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三尺講臺在雲端,上海交大醫學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隔空授課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攝(下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先後有9批援鄂醫療隊570人奔赴新冠肺炎抗擊戰役最前線,至暗時刻,勇敢的上海醫護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幫助患者順利從「抗疫大學」畢業?網絡上感動大家的武漢病房裡的那些瞬間背後是怎樣的故事?今天下午2點,一場特殊的在線思政課在雲端直播開講,特別的「教室」設在上海交通大學懿德樓報告廳,但「三尺講臺」則在武漢,10位主講者是仍遠在武漢馳援的逆行醫者,一場隔空的雲中敘述徐徐展開……
這是上海交大醫學院《交醫話「疫」》系列在線思政課的首講,在多個網絡平臺同步直播,累計觀看超過50萬人次。醫學院校友、主持人曹可凡也來到現場與母校援鄂醫療隊員對話。
逆行者來自醫、教、研各領域,而此次講述者包括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領隊陳爾真,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第六批援顎醫療隊領隊胡偉國,附屬仁濟醫院副院長、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領隊張繼東,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領隊鄭軍華,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範小紅,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上海第九批援鄂(心理)醫療隊領隊王振,基礎醫學院病理教研室專家、醫學院新冠病毒肺炎病因診斷研究隊成員趙雷,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仁濟醫院餘躍天,附屬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劉立駿,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黃波黎等10位一線隊員。他們不僅是抗「疫」一線的排頭兵,也是學生們心中的指路明燈,傳道授業,以身垂範。
餘躍天醫生在武漢為病人調整胸腔閉式引流管,為了解除患者的呼吸窘迫的現象,他跪著幫助患者緩慢抽出500毫升氣體。當時這一幕被拍下,陳爾真在朋友圈發出這張照片,很快被轉發、刷屏,感動網友,被稱為「最美跪姿」。很少有人知道陳爾真和餘躍天其實是一對師徒。「昔日,師長衝鋒陷陣,臨危不懼;今日,我亦身披戰甲,同您並肩作戰。」「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精神代代傳承,這對昔日師生也在課堂中「同臺」分享。此外,ICU裡的驚心動魄、臨床一線的科研智慧、上海科技的抗「疫」馳援,充滿熱血的激情時刻,也有疲憊和沮喪的時刻,更有自豪和充滿希望的時刻,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一一通過雲端分享給大家。在救治過程中有沒有過遺憾?回歸後最想做什麼?救治工作積攢下哪些寶貴經驗?為今後的醫療工作帶來什麼樣反思?師生通過雲端交流討論。
和平年代,醫者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家國情懷,連線一線也堅定了眾多醫學生的學醫初心和責任擔當,學生們紛紛用彈幕、留言表達了對師長們的敬意。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