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我們馬上就到!」,上海交通大學第2批21名醫務人員再出徵!

2020-12-16 中國校園在線

1月28日,大年初四,16:00,MU800,一群戰士披上白色的戰袍,從交大出發,奔赴戰場!

按市衛健委統一部署,第二批上海醫療隊148名隊員踏上徵程,全力支援武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由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擔任第二批醫療隊領隊。

其中,交大醫學院系統的21名醫務人員隨隊奔赴武漢,踏上馳援武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第一線。

逆行英雄,他們的名字值得銘記!祝願他們一切安好,平安歸來!

上海交大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為醫療隊送行並寄予厚望

上海交大副校長、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為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送行

上海第二批醫療隊領隊、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行前表態

絕不退縮,一起去,一起回

上海第二批醫療隊領隊、附屬瑞金醫院

副院長 陳爾真

無論是2003年SARS爆發或是2008年汶川地震,每當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他都衝往第一線,勇立潮頭浪尖,帶領同事,奮力搶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醫學誓言。

25日晚上11點,陳爾真接到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的電話,說指揮部決定派他作為第二批的領隊去馳援武漢。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沒問題」

作為一名從事重症醫學30年的醫生,陳爾真對傳染病防控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早在2003年抗擊非典時,上海第一例SARS病人就是由他護送到傳染病醫院的。2008年,他又主動報名,在地震發生第五天就來到了四川德陽,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其他醫療隊員們一起,投入到了汶川地震的救援當中。這幾年,作為醫院分管醫療的副院長,陳爾真也在醫療管理上積累了許多經驗。

「我覺得自己非常合適到一線去,也非常迫切在疫情爆發時到一線去,參與到這次防疫攻堅戰中。」

陳爾真坦言,作為第二批上海援助武漢醫療隊的隊長深感壓力,但是並不害怕,因為他相信上海醫療隊隊員們的業務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戰鬥力。

「03年抗擊非典和08年抗震救災我都參加了,兩次經歷都讓我難以忘懷,我從中學習、成長、感悟了許多,這次再一次出徵,我感到很幸運也很急切,我是一名ICU醫生,相信在武漢,我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與武漢同道以及我們上海隊員們一起努力,完成黨交給我們的任務。」

對於家人,他還是心存歉意的。他在出發的最後時刻才告訴自己家人這個決定的,主要還是不希望他們太擔心。

「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支持我,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個醫生的使命與擔當。有人說我們醫務工作者是白袍戰士,我想說,是的,此去武漢,我們都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必勝信心。」

他堅定地表示:「我們絕不退縮,我們一起去,一起回來!」

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主任醫師 李慶雲

「作為老兵,要身先士卒,更要多給年輕醫生鼓鼓勁、打打氣。」

「不要寫我,要多寫寫、多表揚科裡奮戰在一線的年輕醫生」。這是李慶雲主任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25日下午3點,李慶雲接到醫院通知,隨時待命前往武漢。此刻,愛人正為他收拾著行李。

大年初一,李慶雲一早就到病房,查房、與科裡年輕醫生看望病人,這套「程序」 幾乎成為他每天雷打不動的動作。在當下這個特殊時候,李慶雲說,目前形勢十分關鍵,作為老兵,要身先士卒,更要多給年輕醫生鼓鼓勁、打打氣,同時詢問和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關照他們要休息好,做好自我防護!

李慶雲原定大年初三回山西老家探望年邁的父母,看到疫情的發展,他早早地把回家的車票給取消了。讓他十分感動的是,科裡的同事也紛紛取消假期,服從醫院和科室安排,緊急調班、值班等任務全都欣然接受。

「關鍵時刻有這麼一支能戰鬥的團隊,是我們科的驕傲,特別是科裡很多醫生的孩子還非常小,他們在任務面前毫不退縮,積極向前,很不容易,希望醫院多表揚、多鼓勵他們。」

李慶雲也是2003年抗擊非典的「老兵」,那時的他才35歲。作為上海市黃浦區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的他表示,面對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而且有著抗擊「非典」的經驗和經歷,自己必須率先垂範,因此很早就做好了充分準備,努力完成此次任務,平安回家!

