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期一個月後,我們迎來了2020年的高考。7月7日,1071萬考生被送上一個以「改變命運」為名義的考場,經歷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驗。
你還記得高考考場的樣子嗎?/B站TUO圖歐君
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已經過去43年。
40多年前,人們以巨大的熱情擁抱高考的回歸。從那時開始,幾乎每位老師和長輩,都會告訴學生們:高考改變命運——
1977年後,第一批參加高考的考生。/《高考1977》
40年後,越來越多的考生們,轟轟烈烈地將青春奉獻於此,並將其視為一生中難得的實現階層流動的直通車起跑線。
我好奇的是,當這場生命中最重要的考試過去之後,還有人在多大程度上相信「高考改變命運」?
「高考改變命運」,這句話對每個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高考來臨之際,新周刊APP記者把這個問題,交到了5位不同年代的「高考往屆生」手裡。他們有的已經頭髮花白,有的還未走向社會。跨越40多年,這些「往屆生」對高考的態度發生變化了嗎?
再回到高中
我會告訴自己:別太拼
綿綿,2016年高考考生
人生的雞血,都打在高中課堂上了。/《青春派》
與其說高考改變了我的人生,不如說它改變了我的人生態度。
我高中文科很好,卻選了不擅長的理科,成績一落千丈。從高二到高三,我無時無刻不在追趕成績:回家做物理題,下課做物理題,上英語和語文課還是在做物理題……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
我覺得我拼盡全力付出了,但物理還是在及格線上下徘徊。當時我特別懷疑人生,從內心升起「無能為力」的烏雲。那段日子,我的人生被這朵黑暗又壓抑的烏雲牢牢籠罩著。
我甚至覺得,這片人生的烏雲,讓我後來都沒辦法積極主動地爭取。比如遇到一個好的課題項目或參賽機會,我總是悲觀地想,會不會付出了還是像當年一樣慘敗。
高中畢業後,每次路過當初的學校,那些壓抑的感覺都會隨之出現。/綿綿供圖
不過也是因為高考,我得以進入了福建中醫藥大學,也找到了人生熱情所在——中醫。最開始我選擇的專業是康復治療,一年後我發現自己對中醫感興趣,於是堅持轉了專業。
我用了一年的時間重讀大一,但我覺得很值。
中醫學裡「循環往復」的哲學思維影響了我,也讓我努力掰正自己悲觀的心態。人生哪有什麼永恆不變的呢?也許決定人生的不是成績,而是態度。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高考真正的意義,也許就是通過考試的手段來考核你對待事物的態度。比如你對「學習大條」不上心,那麼未來對待工作的態度很可能也會受影響。
如果重新回到高中,我會告訴自己別那麼拼,別想不開,活得開心、身體健康就好,別讓自己變成高速運轉的社會機器中的一塊沒有靈魂的零件。找到做這件事的精神和意義,才是真正持續一生的人生課題。
高考不足以改變一生
但持續學習可以
阿嬌 ,2012年高考考生
少年維特的煩惱撞上了高考。/《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2012年,由於發揮失常,我考上了一所本地的普通二本院校,離當初一本的目標差了很多。我一度很懊惱,懊惱自己不夠努力。更懊惱的是,自己一直默默喜歡的男生,考上了清華大學,這下我和他的差距更遠了。
其實一直以來,對於高考這件事,我的目標都有點模糊,只是覺得喜歡的人很努力,我也應該努力跟上他的腳步才行。
