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操心您檢查前的吃喝和大小便,什麼目的?安全和高清圖

2020-12-12 鮮果健康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對於放射科的巧婦們來說,這下鍋的「米」就是合格的影像圖像。所以,放射科醫生有一個特殊的崗位,叫做「上機」,主要就是和技師一起合作保證掃描圖像質量和患者安全。

話說,這日我輪到核磁上機崗,由於早上準備讀片沒來得及吃早飯,正舉著一個包子準備入口,技師叫我說:「來看看這個患者的圖像行嗎?」於是,我含著半口包子看到下圖。

這個圖上箭頭指示的位置就是被撐的鼓鼓囊囊的「直腸」君,轉化成白話文就是,我在早餐中看到了半屏幕的shi。我默默放下包子,在旁邊紙抽盒裡抽一打紙,交給那個患者說:「小夥子,去趟廁所吧,別憋著了。」

為了讓你們更直觀地感受到我當時的心情,咱們再看一下重新掃描的圖。

看看,這回箭頭中間是排便後的直腸,跟之前的比起來,這個畫風是不是清新多了?這樣的直腸看起來才心情舒暢嘛,我也可以就這這幅圖安心吃我的包子了。

當然,我們並不是為了自己看著舒服才讓患者重新掃描,對比兩個圖像,當直腸充滿糞便的時候,周圍臟器(例如圖中直腸前方亮亮的膀胱和前列腺)受擠壓,影響觀察;另外,腸內容物造成的偽影也不利於直腸本身結構的觀察。所以,在不經意間,患者自身的一些狀態對於影像圖像質量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影響最終診斷效果。所以,仔細聆聽醫生的要求,認真進行檢查前準備,並在檢查中配合醫生指令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我們來舉兩個常見但是容易被患者誤解的影像學檢查準備工作:

1.一言不合就脫衣服

X線檢查屬於重疊影像,衣服的裝飾物、扣子、首飾等緻密的物體都會在圖像上留下痕跡,幹擾正常結構和病變的觀察。

這個圖中黃色箭頭標註的是女性內衣的肩帶扣和鋼圈,紅色箭頭為項鍊在X線投照中留下的倩影,他們對正常組織產生了遮蓋,影響醫生對病變的發現和診斷,因此在檢查前需要去除。

CT檢查雖然沒有遮蓋的問題,但是金屬物體在CT上會產生明顯的偽影,影響周圍結構觀察,下圖顯示的是假牙產生金屬偽影對頭顱CT的影響。因此檢查部位的衣物上也避免金屬等裝飾物。

對於MR檢查,衣物上的金屬或金屬裝飾物不但會產生偽影,含鐵的金屬還會因為產生吸引力、發熱等影響患者安全,因此禁止帶入MR檢查室。另外一些特殊的部位,如膝關節需要進入專用的線圈,所以如果褲子過厚也會要求脫掉。

因此,如果需要做影像檢查,請儘量穿沒有裝飾物和拉鏈的衣褲,方便檢查,另外有些膏藥或腰部、關節保護帶含有金屬,也需要在檢查前去除,並避免佩戴首飾,以免在摘帶過程中遺失。

2.吃,還是不吃,這是個問題

民以食為天,對坐擁眾多美食的中國人民來說,吃飯可是一個大問題(也或許只是我這個吃貨這麼覺得)!那麼影像檢查到底要不要餓肚子呢!?這與您做哪個部位的檢查和什麼類型的檢查有關。

對於X檢查一般不需要空腹,但是消化道造影檢查必須空腹,並且檢查頭天晚飯應進食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飲食和飲酒。

對於CT和MR的腹部檢查一般需要空腹,上腹部檢查還會要求檢查前喝水充盈胃部,有些需要觀察腸道的患者還可能需要腸道準備。而其它如頭部、胸部、脊柱、關節等平掃檢查則完全可以吃飽了再來。

