肉)力量不足,則可能導致手腕疼痛甚至受傷。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修改姿勢。
  • 每天練習多長時間的瑜伽最好?
    我們都知道練習瑜伽有好處,但是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到底練習多久時間的瑜伽才是最好的呢,有一些想要減肥的妹妹可能會想要趕緊練習所以會克制不住自己,但是練習瑜伽也是需要消耗體力的呢,我們要合理調節時間和休息,消耗太多的體力也會影響身體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