李慶雲妻子說:「最近時刻關注疫情新聞,我們全家上下都很支持他的工作。我是中共黨員,可惜不是醫務工作者,不然此時也會衝到第一線。當國家需要他,醫院需要他的時候,我們必須支持,我打心底裡敬佩醫務工作者!」

附屬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 施偉雄

26歲的施偉雄是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他常年在上海學習、工作,今年很早就答應了爸媽,過年回福州老家過。

小年夜的上午,一直在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的他,和爸媽商量後,毅然決然地退了車票,又一次留守上海,隨時等待科室、醫院的召喚。當天下午,當接到醫院赴武漢醫療隊招募通知時,他毫不猶豫,第一時間就報名了。

「我知道,爸媽肯定有過擔心、不舍,雖沒有流露出,但對於這個決定,我連任何解釋和寬慰他們的話都沒來及說,爸媽的理解和支持,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與此同時,施偉雄整裝待發的消息傳到了科裡同事群後,「致敬,一定小心」、「平安回來」、「我們等你回家」……很快就刷屏了。除了謝謝同事、同道、好友們的祝福和關心外,他表示,自己會以一腔熱血,拼盡全力,保護自己,完成工作!

有了大家的支持,施偉雄更相信,當初自己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

「醫院給我們準備的防護裝備,如護目鏡、口罩,各類藥品、食品和設備,可謂一應俱全,而且職業防護和疫情工作之前就多次討論、學習、培訓過了,我真的沒有什麼後顧之憂,醫院就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我們最強大的後方!

此時此刻,說完,這位年僅26歲的男孩眼中充滿了堅定、自信和熱誠。然而,當提到自己的女友,他竟露出了一點難為情。他告訴我們,女友也是瑞金醫院的護士,更能理解我,懂得我。女友還在手機上錄了一首《勇氣》,並在微信留言:送給要出發的你,去武漢的路上聽,我會保護你的!

「我為自己感到自豪」

附屬仁濟醫院重症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餘躍天

今天下午還在醫院ICU當值的餘躍天醫生在接到出發調令後二話不說就準備出發了,備班在家的ICU醫生也在第一時間趕往醫院交接班。

「感謝領導支持和信任,將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我們。國家有難,挺身而出是我們共產黨員和醫務工作者不容推脫的義務。作為一名仁濟人,我一定秉承「仁術濟世」的精神,完成任務,凱旋歸來!」

據悉,餘醫生和他的愛人都戰鬥在第一線。

附屬仁濟醫院NICU護師 吉敏嬌

EICU的吉敏嬌護士有一個3歲半的女兒,當媽媽跟孩子告別、得知媽媽要去很久的時候,孩子忍住眼淚,還是說,「媽媽去吧,我將來也要當醫師。」當詢問吉敏嬌有什麼想說的時候,她沉默片刻後說道,「使命在召喚,義無反顧」,短短幾個字,卻透露著醫者的責任和擔當!

附屬仁濟醫院南院護士 李盼盼

1月23日晚上6點30分,內科監護室護士李盼盼正在家裡和父母吃晚飯。當她收到護士長在群裡發的支援武漢的消息時,她放下碗筷,看了看正在吃飯的父母,試探性地問:「老爸,我們醫院組織醫務人員支援武漢,我能不能報名參加?」

原以為父親一定會阻攔,沒想到,盼盼的父親竟毫不猶豫地點頭了。盼盼紅了眼眶,說:「老爸,我是怕你們擔心。」父親卻很堅定:「哪有父母不擔心孩子的?但這個時候是國家困難的時候,你們去了武漢,就能給多少家庭帶去生的希望啊!家中不用掛念,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等你光榮回家。」

有了父親的一番話,盼盼毅然請願報名。臨行前,盼盼說:「我最大的牽掛就是我的父母。謝謝爸媽對我的理解與支持,如今,我更能心無旁騖、安心出發!」

此行,盼盼其實還有一個小滿足,「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和我弟弟都還在中學讀書,看到電視報紙上解放軍和醫務人員前往一線救援的報導感動得流淚,所以我做了一名醫務人員,弟弟當了一名軍人。今天,我也有機會成為當年我敬仰的那些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人物,我為自己感到自豪!」