需要強調的是,所有部位的增強檢查都需要禁食水6h以上,目的是減少嘔吐後誤吸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影像科普】放射科專家教您正確做影像檢查
    很多患者來到放射科做檢查時經常一頭霧水,要做啥,怎麼做,去找誰?到底怎樣才能高效、安全的完成各類檢查?今天我院放射科醫生為您講解影像學檢查中的小知識。因此,只有預約才能有序地安排好每一名患者的檢查,以儘快完成就診。一般需要預約的檢查項目:MRI、增強MRI、增強CT、鉬靶、數字胃腸(包括上、下消化道、全消化道造影等等) 03 小朋友拍完X片會有什麼影響?
  • 後疫情時代,放射科檢查這樣做
    面對這種情況,和睦家放射科繼續「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優質的預約、檢查、報告、解讀和會診服務。 同時,又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對患者的就醫流程進行了升級和細化。繼續閱讀文章,來看看和睦家放射科是怎麼做的吧。
  • 腹部CT檢查注意什麼?需知這些檢查目的
    原標題:腹部CT檢查注意什麼?需知這些檢查目的   腹部CT檢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CT檢查不同的身體部位會有不同的注意事項,不要忽視這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因為會直接影響到CT檢查過程和結果。今天,一起了解了解腹部CT檢查的適應症和注意事項吧。
  • 兗州區中醫醫院介入放射科正式投入使用
    我院介入放射科(導管室)位於病房樓十二樓,主要擔負心臟介入、外周血管疾病及腫瘤的介入診療。目前,介入放射科由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擔任學科帶頭人,同時我院也打造了一支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技術團隊,通過開展血管造影和支架植入術等介入手術對急性冠脈症候群、急性心肌梗死,外周血管栓塞,腦動脈瘤等疾病診療提高到新的高度。
  • 在放射科做胃腸檢查,喝的白色的液體是什麼,對身體有害嗎
    撰文/傑茜,放射科醫生 之前和讀者朋友聊完CT碘造影劑、MRI釓造影劑。又有朋友問道,之前去放射科做胃腸檢查,喝的那種白色的液體,感覺像在喝粉筆灰兌水一樣的東西又是什麼?
  • 孩子當街大小便,父母當回事,孩子更安全
    開學短短兩個禮拜,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我看到了兩起當街小便的場景,第一個是女孩子一看就是一年級剛入學的小學生(沒穿校服),從對面走過來,前一秒還和奶奶有說有笑,下一秒,立馬就脫了褲子就地小便,而整個臀部就暴露大庭廣眾之下,身邊是來來往往的行人,奶奶跟在後面看著她尿,沒有感覺到任何不妥的地方,更沒有有任何阻攔行為,有的只是不痛不癢的說了句「剛才從學校出來怎麼不尿」。
  • 在醫院的放射科,各科的醫生和相關的技術操作人員數量基本一致
    在的一些普通的醫院當中,醫學影像技術人員主要從事放射科的工作。在其他大型的綜合性醫院或者是專科醫院當中,從事影像技術工作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大學本科學歷,一般很少有碩士畢業生,在醫院的放射科博士學歷的影像技術操作人員幾乎上沒有。而在略差於市級醫院的地方醫院當中,放射科擔任影像技術操作人員的則為專科學歷。在醫院的放射科,各科的醫生和相關的技術操作人員數量基本一致。
  • 惠安縣醫院--放射科
    放射科1952年至1957年期間,只設X光室內,工作由1名臨床醫師兼任,每星期一、星期四下午為病人作X線檢查。1958年至1965年,設2名專職人員。    1976年建立放射科。
  • 【助力三甲創建】合川區人民醫院放射科:以影像檢查為支撐 提升...
    「從以前的一臺16排CT和1臺DR,到現在擁有1臺128排和1臺64排CT,科室硬體實力得到了質的提升。」合川區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官彬介紹,醫院「三甲」創建以來,科室從醫療技術、服務水平、管理制度、人才培養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科室綜合水平,助力「三甲」創建。
  • 北京協和醫院醫生探秘密西根大學醫院放射科
    點擊查看 密西根大學醫院的放射科在美國一直排在前五名,放射科主任N. Reed Dunnick是放射學界最大學會--北美放射學會(RSNA)的主席。密大醫院放射科的工作目標是追求卓越,在教學、科研和臨床方面都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 《一首歌讀懂放射科檢查》丨這家醫院又出網紅科普神曲了!網友大讚:人美歌甜!
