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0月5日訊(記者劉毅)4日晚10時,雨後的漢口江灘遊人正漸漸散去,來自新疆的虢強、曹娟梅夫婦吃過晚飯,手挽著手,漫步江邊,欣賞兩岸夜景。
新疆和武漢有兩小時時差,晚上10時,對於夫妻兩人來說,夜生活才剛開始。
夫妻兩人與武漢都有緣。虢強是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外科主治醫師、國家緊急救援隊成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援鄂醫療隊成員。2月初,他就和100多名隊友逆行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抗疫42天,直至武漢所有方艙休艙。曹娟梅與丈夫同在一家醫院工作,是皮膚科主治醫師,今年成功考上華中科技大學,成為一名博士新生,兩周前剛到武漢。
「那是哪座橋?好漂亮!長江大橋在哪啊?」長江二橋的燈光秀讓這對還不熟悉武漢的夫妻流連。
這次來武漢,單位特批了虢強七天長假,讓他到武漢陪妻子,也讓他代表單位的同事好好看看他們曾為之拼過命的城市。
虢強說,2月4日他來到武漢,兩天後他便進入了方艙,當時的生活就是方艙和駐地兩點一線,根本沒有機會好好看看這座城市,而且當時路上沒有人沒有車,靜得讓人很心疼。
2月4日還是曹娟梅的生日,得知丈夫受命馳援武漢,她又驚又憂又喜。驚的是命令如此之急要求連夜出發,憂的是病魔無情疫情兇險,喜的是關鍵時刻丈夫沒有退縮敢於逆行。同為醫生,她知道丈夫是去救人,那是醫生的天職,她很支持。
自從到了武漢,夫妻倆的行程就安排得滿滿的。遊黃鶴樓、乘知音號、去植物園、逛東湖、走江灘,他們還準備坐遊輪看兩江四岸的風景,幾天行程下來,夫妻兩人都被武漢的繁華驚豔了。
曹娟梅覺得東湖最好玩,住民宿、嘗美食,泛舟湖上,用了整整兩天時間。讓她難忘的除了東湖之大,還有排骨藕湯、黃顙魚、糊米酒,還有普通市民對醫護人員的熱情。
「武漢真的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也是英雄的城市。」曹娟梅說,一座擁有千萬人口的城市,用封城犧牲了自己,給全國抗疫贏得了時間。市民也無條件配合抗疫工作,才有了最後的勝利。
讓夫妻兩人難忘的還有凱旋的那一刻。在去機場的路上,虢強看到夾道歡送的市民,通過新聞,她看到武漢以最高禮遇送別醫護人員的畫面。這讓他們覺得醫護人員的努力沒白費,他們的工作得到了武漢老百姓的肯定。
夫妻兩人與武漢的緣分不僅於此。
「我們其實要感謝武漢。」曹娟梅說,華中科技大學長年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這次能到武漢攻讀博士,跟隨業內頂級專家學習就得益於兩地深厚的友情。單位很多同事和領導也都是在武漢深造過,對武漢感情很深,一聽說要去支援武漢,醫院有300多名同事請戰,最後醫院挑選了40多名醫護人員前往武漢。
「我還有四年的時間可以好好看看這座城市。」憧憬未來在武漢學習和生活,曹娟梅笑得很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