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心願牆、用麵粉測防護服效果……上海援鄂專家分享抗疫經驗

2020-12-20 澎湃新聞

新冠疫情之下,如何避免院內感染?醫護人員直面病毒時,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如何克服心理壓力?

11月25日晚,「中國上海-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護理專項培訓會議」在上海交大醫學院召開。

在會議中透露,新冠病毒主要有四種可能的傳播途徑,它們分別為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與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傳播。會上,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專家傅小芳從四個角度,分享了醫院在新冠疫情期間採取的防護措施。

一是醫院中的空氣傳播。傅小芳建議,戶外通風良好的場所每天需要通風兩次,每次至少需要三十分鐘。而對於戶外通風不良或無法戶外通風的場所,可以採用人機共存的空氣進化消毒機,在無人情況下可以採用紫外線燈照射。在接診疑似或確診患者區域,除獨立風機盤管中央空調可以使用外,其他中央空調關閉。如採用全自動新風系統,關閉迴風。

二是醫院的環境物表傳播。傅小芳表示,重點部門儀器設備、治療車表面建議採用消毒溼巾擦拭消毒。疑似患者環境物表建議採用過氧化氫消毒溼巾。而自動扶梯扶手以及電梯按鈕則要常規消毒。

三是對於患者的隔離安排。傅小芳表示,疑似患者應該單間隔離,採用獨立的衛生間與專用的醫療設備。確診患者則可以多人間隔離,隔離間應通風良好。此外,隔離病區需要滿足三區、兩通道的要求。

四是隔離病房的消毒措施。傅小芳指出,在隔離病房中應採用紫外線燈照射一小時或過氧化氫等離子消毒。病人床上用品、病床圍簾和病房窗簾應取下浸泡消毒後送洗,隔離病房只有在消毒完畢充分通風後,方可使用。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感科醫師、上海市第六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石大可表示,大部分醫護人員赴武漢前都從未穿過防護服,院感培訓的目的,是要求醫護人員將穿防護服動作完成得就像條件反射。為了防止枯燥,院感科醫生們還想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創新方法。

「他們將麵粉模擬成病毒撒在防護服上,當醫護人員們脫下防護服,檢查身上是否仍有殘餘的麵粉時,便可得知是否成功。」 石大可說。

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管理也是防控工作的一部分,值得引起重視。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上海市第九批援鄂醫療隊領隊王振教授在會上表示,在抗疫期間,護理人員面臨著體力、心理的雙重考驗,除了體力上的消耗,護理人員還面臨感染風險、在隔離的封閉環境居住等問題,會有一些職業挫敗感,內心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出現抑鬱的症狀。為了緩解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他們為護理人員開展壓力管理,嘗試了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合理運動、音樂療愈、呼吸訓練等諸多方式。

王振進一步說,接納的態度是應對心理困難的基礎,人們應該試著換個角度看問題,並且通過有效的語言溝通,去及時疏洩不良情緒。當心理壓力過大時,也需要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療隊成員的幫助。「在武漢,上海援鄂心理醫療隊50名隊員累計為患者提供心理幹預852人次,對於1075名醫護人員展開了心理評估,同時對醫護人員開展心理幹預1445人次。」