    我是吸鐵石,無論你多強大,只要你離我近,就會被磁化放射技師考試資料
  • 數據分析的目的和意義(作用)是什麼?
    很多人會問數據分析目的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讓我們看看億信華辰如何看待數據分析的目的和意義。數據分析目的數據分析目的1:分類檢查未知分類或暫時未知分類的數據,目的是預測數據屬於哪個類別或屬於哪個類別。使用具有已知分類的相似數據來研究分類規則,然後將這些規則應用於未知分類數據。
  • 「從大刀闊斧」到微創DSA可視介入——放射科介入診療助力醫院內...
    1.什麼是介入診療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
  • 印度計劃委員會承認半數印民眾仍在戶外大小便(圖)
    印度孟買公廁 人們排隊上廁所(資料圖)據《印度時報》2月9日消息,印度計劃委員會(Planning Commission)日前承認,印度至今仍有一半左右的人口仍在戶外大小便,這嚴重危害到婦女兒童的尊嚴和健康
  • 一些公司開始運用人工智慧(AI)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輔助放射科醫生
    CT、MRI等醫學影像檢查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超過75%的患者在診療過程中需放射科醫生的幫助。但專業影像人才的培養速度遠遠趕不上需求增速,放射科醫生面臨著巨大缺口。為此,一些公司開始探索運用人工智慧(AI)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輔助放射科醫生。目前,在醫學影像AI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要數Aidoc Medical公司,它被《時代》雜誌評為50家天才公司之一。不久前,其剛獲FDA批准,用於在頭部CTA影像標記大血管閉塞( LVO )的AI解決方案,為醫院提供一個更完整的腦卒中AI解決方案。
  • 我是三甲醫院放射科研究生,關於X線、CT、MRI檢查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三甲醫院放射科研究生
  • 江蘇省中醫院放射科:科研抓手,善事利器,助學科騰飛
    2019年,江蘇省中醫院放射科發表SCI論文的數量,在醫院排名榜首,且連續數年名列前茅。作為醫技科室,這並不多見。對科研的重視和投入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江蘇省中醫院放射科的人才和學科齊頭並進,最終帶動放射科的整體發展。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近日,健康界走進江蘇省中醫院放射科,一探究竟。
  • 骨裂老人無法起身,放射科醫生連續3天抱她上檢查臺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薄雲娜 汪鵬)由於患骨裂無法起身,八旬王婆婆無法挪到檢查臺上做磁共振,陪同家屬也無法搬動老人。百般為難之際,負責檢查的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放射科鄧勳偉醫生一把抱起老人,輕輕放在檢查臺上,而這一場景連續3天上演。
  • 市教育局開展寒假前校園安全工作檢查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各項安全制度的貫徹落實,增強放假期間的安全保障能力,做好寒假前的各項工作,確保廣大師生人身安全和校園和諧穩定,12月30日市教育局主要領導帶隊對部分學校的寒假前校園安全工作情況進行檢查。
  • 什麼是篩查肺癌的最佳手段?核醫學檢查恐怖嗎?這個醫院開放日,市民...
    「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PET-CT機器,也終於弄明白CT、PET-CT這些檢查到底有什麼不同了。」今天上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核醫學檢查室內,市民代表陳先生興致勃勃地說道。在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的統一部署下,9月1日至7日,胸科醫院為期一周的第二屆「市民健康科普宣傳周」和「醫院開放日」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9月4日,10餘名徐匯區人大代表、街道市民和媒體代表走進醫院,沉浸式體驗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實境,了解影像檢查的奧妙,換個視角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