附屬仁濟醫院南院護師 趙曉玲

外科監護室趙曉玲是仁濟醫院南院重點培養的危重症專科護士。危重症專科護士是技術要求很高且風險係數很大的崗位。趙曉玲經過數年的歷練,逐漸成長為一名出類拔萃的業務骨幹和深受護生們喜愛的帶教老師,她救治了很多危重症患者,也培養了一批年輕的護理精英。

自1月21日起,趙曉玲就挺身而出,主動報名參與院內發熱門診支援,每天堅持奮戰十個小時,未曾有一絲一毫的動搖與退卻。她回憶,報名援鄂醫療隊的那天正是小年夜,6點30分剛剛結束髮熱門診一天疲憊的工作,當時一看到報名消息,沒有片刻猶豫,甚至未曾聯絡家人,就在微信群中直接秒回了:「我願意」。

趙曉玲家中育有兩個女兒,大女兒5歲,小女兒才3歲。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趙曉玲說:

「我是一名危重症專科的護士,這個時候我責無旁貸!家裡的兩個女兒只有交給孩子他爸照顧了,不過我相信,等我的兩個女兒長大了,也一定會理解、支持媽媽的選擇。」

使命在召喚,義無反顧

附屬新華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 崔志磊

急診醫學科護師 朱升琦

今天一同出發的還有新華醫院崇明分院重症護理科吳春娟、沈花,檢驗科鬱淼、秦雲。

是黨員,責無旁貸!

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

副主任醫師 應佑國

03年非典期間,應佑國曾參加過廣交會回滬人員隔離觀察工作,08年汶川地震期間參加汶川轉運來滬危重傷員救治工作;18年、19年分別參加雲南滄源醫療志願服務及援疆醫療服務。

當得知武漢防控疫情日趨嚴峻時,他和家人商量後把原本計劃好的春節家庭旅行取消了,兒子雖然只有10歲,但也十分支持爸爸的決定。

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

護士長 黃波黎

從事急診臨床護理、危重症護理管理23年,擅長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觀察及監護護理、壓瘡診斷及護理。去年1月至7月作為醫院援滇醫療隊員,圓滿完成援滇任務。這次醫院組隊,作為科室護士長第一時間請纓出徵。她說,知道科裡護士姐妹都有參加的決心,但自己是護士長,是黨員,責無旁貸!

支援武漢,責無旁貸

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

主任醫師 王瑞蘭

大年三十就把行李準備好,隨時出發,保存體力,去迎接挑戰。

從業30年,王瑞蘭臨床研究主攻重症肺炎,當年上海市第一例感染H7N9的病患就是她帶領危重病科全體醫師救治的。精心照料一月有餘,最終患者脫離危險。她說,這次家人聽到她將要馳援武漢的消息時非常淡定:「這種事你肯定會衝在前面的。放心,我們會照顧好自己!」

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

主管護師 沈燕

「通知來的一剎那,也沒考慮那麼多,就想著我應該出一份力。家人也都表示理解我的職業,也對我的選擇表示支持。」

在臨床一線護理崗位工作近17年,沈燕只覺支援武漢,責無旁貸。臨行前,12歲的女兒緊緊抱住她:「媽媽,你放心去,我會照顧好自己,等你平安歸來。」

家人給予莫大的支持和動力

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主任醫師 郭忠

「說實話,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接到第二天要出發的通知,郭忠冒著細雨去超市採購些個人物品。

今年52歲的郭忠,對於「緊急出發」可以說並不陌生,2003年「非典」那會兒,作為六院醫療隊隊長的郭忠已經做好了整裝待發支援香港的準備。2013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禽流感,郭忠進駐金山公共衛生中心,在最一線參與救治。而就在不久前,千裡之外的雪域高原傳來上海醫生殉職的不幸消息,郭忠接到命令連夜發出奔赴日喀則,第一時間開展工作。

