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記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1月24日,除夕夜,滬上冬雨,風意猶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陳德昌簡單地扒了幾口「年夜飯」,便背起行囊出發了。

  武漢抗疫的戰鬥已經打響,這位深耕杏林30年的老兵顧不上團圓,星夜兼程奔赴一線。他是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上海共派出1649名醫護人員出徵武漢,其中瑞金醫院先後派遣五批醫療隊共152名隊員。他們帶往前線的不只是精湛的醫術,更有一片赤誠之心和醫者情懷。

  不畏艱難,不辱使命,這是瑞金人的莊嚴承諾。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他們與病毒纏鬥,和死神拔河,以開拓進取、博愛仁厚的精神,在前線貢獻「瑞金智慧」,展現醫者擔當。

  1.用「瑞金醫院文化」溫暖每一位病人  

  3月22日,武漢街道。市民們歡送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感謝上海,向您致敬!」

  「我們在這裡和武漢人民並肩作戰,取得了一些成績。那些奮鬥的日子歷歷在目,相信大家眾志成城,我們必將獲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長、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說。

  1月28日,陳爾真率隊出徵,148名來自上海40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入駐武漢市第三醫院。這裡的ICU和重症病房都是普通病房臨時改的,為了解決院感防控問題,陳爾真帶領團隊舉行了6場培訓會。

  「只要有一個隊員倒下,就是全盤皆輸。」嚴謹苛刻的管理,最終兌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承諾。

  看到病房裡很多重症病人絕望的面容,陳爾真最早提出進行心理治療,醫療隊從進駐第一天就開設了心理治療室,成立了心理幹預小組。

  作為重症醫學的專家,當發現危重病人常會發生炎症風暴時,陳爾真開始建設炎症因子風暴預警體系,積極評估,提前識別,早期幹預;他還率先提出「儘早康復」的理念,將康復治療前移,並進行血漿療法的探索。

  一個又一個理念和改變在武漢三院落實,醫療質量也穩步提高,隨著重病房關閉,ICU關閉,終於,他們順利完成任務,踏上了春暖花開的回家路。

  在瑞金醫院第四批醫療隊接管的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房,對卓越醫術和慈愛關懷的追求同樣在每個細節中流露。

  從離開上海的瑞金醫院大門,到接管武漢的重症病房,這支隊伍只用了不到24小時。速度的背後是專業的技術、高效的組織、默契的配合、整齊的隊伍,是黨旗下的凝聚力與戰鬥力。

  這支136人的整建制隊伍由瑞金醫院副院長胡偉國帶隊,涵蓋呼吸、危重症、腎臟、心血管、糖尿病等學科的專家,護理團隊也絕大部分有重症、危重或麻醉經驗,還有專門的院感防控管理人員。「這支隊伍完全是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需求為核心搭建的,相當於在武漢建立了一個『瑞金小分院』,為的是多學科聯動協調,形成組合拳,發揮綜合治療的優勢,切實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胡偉國說。

  這是一支旗幟鮮明的隊伍。瑞金醫院第四批醫療隊136名隊員中,65名是黨員。呼吸科醫生陳巍在學生時代就入了黨,這次請戰武漢,他擔任瑞金醫院第四批醫療隊的醫療組組長,需要關注組裡的每一個病例,每天6點前起床,忙到凌晨才能入睡。「要對每一個病人負責,在這裡大家都是這樣,一心只想著病人。」陳巍說。

  為了撫慰患者情緒,除了日常醫療護理工作外,醫療隊把人文關懷作為治療的重要環節,把瑞金文化帶到了武漢。「熱乾麵,小籠包來陪你們一起加油!」「要多吃飯,才有力氣和病毒戰鬥啊!」病房的牆上貼著暖心的話語。護士們把自己的水果、巧克力帶給患者。小小的舉動讓大家的心貼得更近。胡偉國還設計了抗疫大學畢業證書,頒發給治癒出院的病人,「我們給出院患者頒發畢業證書,是一種紀念、更是出於人文關懷的一種鼓舞!」

