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考是為國選材的重要途徑,也決定著考生的個人命運,而高考試題一旦出現錯誤,也勢必引起社會關注。2020年高考,又出現了高考題引發爭議的現象,這究竟是出言有據還是少部分家長聚眾作妖?小編來和大家分享。
事情要從今年的理綜考題說起,理科綜合的第九題是一道化學除雜題,很多學生在考場上就感覺不對勁,化學本來是單選題,但很多同學包括一些學霸在內都認為這個題有兩個答案,A與D似乎都可以選,但出於是單選題的考慮,還是通過排除法找出來了正確選項,然而一些基礎知識不紮實的同學,選出的答案則與高考標準答案不一致。
那麼是否應該更改答案,其實,根據以往的經驗,也出現過改答案的情況。如在2018年,「酶是一類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就引起了爭議,在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教育部最終做出了改答案的決定。
但改答案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因為一個理綜選擇題的分值是六分,六分承載著多少考生的血與淚的寒窗生涯,也完全足以決定一個考生的命運,如果不改,那麼一些學生將會因為試題的不嚴謹而失去更高的人生舞臺,而如果改答案,則對於原本答對此題的學生是不公平的。
那麼今年的高考題應不應該改答案,下面小編為大家作出專業分析。這道題目考查的知識點是除雜,要求選出不能達到目的的除雜方案,對於A選項二氧化硫與硫化氫都是還原性氣體,用高錳酸鉀除雜會使目標產物也被除去,顯然是不合理的,關鍵在於D項,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同時通入氫氧化鈉溶液會生成亞硝酸鈉,很多考生認為這樣會導致目標產物一氧化氮也被除去,但大家要考慮到,雜質畢竟是少量的,所以損失的一氧化氮是有限的,A選項中由於還原性氣體通入了氧化性溶液,所以幾乎得不到目標產物,綜上,標準答案是更合理的。
對於高考來說,考查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掌握,還有綜合分析能力。對於本題來說,誤選了D選項的同學一定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即使考生真的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也應該了解D選項相關知識不是課本上的知識,屬於課外拓展內容,應該真正優秀的應考者,是應該在發現題目不嚴謹之處的基礎上,依然能夠選出標準答案。
對於高考改答案,你怎麼看,請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