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園區花爭妍 ‖ 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春耕備耕見聞

2020-12-23 澎湃新聞

春到園區花爭妍 ‖ 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春耕備耕見聞

2020-03-16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

春光不可負,農時不待人。當前,既是疫情防控的決戰期,也是春耕備耕生產的關鍵期。行走在白銀市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的田間地頭,處處能感受到現代農業律動的腳步:育苗溫室大棚內盆花競相鬥豔,瀰漫著春的氣息。工人們正忙著裝盤、壓穴、植入苗木、覆土、擺盤,各個工序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連日來,為打好今年鄉村旅遊發展「主動仗」,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結合「四抓四促」城鄉環境專項整治行動,一邊大力提升園區環境面貌,一邊搶抓農時及早行動,戰「疫」、春耕兩不誤,為豐收描摹著濃濃底色。

育苗棚裡吐新綠

初春的天氣乍暖還寒,位於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核心區的興盛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棚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二十多名帶著口罩的工人正蹲在瓜壟上忙著栽種西瓜苗,西瓜籽從吐出綠芽到變為瓜苗僅需10天時間,嫩綠的瓜苗帶著春天的希望,帶著人們的期盼開始茁壯成長。

「我們2月24開始上班,共12個人,早晨七點多上班,晚上六點多下班,中午不回家,至今為止完成盆花栽植17萬盆,包括孔雀草、萬壽菊、鬱金香等,草花種植70萬株,每天大致可以栽植4萬多株,矮牽牛還有兩天就可以種完,馬鞭草5天左右就栽完了。」園區工作人員李翠香告訴記者,希望通過辛勤勞作能迎來好收成。

李翠香認為,把好防疫安全關是第一位的,只有這樣,才能踏實搞生產、致富奔小康。工作人員每天上崗都要測量體溫,確認體溫正常、佩戴口罩、進行消毒後才能進入溫室大棚,並且按時對大棚周邊環境及附屬設施設備進行消毒。

田園「逐夢」,龍頭「領航」。多年來,示範園採取「園區+公司+農戶」的運行模式,以政府為引導,農戶為主體,科技支撐,市場運作,依託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建成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示範推廣、科普教育、休閒觀光娛樂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園區把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蔬菜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有力抓手,累計培訓農民3000人次,提高農民科學致富能力。已入駐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22家,帶動全區農戶3500戶、12900人共同發展,輻射引領全省日光溫室蔬菜產業升級和發展。

依託園區建設和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加速蔬菜、林果的更新換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引進推廣,園區還新引進藍莓、百香果、火龍果等品種,現已育苗成功。

脫貧致富添引擎

早春的白銀,草木萌動,綠意難覓。但在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溫室大棚和草莓採摘棚裡,已是春意盎然。有機「奶油香」草莓長勢喜人,一顆顆色澤鮮豔的草莓,掩映在綠油油的葉子下,著實誘人。正在棚裡忙碌的種植戶王紅荷告訴記者,「我種的這個有機草莓很受市場和消費者歡迎,年前成熟的一茬草莓都賣完了,現在這一茬又能摘了。」

溫室蔬菜大棚裡,忙碌的女工們有的在採摘茄子,有的在繞黃瓜秧,有的為西紅柿整枝。鮮綠欲滴的黃瓜、紫色濃濃的茄子、紅豔水靈的西紅柿、青翠飽滿的辣椒……現代農業集約化經營孕育無限生機,激發著白銀區農民群眾邁步小康生活的激情和動力。

發展產業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是推動「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轉變的最佳選擇,也是促進群眾持續增收的有效途徑。採取「園區+公司+農戶」的運行模式,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通過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特色林果,衍生產業休閒旅遊、創意農業及康養產業,全面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一二三產業「三產協同」,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從「單打獨鬥」到「組團發展」,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光」,促進了農村環境改善、農民就業增收,實現了「農村美、產業興、百姓富、生態優」的綜合效益。

圖為園區花卉培育

圖為工人正在栽植花種

鳳園花海春管忙

作為白銀區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的核心景區,鳳園花海於2018年7月正式開園。歷經兩載精耕細作,已經成為白銀旅遊一張靚麗的新名片。入夏後,徜徉在花海裡如夢如幻,如同走進了童話世界。花海連綿,讓人流連,還增設了七彩滑道、兒童樂園、觀景臺等設施,突出賞花踏青、親子休閒遊等特色項目,迎接四面八方來客賞景遊玩。