  2.打贏這場多環節、多學科、醫患一體的戰鬥  

  3月27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陳德昌和戰友們在這裡戰鬥了整整63天。

  「這些天,上海醫療隊接管的武漢金銀潭醫院北二、北三樓病房已經有170多位患者出院。我所在的病區有幾個病情很重的患者,剛送來的時候擔心他們扛不過去,現在已經脫機成功,再過幾天就能出院了。」陳德昌說,「但我們的壓力沒減,治療不能有絲毫偏差,必須精準評估、精細調整。」

  1月25日凌晨,農曆新年的鐘聲敲響不久,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136名隊員在夜色中進入武漢。戰士們走上了他們的戰場。這些天,陳德昌一直堅守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重症區北三樓病房。這裡住的都是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生死常常只在一線間。

  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多個器官功能障礙,例如呼吸、循環、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橫紋肌溶解等,當然最嚴重的是呼吸衰竭所致的嚴重低氧血症,需要強有力的呼吸支持。為了儘量避免病人的呼吸衰竭,陳德昌和隊員們陸續開始給危重病人進行有創機械通氣、ECMO治療。

  此前,有不少醫生認為新冠肺炎的患者只需要無創通氣就足夠,氧合改善就會逐漸好起來。通過實戰檢驗,陳德昌認為,不少重症病人無創通氣常常無法維持氧合,且無創通氣常常會導致腹腔內壓力升高,腹腔內壓力也會傳遞到胸腔,最終降低無創通氣效率。

  對此,陳德昌提出了自己的處理方法:重症病人應該儘早進行有創通氣,當氧合指數小於150時,儘早建立人工氣道。同時進行有效肺復張,俯臥位通氣,深鎮靜和肌松等措施,提高氧合。

  瑞金醫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率領的6人病理小分隊被稱為「特種兵」。病理醫生是「醫生背後的醫生」,病理研究,意在了解疾病、從原理上為診斷、防治提供知識基礎。王朝夫和他的團隊冒著極高的風險,憑藉出眾的技藝,為戰疫貢獻力量。

  新型冠狀病毒究竟是如何致病的?新冠肺炎是如何演變乃至致人死亡的?為了找到答案,他們要對病故的新冠肺炎患者的遺體解剖或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從發生病變的各個器官中取樣,隨後經幾十個步驟製作成病理切片。在武漢工作4周,專家組通宵達旦、夜以繼日地完成20多例遺體解剖,其中一部分病毒分析也已有了結果。

  各種治療方法逐步形成共識。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點點微光,匯聚成抗疫勝利的曙光。這是一場多環節、多學科,醫患一體的戰爭。從前期的診斷治療,到後期的康復,從守護醫護的院感工作,到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每一個瑞金人都戰鬥在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3.一邊救治病人一邊思考,這是瑞金傳統   

  一邊救治病人一邊思考,這是瑞金醫院的傳統使然。在戰疫一線,瑞金人沒有放慢開拓創新的步伐,始終堅持科學救治,不斷完善診療救治方案,提高醫護人員防護水平。

  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慶雲,作為上海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帶領團隊負責武漢市第三醫院兩個普通病區和一個重症監護病房共140多張病床的醫療工作,承擔了醫院80%以上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務,並牽頭開展危重患者的多學科聯合救治。

  如何對醫護人員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防護,對看不見的病毒知己知彼?怎樣提高取樣質量,是否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飛沫傳播?身處抗疫最前線,面對戰友們每天辛苦的工作和在治療過程中的感染風險,李慶雲有了更多的思考。依託瑞金醫院的後方力量,他牽頭完成了兩項為保護醫務人員在診療操作時降低感染風險的發明專利——「氣溶膠傳播範圍與軌跡的可視化系統」和「可局部照明並有效避免飛沫傳播的咽拭子」。

  「保護醫護人員,就是保護戰鬥力,我們希望結合實踐經驗和堅實的科學理論支撐,更科學地規避這些風險。」李慶雲說。

  陳爾真說:「作為瑞金醫院這樣的研究型醫院,我們鼓勵醫務人員不斷研究分析問題,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改進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來自一線的研究,能夠為抗擊疫情,也為今後進一步研究疾病的本質作出貢獻。」

  其實,在瑞金醫院大本營,一系列科學研究正在進行,從臨床症狀的回顧性分析,到病原學病因學的研究,以及藥物的臨床研究和大數據模型的建立,後方的瑞金人一刻也不停,希望貢獻能量為前線助力。