雖然「高考改變命運」的聲音一直都在,我也知道這一場考試真的很重要,但由於對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所以那時候我的努力挺盲目的,就連報志願也是隨大流,選擇了一個熱門的會計專業。大學畢業後,我按部就班地從事了會計工作。
我認為高考對於改變人生的作用,真的微乎其微。高考改變命運的傳說,應該是屬於「包分配」的年代吧,現在大學生一抓一大把,畢業找工作也沒有什麼太大優勢。
畢業後的工作生活,一直讓我覺得無力,每天做著瑣碎簡單的工作,感覺再這樣下去一輩子都看不到頭。
不能再這麼不求上進地過下去了。/《不求上進的玉子》
於是,在從事會計工作兩年之後,我毅然決然選擇重回學校讀研究生。一來是想繼續充電,二來也是為了彌補學歷上的不足。讓我很慶幸的是,通過努力,現在我進入了全國頂尖的會計學院,擁有一群不錯的同學和老師,我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最佳狀態。
隨著學習越來越深入,我越來越相信,高考不足以改變一生,但持續學習可以。儘管現在我每天都過著比高三還辛苦好多倍的生活,但我覺得自己正走上正軌。
如果能重回高中,我肯定會用更積極的態度來對待高考。但也沒什麼可後悔的,每個人成長速度不一樣,安然處在自己現在的成長速度裡沒什麼不好。
失敗的高考,就像一記耳光
20多年來不停打在我臉上
禾叔 , 1998年高考考生
高考不能改變命運,但它就是命運的一部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中學的時候我非常貪玩,荒廢了學業,導致初升高的會考成績非常糟糕。當時父親說,與其在城市裡很差的高中混日子,不如回到鄉下的老家讀個重點高中重塑一下。因為愧對那個考分,所以我無權也無理由反對這個意見。
在鄉下重點高中的學習生活,很苦很苦,我也一直努力追趕著。
但很不幸的是,高考時,我必須要回到戶口所在地。而那一年,廣東實行高考改革,考試科目變了,而且多了一個大綜合科目,這是我在鄉村讀書時不曾遇到過的。
這場所謂「改變人生」的考試,我經歷了兩次,結果都非常糟糕。那時候的感覺就是完全抬不起頭,太傷自尊了,因為那就像是對智力、對能力的一種否定。
高考後,我上了一所大專。沒有考上本科這件事,極大地挫傷了我,但同時,它也讓我徹底變勤奮了,好像有種一夜之間長大的感覺,我忽然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因此我比同齡人更加努力,可能主要是怕被人瞧不起吧!
最難能可貴的是最終發現自己不是為了別人而活。/《青春派》
那時候,我對自己的要求格外的高,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也終於有了點成績:我主辦的社團,成了學校最大的社團,可以抗衡學生會;舉辦活動的時候,我們社團拿到的贊助甚至多到能盈利;期間,我還很用心地辦了一本雜誌。
雖然學校是個大專,但我更積極地去爭取每一個我能爭取到的機會。大四那年,有個組織徵集去西藏科考的志願者,我報名了,沒想到成功了。
在西藏的經歷,成了我日後進入新工作的敲門磚。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高考真的改變了我的命運——高考以打擊我的方式,讓我脫胎換骨。換一種角度來看,高考也讓我意識到,能力不需要用一個證書來證明。前提是你自己願意為之付出多少。
現在,每次換工作看到簡歷,學歷那一行的「大專」,還是讓我覺得很刺眼。它就像一記耳光,在之後的20多年裡不斷打在我臉上:要TM好好幹啊!