「相比90後的小年輕,我是老同志、老黨員了,作戰經驗豐富,這麼多年就在搞呼吸重症治療、呼吸支持,在哪裡工作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做好我的常規工作。」

郭忠很淡定地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此次疫情的傳播速度比較快,25天發病數就達千例;但相反可能毒性沒有「非典」那麼強。「之所以危重病人比較多,主要是因為發病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本身的併發症、藥物不良反應會比較多。」

談到擔心,郭忠考慮的是在家的同事們。

「這個季節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時期,我們門診的壓力已經很大了,現在還要支援發熱門診和急診,再加上病房裡還有重病人。他們的工作量也是很大的,大家一定要保重,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 謝亞莉

90後的謝亞莉已經在六院呼吸內科工作了8年,積累了豐富的呼吸道疾病的診治經驗。這次前往武漢支援的消息,她並未告訴安徽老家的父母,怕遠在異地的父母為自己擔心。

距離馳援武漢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了,六院呼吸內科護士謝亞莉仍然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出發的行李箱還未來得及整理,「從接到通知到現在,內心還是有些緊張。」

從新聞媒體的報導和第一批前往武漢人員的反饋信息中了解到,目前武漢當地醫護人員的工作節奏十分緊張,謝亞莉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6小時換班的準備,周圍的護士同事還建議她帶好成人紙尿褲,「因為穿防護服不方便上廁所,而防護服又比較緊缺,所以帶著尿不溼可以應急,以備不時之需。」

「家鄉需要我,祖國需要我」

附屬胸科醫院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 陶夏

我是一名武漢姑娘,那個城市,有我的親人和同學朋友。

我有14年重症監護病房工作經驗。

他們說,這樣是「逆行英雄」,我不是,我只是回到我的家,我的武漢「生病」了,她需要我!

因此,我主動申請加入醫療援助隊赴湖北援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工作,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附屬胸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 周勇

在這危難時刻,身為已經工作10年的醫護人員,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報名並有幸成為支援武漢的一員。

在這場戰役中,我將盡職盡責,聽從指揮,做好份內工作,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疾病,平安歸來!

「我去是最合適的」

附屬松江醫院(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

感染科主任醫師 高得勇

原定打算22日回山東老家的,21日毅然退票,投身院內防控工作,並承擔了區內專家會診工作,愛人回老家也沒空送行。

附屬松江醫院(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呼吸科

副主任醫師 盛春風

她覺得自己作為湖北籍人員,本科和碩士都在武漢求學,此去馳援武漢義不容辭,「非她莫屬」

附屬松江醫院(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急診綜合病區

護士長、主管護師 顧瑞蓮

報名出徵的動力來自家中媽媽和舅舅強大的支持,徵得女兒「同意」。曾在半馬醫療保障中成功救治心臟驟停患者。

附屬松江醫院(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門診

主管護師 王葉琴

在松江的醫療分隊中是年齡最大的,今年52歲,主動請纓,怕落選,給多位領導打電話或發簡訊表決心,「我家中無後顧之憂,2歲的孫子也有人帶,工作崗位目前不在臨床一線,所以我去是最合適的」。

他們主動請纓,肩負責任,他們用赤誠之心,獻溫暖之愛,他們是病痛中的希望,恐懼中的撫慰,義無反顧,逆行英雄,祝願他們一切安好,平安歸來!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新聞中心 等,值班編輯:尹靜一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相關焦點

