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一發】票選你心中最美的贛醫學子
-
福醫學子下鄉雲調查,卷中蘊真情
7月21日,為調研疫情期間民眾身心健康狀況,福建醫科大學「醫路向閩」實踐隊開展「線上+線下」形式的三下鄉實踐活動。 活動伊始,隊員陳藝文與陶訂熹首先發布線上問卷,採集民眾於疫情期間的周身環境、居家狀況、日程安排、運動時長、負面情緒等信息,以此了解民眾在疫情中含生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狀況。
-
三尺講臺為花朵,教書育人做園丁
今天是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最美教師節」來臨了,從古到今,教書育人、言傳身教都是老師的職責和使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多少園丁都孜孜不倦的教導著祖國的花朵。春風化雨潤花蕊,三尺講臺寫春秋。
-
40位長聘教授任新生班主任2人為長江學者,清華:言傳身教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在最新出爐的2017級本科新生班主任名單中,長聘正教授30人,長聘副教授10人。其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 視覺中國 圖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彭剛表示,長聘教授往往在教學、科研以及人生閱歷上有更深厚的積累和經驗,班主任是離學生最近的老師,教授們的言傳身教對於學生的成長成才十分有益。 彭剛說:「學校正在研究制訂新的政策,進一步強化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使命感,進一步明確教師在課程教學以外指導學生全面成長的要求,進一步推動更多長聘教授擔任本科生班(級)主任。
-
教師職責:言傳身教,教書育人!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
《教書育人》
老師教書育人,每一個人的老師都可能決定著他一生的命運。老師是我們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人。古代孔子與他的弟子與他的弟子顏淵,老子與他的弟子伊喜。無論是古代的名人,還是如今的我們都有人我們心中最敬佩的老師。 「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道路都曾經得到過老師的教誨,幫助和培養」在我的初中階段我曾經歷過三位班主任
-
長醫學子探訪老黨員、老教師、老戰士!
8月5日長醫人文傳媒學院「相約一夏,遇踐青春」三下鄉團隊調研組對一些老黨員、老教師、老戰士進行了一次深切探訪。調研組在問到老教師周濟玉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情的時候,老先生較為激動,他表示教學多年,難忘的是學生對老師的感恩之情。他希望新一代青少年:要有追求,要有夢想!
-
福醫學子自創freestyle為母校慶生
流行的話語作為開場白,點燃了所有福醫學子的熱情。據統計,整首歌曲共計575個字並以3分20秒的時長詮釋了福醫八十年的變遷。「當初為了幫校慶宣傳,我們想到了喊麥這種形式。於是從今年四月份開始著手準備,由四季海棠文學社寫詞,我們部門負責拍攝,五月份出部分初稿,七月份寫劇本拍攝,八月、九月進行製作修改,直至近期才完成這份作品。」
-
長醫三下鄉論文寫作經驗分享會
離三下鄉實踐活動開始已有一段時間了,人文傳媒學院「相約一夏,遇踐青春」三下鄉團隊各項工作陸續完成。 調研各組也相繼進入後期的論文寫作階段。為了各組能順利的開展論文寫作工作,隊長伍文琴決定在8月16召開線上經驗分享會。
-
論教育的根本~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做好教育的根本辦法,唯有「言傳身教」,「耳濡目染」。除此之外,都是廢話。為師者,修好自己便是。為師者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言傳身教沒有良師,哪有高徒?所以教書育人,傳道授業,關鍵在老師。老師做的好,學生就會耳濡目染,除此之外,老師也不必多言。題外之音皆是廢話,對教育學生不會起到什麼作用。比如為師者,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勤奮,修為不高,境界一般,還有惰性。那你對學生講再多,也是徒勞無功,到最後他還是像你。
-
4000餘名徐醫學子網誦詩歌聲援「疫」線
網誦活動自2月5日發起以來,得到廣大徐醫學子的積極響應,形式各樣、內容豐富的詩歌朗誦作品陸續在學校和各學院新媒體平臺上呈現,一場特殊的抗疫詩歌「拉力賽」聲聲嘹亮、激蕩人心。其中,既有經典抗疫詩歌《因為有你》《逆行者》等,也有學生原創作品《光》《戰疫吟》《送五瘟使》《水調歌頭·抗疫》等。 「可憐病患一命懸,幸得白衣聖手援。
-
特殊的三下鄉
這是一個特別的三下鄉,一個網上教學的三下鄉,一個通過電子設備聯繫的三下鄉,一個一對一輔導的三下鄉。說實話,對於這個特殊時期的三下鄉,我是蠻期待的,雖然沒有去農村教小朋友們,但是一對一的線上輔導也有它別樣的風趣。一對一的輔導,讓我更深入的了解小朋友的學習情況。