  3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與武漢市第三醫院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合作籤約。雙方約定,共同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攻關,將戰鬥中結下的友誼延續。

  雖隔千裡,一江連心。正如瑞金醫院院訓所言,「廣博慈愛,追求卓越」。心懷家國大愛,展現醫者擔當,瑞金人把卓越和奉獻書寫在抗疫的最前線。(本報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本報通訊員 朱凡 殷有為)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療隊逆行援鄂
    除夕之夜,第一批勇士出發援鄂。大年初四,第二批戰士毅然逆行。2月9日,月圓之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又一批戰士,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136人援鄂醫療隊,再出徵。「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選我,我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我哪裡都能去!」
  • ...滬醫執「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譚永昶家庭
    【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疫」發江城 滬醫執「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譚永昶家庭 2020-06-13 0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224名精銳盡出:上海援鄂醫療隊大「檢閱」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增援的護士在與家人告別,沈莉拍攝擔任本次醫療隊隊長的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他曾經參加過SARS、汶川地震等防控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和管理經驗2月9日,華山醫院派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214名(此前華山醫院已派出3批54人)醫護人員,瑞金醫院派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136人醫護人員共350人醫療隊。由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胡偉國帶隊。
  • 英雄歸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四...
    英雄歸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四名隊員今天返滬。上海我們回來了仁濟醫院NICU護師吉敏嬌記得1月23日科室徵集援鄂的醫護人員,我報了名,沒有絲毫的猶豫。報完名我哭了,給哥哥打了電話,說如果我回不來了,請替我照顧好爸媽。給丈夫打了電話,說我要去武漢了,如果我出了什麼意外,讓女兒知道,她有一個偉大的媽媽,請讓她為媽媽感到驕傲。
  • 10位援鄂醫護雲端「同臺」 上海交大醫學院系列在線思政課開講
    圖說:三尺講臺在雲端,上海交大醫學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隔空授課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攝(下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先後有9批援鄂醫療隊570人奔赴新冠肺炎抗擊戰役最前線,至暗時刻,勇敢的上海醫護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幫助患者順利從「抗疫大學」畢業
  • 四川高校援鄂醫療隊速寫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省已相繼派出了八批近1200人的醫療隊。其中,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西南醫科大學、川北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大學、成都醫學院等高校及附屬醫院積極響應,紛紛派出精幹力量緊急馳援湖北。
  • 上海援鄂醫療隊、中山醫院朱疇文榜上有名!
    委託上海市總工會向上海援鄂醫療隊和援鄂醫療隊第五批領隊朱疇文轉授湖北省工人先鋒號、湖北五一勞動獎章。6月24日,上海市總工會受湖北省總工會委託,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湖北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工人先鋒號授獎儀式。
  • 堅持愛溫暖傳遞,「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關愛活動」溫暖...
    本文轉自【大眾新聞網】;2020年6月4日,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堅持愛專項基金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舉辦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關愛活動。出席本次活動的有: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施南昌先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總指揮馬昕先生,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堅持愛專項基金髮起人顧建華先生,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徐雄心先生,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華山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張繼明先生,華山醫院呼吸科主任、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李聖青女士,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堅持愛專項基金主任殷小凡女士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實踐團隊赴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參加援鄂醫療...
    8月19日是全國第三個醫師節,為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彰顯醫務工作者護佑人民健康的職責使命,傳遞戰疫正能量。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智行書院「情疫守夢之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奔赴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參與該院援鄂醫療隊第二期「黨旗所指心所向」主題分享會,並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向書院全體學生進行實時轉播。分享會線上線下同時進行,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陳岷江,黨委副書記、院長張雙林等全體院領導,護士長以上管理幹部、教職工黨員代表在現場參加分享會。