考上清華之後
爺爺沒收了我的錄取通知書
老張 ,1986年高考考生
熱愛就是我的詩。/《高三》
1986年,我考上了清華大學,但我沒有去。
我出生在福建沿海的一個農村裡。在那裡,同齡人幾乎都在小學三四年級就輟學了,只有一半的孩子會讀完小學,接下來讀完初中、高中的孩子就更少了。我們那一年,全國參加高考的人數也才100多萬人。
我家的家境不算特別窮苦,家裡只有我一個男丁,於是我獲得了珍貴的讀書機會。
我那時真是愛讀書啊,當時完沒想過以後可以參加高考、可以上大學,就是單純地覺得比起幹農活,讀書特別有趣。
每天幫家裡幹完農活、放完牛,我就趕快跑回家看書做作業。有時候把牛繩往樹上一拴,就掏出課本在旁邊看。有一次沒拴緊,牛跑了,把人家田裡剛種的作物踩平了。回去後我挨了一頓打。
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下來的時候,全村都知道了,好多人跑到我家來看我。我受寵若驚,很開心,也有點忐忑,因為我長那麼大去得最遠的地方就只有縣城。
高考讓農村的小孩走進了城市,但那也只是開始而已。/B站
就在那時候,我爺爺站出來反對了,他把我的錄取通知書藏了起來,堅決不讓我去那麼遠的地方上學,他覺得我一去就不會回來了。
最終,我還是拗不過爺爺,當然也有我覺得自己還比較稚嫩的原因,我真的放棄了清華大學,轉而去了本市的一所大專院校。
意外一個接著一個來。大專畢業後,我爺爺去世了。之後,在一位老師的介紹下,我得到了一個去美國進修的機會。這一次我的目標很清晰,於是毫不猶豫去了。現在,我在美國的一所普通高校任教。
回想起來,雖然當初我沒有去成清華大學,但我依然很感激高考,它在某種程度上告訴我,努力和熱愛都會有回報,即便這種回報可能來得不是那麼快。
如果一切重來?那我肯定去上清華!
假如沒有高考
我將在耕地裡過完一生
連正, 1977年高考考生
1977年的數學考試。/《高考1977》
知道高考恢復的那一刻,我正在地裡幹活。
大哥跑著來田裡叫我,遠遠看到我他就大聲喊起來:「高考啦,高考啦!」手上揮舞著幾本複習資料。
當時,看到資料裡那些公式、列表的時候,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湧了上來。一方面是發現自己差不多已經忘光了,一方面是我真的太久沒看到書了。
實際上,在那以前,我已經高中畢業很久了,只不過當年高考取消了,加上父親去世了,我不得已回家務農。
上學的時候,我對數學就很感興趣,成績也一向最好。那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題目其實很簡單,再加上自己之前的成績不錯,所以我很順利地考上了本省一所頂尖的大學。
那次高考,毋庸置疑改變了我的命運。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進了一所中學,成了一名數學老師。不謙虛地說,這麼多年來我教出來的學生,數學成績都是拔尖的。後來,我成了另一所中學的校長,我所在的學校每一年高考的一本上線率都很高。
這些年來,我知道應試教育和未來人生之間不再有那麼直接的關係了,但我還是覺得高考太重要了,農村的小孩、普通家庭的小孩,還是得靠高考走出去。
讓我很欣慰的是,這些年來,我送走了非常多的名校生,但也很心痛地看到很多厲害的學生最後都折在了高考上。所以從學校退休以後,我閒不住,去了一家補習學校,我想繼續發光發熱,為那些準備第二次參加高考的孩子做點什麼。
我感激高考,高考的確改變了我,也改變了我們這一代人。
可以這麼說,假如沒有恢復高考,我將一生在耕地裡種蔬菜種水果種大米,但現在,我的田裡「長出」了這麼多優秀的孩子,他們很可愛,很努力,我很知足了。
高考,大概是人生當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全城高考》
記者手記
高考真的改變命運了嗎?一千個考生,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
對不同年代的人來說,高考的意義截然不同。
但不可否認的是,高考在每一個考生身上,都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因為高考,有人過上了之前做夢都不敢想的生活,有人改變了人生態度,還有人在這場試煉裡鍛鍊了堅持和細心的品質......
無論答案如何,高考一定是我們人生當中最最珍貴且難忘的一段回憶。
這些回憶,把每個人拉回到那段廢寢忘食、奮力前行的歲月,也讓每個人看清現在的自己、看清未來的方向。
新周刊APP全體記者,衷心祝福2020年全國1071萬名高考考生,順利走過人生最重要的這一程。
高考也許不足以改變命運,但我們為之奮鬥的那些品質,將影響我們的一生。
採訪:新周刊APP記者 小黑
(文中受訪者名字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