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鄂醫生再赴武漢 這次是為了送女兒去武漢大學醫學部報到

2020-09-11 東方網

2020年2月19日,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傳染科黃建芳醫生以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的身份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

2020年9月11日,黃建芳醫生重回武漢。這一次,她將女兒陳石聰送到了武漢大學醫學部報到。

媽媽是援鄂傳染科醫生,爸爸則是外科醫生,如今女兒又踏上了學醫的道路。很多人在上大學時還並不清楚自己將來想做什麼,但陳石聰同學說,她學醫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正因為自己已經找到了未來的大方向,「所以無論我遇到什麼樣的挫折,我都可以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我相信無論風暴將我帶向何處,我都將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黃建芳醫生和女兒陳石聰在武漢大學

為什麼選擇武漢大學?

陳石聰同學高中就讀於復旦附中。高考結束後的這個暑假,她在家裡過得快樂而充實。這是個熱情的女孩,喜歡記手帳、製作甜點、喜歡二次元,閒暇時會自學日語,也愛看番劇。對於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她說:「對於現在的我而言,對於未來充滿期待、充滿熱情。」

今年的高考因為疫情關係推遲了一個月,是非常特殊的一屆。現在回想起來,陳石聰倒認為高考的那段時間是最充實、幸福、純粹的時光。「那時候最好的朋友就在身邊,最愛的人就在身後默默支持著我。大家一同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拼搏,充滿朝氣、充滿希望。」

當然,在漫長的考前複習階段,又恰逢疫情高峰期,失意和彷徨也是難免的。「但就像是曾經寫過的作文題一樣,穿過雲層總能夠看見太陽。高考對我而言就像是不斷穿越雲層的過程,它帶給我的體會可能無法具體地用語言表達。經歷過高考之後,我總結到了一個學習生活上的啟示,保持頭腦清晰、目標明確——全力以赴、莫問前程。」

陳石聰同學在武漢大學校門口留影

陳石聰透露自己和武漢大學有一段小小的舊緣。「我記得小時候去武大參觀過一次,不過當時沒能看到櫻花,現在能去武大也算是彌補這個遺憾啦。」黃建芳醫生則透露,陳石聰的爸爸老家就在湖北,她自己又在雷神山醫院支援了一段時間,加上女兒的高考分數剛好達到了武大醫學部的錄取分數線,所以選擇武大或許也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9月11日下午,陳石聰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走進武漢大學校園。進校之後掃碼驗證、籤到登記、辦理住宿,全程都很快捷。「進學校的時候要出示連續14天在武漢日報平安微信小程序上的健康打卡。」陳石聰透露自己在前往武漢前做的準備工作,「在線上還有安全教育健康考試也要完成。」

陳石聰同學在新生宿舍

來自媽媽的鼓舞

當初得知媽媽要去武漢支援抗疫前線時,陳石聰說自己的第一反應是很擔憂甚至有些恐懼。「剛接到消息大約是1月23號,當時我只能通過新聞裡人山人海的醫院和拿文件夾當防護用品的醫護人員去構建起對於武漢當地疫情的認識。所以我覺得我媽媽去武漢不僅是辛苦,而且還是充滿未知和風險的,所以在一開始我很擔憂。」

2月19日出發,4月6日返滬,黃建芳醫生在武漢支援了一個半月。媽媽在前方戰鬥讓陳石聰很受鼓舞。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陳石聰思考了很多。「給我最大的影響是能夠讓我重新看向自身的力量。」陳石聰說,「在此之前,我很自然地認為我與社會是依附的關係,從而忽略個人的力量。但是我媽媽的經歷告訴我無論身處於什麼角色,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夠儘自己的力去幫助他人,為社會作出微小的改變。」

媽媽的榜樣力量,全社會對疫情的積極防控,讓陳石聰意識到「我有我的力量,而『我』也是重要的。」或許自己不能夠像母校復旦附中教導的那樣成為學校的主人、國家的主人、時代的主人,「但是我也可以成為一個參與者,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做好自己的事,作出自己的貢獻。」

「這次疫情讓我非常真切地體會到那句『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陳石聰說,當她在反思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時,「我覺得媽媽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答我:我應當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在看到自己的同時也要看向遠方和遠方的人。」

武漢大學校園

我想成為外科醫生

「我希望自己能做外科醫生。」陳石聰告訴記者,為了實現這一理想,她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做了規劃。「首要任務還是學習,這樣才能積累知識,為我的職業打下基礎。」她也渴望去結識不同的人,相互交流並去學習專業知識,讓自己更加接近所嚮往的醫生職業。

同時,除了職業「大理想",她也為自己設立了學習上的「小目標」——考證。「專業類或是技能類、語言類的證書我希望能夠在本科期間獲得。與以往的學習不同,大學更注重思考和創新的意識,轉變應試學習的習慣。」

「武漢大學在珞珈山下,還有櫻花園,環境是非常美麗的。」黃建芳醫生表示,希望女兒在美麗的校園環境裡一方面能夠好好享受大學生活,另外一方面也要繼續努力,能夠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學有所成。