  •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四批136人醫療隊出徵武漢
    人民網上海2月9日電 「選我,我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我哪裡都能去!」「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這是我們的醫學生誓言,碰到疫情,我們義不容辭!」..... 2月8日晚八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收到緊急任務,要組建130人的醫療隊務馳援武漢,從這時起,瑞金醫院各個群裡提示聲此起彼伏,這是醫務人員們在主動報名。136人的醫療隊當晚就集結完畢!
  • 國泰君安捐贈700萬元支援上海援鄂醫療隊及瑞金醫院抗擊疫情
    2月14日,國泰君安在上海市醫務工會的全力支持協調下,向上海援鄂醫療隊成員及家屬捐贈了總額500萬元的慰問金和防護用品。此前,2月12日,國泰君安還向瑞金醫院定點捐贈了總額200萬元的醫療物資和抗疫資金。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迎回三批161位援鄂醫療隊隊員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與孩子擁抱。 殷立勤 攝自除夕夜首批上海援鄂醫療隊星夜奔赴武漢以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共派出3批次醫療隊奔赴武漢前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金銀潭醫院、武漢三院和雷神山醫院都留下了市一醫院醫療隊專家、隊員的足跡。他們之中年齡最大的達66歲,年齡最小的僅24歲。
  • 武漢轉贈蒙古國羊肉給瑞金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
    Time -0:00Stream TypeLIVELoaded: 0%Progress: 0%00:00Fullscreen00:00MutePlayback Rate1「暖羊羊」來啦.mp412月7日,大雪節氣,瑞金醫院一大早就暖意融融
  • 《查醫生援鄂日記》將出日文版
    《查醫生援鄂日記》將出日文版本報訊(記者 施晨露)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日本巖波書店就《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版權輸出籤署協議。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人文分社副社長趙斌瑋感慨,「回首疫情初期日本民眾對我國抗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無私援助,這本書日文版版權輸出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回饋。」
  • 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
    2月9日電 (陳勤奮 陳靜)2月8日是傳統的元宵佳節,當晚,華山醫院的員工正沉浸在與前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連線祝福的氣氛中。醫院召集令一下,立即啟動程序。正肩負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重任的張文宏主任也報名:上海這邊的情況穩定了,他也可以去。  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當天發布的通知要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將組建一支由30名醫生和180名護士組成的210人醫療隊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重症監護室(ICU)。
  • 華山、瑞金共350人醫療隊今日開拔 已千餘名上海醫護援鄂 約佔全國...
    財聯社(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2月9日,又一批來自華山醫院、瑞金醫院的上海醫護共350人向武漢開拔,其中華山醫院派出214人,瑞金醫院派出136人。逆行者鐘鳴出發於1月23日小年夜,是上海的第一批援鄂醫生官方定義的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於1月24日集結完畢,並於當日晚間從虹橋機場出發赴鄂。公開報導顯示,該批次醫療隊由52家醫院醫護組成,共136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周新任醫師組組長。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慰問援鄂醫療隊
    在第109個國際護士節日裡,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攜手陝西省國學研究會、西安市助老愛幼公益慈善基金會等社會愛心人士,舉行捐贈儀式,慰問西安交通大學第一、第二附屬醫院302名援鄂醫療隊員們。醫學部黨政領導、西安交通大學第一、二附屬醫院負責人、援鄂醫療隊代表、醫學生代表參加儀式。副校長、醫學部主任顏虹出席儀式並講話。捐贈儀式由醫學部黨工委書記陳騰主持。
  • 仁術濟世護山河無恙 杏林春暖迎勇士凱旋 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員...
    央廣網上海4月20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昊寧)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員172人今天(20日)回家,在歡迎儀式上,全體援鄂隊員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特別獎。  下午,仁濟醫護人員和援鄂隊員的家屬手持鮮花、國旗、橫幅,自發聚集在醫院門口,以最熱情的方式,喜迎勇士們回歸仁濟大家庭。
  • 如何把「高階」護士,留在病床邊|新冠肺炎疫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專科護士:新冠肺炎救治中至關重要5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辦「戰疫護聲 薪火相傳」授帽儀式,回到上海不久的援鄂護士代表和第五屆「左英護理獎」獲得者為即將進入實習階段的2017級護理學專業學生授帽。武漢雷神山醫院,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前,負責感染管理的專職人員檢查防護服5月11日,仁濟醫院舉行了一場護士節活動,一段反映雷神山醫院工作場景視頻中,當「感控老師在嗎?我要出艙了」的聲音響起,已經回到上海多天的醫護人員瞬間淚崩。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日語和俄語版洽談中
    據微信公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7月2日消息,日前,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