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摩託車的排氣形式,我們一般常見的有側排、底排還有尾排,不同形式的排氣管有著不同的外形特點和優缺點,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1.側排
這種排氣形式是最常見的,大部分常見的摩託車都是這種排氣形式,設計成側排的好處是側面空間比較大,有利於排氣管的布局和設計,並且排氣管從側面出來也不會影響到太多的離地間隙,對於離地間隙有要求的越野車和ADV車型則比較適用。
↓↓↓側排是最常見的一種排氣方式
不足的地方我個人認為側方排氣如果防燙板沒我設計好的話,後座上下車可能會對後座乘客的腿造成一定的潛在傷害,曾經改裝了一條沒有裝防燙的排氣,燙到了兩三個妞的腿,紛紛對我表示了憤怒;側排還有一點不好就是倒車的時候容易碰壞,基本上排氣在沒有裝防摔杆的情況下,倒車下去都會留下痕跡,如果是摔車,基本上就要換了。
2.底排
底排是一些街車還有趴賽比較熱衷的排氣形式,這類車型一般都是在路況比較好的地方行駛,對通過性沒有太大的要求,底排的優勢在於可以降低車輛的重心,提升操控性,並且由於排氣管位於底部,車身的外形設計更為對稱和規整,對於極速比較快的車來說,更有利於高速的空氣動力學。
↓↓↓KTM RC390的底排
不足之處就是底排降低了離地間隙,如果是街車,偶爾還要去摩旅的話,底排就讓通過性有一定的折扣,並且底排的可用空間比較小,相對可以設計和布局的空間也不大,所以一般底排的結構和款式都比較單一。
3.尾排
尾排一般都比較少見,通常是一些大排量的趴賽或者街車才有的,排量通常都是中大排量的機車,譬如黃龍600,老款山葉R1等等,本田CBR等等,這類車型通常都非常運動,坐姿偏向戰鬥。尾排的特點就是運動風格極強,讓人感覺到不好惹,並且同樣,尾排也可以讓車身整體更為整體性,有利於車輛的造型設計。不足之處在於夏天的時候可能會燙腿,並且坐墊下面的發熱量會比較大,夏天的時候比較煎熬。
↓↓↓尾排讓車輛風格更戰鬥
總而言之,不同車型的排氣有著不同的特點和風格,車輛根據自己的用途設計出適合其用途的排氣管。不過,同一款車的排氣管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底排可以通過改裝改裝成側排,尾排也可以通過改裝改裝成側排,根據自己的喜好改裝即可,不過不建議改成直筒管,太吵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是會損失一定的回壓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