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裡的四柱式也叫鱷魚式,它是拜日式裡的基本體式,教你如何找到核心並激活手臂和大腿的平衡。但是很多人只是把這個體式當作串聯用的過場體式,呼氣和吸氣迅速做過,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單獨練習。其實,四柱式是非常重要的體式,是手支撐類體式的基礎。它本身難度並不小,而且很容易被錯誤練習。
常見的錯誤是把四柱式與伏地挺身混淆,以為它是靜態伏地挺身。兩者大體形態看起來類似,其實兩者細節與發力存在較大區別。先說說兩者形態上的區別:
1、常規的伏地挺身中,大臂與軀幹分開,讓胸肌有更大的收縮和伸展空間,胸肌和手臂肌肉會有非常強烈的發力感。
四柱式的大臂與軀幹卻是夾緊,胸肌並沒有很大的伸展幅度,主要靠手臂、核心、背部力量維持平衡穩定。
2、伏地挺身下落的時候,為了更好地刺激胸肌,手肘一般會高於身體。四柱式不同,它更多需要背部力量和核心力量,手肘不會超過軀幹。
了解了四柱式和伏地挺身的區別,你對四柱式就會有個大概的認識,它不是靜態的伏地挺身,兩者的發力和細節不一樣。下面我們重點看看四柱式的一些細節和發力:
從解剖圖上看,四柱式啟動了非常多的肌肉群,從頸部肌肉一直延伸到小腿。上面沒有標明的還有我們的手掌和腳掌,竟然還有人忽視四柱式的練習。它可以加強全身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感,為一些高難度的體式(鶴禪式、倒立)打下基礎。
這裡我要重點強調背部肌群,它是維持四柱式穩定的重要基石。如果背部肌肉薄弱,或者啟動錯誤,你可能會過度藉助肩膀和胸小肌的力量,出現聳肩的情況,長期練習可能引發肩部靠近腋窩處的疼痛。想要把四柱式做好,你應該要調用背部的菱形肌和斜方肌,這兩塊肌肉很大,有著非常好的力量性。
他們同時發力可以讓你的肩胛骨穩定下來,不會被掀起,肩關節也就穩固下來。這意味著身體的重量被更多地從肩膀轉移到了背部的這些相對比較大塊的肌肉上。
了解了四柱式的發力細節和要點,接下來就是練習,如果你的力量不夠,你可以用瑜伽磚進行下面的練習,從斜板式開始:
從斜板式開始,身體從頭到腳一條直線,不要踏腰翹臀,收緊核心部位,保持身體斜板的姿勢不變,慢慢的屈手肘向下,大小臂成90度,大臂夾胸腔與地面平行,進入到四柱式。不用急於進入標準的四柱式,在練習過程中,你相關的肌肉得到增強,只要你身體健康,完成標準的四柱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利用瑜伽磚承重一部分身體重量之外,我們還可以先從半四柱式練習,微微屈雙膝,屈手肘慢慢向下:
每個體式都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因為細節才是瑜伽的奧秘。通過關注細節,我們變得專注和更有感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