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行供應鏈金融活動過程中,各供應鏈金融利益相關方/參與主體的角色和結構關係,以及它們與制度和技術環境的關係構成了供應鏈金融生態。
供應鏈金融生態結構
供應鏈金融生態包含四層架構:供應鏈金融源;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實施主體;供應鏈金融資金提供方;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
◆供應鏈金融源
供應鏈金融的受益主體主要是依附於供應鏈上焦點企業的上下遊中小微企業,通過融入到供應鏈的產、供、銷各個環節,藉助焦點企業信用提升供應鏈上中小微企業的信用,拓展融資渠道,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供應鏈金融實施主體
在供應鏈金融發展初期,實施主體主要為商業銀行。而在產業網際網路大發展的背景下,銀行不再是供應鏈金融產品與服務提供的絕對主體。
掌握了供應鏈上下遊企業真實貿易的行業龍頭企業、物流企業等各參與方紛紛利用自身優勢,切入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
◆供應鏈金融資金方
供應鏈金融資金方是直接提供金融資源的主體,也是最終承擔風險的組織。
◆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服務提供方,如區塊鏈技術服務提供商、電子倉單服務提供商、供應鏈金融信息化服務商、行業組織等。
這些企業可以利用自身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的優勢,連結資金提供方,供應鏈金融服務方、融資對象等,為整個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提供基礎服務。
供應鏈金融生態參與主體
◆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針對供應鏈融資需求企業的實際情況,提供多種模式的融資解決方案。
商業銀行在資金成本方面具備的天然優勢,但商業銀行的傳統金融服務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行業龍頭
行業龍頭企業依據自身在行業內的規模優勢、經濟效益優勢、帶動和輻射優勢、競爭優勢等。
整合供應鏈上遊和下遊的中小微企業,連結資金提供方,為行業內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供應鏈管理公司
供應鏈管理公司外包焦點企業的非核心業務,整合供應鏈上下遊資源,連結資金提供方。
為供應鏈上下遊中小微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和融資解決方案,提升了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物流公司
物流企業通過物流活動參與到供應鏈運作中,通過整合供應鏈中的物流網絡,連結資金提供方。
為服務對象提供物流供應鏈服務和融資解決方案,有利於穩定業務網絡,提升物流企業的競爭能力。
◆B2B平臺
B2B在整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一直佔絕對比例,是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結合的最佳載體。目前諸多B2B平臺也通過對接資金提供方為平臺上下遊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外貿綜合服務平臺
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進出口環節的融資、通關、退稅、物流、保險等相關服務,平臺針對中小外貿企業發展中的資金問題,開拓了中小企業國際貿易項下的供應鏈金融。
◆金融信息服務平臺
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通過網際網路技術連結資金提供方和供應鏈上的資產端,為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和資金支持。
◆金融科技公司
金融科技是金融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型產業,關鍵在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手段對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進行革新,提升金融效率。
◆信息化服務商
在供應鏈金融在線化、平臺化的趨勢下,信息系統是供應鏈金融業務運作的靈魂。
◆基礎設施服務商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服務提供方,這些企業可以利用自身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的優勢,連結資金提供方,供應鏈金融服務方、融資對象等,為整個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提供基礎服務。
接下來將分別對不同的行業和模式進行解析
(一) 建立健全農業供應鏈
新政要點:
結合本地特色農業,優先選擇糧食、果蔬、茶葉、藥材、乳製品、蛋品、肉品、水產品、酒等重要產品。
立足區域特色優勢,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示範引領作用,推動供應鏈資源集聚和共享,打造聯結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和最終消費者的緊密型農產品供應鏈。
構建完善全產業鏈各環節相互銜接配套的綠色可追溯農業供應鏈體系。
農業供應鏈管理主要服務於家庭農場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等種糧大戶,其具有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特點。
供應鏈管理公司可為其提供土地流轉、農資採購、技術服務、農產品銷售等涵蓋產前、中、後的金融、產品、技術、信息等全方位服務,提高種糧大戶的種糧收益和風險控制能力。(來源:中社經略學習資訊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