欲得滿園佳景,春時尤為珍貴。結合白銀市、區開展的「四抓四促」城鄉環境整治集中行動,在春日的鳳園花海,工人們在種花種草的同時,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排查、大清理,為滿園繁花如期盛開做著細緻入微的準備工作。

「2月19號園區復工以來,我們將工人分為4組,一天60人左右,目前滑道兩邊的綠化、清理、移栽工作都已經完成。目前花海栽植種植共有50多個品種,除了主栽品種外,還有菊科類的、多年生的花卉。冰島虞美人、藍香芥、二月蘭這些花卉四月份就開花了,再加上五月份的芍藥、牡丹和園區培植的鬱金香,預計開園時間能提早一個月,五月份可開門揖客。」園區副主任高啟發介紹說。

圖為園區草莓採摘

園區主任郭俊章告訴記者,多年來,白銀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依託大坪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由白銀盛禾農科教有限公司聯合2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籌建了大坪田園綜合體。項目規劃總面積1萬畝,其中核心區7000畝,覆蓋水川鎮6個行政村近2萬人。通過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特色林果,衍生產業休閒旅遊、創意農業及康養產業,全面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一二三產業「三產協同」,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促進農村環境改善、農民就業增收,實現「農村美、產業興、百姓富、生態優」的綜合效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白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正朝著一路花香奮勇前進,昂然步入多業並舉,科技創新,現代示範,觀光休閒良性循環的發展快車道。在這塊廣袤的田野上,生機勃勃,希望升騰,幸福湧動。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春到園區花爭妍 ‖ 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春耕備耕見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河北春耕備耕生產:種植標準化 農業質量高
    種植標準化 農業質量高——河北春耕備耕生產見聞③春耕農時不等人。2016年以來,永清縣開始對六瓣蒜進行提純復壯工作,通過混合篩選、單株定向選擇、氣生鱗莖培養等手段,應用微生物改良土壤、秸稈綜合利用、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等配套集成技術,達到了「無藥生產」的標準,經過三年示範,六瓣蒜純度得到大幅提升。
  • 陳倉區設施蔬菜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2011-2015)規劃
    >,陳倉區政府決定在渭北塬區周原、慕儀兩鎮建設陳倉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產業,逐步形成一個以生產間科研的農業科技示範園區,進而推廣農業科技產品,走產、供、銷和農、工、商以及技術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之路,促進該區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符合國家政策,符合陳倉區農業發展趨勢。
  • 趕農時 保春耕——順昌春耕備耕見聞
    東南網訊 春日暖陽照大地,又是一年春耕時。2月17日,位於順昌縣大曆鎮田後村的順昌縣榕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千畝蔬菜基地裡,30多位戴著口罩的農民正在挖檳榔芋種,進行移種,幾百米外的另外一片田地上,10多位農民正忙著覆蓋地膜,種植檳榔芋,一派忙碌的春耕景象。
  • 臨安 春耕備耕科技下鄉
    臨安 春耕備耕科技下鄉 2017年04月05日 08:10:08來源:杭州日報   近日,臨安2017春耕備耕科技下鄉服務暨美麗農業創建宣傳周活動,在天目山鎮九裡村正式啟動。
  • 春耕備耕忙,上海松江糧食生產進入春耕準備階段
    農機、農資、農技,各個條線的人員開始忙碌起來,只待春耕農時,從而為全年的糧食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在這個非常時期,發揮好農業「壓艙石」的作用。一年之計在於春。去年收好糧食,小崑山鎮的大農戶範紅輝如期完成了田地的冬翻和理溝工作。雖然這個春節過得有些不平凡,但隨著春耕在即,範紅輝早已抖擻起精神,開始了新一年的春耕備耕工作。
  • 大連:95個現代農業園區引領都市農業發展
    徜徉田間欣賞奇形怪狀的南瓜葫蘆,從低矮的樹上採摘通紅碩大的紅富士蘋果,在有機蔬菜生產中體驗生態健康,累了在園區池塘邊釣釣魚,或到附近生態莊園酒店泡個溫泉……金秋時節集農業生產和觀光為一體的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區和生態莊園成為越來越多市民金秋休閒的好去處
  • 春耕不違農時!增城有序組織開展春耕備耕工作
    為響應政府防疫春耕兩手抓的號召,周炳章採用機械化種植模式,從犁田、插秧、噴灑農藥到收割,均使用無人機進行,不僅效率高,還能減少人員聚集。據了解,為在抗疫期間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小樓鎮提前謀劃,積極部署,動員鎮內各農業企業和農戶抓緊開展春耕工作。
  • 子長:馬鈴薯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持續引領產業發展
    子長素有「中國洋芋之鄉」的美稱,為提高馬鈴薯種植的科技含量,長期以來,堅持開展馬鈴薯新品種適應性和高產栽培技術試驗研究,不斷增加投入,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通過馬鈴薯脫毒良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和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實現了馬鈴薯產業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
  • 大廠:現代農業園區唱響「新農歌」
    一座座大棚巍然屹立,整齊有序;一枝枝藤蔓碩果纍纍,豐收在望;一個個農人奔前忙後,喜笑顏開;一批批遊客紛至沓來,滿載而歸……在大廠回族自治縣,隨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不斷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下農業在這裡迸發出「新活力」,農業變「潮」了,農村變「靚」了,更多的農民依託現代農業示範園走上了致富大道,奔向了幸福生活。
  • 餘干縣楓港鄉:引領春耕備耕生產忙