  • 「武漢,我們馬上就到!」上海交大第二批21名醫務人員出徵
    人民網上海1月28日電(葛俊俊) 「武漢,我們馬上就到!」1月28日,按市衛健委統一部署,第二批上海醫療隊148名隊員踏上徵程,全力支援武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其中上海交大的21名醫務人員隨隊奔赴武漢,踏上馳援武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第一線。
  • 上海中醫藥大學第2批34名醫務人員出徵湖北,抗擊肺炎疫情,致敬!
    1月28日,大年初四,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逆向而行集結出發,趕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疫區,我校附屬龍華醫院、曙光醫院、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市中醫醫院、普陀醫院、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第七人民醫院、光華醫院的31名醫務人員整理好行裝,隨隊無畏出發。1月27日,光華醫院、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還有3名醫務人員趕赴武漢。
  • 「武漢,我們馬上就到!」第二批交大醫療人昨出徵
    央廣網上海1月2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盧思語 王辰軒 魏佳妮)「武漢,我們馬上就到!」第二批上海醫療隊148名隊員昨天踏上援鄂徵程,上海交大21名醫務人員隨隊奔赴武漢,踏上馳援武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第一線。
  • 我們在一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136名出徵武漢隊友的大後方援軍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書記張欣、院長雷光華上門慰問第一批支援武漢的專家吳安華教授家屬(湘雅醫院眼科副主任技師李鳳雲)紅網時刻2月10日訊(通訊員 嚴麗 王潔)「你們衝鋒一線,我們保障後方」「你們守護生命,我們替你們守護小家」……2月8日,3批136名出徵武漢的湘雅人,都收到了這樣的關愛問候。
  •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四批136人醫療隊出徵武漢
    人民網上海2月9日電 「選我,我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我哪裡都能去!」「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這是我們的醫學生誓言,碰到疫情,我們義不容辭!」..... 2月8日晚八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收到緊急任務,要組建130人的醫療隊務馳援武漢,從這時起,瑞金醫院各個群裡提示聲此起彼伏,這是醫務人員們在主動報名。136人的醫療隊當晚就集結完畢!
  • 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
    2月9日電 (陳勤奮 陳靜)2月8日是傳統的元宵佳節,當晚,華山醫院的員工正沉浸在與前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連線祝福的氣氛中。  除了醫護各個科室,院辦、黨辦、醫務處、工會、後勤保障部、宣傳部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也迅速趕赴醫院,為出徵的醫務人員準備行裝、防護用品、藥品食品,並調集資源,按照要求攜帶呼吸機、除顫儀、中心監護儀、心電監護儀等醫療設備。在這個特殊時期,各類物資難免捉襟見肘,相關職能部門經過艱難協調,終於籌齊,為隊員的醫療安全和健康帶去更多的保障。
  •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第二批醫護人員高愛民等4名隊員15日馳援武漢
    【再出徵】延大附院高愛民等4名隊員15日馳援武漢2月15日上午,陝西省第三批、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第二批馳援武漢出徵人員歡送會在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舉行,這是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繼第一批派出4名護理骨幹後的第二批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兩批共計8名逆行者。
  • 出徵!除夕夜,他們馳援湖北!|醫護人員|湖北|武漢|國家衛健委
    我相信,在這一次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裡,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與全國各地的同道一起,打好這場仗,為保衛人民的健康而做出我們醫務人員該盡的努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負韶華。我們要以更高的標準,以一名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去在這場戰役發揮我們廣醫人的精神。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 西安交大一附院第四批醫療隊奔赴武漢
    2月7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第4批133名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隊出發支援湖北。出徵儀式上,即將出發的隊員正在安慰前來送行的同事。戴吉坤攝 2月7日,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33名醫務人員緊急集結,組成醫療隊奔赴武漢,展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據介紹,此次前往武漢的133人分別來自西安交大一附院本院、長安區醫院和東院,包括30名醫生、100名護士和3名管理人員。
  • 佘沙戰友再出徵!省四醫院派出第三批醫療隊馳援武漢