武漢大學校園

當然,校園生活中勞逸結合是必須的。陳石聰透露自己一直都很喜歡合唱,她計劃能夠加入武大的海燕合唱團,通過社團活動與各種不同的人交流,培養自己溝通、理解的能力。身體是一切的基礎,作為一名「醫生預備役」,陳石聰也準備在大學期間養成更健康的作息,堅持運動計劃讓自己更健康。

「武大的校園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沉靜。」陳石聰這樣形容,即使今天是新生報到的「熱鬧日子」,陳石聰最先注意到的卻是校園青翠的樹林,還有坐在林蔭下看書的學生。「我覺得武大的氛圍很適合我,是個特別適合學習的地方。」(東方網記者傅文婧)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東航包機再赴武漢 接回上海援鄂醫療隊142名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走下飛機 殷立勤 攝承載愛與感動,東航包機再赴武漢,接回上海援鄂醫療隊142名醫護人員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記者 殷立勤)4月1日,東航MU9004航班從武漢天河機場起飛據悉,此次東航包機接回的醫療隊主要來自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自2月7日出徵以來,他們已經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奮戰了55個日日夜夜。醫護人員與乘務員合影留念。
  • 援鄂醫護人員重回武漢,80多歲病癒夫婦再見恩人:含淚握護士雙手
    如今已經是金秋10月,時隔8個月,這群醫護人員也選擇實現當初與武漢的諾言,"待到山河無恙時,重回武漢再相聚"。10月3日,一名來自上海的援漢醫生攜帶丈夫和女兒重回武漢,登上黃鶴樓俯瞰整個城市,她再次感嘆如今充滿活力的武漢。
  • 「武漢,我們馬上就到!」,上海交通大學第2批21名醫務人員再出徵!
    上海交大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為醫療隊送行並寄予厚望上海交大副校長、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為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送行上海第二批醫療隊領隊、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行前表態絕不退縮,一起去,一起回「我覺得自己非常合適到一線去,也非常迫切在疫情爆發時到一線去,參與到這次防疫攻堅戰中。」陳爾真坦言,作為第二批上海援助武漢醫療隊的隊長深感壓力,但是並不害怕,因為他相信上海醫療隊隊員們的業務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戰鬥力。
  • 上海援鄂護士:要把上海的精細化管理不折不扣「搬」到武漢
    除夕夜,上海136名醫務人員組成首批援鄂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其中有3名來自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醫護人員,護士許詩琨是名單上的一個。從接到指令到集結只有1個多小時,許詩琨在機場看了一眼孩子和家人就奔赴一線。1月26日下午,上海醫療隊全面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兩層病房,分兩隊開始了早中晚三班的輪流值班。
  • 武漢大學醫學部PK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學新貴PK沒落貴族?
    在青塔網看到,武漢大學醫學部和哈佛醫學院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學師生交流、研究生培養、臨床及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正式開啟合作。就想把武漢大學醫學部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做個對比。相比之下武漢大學醫學部的歷史要平凡許多,只是省重點的院校。二、國家的定位但是自從湖北醫科大學參與成立新武漢大學,湖南醫科大學和中南大學合併後,武漢大學醫學部發展更快,獲得更多資源支持。
  • 在防護服寫下「我在武漢等你」安徽援漢醫生送兒子武大報到
    11日早上8時,天朗氣清,安徽援漢醫生姚玉學、妻子黃衛琴和兒子姚可從酒店出發前往武漢大學。今年高考,姚可以660分被武漢大學測繪專業錄取。當天,是姚可報到的日子,也是姚玉學心心念念期盼的日子。防護服上寫下「兒子我在武漢等你」11日上午9時,一家人抵達武漢大學,沒有急著趕往報到點,而是在校園門口合了張影。姚玉學略顯激動:「支援武漢時,曾和兒子定下『櫻花之旅』。今天,約定真的實現了。」
  • 大連即將中考的女兒給馳援武漢的醫生媽媽一封信
    你飛向武漢的那一刻,我的夢想變了:做個祖國需要時,有能力挺身而出的人2 月 8 日,嘉匯中學初三(2)班範昕瀅的媽媽、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急診科李楠作為大連赴武漢援助醫療隊的一員,馳援雷神山。即將中考的範昕瀅,給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媽媽的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說:我曾經的夢想,想必你早已知道。我要做一個職場女強人,在上海的外灘買一個能看到全上海夜景的落地窗大別墅,遇上一個白馬王子,過著都市中人的生活,有著呼風喚雨的能量。可是,在你飛向武漢的那一刻,這就再也不是我的夢想。
  • 武漢高校本科新生報到:經歷延期高考 如期邁入大學
    中新社武漢9月11日電 題:武漢高校本科新生報到:經歷延期高考 如期邁入大學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隨著老生返校完畢,武漢高校2020級本科新生開始陸續報到。對於經歷延期一個月高考的他們來說,能夠如期踏入大學校門,這個開學季註定難忘。9月11日,武漢大學7242名本科新生到校報到。
  • 上海醫生剪短頭髮,帶尿片去武漢!請一定平安歸來