-
三下鄉實踐活動圓滿落幕
不知不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到了最後一天,出徵儀式宣告活動啟動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為了給本次實踐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我們材料學院所有團隊成員於早上通過騰訊會議進行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大會伊始,學生代表席曉雪就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發表個人感悟,她說,三下鄉實踐活動很好地鍛鍊了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和交際能力,這為同學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
醫學部啟動「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新時代青醫學子」主題活動
新聞網訊 11月24日,醫學部在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博學廳召開「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新時代青醫學子」主題活動啟動儀式。部署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措施,發出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新時代青醫學子倡議書,2016級、2017級、2018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近四百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模板 2018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
很多大學生在暑假會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臨近開學之際,相信許多人都要寫社會實踐報告,那麼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怎麼寫會比較好?小編整理了一篇範文,供參考。 往年的暑假都是從炎炎烈日開始,今年暑假卻是以瓢潑大雨為起點。與不同於以往的天氣一樣,在這個暑假,我也有了迥然不同的經歷。
-
別樣的「三下鄉」活動
別樣的「三下鄉」活動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疫情,嶺南師範學院組織的「三下鄉」活動,我們隊伍選擇線「線上教學嶺師志願服務聯盟」,對其他學生在網上進行輔導,選擇完「三下鄉&34;的等待,畢竟學校的做事效率是非常高的。果不其然,過了一天便給我匹配了兩個學生。
-
暑期三下鄉感悟
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的「三下鄉」活動由線上轉到了線下,河南科技學院食品學院開展了「疫情防控中的飲食安全」線上宣傳活動。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線上宣傳的優勢,每年一度的「三下鄉」活動都是組隊去某一個地區,而今年的活動範圍並不局限於某一個地區,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在線上進行宣傳,可以使全國各地人民都能對宣傳的信息有所了解。
-
「搖光」三下鄉,解鋪前上村小學
2020年7月25日,嶺南師範學院三下鄉「搖光」分隊前往曾經的貧困村——河源市源城區鋪前鎮上村村走訪了解近況。上村小學(原名為光輝小學),始建於1939年,是上村村一間具有八十多年辦學歷史的農村公立小學,從這個學校走出了無數的上村希望,是許多上村家庭的回憶,伴隨著上村村從貧困到脫貧的每一個日日夜夜,照亮著上村村的未來。
-
三下鄉的收穫
三下鄉,我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如何做好好課件吧!因為線上輔導原本就比面對面輔導質量更低,如果做得不夠吸引人、不夠精煉的話,都不足以戰勝線上這一詞。另外,自己還要分配好時間,因為八月份是一個複習的重要月份。真切的感受就是如此吧,線上三下鄉的日子也是難以忘記的。
-
「手工藝」黃茜三下鄉個人感悟
但是還是不能夠阻擋我們的三下鄉活動的按時開啟。在8月2日到8月8日這段時間中,因為疫情,我們的隊員們都相隔較遠,不能夠聚到一起開展線下活動,所以我們作為「手工藝」暑假三下鄉隊伍中的一員開展了這次與以往有著很大不同之處的「線上」三下鄉活動。對此,我感到十分的榮幸與感謝,在這次線上三下鄉活動工作的這幾天以來,我通過學習獲得了不同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