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也對患者的治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海交大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外科護士長、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章左燕說,抗疫期間,護士們會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上一些有趣的話,例如「病房小天使」,這可以幫助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護士們還常與患者交流,鼓舞他們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治癒。此外,醫院裡還設立了「心願牆」,患者們可以通過文字宣洩心中的孤獨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援鄂醫療隊的貼身衣物,三槍包了!
    圖說:三槍集團捐贈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給上海抗疫天使們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偶然間得知上海援鄂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上海老字號三槍集團決定鼎力相助。記者今天從龍頭股份旗下的三槍集團獲悉,捐贈給上海抗疫天使們的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目前已送達上海市經信委援鄂醫療隊後勤保障組指定倉庫。三槍更做出承諾,上海援鄂醫療隊關於貼身衣物的物資需求,三槍全包了!2月9日,三槍集團偶然得知援鄂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3000條。
  • 上海交大醫學院線上培訓傳播抗疫護理「中國經驗」
    圖說:抗疫護理創新防護用品捐贈予特多醫護工作者 來源/主辦方供圖昨天深夜,一場特殊的防疫培訓在「雲端」進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特多衛生部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承辦的「中國上海-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護理專項視頻培訓會上
  • 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分享抗疫經驗:完成三項優化,開展救治工作
    央視網消息:5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中日友好醫院援鄂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副隊長、外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段軍分享抗疫經驗。援鄂醫療隊副隊長、外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段軍。央視網記者劉亮/攝  段軍表示,為了應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主要做了三大方面的優化。第一大方面的優化是,改造環境和設備。
  • 真實的抗疫日常,折射不平凡的抗疫精神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上海集中發布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和「援鄂醫療創新服務...
    上海天佑醫院成立「腎鬥士之家」,通過醫護人員、公益組織、志願者為尿毒症患者提供多學科診治和電話隨訪、評估指導、公益救助等延伸服務,顯著增強患者依從度,提高治療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第一時間組建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展開救治工作,109家醫療衛生單位參與其中,將「上海服務」「上海溫度」帶給武漢三鎮的人民。
  • 把金銀潭的抗疫故事講給世界聽《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一間會議室裡,舉行了《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撰寫者查瓊芳是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上海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她說:「在座談會上分享『金銀潭』的時光時已經很感慨了,沒想到座談會剛結束又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感動。」查瓊芳在給兩位小朋友的贈書上寫下寄語。新華網吳一航 攝「我是查醫生的同事,也是她的學生。
  • 把金銀潭的抗疫故事講給世界聽《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一間會議室裡,舉行了《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撰寫者查瓊芳是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上海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她說:「在座談會上分享『金銀潭』的時光時已經很感慨了,沒想到座談會剛結束又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感動。」
  • 最美逆行 | 援鄂醫療隊員孫菡一家的「抗疫故事」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市第三醫院感染科醫師孫菡的家中,聽聽他們一家三口的「抗疫故事」。_一家三口的「抗疫故事」_孫菡女兒 毛伊達:_爸爸,我特別想見見老媽。_視頻通話:_毛伊達:老媽,你這幾天穿脫隔離服累不累呀?孫菡:隔離服穿脫一次時間比較長,得二三十分鐘,所以就提前去,早上就要早早起來,提前就要到病房。你看我剪這個頭髮怎麼樣?毛伊達:清爽、利落。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臘月二十九日晚接到援鄂通知,於大年三十午夜零點鐘聲中起飛逆行至武漢。查瓊芳是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是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在武漢的奮戰的日子裡,查醫生每天用語音發回一段日記,作為對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匯報,作為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也作為對擔心自己的家鄉朋友的統一回應。
  • 援鄂隊伍中的141名上海中山人,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1月28日: 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屠國偉、副主任醫師、護理部肝外科監護室專科護士張曉雲整裝隨隊出發。他們將進駐武漢第三人民醫院危重病例收治區。2月7日:上海中山醫院派出136人組成的醫療隊出發前往武漢投入醫療援助,隊員裡有將近一半是90後,他們將接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重症病房。這是中山醫院派出的第3批赴鄂醫療隊。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圖為《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封面《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我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把最真實的抗疫過程告訴全...
    記者從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曾經引起熱議的《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預售!為什麼這部抗疫筆記能火「出圈」
    剛剛文匯報記者獲悉,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知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10位援鄂醫護雲端「同臺」 上海交大醫學院系列在線思政課開講
    圖說:三尺講臺在雲端,上海交大醫學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隔空授課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攝(下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先後有9批援鄂醫療隊570人奔赴新冠肺炎抗擊戰役最前線,至暗時刻,勇敢的上海醫護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幫助患者順利從「抗疫大學」畢業
  • 國泰君安捐贈700萬元支援上海援鄂醫療隊及瑞金醫院抗擊疫情
    2月14日,國泰君安在上海市醫務工會的全力支持協調下,向上海援鄂醫療隊成員及家屬捐贈了總額500萬元的慰問金和防護用品。此前,2月12日,國泰君安還向瑞金醫院定點捐贈了總額200萬元的醫療物資和抗疫資金。
  • 上海援鄂醫療隊、中山醫院朱疇文榜上有名!
    慷慨赴楚荊,白衣作戰袍,上海援鄂醫療隊日夜奮戰在抗疫鬥爭第一線,築起了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為湖北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近日,湖北省總工會專門來函致謝,向上海援鄂醫務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 溫州援鄂醫生用中醫力量助力同胞抗疫
    2020年正月初一,張躍峰作為浙江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成員,隨隊進駐武漢第四醫院抗疫整整57天。援鄂期間,張躍峰利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救治了多位新冠病人。從武漢抗疫回溫後,他又憑藉在武漢治療新冠肺炎的技術經驗,開始為美國、義大利、法國及荷蘭等地罹患新冠的華僑遠程看診,截至目前,他已經為多位華僑提供遠程診療和諮詢。隨著歐美疫情的全面爆發,全家都感染新冠病毒的華僑家庭明顯增多。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今天在上海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圖說:《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今天是2020年上海書展的最後一天,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首發式上也傳來好消息,該書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
  • 《查醫生援鄂日記》將出日文版
    《查醫生援鄂日記》將出日文版本報訊(記者 施晨露)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日本巖波書店就《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版權輸出籤署協議。「日本最負盛名的出版機構巖波書店多年來首次從中國引進圖書版權,意味著該書日文版進入日本出版業主流發行渠道,將中國的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帶給更多日本專業人士和普通民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人文分社副社長趙斌瑋感慨,「回首疫情初期日本民眾對我國抗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無私援助,這本書日文版版權輸出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回饋。」
  • 20場國際遠程連線 北京協和醫院分享了哪些「抗疫」中國經驗?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5日就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援鄂抗疫等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嚴曉偉圖片來源:中國網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嚴曉偉在發布會上介紹,在武漢,協和醫院的團隊通過大量臨床實踐以及對病例的總結和不斷創新,得到了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