    今天上海再派350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中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行政樓12樓,出徵儀式門外,白衣戰士們紛紛剪成短髮,輕裝上戰場。看到父母落淚他們依然笑著前行「選我,我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我哪裡都能去!」「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這是我們的醫學生誓言,碰到疫情,我們義不容辭!」2月8日晚8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收到緊急任務,要組建130人的醫療隊務馳援武漢。
  • 【院校專題】武漢大學醫學部
    一、學校介紹眾所周知,武漢大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985高校,全國最美的大學,武大櫻花最富盛名,民國建築風格美奐,在武大求學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武漢大學醫學部並不等同於武大,為了讓大家對武大醫學部的實力有更為清醒的認識,接下來將從一下幾方面詳細介紹。
  • 新疆援鄂醫生假期武漢打卡
    新疆和武漢有兩小時時差,晚上10時,對於夫妻兩人來說,夜生活才剛開始。夫妻兩人與武漢都有緣。虢強是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外科主治醫師、國家緊急救援隊成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援鄂醫療隊成員。2月初,他就和100多名隊友逆行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抗疫42天,直至武漢所有方艙休艙。
  • 「離開武漢前,想看看黃鶴樓和武大櫻花!」 戰疫玫瑰許下了100個...
    「酒店裡有兩棵櫻花樹開了,特別漂亮,」護士長李巖表示,希望能在離開武漢之前,去看一看聲名在外的武大櫻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士長戴紅:到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去走一走。河北援鄂第九批醫療隊,石家莊市第二醫院CT技師王英傑:我的願望是想要周杰倫的籤名CD。
  • 上海:再有50名護士馳援武漢!
    1月27日晚,50名護理人員組成的上海醫療隊將緊急馳援武漢,全力支援武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而此前,1月24日除夕夜,上海已組建了一批來自全市52家醫院、136人的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他們分別來自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醫院感染管理科、重症醫學科和護理專業等,目前已在武漢全面展開救治工作。
  • 援鄂醫護返武漢受「特殊禮遇」
    【援鄂醫護回來啦!武漢市民獻上這份「特殊禮遇」】近日,湖北日報推出報導「你們遊武漢,我們來接送!」引起強烈反響。為了免費接送來武漢旅遊的援鄂醫療隊隊員,許多計程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私家車主積極參與。這個假期,援鄂醫護重新踏上這片土地,感受到了滿滿的溫情。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士徐青青,在疫情發生後隨廣東援鄂醫療隊來到武漢,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武漢雷神山醫院整整戰鬥了50天。
  • 醫生「逆行」武漢 寫一封「家書」給即將臨產的愛妻
    1月30日下午,上海金山區朱涇鎮金龍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主任朱慧麗、副書記金葉聰輕輕敲開了紫金名苑一位孕婦的家門,給她一家送上新春的祝福,並向他們表示慰問和敬意。這不是一位普通的孕婦,她是出徵武漢支援抗擊肺炎疫情的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徐浩的妻子費秀麗。
  • 援漢醫生在防護服寫上:兒子我在武漢等你,兒子高考660分:武漢大學我來了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11日訊 「終於回武漢了」。9月11日8:00,天朗氣清,援漢醫生姚玉學、妻子黃衛琴和兒子姚可從酒店出發前往武漢大學。今年高考,姚可以660分的高分被武漢大學測繪專業錄取。(圖為姚玉學陪兒子到武漢大學新生報到。
  • 早早再赴武漢 腸粘連手術成功
    早早再赴武漢
  •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四批136人醫療隊出徵武漢
    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劉嘉琳受國家衛生健康委指派作為專家組成員,剛從山西督導完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工作回到上海,立刻馬不停蹄的報名馳援武漢。作為一名重症醫學專家,她曾多次被派往全國各地參與到應急事件的處理工作中。面對此次疫情,劉嘉琳告訴愛人要去武漢的決定時,愛人出奇的淡定,「去吧,這是你的工作。」 還在讀小學的女兒,少不更事。
  • 上海女孩選擇來武漢大學學醫,「我從沒動搖過」
    「我們從高二下學期開始,就堅定要讀武漢大學,從沒動搖過。」7月25日下午5時許,上海一家企業的高珍女士說,女兒菲菲今年參加上海新高考,分數已經遠遠超過武漢大學歷年在上海招生的最高分和最高錄取次位,執意要來武漢,上武漢大學口腔醫學專業。
  • 明天起,武漢7位大學校長將到火車站接新生!
    真正和武大結緣,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告訴我,武漢有個珞珈山,考到武漢大學就能去珞珈山。」這段話,駱嘉杉至少重複了十次——經媒體報導後,駱嘉杉成了學校名人,報到時被各路媒體輪番採訪。他相信,包括爸爸在內的醫護人員,能夠很快控制住疫情,讓他如願考入武漢大學。高考填報志願時,蔣逸博第一志願提前批就選了武大,這也是他們一家人的心願。蔣鐵建說:「得知錄取消息時,我非常激動又感動。年初的武漢抗疫逆行,不僅影響了我,也影響了孩子。我們全家和武漢、武大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真的是一次援鄂行,一生武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