    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江西省餘干縣楓港鄉堅持黨建引領,一抓手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發揮好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建春耕備耕黨員志願隊,深入種糧大戶、田間地頭宣傳服務,對春耕備耕有關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土地流轉、農用物資籌備等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全面梳理排查化解,紮實做好
  • 中聯重機和安徽菜大師共同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9月2日,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菜大師農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蕪湖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湖北省浠水縣汪崗鎮現代適應性產業開發項目為依託,共同打造具有標杆意義的先進農業示範園區。
  • 臺江依託苗族文化打造休閒觀光農業扶貧示範園區
    「『二園』為現代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和觀光休閒農業園,建設規模分別為200畝和500畝,主要是展示現代農業技術、優良品種、先進設施,進行技術培訓,開展科普教育,為遊客提供生態農業觀光旅遊。」
  • 前鋒·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打造農戶...
    今年,前鋒·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成功躋身全省現代農業園區重點支持培育名單,再過一個多月,省考核組就將對園區進行綜合測評,能否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已到了緊要關頭。近段時間,由於天氣原因,園區水肥一體灌溉控制中心建設進度受到了一定影響,這讓園區相關負責人黃秀斌有些著急,督促項目建設進度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智能化的生產設備是項硬指標,如果水肥一體灌溉控制中心不能如期建成,園區所配備的智能設備就不能正常投入使用。黃秀斌每天的督促,也給施工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 自貢市富順縣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高歌猛進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自貢富順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中心緊扣四川省委、省政府「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高定位、高標準、高起點規劃現代農業園區,在「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三個環節上下足功夫,園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提升。
  • 走進江蘇濱海農業園區,感受現代農業產業魅力
    肖勇攝總面積64平方公裡的江蘇省濱海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自2019年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和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後,重點在農業科技、食品加工、特色農旅等方面持續發力,蜜梨、甘藍、蛋白桑、花卉等主導產業特色明顯,已形成萬畝果園、萬畝菜園、食品加工物流、農業休閒旅遊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 人行雲南文山中支「三個強化」引導銀行機構加大春耕備耕信貸支持...
    本網訊 記者蘇麗霞 通訊員劉譽澤 劉驕揚報導 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人行雲南文山州中支緊扣金融服務農業產業、企業和農戶生產發展的難點、堵點,強化對銀行機構的信貸投向引導、產品創新引導和服務方式引導,切實加大春耕備耕信貸支持力度,有效補充涉農領域資金缺口,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
  • 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以花為媒」促進農旅融合發展
    近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第四屆花博會期間,紅掌、蝴蝶蘭、彩色馬蹄蓮、大花惠蘭、康乃馨、洋桔梗等特色花卉在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紛紛亮相,不少遊客徜徉於此,「鮮花經濟」逐步成為嵩明縣全域旅遊的新亮點。  據介紹,園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裡,建成區8平方公裡,花卉園藝生產面積達2.63萬畝,已有68家企業和農業科研機構入駐。
  • 威寧:魔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田間測產 畝產值突破2萬元
    威寧:魔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田間測產 畝產值突破2萬元 發布時間:2020-12-14 12:30:43   作者:劉軍林   來源:威寧每日新聞網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率隊調研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0月23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率隊調研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實地勘察園區發展建設情況,對園區規劃設計、發展理念提出要求。調研現場  大安區現代農業示範園地處大安區中遠郊,距市區約20公裡,總體規劃面積10萬畝,範圍涉及6個鄉鎮68個村。
  • 現代農業園區——金之燦雅農自耕園
    原標題:現代農業園區——金之燦雅農自耕園   育苗基地  優質糧油基地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區、全國生豬調出大區、中國花椒之鄉、中國柑橘之鄉……作為傳統的農業強區,如何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是重慶江津所面臨的又一個巨大難題。