    四川在線記者 鍾振宇2月13日上午,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第三批馳援武漢的10名隊員集結完畢,當天下午,他們將隨我省新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除了在網上刷屏的該院汶川籍護士佘沙,規模不大的省四醫院已有200多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支援湖北一線。該院本次醫療隊的10名隊員分別來自呼吸重症、急症等科室,年齡最小的24歲,最大50歲,5人為共產黨員,都是危急重症救治領域的精兵強將。
  • 淶源縣統戰部領導慰問馳援武漢醫務人員家屬
    2月27日上午,淶源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張香豔一行前往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家中,看望他們的家屬,為他們送去每家2000元的慰問金,送去關懷溫暖,表達真誠的問候和由衷的敬意,同時感謝他們的支持和理解。2月9日,淶源縣在全縣醫護人員主動請纓的隊伍裡選拔了六名業務骨幹,作為保定市第四批醫療隊員出徵馳援武漢。
  • 上海醫生剪短頭髮,帶尿片去武漢!請一定平安歸來
    今天上海再派350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中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行政樓12樓,出徵儀式門外,白衣戰士們紛紛剪成短髮,輕裝上戰場。元宵夜,華山醫院90分鐘內集結214名醫護人員,瑞金醫院集結136名醫護人員,他們將奔赴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接管當地重症監護照護重症患者。「此疫艱難多有險阻我們不言放棄!」
  • 廣平5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最美逆行者英雄出徵
    2月21日上午,廣平縣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五名白衣戰士整裝集結,肩負使命與重託,出徵湖北,投身抗疫最前線。廣平縣委書記董鳴鏑、廣平縣政府縣長祁富強、廣平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商鳳祥、廣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海軍、廣平縣副縣長呂恩成、廣平縣政協副主席、政府辦主任史彬、醫院領導班子全體及廣大醫務工作者一道為醫療隊出徵壯行。廣平縣委書記董鳴鏑在壯行儀式上代表廣平縣縣委、縣政府對5名勇挑重擔、逆向而行的「勇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記
    他是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上海共派出1649名醫護人員出徵武漢,其中瑞金醫院先後派遣五批醫療隊共152名隊員。他們帶往前線的不只是精湛的醫術,更有一片赤誠之心和醫者情懷。  不畏艱難,不辱使命,這是瑞金人的莊嚴承諾。
  • 英雄歸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四...
    英雄歸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四名隊員今天返滬。記得1月23日科室徵集援鄂的醫護人員,我報了名,沒有絲毫的猶豫。報完名我哭了,給哥哥打了電話,說如果我回不來了,請替我照顧好爸媽。給丈夫打了電話,說我要去武漢了,如果我出了什麼意外,讓女兒知道,她有一個偉大的媽媽,請讓她為媽媽感到驕傲。
  • 1224名精銳盡出:上海援鄂醫療隊大「檢閱」
    天使之城精銳盡出1月24日除夕團圓夜,來自上海的136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首批赴湖北醫療隊出徵,緊急馳援武漢。成為全國第一支出徵湖北的醫療支援隊。2月9日,華山醫院派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214名(此前華山醫院已派出3批54人)醫護人員,瑞金醫院派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136人醫護人員共350人醫療隊。由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胡偉國帶隊。
  • 武漢11家醫院110名救援人員出徵玉樹
    省衛生廳緊急組織隊伍出徵昨日上午11時,省衛生廳2號會議室,一個緊急而熱烈的會議在此舉行。隨著衛生廳領導一個個號令發出,到會的各家醫院的醫務處長們,接二連三跑出會議室向「家裡」打電話——「準備一臺車、七個人。至少一名骨科大夫、兩個司機、四個護士,要快,下午3點集合!」
  • 高校醫者的出徵誓言,鏗鏘有力
    1月26日、1月28日,天津大學天津醫院、天津大學環湖醫院、天津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天津大學胸科醫院共派出31名醫護人員,隨天津醫療救治隊,分兩批馳援武漢。」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赴鄂醫療隊出徵儀式上,34名即將出徵的醫護人員鄭重宣誓,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出徵前,醫療隊17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由ICU科二組李南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
  • 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醫院首批10名逆行英雄出徵!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緊急時刻,136名醫務人員組成的上海醫療隊,踏上馳援武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第一線。 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醫院、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的10名醫務人員隨隊出發,主動取消休假安排,支援疫區最前線,勇當第一批「逆行者」。
  • 六家在京大醫院再組「國家隊」「現在,我們就是白衣戰士!」
    來源標題:六家在京大醫院再組「國家隊」,昨日出徵,支援武漢——「現在,我們就是白衣戰士!」「平時,人們說醫生是白衣天使,現在,我們就是白衣戰士!」昨天(7日),六家在京國家衛健委委屬委管醫院,再組醫療隊,奔赴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